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 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

2024-03-19王嘉瑞丁向明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期
关键词:分叶征征象中度

王嘉瑞,丁向明(通信作者)

(汉中市城固县医院医学影像科 陕西 汉中 723200)

肺癌是常见的呼吸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国内外很多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为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可占85.0%以上[1]。外科手术是肺癌目前主要的根治手段,但是患者的5 年生存率依然较低,主要在于很多患者在术前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导致术后复发率一直比较高[2-3]。在术前确定是否淋巴结转移,对于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辅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4]。肺癌术前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很多,包括超声、螺旋CT、X 线、核磁共振成像等[5]。常规CT 当前应用比较多,可有效判断肺内病灶部位及邻近结构生物学结构状况。螺旋CT 具有呼吸伪影少、密度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病灶部位显示清晰等特点,并且能够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特别是螺旋CT增强扫描能更加直观地显示病灶细节,可反映肿瘤血供情况[6-7]。本文具体探讨了螺旋CT 增强扫描在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希望促进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检出,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1 年10 月—2023 年10 月汉中市城固县医院诊治的210 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标准[8];(2)患者自愿参与本次课题研究;(3)全部患者拟行手术根治治疗与淋巴结清扫术;(4)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1)术前进行放疗、化疗、生物学等治疗者;(2)妊娠与哺乳期妇女;(3)合并有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4)合并高危传染性疾病者;(5)有手术禁忌证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都给予螺旋CT 增强扫描检查,使用的设备为美国GE 公司生产的OpimaCT-670 64 排128 层螺旋CT,扫描范围从支气管导肾上腺。

扫描参数:层距5 mm,电流250 mA,层厚1.25 mm,螺距1.0,电压120 kV,层距5 mm,重建层厚0.625 mm。在增强扫描中,使用济南爱来宝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的CT-S100 型多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1.5 mL/kg的优维显(国药准字H10970416,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注射速率3 mL/s,然后延迟35 s、70 s 后进行扫描。所有CT 影像学诊断由两位副主任医师职称及其以上的放射科诊断医师(8 年及其以上工作经验)进行判定,如果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进行协商判定。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与调查所有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等。(2)记录所有患者的CT 征象特征,包括细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等。(3)记录与观察所有患者的CT 强化程度,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轻度强化、中度强化、显著强化等,轻度强化:平扫CT 值与增强CT 值差值小于20 HU;中度强化:平扫CT 与动脉期CT 差值在20 HU ~40 HU 之间;显著强化:动脉期CT 值与平扫CT 值的CT 差值大于40 HU。(4)在手术中观察与记录患者的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分离淋巴结组织,行常规病理组织染色,由病理科医生判定淋巴结转移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淋巴结转移情况

在210 例肺癌患者中,螺旋CT 增强扫描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有80 例(转移组),占比38.10%。转移组的表1资料与非转移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2.2 CT 常规征象特征对比

转移组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等CT 征象占比分别为72.50%、85.00%、88.75%、80.00%,高于非转移组的19.23%、14.62%、14.62%、24.62%(P<0.05)。见表2。

表2 两组CT 常规征象特征对比[n(%)]

2.3 CT 强化程度对比

转移组的CT 轻度强化、中度强化、重度强化分别占比12.50%、31.25%、56.25%,对照组分别占比67.69%、23.08%、9.23%,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T 强化程度对比[n(%)]

2.4 诊断价值

在210 例肺癌患者中,手术病理确诊为淋巴结转移有82 例,螺旋CT 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34%(79/82)、99.22%(127/128)、98.10%(206/210)。见表4。

表4 螺旋CT 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单位:例

3 讨论

肺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肺癌的演进是一个由良性到恶性逐步演变的过程,也是非淋巴结转移到淋巴结转移的过程[9]。超声是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常规的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肺癌淋巴结转移,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与假阴性情况,且诊断的主观性比较高[10]。常规CT 能够分辨血管与非血管结构,可观察肿瘤直径、淋巴结大小等,有利于观察肺脏特征的辨别,观察病变组织的血供情况[11]。本研究显示在210 例肺癌患者中,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为淋巴结转移80 例(转移组);转移组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等CT 征象占比分别为72.50%、85.00%、88.75%、80.00%,高于非转移组的19.23%、14.62%、14.62%、24.62%(P<0.05),表明非小细胞肺癌中淋巴结转移的占比较大,在螺旋CT中多伴随有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特别是螺旋CT 可以在一次旋转过程中可同时获得多个数据内容,还可在短时间内进行采集,可促进显示各种影像学特征,因此对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效果更高[12-13]。

肺癌淋巴结转移虽然比较常见,但是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其发生与发展涉及到肿瘤细胞迁移、肿瘤细胞增殖、肿瘤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降解、新生血管形成等。在术前准确评估肺癌淋巴结转移与判定病情,在术中及时进行清扫转移淋巴结,有利于促进改善患者的预后[14]。并且肿瘤是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伴随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改变,也为螺旋CT 增强扫描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15]。本研究显示转移组的CT 轻度强化、中度强化、重度强化分别占比12.50%、31.25%、56.25%,对照组分别占比67.69%、23.08%、9.23%,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伴随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患者多伴随有螺旋CT 增强扫描的中度与重度强化。

传统CT 可显示肺部组织状况,但是鉴别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有待提高。螺旋CT 的应用提高了扫描速率,缩短了扫描时间,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16-18]。螺旋CT 增强扫描采用多层次成像等方法,可有效显示淋巴结形态与淋巴结位置[19]。且螺旋CT 增强扫描的扫描速度快、图像后处理技术先进,也可提高诊断价值[20]。本研究显示在210 例肺癌患者中,手术病理确诊为淋巴结转移有82 例,螺旋CT 增强扫描对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34%、99.22%、98.10%,表明螺旋CT 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本研究由于经费比较少,没有纳入其他影像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调查人数也过少,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多伴随有淋巴结转移,螺旋CT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肺癌病灶的征象特征与强化特征,鉴别诊断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分叶征征象中度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MSCT征象与Ki67、PKM2、SPINK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小米手表
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诊断价值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高分辨CT征象对肺内孤立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