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低碳模式下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

2024-03-20

市场周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转型生产建筑

胡 高

(湖北正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4)

0 引言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就已经开始无节制的碳排放,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今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我国顺应国际形势提出了“双碳”目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在此背景下,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也面临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 建筑与房地产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应结合低碳模式发展理念,创新经济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建筑与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低碳模式是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也会给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如增加经营成本、提高房价、加大企业发展难度等。 这就需要实现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1 低碳模式相关阐述

低碳模式是指为了减少碳排放,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方式,优化创新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从而降低生产中温室气体排放而形成的现代化运营模式。 低碳模式可以同时维护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政治环境的稳定[1]。

1.1 减少能源使用

企业生产经营应减少能源浪费,以节能减排为基本原则,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2 降低传统能源的使用率

降低化石燃料使用率,提升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使用率,如风能、太阳能等,从而直接或间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低碳模式下,各行各业均要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加强节能减排的研究和投入,行业管理部门也针对行业特点制订了相应的节能减排规范标准,从而满足低碳模式发展需求,其中就包括建筑与房地产行业。

2 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低碳模式的必要性

建筑与房地产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和民生。 建筑与房地产产业链庞大,如果建筑与房地产发展低碳模式,则产业链相关企业也会朝向低碳模式方向发展。

2.1 促进政策的完善与创新

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低碳模式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作为支撑,从而为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低碳模式下,行业管理部门会针对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完善并创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有助于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更好地适应低碳发展模式。

2.2 增强行业的环保意识

在低碳模式下,为了顺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会促进建筑与房地产行业管理层环保意识提升,在制度和政策的约束下减少生产能源浪费。 近年来,诸多建筑企业采用了新型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如建筑垃圾二次加工,可以将建筑废弃砖石、剩余材料统一加工成路面彩砖,直接在小区道路上使用,避免建筑废物乱排乱放,不仅节省了建筑成本,还降低了环境污染。

3 低碳模式给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3.1 增加生产经营成本

低碳模式是一种新理念,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很多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并不理想。 而建筑与房地产行业想要向低碳模式转型,前期需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 建筑与房地产由于其特殊性,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国家政策、市场形势、产业链影响等,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部分建筑企业率先改革中,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后期经营资金不足,降低了企业风险抵御能力,增加了企业经营生产成本,难以发挥低碳模式的优越性[2]。

3.2 提升房屋价格

由于低碳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建筑企业经营成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屋商品价格。由于低碳模式下企业会增加经济投入、技术投入,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空间,不得不提升房屋商品价格,生产经营成本的增加由用户买单。 疫情影响的余波并未消散,用户购买力并未恢复,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的购房压力,也影响建筑与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3]。 再加上,消费者购房选择的第一要素是地段和质量,第二要素就是价格,甚至价格可以左右消费者购房取向,很可能房价提升消费者不买账,形成恶性循环。

3.3 加大建筑企业经营难度

低碳模式下,建筑企业经营难度增加、消费者购房成本增加,前期来看是弊大于利,但从长远眼光来看,低碳模式下的建筑工程可以降低后期使用成本,整体效益更高。 从我国房地产项目开发现状来看,很多低碳技术在生产应用中并不理想,大多是传统技术的替代,无法发挥后期节省运维成本的功能,这样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就陷入提升经营成本、房价与转型发展的矛盾当中,增加了建筑与房地产行业经营发展难度。

4 低碳模式下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策略

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想要促进建筑与房地产朝向低碳模式发展,除了要关注行业本身减少碳排放,还应促进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应从多角度出发。

4.1 建立符合低碳模式发展的法律政策

建筑与房地产行业朝向低碳模式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政策作为支撑,否则建筑与房地产行业缺乏相关依据,缺少正确、统一的发展方向。 部分建筑企业为了减少经营成本,对低碳模式发展不重视,甚至是钻法律空子。 而政府建立符合低碳模式发展的法律政策,如房地产行业生产环保标准等,为建筑生产提供了环保依据和要求。 我国低碳模式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相关法律政策也要跟着市场环境及时调整,其中涉及的各项条文、要求都要精准划分且精准明确,避免界限模糊不清等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建立经济管理新标准。 同时,有了相关法律政策的支撑,有助于政府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工艺,提高建筑新领域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从而促进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产业链逐渐朝向低碳模式转变。

4.2 加强高碳排放建筑企业的监督与惩罚

想要推动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向低碳模式转变,政府及管理部门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为了更好地落实低碳模式发展政策,需要对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加大监管与惩罚力度。 不同违规等级采用不同的惩罚力度,包括经济惩罚、企业整改、生产停工等。杜绝建筑工程高污染生产,推动建筑与房地产行业朝向低碳模式发展进程。 在监管方面,可以采用定期、不定期检查,包括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施工工艺、碳排放量评估、建筑工程运营碳排放评估等,通过全方位监管改善行业现状,倒逼建筑与房地产行业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从而减少建筑工程生产碳排放量。

4.3 创新财政补贴政策

针对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向低碳模式转型经营成本问题,政府应创新财政补贴政策,降低建筑企业转型成本压力,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资金补助等,鼓励建筑企业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第一,税收减免。 对低碳排放量的建筑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支持,降低低碳建筑生产的税务压力,提高低碳建筑生产的经济回报率。 通过税收减免,加大了对低碳建筑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建筑企业投资风险,从而鼓励更多建筑企业转向低碳发展模式。

第二,贷款优惠。 可借助银行贷款渠道,为低碳建筑生产提供贷款优惠政策,如3 年贷款免息、贷款利率调低等,降低低碳建筑生产的融资成本,鼓励建筑企业投入低碳建筑工程项目。

第三,资金补贴。 资金补贴作为最为直接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为低碳建筑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降低前期建筑企业低碳转型的成本压力,也可以采用指标型资金补贴,建筑企业完成低碳生产目标即可获取政府补贴,从而提高建筑企业低碳模式转型的积极性[4]。

此外,政府还可以针对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低碳模式转型现状,设立相应的专项基金,支持建筑建设与施工企业、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等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为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全面支持。政府以及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指导建筑企业升级转型,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协助建筑企业朝向低碳方向发展。 在产业结合上,积极推动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联合,进一步整合优化产业链,打造低碳环保的行业生态系统。

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向低碳模式转型的一大难点就是缺乏人才支撑,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就需要从高等教育、建筑领域科研人员、建筑领域专家等方面强化低碳建筑产业人才建设。 结合低碳发展模式要求,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强学校、建筑企业、科研机构的三方合作,共同推动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低碳模式转型进程。 只有积极培养低碳建筑产业人才,才能确保低碳环保政策有效落实,真正做到建筑生产节能减排。 此外,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低碳模式转型还应联合国际建筑企业,加强国内外建筑新领域的交流合作,学习国际建筑龙头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实现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5]。

4.5 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低碳模式转型还需要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客观、权威、可靠的公共信息平台可以更好地起到宣传、监督、管理作用。 建筑与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网页访问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查询现行的低碳环保相关法律政策以及建筑企业低碳环保政策的执行情况。 平台也可以展示先进的低碳建筑企业经营理念和违规建筑企业。 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方面,可以鼓励建筑企业严格遵守低碳建筑生产模式的法律政策,约束建筑企业经营生产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商,强强联合,加大优秀建筑企业宣传力度。 该平台可对建筑企业信用、生产行为进行记录、评估、公示,提升建筑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从而强化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管理水平。

4.6 积极采用新技术投入建筑生产

4.6.1 提高能源利用率

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助于降低建筑生产碳排放。提高建筑生产能源利用率,需要建筑企业、建筑、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手段推广建筑生产节能工艺和设备,制订节能生产标准。 这样在建筑建设生产中,即可有效降低传统能源使用率,如选择高效生产设备、低能耗施工材料、建立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建筑工程节能设计等,充分利用建筑结构特性、工程建设方向、采光通风等,从而减少建筑生产、运营中的能源损耗量。 制订统一标准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提高节能技术的投入应用范围[6]。 总之,建筑工程生产提升能源使用率是一个长期优化调整过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可以更好地实现低碳模式转化目标。

4.6.2 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可再生能源使用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并且从长期发展战略眼光看,可有效降低建筑后期运维成本。 我国较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建设工程设计中可以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预留可再生能源使用空间,结合智能建筑设计理念,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如在建筑顶部安装小型风机和太阳能板,为公共区域照明系统提供电能,甚至可以用作备用电能,而智能建筑的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调控新能源使用情况,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再者,智能技术还可以根据建筑内部环境调节温湿度,借助自然光线亮度调节照明亮度等,这些都可以减少传统能源的依赖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新能源的积极作用。

4.6.3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建设生产的主体是材料,所以建筑与房地产行业朝向低碳模式发展中,建筑材料是重要突破口。 目前,市场中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新式低碳建筑材料,包括环保型、可再生型、节能型、低排放型等,不同材料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减排的功能,当然还要考虑材料的美观性和经济性[7]。

第一,环保型。 选择无毒害、可再利用、可降解的材料。

第二,节能型。 材料隔热、保温、降温效果更好,降低建筑能源损耗。

第三,可再生型。 可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设备,如光伏路灯、光伏基站、风能路灯。

第四,低排放型。 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并且在实际使用中不会释放污染气体,如甲醛、丙醛等。

第五,美观与经济并重。 材料选择还要注重建筑整体美观性、经济性,美观性较低、成本较高会直接影响房屋商品购买力,应加强与材料供应商的合作,选择性价比高且设计观感好的材料。

5 结论

综上所述,低碳模式下市场经济对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是建筑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会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的升级转型,对发展低碳建筑市场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建筑与房地产行业低碳模式转型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只有抓住发展机遇,勇于面对转型挑战,才能为建筑与房地产企业创造长远效益。 建筑应发挥宏观调控和综合监管功能,制订低碳模式下建筑行业发展法律政策,约束高排放生产行为。建筑企业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减少建筑生产与运营的碳排放量,树立长远发展战略理念,制订低碳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转型生产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用旧的生产新的!
建筑的“芯”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转型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