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释放法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24-03-19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个体化情绪血糖

刘 晓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保健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7)

糖尿病是我国慢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约为40%,是临床发病率高、病程时间长的慢性基础代谢性疾病之一[1]。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群的机体代谢能力减弱,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患者日常生活中受疾病的影响,“三多一少”以及乏力等症状显著,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大部分患者会逐渐发生多系统损伤,合并各种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心理健康[2-3]。临床相关研究发现,并发症、家庭及社会因素等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心理,加之老年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较低,容易进一步加剧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4]。因此,临床在对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控制患者的血糖,稳定患者的病情,同时更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保持患者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5]。情绪释放法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强调通过穴位的敲击释放患者的负性情绪,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6]。目前,关于情绪释放法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情绪释放法的个体化护理临床和护理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1.95±6.8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2.09~27.97 kg/m2,平均BMI(25.14±1.72)kg/m2;病程1~9年,平均病程(5.24±2.33)年。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72.06±5.96)岁;BMI 21.52~27.74 kg/m2,平均BMI(24.94±2.12)kg/m2;病程1~9年,平均病程(5.37±2.1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7]诊断标准,确诊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②年龄≥60岁;③精神状态及意识正常,依从性较高,具有独立认知能力及表达能力。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脏、肾脏及心脏等脏器器官功能障碍者;②精神病病史者;③病历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研究者;④恶性肿瘤者;⑤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第1天,使用心理评估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性评价,结合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强化临床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干预。将糖尿病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讲解,明确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增强患者重视程度。日常强化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爱护、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与护理。强化患者血糖监测,记录每日血糖水平,并遵医嘱按时提醒患者用药。

观察组采用情绪释放法的个体化护理。(1)强化护理前心理状态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性别、年龄及心理评估得分,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档案,由专科护士进行责任制管理。(2)强化情绪释放法护理干预。①敲击穴位。护理中,由专科护士对患者实施护理,护理人员做好干预前手术消毒工作,揉捏患者头部及胸肩部,时间为5 min,轻拍患者头部角孙穴、风池穴及太阳穴,选择患者胸肩部膻中穴、肩井穴实施轻拍,3~4 s/次,敲击穴位中,指导患者大声说出“虽然我有××问题,但我能接纳自己,能更好地爱自己”。②巩固。患者头部保持静止不动,深呼吸3次,指导患者睁眼后闭眼,再次睁眼,眼球向左下、右下、右上及左上行逆时针转动,转动中可以哼唱自己喜欢的音乐,保持放松的心情,护理人员协同进行穴位敲击。③反馈。敲击穴位中,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询问患者力道是否合适,指导患者用心感受自己的身体,随护理人员的敲击节奏,重复上述的口号,2次/d,30 min/次,连续护理1个月。(3)个性化护理干预。①健康知识及心理干预。采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自制的糖尿病自我护理及疾病认知量表对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患者的认知情况,结合具体内容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结合患者护理各阶段心理量表评估的实际情况,强化音乐疗法及正念疗法干预。②个体化运动干预。针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制订患者个性化运动康复计划,制订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计划表,30 min/次,1~2次/d。③个体饮食干预。结合患者的饮食爱好及习惯,制订个性化的饮食干预方式,控制患者每餐糖摄入量,以新鲜蔬菜与低糖水果为主,多食用粗粮,注意饮食均衡。④强化日常血糖监测管理,制订动态血糖监测管理计划,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所有患者连续护理1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于护理前后采用SAS与SDS评价患者内心的焦虑和抑郁程度,SAS、SDS均包括20个项目,各项目评分包括1~4分4个层级,满分为80分;SDS与SAS得分与心理状态积极程度成反比[8]。

②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护理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估,GSES 共10个条目,每条目1~4分,各项分值之和除以10即为总分,总分4分,分值与效能感呈正相关[9]。

③比较两组血糖水平。护理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比较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s,分)

SAS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3851.31±5.3423.67±4.7557.57±6.0820.98±5.27对照组3850.87±6.1835.35±6.6458.01±6.5733.04±6.94 t 0.332 8.8190.303 8.531 P 0.701<0.0010.763<0.001 SDS评分组别例数

2.2 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GSES评分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381.55±0.763.91±0.06对照组381.51±0.712.87±0.14 t 0.237 42.090 P 0.813<0.001

2.3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FBG、2 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糖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FBG、2 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s)

HbA1c(%)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3811.53±0.746.03±0.6916.96±3.54 9.14±1.627.64±2.565.12±0.93对照组3811.41±0.647.06±0.3416.46±3.4911.69±1.727.94±2.666.68±0.47 t 0.378 4.3100.374 5.9160.258 4.967 P 0.453<0.0010.454<0.0010.604<0.001组别例数FBG(mmol/L)2 hPG(mmol/L)

3 讨论

目前,我国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20%,且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糖尿病中95%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起病隐匿且异质性大,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以及管理过程中需制订个体化的控制目标与综合治疗方案[10]。糖尿病大多采用药物治疗方式控制血糖,缓解患者的症状,临床中糖尿病老年患者受社会及家庭等因素影响,不良情绪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阻碍患者血糖的控制,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常规护理强调传统的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干预及血糖监控,难以针对患者实际心理状态,制订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临床护理缺乏人文关怀,难以提升护理的质量与效率。

情绪释放法是基于中医经络穴位的理论,通过特定手法轻轻敲击人体固定经络点,同时配合特定心理放松引导语句,清除造成生理系统的情绪障碍[11]。情绪释放法与中医经络针灸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中“肝主情志”,情绪释放法以穴位敲击改善机体血流,疏解肝火郁气,能调节人的情志[12]。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引起脏腑功能异常而导致疾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在《临证指南医案·三消》篇中也曾明确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可见情志与糖尿病疾病发展之间具有密切联系。西医研究中明确,情绪烦躁、紧张、焦虑或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可能会引起血液中升高血糖的激素增多,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1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情绪释放法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负性情绪,保持患者积极的心理状态。究其原因,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敲击穴位方式能通过杏仁核-下丘脑的神经通路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有助于调节患者焦虑及抑郁的程度,同时能促进患者内啡肽的释放,降低患者皮质醇水平,进一步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14]。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廖方方[15]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护理中采用暗示性的语言,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的信心,增强患者自我接受的能力,同时强化个体化的护理模式,能进一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及自我效能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FBG、2 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情绪释放法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究其原因,个体化的护理方式能提升临床护理的针对性,强化情绪释放法能确保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提升患者护理的依从性,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按时用药及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12]。同时,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一般资料制订针对性、动态化的护理方案,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能提升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护理方案更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升护理的个性化,满足临床护理人文关怀,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16]。黄宝如[17]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证实情绪释放法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临床综合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情绪释放法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自我效能,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及血糖,保持患者健康积极的心态,临床综合应用价值更高。但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较少,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期研究将扩大研究样本,丰富研究内容,为临床护理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案。

猜你喜欢

个体化情绪血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