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局式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2024-03-19魏丽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负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魏丽霞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7)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病死率,调查数据表明,40%~6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在发病数小时后死亡[1]。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主要机制为冠状动脉出现持续缺血或缺氧状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促进缺血心肌再灌注,改善缺血缺氧状态[2]。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 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将病死率降至5%~6%,因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为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3]。但术后部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导致手术效果受限。常规护理模式缺乏系统性,无法满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求。全局式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模式,采取全面化护理干预措施,从患者生理、心理、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着手,提高护理效果[4]。本研究就全局式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作具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研究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7.67±3.21)岁;合并1种基础疾病12例,合并2种基础疾病14例,合并3种基础疾病10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11例,Ⅲ级11例,Ⅳ级14例;病变部位:左前降支13例,回旋支13例,右冠状动脉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7.70±3.18)岁;合并1种基础疾病14例,合并2种基础疾病13例,合并3种基础疾病9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13例,Ⅳ级11例;病变部位:左前降支14例,回旋支13例,右冠状动脉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5]中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②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确诊;③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类似主动脉夹层、严重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者;②合并意识障碍者;③伴有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合并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者;⑤中途退出及死亡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讲解护理要点,叮嘱患者术前卧床,不可进行大范围活动,术后指导患者坚持运动,讲解相关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发生。

研究组采用全局式护理。(1)术前。①入院后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询问患者病史并记录,遵循医嘱实施对症护理。②环境护理。创建舒适的监护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严格控制探视人数,病房内保持安静,保证患者睡眠质量。③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及家属查看健康宣教手册。护理人员以亲切的态度询问患者感受,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告知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可能加重病情,不利于预后。④最短时间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协助主治医师完成患者症状及生命体征评估,协助医师完善实验室检查。⑤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准备好抢救物品。⑥安抚患者情绪。术前安抚患者情绪,叮嘱其放松心情,告知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术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2)术后。①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等主观感受,密切监测患者胸痛症状持续时间及疼痛性质,如有必要遵循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②穿刺处皮肤护理。监测穿刺点周围皮肤张力、渗血以及穿刺侧肢体肿胀情况,一旦发现不良情况立即上报医师处理。③并发症预防护理。实施24 h心电监护,警惕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④饮食护理。围术期叮嘱患者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多补充维生素,防止便秘,不可过饱,少食多餐。⑤帮助患者制订康复计划。责任护师与患者共同评估康复方案,引导患者调整进度,监督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⑥心脏康复训练。Ⅰ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术后12~24 h开始实施,结合有氧耐力训练与间歇力量性训练,心率增加量不得超过静息心率,20 min/次,1 h/d。Ⅱ期:叮嘱患者出院后坚持运动康复,推荐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2周心功能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企业:西门子公司,型号:AUCSON3000型)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

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患者出院前1 d采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定,包括6个维度,体力、病情、一般生活功能3个方面。总分154分,分数高,生活质量高,总分>115分为优良,90~115分为正常,70~89分为差,<70分为极差[6]。

③比较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干预前、干预后1周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7]评估负性情绪。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软件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高于干预前,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心输出量(L/min)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3657.79±6.6764.81±4.56*4.95±0.445.58±0.51*对照组3657.90±6.8160.55±4.03*4.91±0.495.25±0.50*t 0.069 4.2000.3642.772 P 0.945<0.0010.7170.007左心室射血分数(%)组别例数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时间体力病情一般生活功能研究组 36护理前13.34±2.5611.47±2.0510.76±2.11护理后 20.03±3.12* 21.11±2.48* 18.89±2.46*对照组 36护理前13.39±2.4911.41±2.0210.72±2.15护理后 16.66±3.73* 15.57±2.43* 13.33±2.08*t护理后 4.158 9.574 10.355 P护理后<0.001<0.001<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3643.30±6.5434.49±5.45*对照组3643.46±6.4039.09±5.11*t 0.105 3.694 P 0.917<0.00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因心肌血供中断引起,导致患者心肌缺血性坏死[8-9]。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手段,通过手术操作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状态[10]。但治疗期间存在诸多风险,部分患者因发病危急,情绪焦虑,配合度差,导致术后效果不佳[11]。为保证治疗效果,需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方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为生命体征监测、简单健康宣教,护理措施涵盖范围较小,导致整体护理效果欠佳[12]。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需对护理干预方案作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燕琴等[13]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全局式护理干预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善。与常规护理模式不同,全局式护理方案制订时综合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各方面危险因素,整合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弥补常规护理模式的片面性[14]。全局式护理干预术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工作,提高术前工作效率,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手术治疗。注重术前患者情绪疏导,有助于提高患者配合度。术后高度重视患者主观感受,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做好并发症护理工作,可降低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帮助患者拟订康复计划,协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对运动的适应能力,促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恢复,从而改善心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丹蕾[15]研究结果相类似,说明全局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治疗期间获得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特点,术前提高工作效率,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运动适应性,全方位提高护理质量[16]。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安全感,缓解病情带来的心理压力,有助于身心健康,从而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急,加上剧烈疼痛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治疗及护理配合度差,积极性不足[17]。全局式护理干预贯穿整个围术期,同时注重患者主观感受,术前、术后通过与患者建立有效交流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感,术后与患者共同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建立患者主导地位,提高其积极性,提升康复速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干预前,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高达45%[18]。负性心理因素可通过生理机制导致发生更加严重的心血管事件[19]。有研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因素包含对疾病认知不足、躯体症状、文化程度差异等[20]。全局式护理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向患者介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使患者正确认知病情及手术治疗,术后针对疼痛度较高的患者遵循医嘱进行镇痛护理,促进躯体症状好转,减轻其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全局式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心功能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促进患者积极性提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猜你喜欢

负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