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无公害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研究
2024-03-20刘庆彪
刘庆彪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04.008
大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的生长效率以及生产质量直接决定了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大豆的高產栽培技术,采取无公害的种植方法,才能够让大豆更加绿色无污染。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要做好栽培之前的准备工作,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包含除草、施肥、间苗、结荚、灌溉等各个环节。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防治力度,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让大豆更加绿色无污染。本文就无公害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作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大豆的产量与种植技术有较大的关系,要通过不断优化种植水平来提高大豆的产量。除了栽培技术之外,病虫害也是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来不断提高大豆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大豆的生长,逐渐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培育出更加绿色、无公害的大豆。
一、无公害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选择合适的大豆品种
在大豆的种植过程中,种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要选择品种优良、颗粒饱满、抗病能力强且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大豆种子。这样大豆植株的出苗率才会更加均匀,秧苗也能够更加茁壮。选择完种子之后,要进行再次挑选,发现有破损、瘪种、异种等要及时剔除。要重视大豆品种与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要因地制宜地去选择,要综合考虑大豆的适应性、产量、稳定性、抗寒、抗病、抗旱等因素。要优先将大豆种植在水分充盈、土壤肥沃的地块。如果种植区域的土壤较为贫瘠,水分缺失严重,就要选择植株大且耐旱的品种。
2、对种子进行处理
大豆种子选择完成后,就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主要是晾晒、拌种及处理包衣。首先要对种子进行晾晒,要选择晴天进行晾晒,晾晒位置要优先选择室外或者阴凉处,如果暴晒时间过长,就容易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晾晒时间一般控制在2-3天,晾晒时要进行翻动,晾晒完成后要均匀地摊开,这样可以有效的降温以及散热。之后要开始拌种,常用的拌种方法主要有2种,分别是根瘤菌拌种、微肥拌种。每亩地的种子加上500g的根瘤菌剂,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微肥拌种主要将钼酸铵、硼砂等化学肥料与种子搅拌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3、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以及种植方法
大豆的种植时间会影响大豆植株的生长状态,在种植时除了要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来决定之外,还要充分考虑温度因素。在种植之前,要对土壤的温度进行测量,测量时要以6cm深的温度为准,如果该区域的温度在8℃左右,就可以进行种植。在种植时还要合理选择种植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精量播种、双条播、密植等方式,在选择播种方法时要根据种植地块的土壤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来综合考虑。虽然密植的方法有较大的应用优势,但是在应用上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方法对于种植地的地形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块。要根据实际的种植条件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4、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种植过程中的除草工作。该环节对于大豆的生长过程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除草工作做得不够及时、到位,就会影响到大豆植株养分的吸收,最终会导致大豆的生长状态不够理想。种植人员要熟悉大豆植株的生长状态,当大豆植株生长出复叶之前就要进行耕锄,耕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大豆植株。当大豆植株生长到10cm时,就要再次进行耕锄。第三次耕锄要与第二次耕锄间隔10天。除草工作必须要及时,如果不及时进行清理,杂草就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之后要及时进行施肥追肥,做好施肥管理工作。肥料给大豆植株的生长提供了动力,只有及时进行施肥,才能让大豆植株有良好的生长状态。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施足基肥并及时追肥。在播种之前要施足基肥,当大豆开始生长时就需要根据实际的生长状态来进行追加肥料,一般是使用氮肥。追肥时要选择科学的施肥方式,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
间苗管理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管理环节,苗间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到大豆的最终产量和质量,必须要重视苗间管理工作。当大豆种植后的7天内,要对植株的生长状况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坏死的植株要及时进行清理,同时要更换上新的植株,避免影响到其他的健康植株。要对清理掉的坏死植株进行检查,找到坏死的原因,才能够针对性的做好治疗和防护工作,让大豆植株可以顺利的生长。对于植株过密的区域,首先要对杂草进行清除,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铲除部分植株,避免因为争夺养分而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才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
接下来要做好结荚管理工作。当植株开始开花时,要尽量争取花多、花早、花齐。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还需要遵循“保控结合”的种植理念,要将控制作为主要目的,如果植株的生长较为薄弱,就需要通过追加肥料的方式来促进生长。对于生长过于旺盛的植株要合理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徒长的现象。当大豆植株的叶片变为老绿色时,就说明需要进行浇水,种植人员必须要及时进行观察,避免因浇水不及时而影响到大豆植株的开花和结荚。
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有较大的需求,所以灌溉工作也十分重要。灌溉量可以根据土壤的湿度来决定,对于幼苗时期的植株,最佳的湿度在20%-30%。当植株处于分枝阶段时,土壤的最佳湿度为65%左右。当植株进入结荚时期,土壤湿度就要保持在80%左右。目前常用的灌溉方法主要有沟灌、洼灌、喷灌等,要根据实际的种植情况来进行合理选择。
5、合理进行密植
目前较为常用的大豆种植方式是密植,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条件以及土壤特性。要严格按照大豆的栽培要求进行种植,通过观察大豆植株的杆径来确定种植密度,只有合理的种植密度才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的生长,从而获得更多的阳光、水分以及营养物质,是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基础条件。
6、适时收获
当大豆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而且适时进行收获还可以显著改善大豆的品质。如果收获过早或者收获过晚,会因为大豆胚芽中干燥性物质的累积而造成籽粒干瘪、大豆返青等现象,对大豆的品质影响较大。而且收获过晚豆荚还容易破裂,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无公害大豆高产栽培方法的推广
1、双垄密植栽培法
双垄密植栽培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种植方法,当农田耕作工作完成后,需要使用机械、器具在田间进行双条精播,同时需要再次分层施足底肥。该方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缩小大豆的种植行距,如果原本的种植间距是65cm,使用该方法后就可以缩减至45cm,大大提高了种植密度。不但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可以大大提高产量。
2、穴播种植法
穴播种植法与双垄密植栽培法并不相同,该方法在种植时需要合理控制栽培密度,这样大豆才能有更合理的生长周期,大豆的嫩芽就可以吸收到更多的阳光,植株就能够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从而更好的促进大豆植株的生长。除此之外,较大的种植间距还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条件,种植人员在进行施肥、翻耕等田间管理工作时也能够更加便利。该方法虽然有较大的应用优势,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依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面积的大豆种植区域可以优先使用这种播种方法。如果种植面积较小,就无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种植。
3、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播技术
我国的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正在逐渐的完善,在经过了多年的技术攻关后,研发出了麦茬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该技术近年来应用到了较多的试验田当中,单产量在4500kg/hm2左右。这种方法让播种质量更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种植效益。麦茬大豆的种植一直以来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该方法让大豆的绿色生产变得更加轻简,有效保障了粮食的安全问题。首先要将播种床面上的麦茬、秸秆进行清理并横向抛出,必须要保证播种床面的清洁,要注意不能出现拥堵,之后需要施加种肥进行精量播种,播种完成后覆土镇压,喷施除草剂。播种机返回时,横向抛出的秸秆已经覆盖在了播种完成的床面上。秸秆的覆盖不但能够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还能够有效预防土壤板结现象的出现。该技术可以让秸秆均匀的覆盖在田里,一方面可以让大豆有更高的出苗率,另一方面通过秸秆还田的方式让种植过程能够更加环保,同时还可以实现大豆精播与病虫害防治等多项工作。
4、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我国农技中心大力推广的一项技术,是一种绿色、高效、全新的一种种植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将高位作物玉米的边行优势进行充分利用,高热资源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不同作物之间可以协同共生,玉米不但不会减产,大豆也可以多收一季,一季双收也让大豆的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该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大豆、玉米的产量,还解决了不同作物之间的争地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机械化来完成作业,例如机播、机管、机收等。该方法在应用时要注意把控种植的间距、带宽以及复合种植比例。
5、加大綠色高效栽培技术的宣传力度
无公害高产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让大豆有更好的质量,而且还显著提升了大豆的产量。为了让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该技术,该技术只有通过不断进行宣传推广,才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工作,让种植人员能够通过培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只有对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真正的让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要设置大豆种植技术相关的技术流动服务站,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样当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通过对种植人员不断进行技术指导的方式,可以让种植人员能够更快、更好的掌握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三、做好大豆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1、根腐病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大豆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无论是育苗前还是栽培后,都需要加强管控。当病虫害发生后,只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管理方法,才能够减少病虫害给大豆带来的损害。根腐病在大豆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大豆定植后7天左右,大豆的幼苗在移栽完成后就会再次发芽,根腐病在种子发芽的这个阶段较为高发。当大豆发生根腐病后,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当处于苗期阶段的大豆感染根腐病后,种子表面会变得发黄并逐渐开始腐烂,幼苗的种子肉质也会逐渐开始腐烂,无法继续发芽,幼苗的表面也会生出白色霉层。幼苗无论是在种子鞘内萌发阶段还是处在成熟出土阶段都会立即干枯、腐烂,幼芽褪色现象较为明显并且会扭曲、畸形,最终会完全卷曲、枯死、腐烂。同时大豆植株的根部会出现大量的不规则病斑,病斑一般呈现出黄褐色或者浅褐色,凹陷变形现象较为严重。整个根茎以及周围组织都被紧密环绕覆盖。如果大豆在高温、过于湿热的环境中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呈现出黑色的水液状,会出现连续多个的斑块,根部会逐渐变黑、腐烂。
根腐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该病主要是通过土壤中本身携带的杂菌进行传播,农作物轮作的方法对于根腐病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常用的轮作作物主要有玉米、麻类禾本科作物等。对于处在苗期的大豆,要通过整地、翻耕等方式来预防根腐病的发生,同时要保证及时清理田间的积水。当大豆处于生育后期阶段时,要保证土壤质地的稳定性和疏松性,只有具备良好的透气保湿条件,才能够有效预防根腐病。对于播期的早晚次序要进行科学调整,对于播种的茬深也要进行合理控制。早晚播期要根据土壤的温度、水分的回升速度等因素来进行调整。要确保播种土壤能够有较好的保墒能力,才能够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在播种时要选择颗粒饱满、优质、健全的大豆种子,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种植完成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根腐病主要会危害大豆植株的新根基部,由于发生腐烂会影响到水分、养分等物质的吸收,为了减少对大豆植株的影响,就需要对做好中耕除草等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减少腐烂,这种方式是当前危害最小、经济有效的一种防治措施。
2、灰斑病
大豆植株的叶片上通常会出现灰斑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灰斑病会从叶片上逐渐蔓延到根茎处以及果荚处,会严重影响大豆植株的生长。灰斑病一般多发于每年的8月,叶片上会首先开始出现灰褐色圆点。该病要注意预防,选择合理的品种进行种植,同时在种植之前要进行拌种。拌种时要选择能够预防病虫害的药物,而且要注意控制药物的使用量,不能影响到大豆植株的生长。
3、立枯病
立枯病也叫做死苗病或者是黑根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真菌而引起,感染该病后会导致植株大面积坏死。为了做好预防工作,就需要加强雨季的排水工作,同时要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减少真菌的滋生才能够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总之,要想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培育出无公害的大豆,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大豆的栽培技术,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在种植过程中,要重视每一个生产环节,不断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除了要做好选种、田间管理等工作之外,还要掌握绿色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于农作物而言,首先要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这样不但可以逐渐提高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减少作物中的药物残留。要加强对无公害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要将研究结果及时的投入实践进行检验,从而提高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也推动农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274300山东省单县李田楼镇农村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