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分析
2024-03-19刘子昂
刘子昂
摘要:在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庞大,特别是黄河流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在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得益于黄河流域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形成了许多大型的资源型城市。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这些城市的自然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仅凭当地的生产总值作为唯一指标,这种评判标准过于单一和片面,已经不适合当下注重发展质量、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和道路,因此,构建一种新的,评价某一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变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黄河流域的2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其绿色经济效率分析其绿色经济的发展情况,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效率;黄河流域;数据包络分析;资源型城市
一、研究背景
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它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资源型城市的贡献,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就国外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历程而言,大体上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如何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每一个国家都需要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很显然,过去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合时宜。绿色发展才是这些地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可以考察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绿色经济效率主要展现的是在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其本质是从环境保护与资源充分利用出发对经济效率的衡量。因此,本文以DEA模型为基础,建立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并以黄河流域的2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熵权法
熵权法是被广泛应用于多因素综合评估的科学方法。其基础在于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信息,通过对各项指标间的信息量的分析以及对关联程度的研究来实现对每个指标的公正且客观的权重分配,从而尽量减少了在分配过程中由于主观原因所引入的偏差。
(二)DEA模型
本文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中的Slacks-based Measure(SBM)模型,来测算黄河流域的25个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在这个分析中,我们将每一个地级市视为一个独立的决策单元,它们都有各自的投入产出向量。我们假设有n个这样的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有m个投入、s1个期望产出和s2个非期望产出。我们定义三个矩阵以表述这些信息:投入矩阵X(维度为m×n,成员为x1,x2,…,xn),期望产出矩阵Yg(维度为s1×n,成员为yg1,yg2,…,ygn),以及非期望产出矩阵Zb(维度为s2×n,成员为zb1,zb2,…,zbn)。根据这些信息,构建了SBM模型。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其中,ρ*代表绿色经济效率值,并且0≤ρ*≤1;s-、sg、sb分别表示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松弛量;λ是权重向量;模型中下标“0”表示特定的被评价单元。若 ρ*=1,则被评价单元有效率;若ρ*=1,则被评价单元无效率,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改进效率。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1. 数据来源
按照由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本研究选择了25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样本,如图1所示。
考虑到数据的可查性,本文选取了2012年至2018年上述25个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数据,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 指标选取
在对经济效率进行测算时,需要先构建出一个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将投入要素分为资本投入、资源性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本文将各地市每年的固定资本存量作为资本投入要素;选取各地市年末从业人数代表劳动力投入;选取各地市工业用电总量、工业供水总量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代表资源投入要素;其中,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指的不是一般性的土地,是与生产及生活相关的土地;由于没有工业供水总量的数据,本文将各地市每年总供水量减去民用供水总量作为工业供水总量。文章将各地级市的GDP设定为期望产出,而工業“三废”,即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被认为是非期望产出。由于过多的投入、产出指标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首先采用熵权法构造出综合污染指数,再以此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测算体系。详情见表1。
(二)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
首先,利用熵权法构造出黄河流域25个资源型城市2012-2018年的污染综合指数。结果如表2所示。
而后根据上文所述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maxdea软件对黄河流域25个资源型城市2012-2018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2012-2018年黄河流域25个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值,该值越高,则说明绿色经济水平越高,表明该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的发展愈好,若该效率值为1时,则表明该决策单元(城市)是有效单元。其结果整理如表3所示。
根据表3所示的各个地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我们可以把这25个资源型城市分为6类进行分析,分类如表4所示。
第一类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值几乎都为1,这表明了这些城市的绿色效率经济处于最前沿的位置,并且在最近七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第二类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值大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表明这些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在不断退缩;第三类城市的绿色效率值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显示出这类城市的绿色效率经济水平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良好势头,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工业污染,实现高效绿色生产;第四类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值呈现出“跳跃”的现象,这说明这些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非常不稳定,有些年份处于很高绿色经济效率水平,但有些年份却是无效的;第五类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值呈现出稳定的趋势,一般在0.5上下波动。
通过表4可以发现,第一类城市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中上游,黄河流域下游的城市绿色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水平。人口较少的城市和地区的绿色经济水平要比人口较多的城市的绿色经济水平普遍偏高。产业单一的城市绿色经济水平明显低于产业多样的城市。从整体上看,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态勢,中部区域大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效率水平保持稳定,处于较低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在对黄河流域25个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评估后,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水平大部分处于中上游阶段,但跟全国其他区域相比,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仍有着不小的差距;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区位差异较大,总的来说,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特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波动,这意味着对于该区域的资源型城市,想要保持高水平的绿色经济,是较为困难的。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针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应当注重和加强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应当注重和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因地制宜,制定适合的环境规制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适当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市转型,减少污染,使得绿色经济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但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争鸣,刘晓晨.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07):104-109.
[2]杨龙,胡晓珍.基于DEA的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地区差异与收敛分析[J].经济学家,2010(02):46-54.
[3]吴翔.中国绿色经济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4]涂正革,谌仁俊.传统方法测度的环境技术效率低估了环境治理效率?——来自基于网络DEA的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方法分析中国工业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经济评论,2013(05):89-99.
[5]聂玉立,温湖炜.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S1):409-413.
[6]李艳军,华民.中国城市经济的绿色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1(02):36-52.
[7]穆学英,刘凯,任建兰.中国绿色生产效率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08):1006-1014.
[8]Charnes A,Cooper W W,Rhodes 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06):429-444.
[9]王军,耿建.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4(04):52-55.
[10]吴旭晓.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2014(09):27-33.
[11]李赫然. 基于非估计参数的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分析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9,38(02):52-58.
[12]王文韬.基于Python的城市PM_(2.5)数据分析与绿色经济效率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
[13]刘耀彬,袁华锡,王喆. 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17,39(04):747-755.
[14]宋德勇,邓捷,弓媛媛.我国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7(03):23-33.
[15]王雅伦.基于非参数估计和Tobit模型的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分析[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5.
[16]张阳.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质量评价[D].开封:河南大学,2017.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