警惕基层财政压力伤及民生
2024-03-21王靖恩浩
王靖 恩浩
调查发现,包括涉农资金在内的多种专项资金在县级财政环节或多或少存在被挪用的情况,因而影响到民生政策落实。
此前,在媒体的关注下,东北某县政府将多年拖欠农民的退耕还林补贴最终拨付,金额达数百万元。这笔退耕还林补贴早在几年前就已拨付至县财政,被县里挪作他用。此次拨付的补贴款,是县财政刚好又到账了一笔其他专项资金,随即挪来支付退耕还林补贴。
“这种使用专项资金的做法,在少数地方确有存在。”东北某县委书记表示,当前各种上级专项资金到了县财政,相当于进入了同一个资金池,地方有时并未按照规定使用。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不专项,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
——收支不匹配。一方面,这些靠挪用解压的县普遍经济发展不佳,财政收入较低,可支配的财力难以兼顾好各方面工作。另一方面,部分重要工作没有匹配上级资金,县级财政负担较大,少数县级财政不得不临时挪用其他资金。
——使用不合理。有的地方债务压力较大,却仍将较多资金投入城市形象展馆、政务信息平台、体育场馆等项目里,使政府化债、基层“三保”兜底、基础设施完善等开支被挤占;有的地方上大园区、大项目,投入产出比并不乐观;有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给企业免费用地、建厂房、买设备,但有些政府出资参与的项目需要几十年才能收回成本。
——认识有偏差。少数干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够重视,认为挪用专项资金是基层财政必然的“运转法则”。
面对少数基层财政出现的负债、挪用等情况,从长远看,需要上升到国家和省区层面予以关注和解决,开展摸底调研,从基层财政管理、财政效益提升等方面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眼下,无论基层财政压力多大,也要坚决保障好民生支出,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实现节用裕民。
同时,完善上级监管制度,确保各类涉农专项款、专项补贴及时到位。
(摘自《瞭望》)
AI最先影響到的打工人,居然是程序员。由外媒Motherboard和Blind展开的一项有9388名工程师参与的调查显示,近90%的程序员表示找工作比疫情之前更难。不久前,专门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表示,因为AI技术的发展,以后很多学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学生都难找到工作。
——《砸了程序员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