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融合不能一头热

2024-03-21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医全民科室

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必然带来与之相关的健康风险评估、运动伤病治疗、慢性病运动干预的兴起,用一个时下流行的说法,叫“体医融合”。

近年来,国家在多个重要文件中提出了促进体育和医疗行业的融合,为体医融合扫平了政策障碍,目前不少地区积极探索推进,创建了一套自成体系的体医融合新模式。

如日照市从中小学生脊柱健康管理入手,实现了医教体三融合;嘉兴市第二医院与当地体育局联动,通过“测、评、导、练”全过程管理,实现了科学检测、健康干预和动态检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浦东院区成立上海市医体融合运动促进健康创新中心,为不同年龄段人群提供相应的运动与健康科学指导。

检索相关信息就会看到,目前大多数的区域性体医融合项目都由体育部门主导。在体育界看来,体医融合是体育科技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和实现全民健康的必要路径。而在医疗界看来,体医融合内涵并不明确,难以上升到整个系统层面。对很多医疗机构来说,体医融合并不是新生事物,也不是一个能讲出好故事的项目。也就是说,它很难形成新的增长点。

体医融合在医疗界不热的原因显而易见。一是谁来干?医疗口牵头推动,体育口牵头推动,还是两者联合推动?二是谁出钱?体医融合算不算政府出资的公共卫生项目,医保能否将新项目纳入支付范畴?三是谁服务?医疗和体育不在一个体系,各角色如何分工?四是服务谁?体医融合服务的是哪些人群,这些群体能否支撑起整个体系的发展?

凡是涉及多部门联合的改革,通常阻力都不会小,更别说体育与医疗两个有跨度的行业融合。从这个角度看,体医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体育热医疗冷”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医疗机构,同样有冷热之分,即医院冷科室热。目前,不少医院的体医融合都落在运动医学科、康复科等具体的科室,且这些科室也只是将项目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而非科室长久发展的必要内容。

目前,我国体医融合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配套政策仍在完善阶段,解决“一头热”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其中的关键是要建立必要的动力机制,做好权力、责任、利益的优化配置,实现各种管理措施相互支持、补充、衔接和制约的耦合,及人的积极性的诱导、激发、强化与整合。

猜你喜欢

体医全民科室
体医融合冷与热
全民·爱·阅读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共生理论对“体医结合”模式创建的启示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