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03-19张隆英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高尿酸心脑血管支架

张隆英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 淄博,255400)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受限,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心肌细胞死亡的一种疾病[1]。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心肌梗死,甚者造成患者的死亡。临床通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冠心病,通过介入手段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采取药物、介入、手术等方式,应对患者的病因、症状、并发症,从而缓解症状[3-4]。和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比较,介入治疗带给患者的创伤小、恢复快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对冠心病老年患者开展PCI手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老年患者通常伴随有多种合并症,如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其次,老年患者的血管通常较为脆弱,会增加手术中血管损伤的风险。此外,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自愈能力较差,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5]。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冠心病老年患者进行PCI手术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以改进手术策略、术后管理和预防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为此,本研究选取北大医疗鲁中医院110例接受PCI术治疗的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情况,并分析总结其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12例冠心病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对患者实施相关检查,与《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6]中相关诊断一致患者;③首次接受PCI治疗的患者;④意识清醒,可良好配合的患者;⑤临床病历资料无缺损患者。

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患者;②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患者;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④存在肾脏移植史患者;⑤合并心肌炎、急性脑血管炎患者;⑥PCI治疗失败的患者;⑦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

1.3 方法

①通过对住院病历、术后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予以收集,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等;②统计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实验室相关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③收集患者入院时基本情况,包括肾功能情况、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5]、高尿酸、高血脂;④收集患者手术中的具体情况,包括是否出现左主干病变、病变血管总数量、是否为C型病变、植入支架数量,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如24 h平均动脉压及血脂、肝肾功能、血常规等。

1.4 观察指标

对上述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MACCE发生的情况。MACCE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脑卒中。将以上提到的因素在MACCE组、无MACCE组进行比较,针对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112例患者中包括67例男性,45例女性;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2.35±4.48)岁。所有患者至少植入1枚支架,按照患者临床表现、PCI时机,10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22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延迟 PCI术,25例为稳定型心绞痛,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55例。

2.2 冠心病老年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的情况

纳入116例冠心病老年患者,随访2年,失访4例,出现MACCE的共计33例,占29.46%。

2.3 冠心病老年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实验室相关指标比较

冠心病老年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白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其他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冠心病老年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s)

表1 冠心病老年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 ±s)

注:1 mm Hg≈0.133 kPa。

指标术前术后tP平均动脉压(mm Hg) 96.82±14.61 88.64±14.351.6720.122白细胞(×109/L) 6.62±1.97 7.14±2.352.2730.027红细胞(×1012/L) 4.35±0.88 4.02±0.610.9460.378血小板(×109/L)189.31±46.57185.16±44.821.3270.118血红蛋白(g/L)125.61±15.32121.95±16.530.9250.33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2.52±0.91 2.35±0.812.5280.026尿素氮(mmol/L) 7.57±4.31 8.14±5.860.8870.364肌酐(μmol/L) 93.65±27.81 91.84±26.540.6450.561尿酸(μmol/L) 0.37±0.10 0.36±0.110.1520.872谷丙转氨酶(U/L) 49.62±17.29 50.34±18.510.2910.716谷草转氨酶(U/L) 36.63±10.45 37.52±11.820.3150.856

2.4 患者PCI术后 MACCE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尿酸、NYHA分级、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植入支架数量为冠心病老年患者PCI术后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ACCE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n(%)/(±s)]

表2 MACCE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n(%)/(±s)]

指标例数MACCE组33非MACCE组79χ2/t P男/女18/1548/31 0.6830.552平均年龄(岁)73.26±7.22 73.33±7.27 0.3260.472吸烟17(51.52) 41(51.90) 0.1420.678糖尿病16(48.48) 15(18.99)22.561<0.001肾功能不全11(33.33) 12(15.19)11.562<0.001 NYHA分级 6.279<0.001<Ⅲ22(66.67) 64(81.01)≥Ⅲ11(33.33) 15(18.99)高尿酸17(51.52) 23(29.11)16.973<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2.47±0.832.41±0.86 1.232 0.145脑血管病史 4(12.12) 14(17.72) 1.367 0.267周围血管病史 6(18.18) 16(20.25) 2.267 0.256左主干病变11(33.33) 5(6.33)30.261 0.152多支血管病变21(63.64) 31(39.24) 5.672 0.017 C型病变20(60.61) 24(30.38)23.451<0.001植入支架数量10.268<0.001<3枚20(60.61) 60(75.95)≥3枚13(39.39) 19(24.05)术后用药阿司匹林32(96.97)79(100.00)2.416 0.293氯吡格雷31(93.94)79(100.00)4.875 0.083他汀药物30(90.91) 76(96.20)0.000 1.000 ACEI/ARB28(84.84) 65(82.28)2.256 0.122 β受体阻滞剂27(81.82) 67(84.80)0.055 0.811

2.5 患者PCI术后 MACCE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以上存在差异的单因素作为自变量,即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高尿酸、NYHA分级、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植入支架数量,因变量为冠心病老年患者PCI术后是否发生MACCE,是记为1分,否记为0分。最终得出,MAC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以下5个,即糖尿病、高尿酸水平、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植入支架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ACCE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该病的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对人民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7-8]。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病死率最高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9]。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改变、工作压力过大、饮食生活不科学、缺乏运动等[10-11]。此外,由于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严重,导致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现阶段对于冠心病临床主要应用药物、PCI治疗。其中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药物、降低胆固醇药物等属于药物治疗[12]。PCI治疗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介入导管将药物或气体注入到狭窄的血管内,以扩张血管并恢复血流,从而缓解症状和降低心脏负担;短期来看,PCI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心脏负担,但中远期的疗效还需进一步评估[13-14]。

本研究共纳入116例冠心病老年患者,随访2年,失访4例,出现MACCE的共计33例(29.46%)。该结果高于黄奎等[15]报道的数据。由此可见,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冠心病老年患者PCI术后容易出现MACCE,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高尿酸水平、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植入支架数量为MAC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受到上述因素的作用,可能造成心血管不良事件出现;如本身有糖尿病的患者,未有效控制其血糖,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提升血小板活性,进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也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与刘松年等[16]有关报道一致。其次,高尿酸往往伴随着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尿酸还可能存在肥胖、代谢综合征、低肾功能等疾病,这些疾病也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高尿酸会导致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促进氧化应激反应,使得血液中活性氧含量增加,进而加速血管功能的退化,造成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17-18]。左主干病变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壁厚度增加,最终引起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左主干病变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严重,手术难度较大,操作风险较高。根据PCI的成功率和危险性,将冠状动脉病变分为三种,即A、B、C型,这当中最为复杂的是C型病变,面临更高的手术难度,要将较长的支架植入其中,使得术后血栓发生风险更大;C型病变的狭窄多发生在血管分叉处,血流湍流性增大,使得血小板更容易聚集,同时也增加了形成血栓的风险,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19]。植入支架的数量增多,会增加术后血管内膜损伤面积,从而增加血栓形成和血管内狭窄的风险。虽然,近年来逐渐研发上市了药物洗脱支架,可对血管内膜增生问题进行处理,但是药物洗脱会对其修复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引起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所以临床要重视此方面。ONZZAMI等[20]也进行了类似的试验,结果和本研究相符。但是,本研究选取的样本量较少,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冠心病老年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糖尿病、高尿酸水平、左主干病变、C型病变、植入支架数量等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高尿酸心脑血管支架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