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联合导师制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实习生中的教学应用
2024-03-19陈银燕
陈银燕
急诊科是在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科室之一,考虑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多以危重患者为主要救治对象[1]。患者病情复杂多样,疾病发展迅速,且易引发严重并发症[2]。由于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和预后担忧,导致情绪急躁,这对急救和护理工作的开展不利[3]。由此可见,急诊科对护士的专业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急救护理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4]。由于急诊科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在急诊科的流动性相对较高,因此培养新的护理力量非常重要[5]。急诊科护生除了要求有过硬的理论与操作技能,熟悉常见抢救方式,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样重要。常规的实习生带教的方式多为“一对一”的传统带教方式,然而由于急诊科疾病类型较多,这种带教方式可能并不利于实习生掌握相关知识[6]。以问题为导向也被称之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相对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为明确PBL联合导师制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获得理想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将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理实习生总计100 名,纳入标准:均为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实。排除标准:中途退学、请长假、转校生。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PBL 联合导师制教学法,男4 名,女46 名,年龄20~23 岁,平均(21.35±0.44)岁,本科15 名,大专35 名。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带教法,男5 名,女45 名,年龄20~24 岁,平均(21.24±0.39)岁,本科15 名,大专35 名。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一对一”导师制带教:设定实习周计划,根据周计划内容安排不同的导师进行带教。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导师需对教学的全程负责,确保实习生可以全面学习护理工作流程。从患者接待、诊断、治疗到护理措施的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通过实践操作,实习生可以深入了解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和要求,熟悉各种常见疾病的紧急处理方法,掌握常用的急救技能和护理技术。
1.2.2 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PBL 联合“一对一”导师制教学法:在实习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结合实际的临床急诊病例进行实践教学。这些病例通常是教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接触这些真实的病例,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的兴趣。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首先,教师会向实习生提出一个与病例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带着疑问去收集和分析资料。这种方式能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会与实习生共同讨论并制定护理方案,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导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学生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导师会给予实习生充分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非常重视真实病例的学习和训练。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急诊病例,让实习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同时,也会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总结等方式,帮助实习生更好地理解病例的特点和处理方法。2 组均教学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心肺复苏、洗胃、呼吸机使用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
比较两组在教学前、后急诊护理项目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急诊护理项目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洗胃、呼吸机使用,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均以每项分值范围为0~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实习生在此项理论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越高[8]。
1.3.2 学习效果
导师评价护理实习生在实习的学习效果,包括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语言表达、师生互动、课堂活跃度。
1.3.3 教学满意度
实习生评价对于教学(方式、态度、知识面)的满意度[7]。实习生在实习的学习效果评价以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习生的最终判断为主。实习生评价教学满意度,每项为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及不评价,总满意=完全满意+满意+基本满意[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在教学前、后急诊护理项目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比较
教学前,2 组急诊护理项目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心肺复苏、洗胃、呼吸机使用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高于教学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研究组、对照组教学前、后心肺复苏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研究组、对照组教学前、后洗胃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研究组、对照组教学前、后洗胃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分,±s)
表3 研究组、对照组教学前、后呼吸机使用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分,±s)
表3 研究组、对照组教学前、后呼吸机使用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比较(分,±s)
2.2 2 组导师评价护理实习生在实习的学习效果对照
研究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语言表达、师生互动、课堂活跃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对照组导师评价护理实习生在实习的学习效果比较[名(%)]
2.3 2 组实习生评价对于教学的满意度
研究组实习生对于教学方式、态度、知识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研究组、对照组实习生评价对于教学的满意度比较[名(%)]
3 讨论
目前在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大部分为病情较急、变化较快的急危重症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且具有较高的致命性[10]。同时,抢救过程很容易出现其他突发状况,因此对救治过程和护理操作的及时性要求极高,这是减少失误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11]。急诊科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及时且高质量地培养实习护士至关重要[12]。
随着医疗、护理仪器设备的快速更新,护理学知识、技能等也在不断更新和进步。现代社会的临床护士需要具备更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临床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临床急诊护理实习生的护理教学采用导师制教学法,主要是由导师担任学生在一个专科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在导师的选择上,院校应优先选择对该项护理技能掌握较高的导师,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更科学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3]。但由于这是一种被动式教学模式,因此学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实习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主动性。PBL 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相比之下,传统的导师制教学方法主要以导师的帮、传、带为主,实习生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偏弱,而且对导师的带教水平要求很高。PBL 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问题,它以问题作为基本因素,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小组讨论和分析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在PBL 教学中,实习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并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 教学法有许多优势。首先,它能够更好地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习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其次,PBL 教学法能够培养实习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实习生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14],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整体素质,有利于实习生快速适应复杂多变、涉及知识广泛的急诊护理工作[15]。虽然小组讨论替代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且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这可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负担。然而,导师的指导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PBL 教学法联合导师制可以互补各自的不足,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达到“1+1 >2”的教学效果。这种结合方式使得导师和实习护生的教学过程更加顺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过程。因此,与传统的带教模式相比,这种结合方式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和更高的价值意义。
本研究中,研究组实习生在心肺复苏、洗胃、呼吸机使用急诊护理项目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技能评分指标高于教学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导师在评价护理实习生在课堂的学习中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语言表达、师生互动、课堂活跃度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于教学方式、态度、知识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BL 教学法以自学、讨论为主,因此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增加,负担较重。导师制教学法存在带教水平差异和导师队伍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然而,两者结合可以达到互补缺陷、获得更大效益的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实习生教学实施以PBL 联合导师制教学法教学,可提升实习生在急诊护理项目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掌握能力,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