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书香“语”见成长
——语文阅读障碍教学课例报告
2024-03-19潘晋怡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
潘晋怡 上海市七宝实验小学
一、课例背景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随着近几年教育各阶层对语文学科的重视,语文学科的情景化、语境化、趣味化等研究在不断地深入,语文学科学习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2022年新课改更是将语文课程的内容重新按三个层次设置了学习任务群,这些变化旨在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但随着年级升高,语文学习的难度也随之提升,班级中部分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尤其是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班级中的学生常常出现阅读障碍。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这些学生普遍属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发展性阅读障碍受到遗传、个体发育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是学习障碍的一种主要缺陷类型。他们的阅读困难除了表现在语文阅读和表达上,对于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也是难上加难,同时还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我通过对班级学生语文作业、课堂表现以及语文学业考评成绩等观察。将班级中具有阅读困难与障碍的学生单独归类,组建了一支“语”见成长语文学习小队。成立初期在与孩子们的商讨下,我先为他们确定了不同的提升方向以及相应的阅读任务,随后根据他们的提升方向和任务内容利用钉钉智慧平台划分小组组群,让班级中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不同的小组内达成自己的需求,让他们在这个春天爱上阅读,为将来的怡情、博彩、长才奠定基础。
二、课例概述
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绩差异较明显。日常阅读教学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书写能力差距较大。部分学生无法读懂一篇文学作品或者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当出现大量不理解的语言文句、篇章段落时他们便不再愿意继续阅读,抑或没有思考方法,从而不理解文本。因此,从四年级开始的每个假期,针对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结合他们的个人兴趣与爱好,我会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任务的布置执行过程中遇见了特殊时期——新型冠状病毒暴发,于是我便将阅读任务从线下搬到线上,对所有的分层助学活动重新进行设计改进,形成不同小组、不同内容的分层,提升阅读能力的助学活动。
三、实施过程
(一)合理分组,精心准备
身为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每天与他们朝夕相处,因此对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语文学习情况都非常了解。我首先依据这些孩子的课内上课情况、阅读表现和语文练习情况,将这些孩子大致分为三个组群:分享组、书写组、朗读组。再与每个孩子进行学习前的个人谈话沟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云上家访,从家长角度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以及家长的期望,对个别同学再次进行优化调整。(如图1所示)
图1
经过学生、家长、导师三方的商定最终确定三个行动小组的成员。我们在群中探讨了提升的内容,确定每个小组要阅读的书目,如分享组以中外名著为主,朗读组以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本书为主,书写组以语文书中的名家名作为主,尤其是朗读组的学生们先在这些范围内罗列他们感兴趣的书单,经由我们组内商讨,确定具体书目。
(二)量腹而“食”,度身而“衣”
初期准备完成后,根据小组成员在语文学习中遇见的不同困难和弱项,为他们量身设计合理、科学的提升方案和实施步骤是接下来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我期望能设计出适合他们学习能力的活动计划,帮助他们在自身原有语文学习水平上再进一步,实现跳一跳摘得苹果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接受语文学习、喜欢语文阅读,也是激发他们愿意参与、积极行动的前提,就如同量身定制的个人私服总归会激发人们上身试穿的欲望,而活动内容的容量也至关重要。所以依据初期制定好的不同组群的学生需要“吃的食物”,为他们准备好相应的“餐具”;了解不同组群的学生“穿”多大的“衣服”,为他们度量好大小,是帮助这些在语文学习中有着种种困难的学生的关键所在。
1.教其“食”学己“行”
分享组提升的方向是能在一定时间内独立阅读理解完整一本名著,并且能在不同章节故事间联系著作中的某些人物言行举止、外貌特点,形成对该人物的评价及定位;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述这本书;并有自己的读书感受与想法。因此,我会为这个组每月更新一本中外名著,而名著多选自五年级快乐读书吧中的书目。每发布一本书目时,我都会向他们提出几个问题。例如,在发布《城南旧事》时,我向他们提出的问题是:
(1)这本书中都写了英子与谁的分别?请按顺序梳理。
(2)秀贞找到她的女儿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荒园中那个厚嘴唇的男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4)你如何评价宋妈?
(5)英子何时觉得自己长大了?
该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在潜意识中思考我预留的这些问题,同时还需要联系前后故事之间的关系。
朗读组提升的方向是读通四大名著,激发阅读兴趣。依据朗读组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又再次从四大名著中删选,删除了对于这组同学来说有难度的《红楼梦》,并且设定从他们普遍喜欢的《西游记》开始阅读,录制朗读视频前还建议学生观看相应《西游记》章回的影视作品,在朗读时模仿影视作品中人物语气特点,让这个组的同学在有声朗读中找到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
书写组是这些阅读障碍学生中能力最弱的一组,他们很多同学有着识字障碍、写字障碍和阅读障碍,经常没办法进行长篇连续性阅读。因此,我便让他们在练习抄写字词的同时,先从阅读课本中的经典名家名作开始。课文对比整本书的名著,篇幅内容要少得多,但因为这一组学生不愿出声朗读,只希望通过看完成阅读,可单纯的看对于他们并没有任何阅读效果,他们经常没办法理解长难句式,也经常不理解其中字词的意思。所以看过的文章等同于只翻了一遍,对阅读提升没有任何帮助,故而我要求该组同学对书本中短小精悍的文章进行抄写,在练字的同时帮助他们阅读文章长句。
后来,线下课程转为线上课程,虽然我们无法继续每天正常的在校学习活动,但我们三个小组的阅读书写活动依托于钉钉智慧平台,所以原本设计的活动依旧可以利用线上课时间正常开展,而此次线上的活动时间也要比学生在校期间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更加充分。于是,我在不同的钉钉群组内发布了不同的具体活动任务内容和要求,也依据学生每天语、数、英三门功课时间以及网课时间相应调整了阅读任务量,让学生在居家学习的更多空余时间有事做,有书读。
2.及时评助力学
线上分组分层进行阅读活动的最大优势莫过于活动开展的实效性以及老师、同学查阅的方便性。三个活动小组在每天有序的学习生活之余一直持续着如火如荼的阅读任务,每天晚上六点查阅同学们的阅读成果,成为我居家办公中换脑调节的“休闲”时光,当听到同学们朗读出错的地方,我会立刻在视频下指出点评;当听到有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有声朗读,我还会推荐给大家观看,随后发布班级圈为他们树立更多的朗读自信。渐渐地,我发现跟着大家不同小组的活动,我也在一次次评价任务中再次阅读这几本书籍,跟随学生的脚步重新认识天真烂漫的英子、正直勇敢的孙悟空,并再次找出《俗世奇人》《三国演义》进行阅读。我的评价引起了很多帮孩子传作业的家长的关注,通过家长间的交流,整个寒假我陆续接到班级中没有参加小组活动的家长电话,以及班级中已经转学的家长消息。大家都希望能加入阅读分层小组,他们期待这个寒假能沐浴在书香中,在经典的文字中开启新的一年。(如图2所示)
图2
而身为活动发起人、语文老师的我,每天都会对每个学生的任务一一做出评价和回应。无论是错字、错音、朗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完成读书笔记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都进行相应指导,让他们每一天都能跨越一点障碍,激发一些读书兴趣,获得一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的学生已开始迈进青春期,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希望看见老师、家长的认同。于是,恢复线下课程的第一天,我便给活动期间认真、努力的学生给予表彰和物质鼓励,希望他们能继续坚持,通过不断地阅读,完成小学成长的蜕变。(如图3所示)
图3
(三)积极而行,高效而动
读书活动伊始,同学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不同于传统书面的语文作业,符合他们“胃口”和需求的新形式任务让他们倍感新鲜。原本只面向语文老师反复批改订正的作业,现如今以视频、照片的形式展示在班级其他小伙伴和家长面前,初入青春期有着强烈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青少年们,纷纷努力优化自己的作品成果,期望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示给老师、同学甚至家长们。
线上作品不像书面作业需要上交、收齐、批阅、下发等如此烦琐的流程,同学们每天更新的作品能让老师和其他小伙伴第一时间接收,很快老师与同学们的点评也会在阅读、收听完成果后给予第一时间点评,甚至进步巨大的同学还会收到老师与同学献上的鼓励小花和点赞。这种智慧化的即时性评价活动能第一时间向同学们反馈,也能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学生第一时间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实效性非常强的线上阅读活动还引发了同学们在群组中对阅读内容的探讨与交流,他们有的讨论如何在读书手账中做出符合人物特点或故事情境的作品,有的讨论自己的小随笔写得有什么独到之处,有的同学指出同学朗读时语音生硬,还有的同学就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读书学习靠的不是聪明才智而是我们的坚持不懈。在日日提交任务活动中,有的孩子逐渐表现出意志力不足,无法按时完成每日活动,开始偷懒、“潜水”“掉线”。我也开始频频在网上变换方式呼唤他们再次归队。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长达一辈子的事情,这种日日提交任务的坚持也是一种意志力的考验。于是,我开始与这几位孩子私下电话聊天,重新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家长沟通交流,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在不懈的努力下,这些孩子再次重返归队,与大家一起坚持阅读,每天向更好的自己前进。(如图4所示)
图4
四、成效与反思
活动持续三月有余,不同小组的学生在这次线上语文学习活动中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一场云上读书分享会,更是让他们将这段时间的读书成果和进步再次展现出来。同学们通过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将自己阅读过的最喜欢的书目分享给同伴,有的同学现场声情并茂地朗读,向大家介绍她喜欢的故事片段;有的同学依据故事内容,为故事配上了一幅又一幅的插图。在分享的活动中,小伙伴们惊喜地发现原本不能顺利朗读的同学,如今大声地朗读,有了抑扬顿挫的变化;原本读不懂难句长篇的同学,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对故事的认识表现出来;原本喜欢读书的同学,现在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品质或人性善恶有了更深的认识。有的同学像一位自媒体博主一样,用“沉浸式阅读”VLOG 向我们展示她每天的读书生活。还有几位同学将《西游记》中最喜欢的一个片段通过自导自演,自主制作道具的方式,以短视频的方式表演出来,播放给大家。在深入理解《西游记》名著的基础上也向其他同学展现了另一种阅读方式——情景化演绎(如图5 所示)。这些学生接受阅读的熏陶,就像我们呼吸空气一样,俯仰之间,皆成心得。我相信在他们生命的青春里,已经得到丰富的收获,与此同时,借由这次活动我也收获良多。
图5
(一)附身倾听,走近学生
身为陪伴学生们学习成长的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心理、生理上的成长阶段以及学习能力和需求是开展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常说要以学生为中心,但进入青春早期的学生们常常努力尝试与社会接轨,他们渴望接受时尚前沿的信息,对融入信息化、数字化科技社会跃跃欲试。作为老师,我们要常与学生聊天,倾听他们现在的所思所想,将他们的想法融合进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育引导的手段也需要紧跟数字化时代的步伐,适当地在学习成果教学、展示过程中引入一些智慧化手段,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像与朋友交流互动一样主动完成任务。
(二)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杨绛先生曾说过:“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老师是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引导者,在设计语文学习活动时了解完学生所需所想后,便需要为学生量身设计相关活动方案,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依据学生当前的心理因素设计活动也可以有效促进活动的展开与实施。而借由数字化智慧平台分组分层地为学生设计个性化活动,则更能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有能力的范畴内主动学习。正所谓少年好学,终成大器。
(三)共同坚持,携手前行
人不是因为没有信念而失败,而是因为不能把信念转化为行动,并且坚持到底。我们的孩子如今已懂得很多成长过程中的道理,也会为自己制定未来的目标,甚至也拥有远大的理想,而如今他们缺乏的是为了目标和理想开始的行动,抑或是行动开始后的长期坚持。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一些现代化科学技术能更好地督促、鼓励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学生也希望在任务中与老师一同充当评价者的身份,像老师一样审阅他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