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必要性分析
2024-03-20景国岐
景国岐
(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各行各业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念,生物化学实验室是化工行业技术革新的重要场所。在传统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设计过程中,相关单位往往只重视操作便捷性、装置有效性,存在轻视污染排放问题的现象。在长期使用的工作背景下,排放的污染物很容易积少成多造成严重污染,对人员健康、环境保护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设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对于化工行业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构建必要性
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构建必要性,即建设意义主要包括:
1)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在传统生物化学实验室工作背景下,实验所需要的材料较为复杂,不仅包括各种酸碱物质,还需要用到一些对人体健康存在影响的化学物质,如IPTG、聚丙烯酰胺等。在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工作背景下,从设计、末端处理等多方面着手,尽量降低这些危险物品可能带来的危害,进而保障实验人员的身心安全。
2)响应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化工领域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生物化学实验室角度着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化工领域污染情况,同时增强化工领域绿色生产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快速实现[1]。
2 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构建策略
2.1 材料绿色化
材料绿色化是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构建的首要策略。具体而言,在化工生产领域的生物化学实验中,需要用到相当多的化学物质,不仅包括常见的酸碱,还包括具有强诱变性、强致癌性的化学物质,其典型代表包括TEMED、聚丙烯酰胺等。
为了保证实验的绿色性,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首先从材料角度着手进行处理。对于一些可以对实验材料进行适当调整的实验活动,可以使用低毒性物质替代高毒性物质,例如可以使用goldview 替代EB。对于一些无法对实验材料进行调整的实验活动,可以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情况下,对实验材料使用量、反应时间进行适当控制,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产生量以及废物处理负担,进而提升整体试验的环保水平。其次,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技术人员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布置一些能够降低环境污染的花草,如能够吸收甲醛、二氧化硫物质的花草等,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气污染,还能使实验人员心情愉悦,提升实验质量与效果。最后,实验人员必须对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试剂进行全面了解,减少由于认知原因导致污染出现的可能性[2]。表1 为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试剂。
表1 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试剂
2.2 实验方案绿色化
实验方案绿色化的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1)优化实验整体设计。在实验设计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充分考虑自身实验需求,对实验材料、试验产物对环境以及人身安全的威胁情况进行精准判断,尽量选择低污染、低毒害的实验方案。在实验流程方面,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优化,尽量杜绝流程重复、流程错误可能诱发的污染问题。例如,在标准液配置方面,可以事先选择浓度较高的溶液作为母液储存,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复配置可能导致的器皿污染情况,进而保障实验的生态环保性。
2)优化实验操作过程。实验室应当制定完善的实验管理制度,在实验之前,需要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在实验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规范试验技术流程,避免由于操作违规导致的药品损失以及污染物外泄等情况。最后,实验室还应当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积极提升实验室安全等级,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封闭试验。
2.3 末端处理绿色化
末端处理绿色化是实验完成后,防止实验产生化学品污染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思路为科学合理的处置实验室三废,即废气、废水、废固。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1)对于不含有有害物体的废液,如常见的稀酸、稀碱废液等,可以直接将其收集到废液桶中,并将其pH 值调节到标准值,即6.5~8.5 的区间范围内,调节完成之后直接排放到管道中即可,还可以将其当作卫生清洁剂再利用。
2)对于含有苯胺、酚类的废液,技术人员可以采取氧化分解法。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废液中添加漂白粉、过氧化氢等试剂,使其实现氧化分解,完成之后即可直接排放。
3)对于氯仿、丙酮等特殊物质,可以对其进行集中收集,并根据其沸点,采取蒸馏方式对其进行纯化处理,并进行回收再利用。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物质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污染性,严禁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
4)废气处理。在生化实验中,产生的废气量通常较少,在传统实验背景下,相关单位并不会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在长期持续背景下,仍旧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需要采用风机对废气进行引导处理,改善实验室内部的通风条件,实现气体的有效排放。
5)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实验动物、血清等,这些物体中可能含有各种致病菌,对于血清等可能含有致病菌的废液,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先对其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将其中致病菌处理完毕后才能进行排放。对于实验动物的尸体、组织,应当首先对其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焚烧、火化。
6)对于特殊实验中产生的特殊物质,相关技术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针对性较强的处理办法,在审查通过之后,才能进行无毒化处理、回收等[3]。
2.4 保障软硬件工作安全
实验室中的软硬件是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最根本保障,一旦出现问题,则很容易对实验活动造成严重影响,从环保角度分析,很有可能导致实验产生预期外污染风险。软硬件安全设施保障需要从两个方面分别着手。
1)软件部分。需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来实现。
2)硬件部分。生物生化实验室的硬件器材价格通常比较贵重,在实践中的更换频率普遍较低,在部分实验室中,其实验设施较为陈旧,存在较高的故障风险,针对此类情况,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实验设备工作状况的监督与管理,定期查看其工作状况并制作成相应表格进行上报,一旦出现问题,则应当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设备维修任务。表2为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器材状态检查表。
表2 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器材状态检查表
2.5 工作理念绿色化
工作理念绿色化也是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构建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思路如下:
1)制定完善的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相关单位可以积极开展员工培训,使其熟悉生化环境中各种实验材料、废弃物对于环境的危害情况,并熟悉不同污染物的处理策略,进而提升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
2)制定完善的实验室人员绩效评价制度。将员工在实验室绿色化建设领域中的参与程度进行具象化处理,使其化为具体的数据指标,并纳入评价体系中,根据员工实际表现进行适当奖惩,只有这样,实验人员才能积极参与到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构建活动中,进而发挥积极效果。
3 结语
由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构建绿色生物化学实验室也成为了化工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实际情况,从材料、实验方案、软硬件、工作理念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绿色实验室构建方案,相关单位在实践中可以适当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环保方案。值得着重注意的是,绿色化建设不应当牺牲实验质量,相关单位在进行绿色化建设时,必须遵循保障实验质量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