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资金内控优化探究
2024-03-20王晓如
王晓如
(杭州惠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受到诸多因素干扰,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愈发激烈。 为了能够保障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制造企业必须重视资金管理,构建完善的资金内部控制机制,对内部资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维持资金收支平衡,为企业各项业务开展提供充足资金。 基于此,加强对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资金内控优化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资金内控意义
1.1 有助于开展经营活动
制造企业生产运营中涉及原材料采购、车间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资金投入量相对较大,且部分产品生产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周期较长,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必然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影响,给企业带来资金风险[1]。 制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资金作为企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保障资金充足、安全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制造企业融资难度相对较大,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是部分制造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的因素。 通过强化资金内控活动,对企业内部资金进行合理管控,保证资金安全性,为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1.2 有助于维持资金收支平衡
加强资金内控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 在制造企业原材料采购环节中涉及大量资金流动,同时该环节也是制造企业重要经营节点,强化资金内控工作,对资金流动主要节点进行管控,便于企业管理者随时了解企业资金流动状态,了解企业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资金配置规划等,有利于维持资金收支平衡。
1.3 有助于保持资金结构合理
制造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保持资金存量合理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若企业闲置资金过多容易导致资金浪费;如果企业资金存量过低,则企业支付能力降低,对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资金风险。 加强资金内控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各项资金使用规范,约束不合理的资金支出或资金留存,按照规定展开投融资活动,避免资金闲置浪费,并通过行之有效的资金预算管理活动,优化企业资金结构,降低企业资金风险。
2 新形势下制造企业资金内控现状
2.1 对资金内控重视不足
现阶段,部分制造企业决策者对资金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树立现代化资金管控意识,忽视了资金内控工作重要性,将更多精力放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 部分财务人员尽管已经意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财务人员在资金管控中所发挥作用有限,资金管理局限于财务分析、会计核算等方面,以至于制造企业资金管理统筹规划性不足,无法保障资金管理效果,甚至给企业带来一定资金风险。
2.2 资金管理理念落后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企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产品种类繁多,企业整体管理难度有所增加。 而传统的资金管理理念无法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势必会对企业资金管理造成阻碍,甚至带来负面影响。 制造企业日常营收、项目投资、利益分配等都离不开资金管理,部分企业资金管理理念滞后,无法发挥资金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协同优势,影响资金使用效率[2]。
2.3 资金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部分制造企业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长远发展缺乏规划,相关资金管控措施不合理,容易造成资金风险。 一方面,在企业资金存量充足时,尽管能够事先对资金如何使用做出规划,但由于规划不合理、执行偏差、管控制度缺失等,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在企业遇到资金缺口时,企业经营决策难度增加,一旦资金管控不到位,则容易导致资金筹措难度增加,或者面临严峻的融资风险,资金使用与管理脱节,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 新形势制造企业资金内控优化建议
3.1 增强资金管理意识
通过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在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这种理念在会计界早已成为共识,但对部分制造企业决策者而言,对财务会计工作认识存在偏差,更多地将其局限在做账、核算、报税层面,未能对财会工作给予重视。 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制造企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资金量更多,强化资金管理显得尤为迫切[3]。 因此,制造企业管理层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资金管理意识,积极学习先进的资金管理理念,加强对新理念、新技术的学习,做好企业资金统筹规划工作。 制造企业需进一步建立健全资金管理中心,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保证企业各项资金信息完整性、全面性,同时增强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加快业财融合发展,便于企业开展销售业务信息与资金管理信息同步管理。 同时,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宣传教育活动,将资金管理重要性渗透各业务环节当中,让全体员工都能够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并参与资金管理工作当中。 制造企业还可以将资金管理、资金风险控制等渗透企业文化建设环节中,定期开展资金安全会议、资金管理交流会等,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资金管控氛围,为企业资金内部控制工作实施创造良好条件[4]。
3.2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科学的资金预算制度。 制造企业应重视资金预算编制工作,制订科学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保证资金预算编制全面性、细致性。 由于大多数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高,加上新时期制造企业生产线更新换代频繁,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 对企业固定资产更新项目,除了需要做好项目论证,还需要优化资金管控,避免出现项目烂尾等问题,保证各项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在资金控制方面,制造企业应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具体制度制订中,必须明确资金支出、网银支付、银行账户、收支结算、票据管理等具体内容,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明确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上岗资质标准、关键环节控制触发条件及标准、缺陷认定标准等,将内部控制工作嵌入整个资金活动流程中,体现精细化资金管理理念。第三,在资金监督层面,制造企业应重视资金安全性,对企业资金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资金周转速率。企业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企业现金库存状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尤其是对大额款项,必须落实跟踪检查,对资金支出审批权限、审批程序等进行检查,保证资金支出执行合规合法性。 严格执行资金预算,对资金预算、统计、报表、分析等环节实施全面监督,保证各项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第四,在资金考核层面,制造企业应制订科学的资金考核指标体系。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以以资金利润率、资产周转率、销售现金比率等作为核心指标,针对每个指标设置相应权重,对资金管理效率进行全面考核。 配合相应的奖惩机制,保证各项资金管理活动顺利落实。
3.3 严控营运资金风险
第一,加强对采购渠道风险管控。 ①构建财务数据库,对企业库存情况实时监控,采购计划制订中必须结合库存情况、采购需求等情况,保证采购计划科学合理性。 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采购审批程序,严格控制企业库存量,避免过多占用资金。 同时,为了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应建立紧急物资采购与定价机制,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活动,针对采购业务制订激励考核机制,促进采购人员主动追求最佳性价比。 ②做好供应商管理,根据自身工作需求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用等进行评估,必要时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查。 同时,需要注重企业供应商信息库的维护与更新,全面保证企业采购物资稳定性,能够结合供应商综合考评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③建立招标采购制度,根据市场发展动态制订采购计划,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如直接购买、定向采购、谈判采购以及招标采购等,切实保障企业利益。 第二,强化销售渠道风险管控。 ①构建科学的资金内控机制。 对当前企业资金管控体系进行认真梳理,对各项资金账目进行有效控制。 制造企业应针对具体部门制订资金管控计划,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评价考核,根据评价结果优化资金内控体系,提升对各项资金的管控力度,配合相应资金内控审计工作,对资金内控执行情况实施检查评价。②制造企业应强化对流动资金的管控,包括应收票据、短期投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基础上尽可能减少现金持有量,避免资金闲置浪费。 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控制,对欠款方财务动向实施动态化监督,做好应收账款的及时催收。③针对销售环节存在的资金风险,企业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各项资金进行统筹管理,对销售环节中用资代价、机会成本等进行关注,能够善于借助资金杠杆把握市场机遇,切实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
3.4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进一步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制订科学的资金预算方案。 制造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预算控制系统,对企业各项资金使用预算、编制、审批以及监督工作实施有效控制,保障企业现金流通畅、安全。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制造企业应该根据不同部门及经营目标,结合企业战略设置资金预算目标。 为了保证预算准确性,企业各部门年度预算上报时,还应该由专业预算人员进行核算,避免发生超预算问题。 对大型制造企业来说,由于自身经营规模大、业务复杂等特点,会增加内部控制的难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同时定期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保证预算调整能够严格按照企业财务内控流程。 通过合理的预算调整,保证资金预算符合制造企业实际情况,提升预算、决算统一性。 制造企业进一步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按照资金预算执行收支,落实资金管理责任管控机制,确保企业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3.5 重视资金使用关键环节
制造企业必须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规范性,切实保障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浪费。 对制造企业来说,在积极推行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能够对资金使用关键环节进行把握。 第一,重视资金筹措环节管控工作。 制造企业在资金筹措时,必须对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估,明确自身资金筹措需求,把控资金筹措力度,选择合理的资金筹措方式,确保资金筹措过程合法、安全、稳定。 第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企业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业务,选择具有良好市场发展潜力的主业,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注重项目商业价值,确保企业所选择项目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对资金使用关键节点实施全面监控,一旦发现资金使用中出现异常,则必须及时分析异常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异常流程做出根源性调整,避免企业资金冗余、资金链锻炼等问题。 第四,对企业投资活动来说,资金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分析,评估项目经济效益、市场风险等内容,保证投资方案合理性,同时降低投资风险,增加企业投资收益。
3.6 构建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会计数据标准化建设,在保证财务会计安全可控基础上,探索跨部门会计信息交换机制及共享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避免会计“信息孤岛”引发的财务风险。 因此,制造企业应该积极构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将资金管理纳入共享平台体系中,借助财务共享平台实现对企业各项资金的实时监管,同时打通资金管理与业务环节壁垒,落实数据对接,全面提升企业资金管理质量与效率[6]。 当前,诸如长虹、海尔、TCL 等制造业巨头构建“司库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开展资金池管理模式,对各项资金实施集中管理。 例如,海尔集团以往在外汇管理中采用各下属企业单独核算、自主收付汇模式,但由于企业外汇资金余缺以及币种不同,对外币缺少风控管理,增加了企业外汇风险。 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后,海尔集团借助内部交易对冲汇率风控模式,大大降低了外汇风险,避免了高达数亿人民币的汇率损失。 当然,对中小制造企业来说,其在资金管理方面还无法达到海尔、长虹等巨头企业高度,但这些企业资金管理模式无疑给予其明确的方向。 制造企业应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渐构建满足自身需求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吸收先进的资金管理经验。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制造企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但当前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施中还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资金管理方面有所欠缺,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为了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要求制造企业能够加强对资金管理的重视,构建资金管理内控机制,对企业资金使用关键节点实施有效把控,发挥资金预算管理作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资金管控系统,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满足资金管理内控需求,为制造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