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助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路径分析
2024-03-19孙利凯
孙利凯
(作者单位: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近年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被应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领域,成为推动财务管理转型的关键工具。预算作为事业单位财政收支的平衡手段,具有对财政税收业务进行管控的重要功能。相较于传统的财务管理办法,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集预算编制、计划与采购、决策与实施、财政收支以及绩效控制于一体,实现了对预算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这种系统化的管理方式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的推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积极意义。
一、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能够将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评估等环节整合在一个系统中,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流程的自动化。这样可以大大简化财务管理流程,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实现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传统的手工操作容易出现数据录入错误和延迟的问题,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和时效性不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确保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支持决策。
有利于增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控能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供了实时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监控功能,可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预算分配效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供了对资源的全面管理和分配,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和预算分配。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模拟,可以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益的最大化[1]。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可以通过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系统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操作可以确保决策的精细化和一致性,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可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通过系统的权限设置、审批流程和风险预警功能,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预算分配,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通过系统的支持和协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应对财务管理的挑战,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更加注重财务方面的考虑,而忽视了对其他业务层面的预算需求。这导致预算制定的过程缺乏全面性,无法充分反映各个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影响了预算管理的综合性和协同性。而在预算执行时,常常局限于财务部门的工作范围,其他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缺乏全员参与感和责任感。这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信息不畅通、沟通不顺畅,影响了预算的实施效果和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频繁调整预算,并且资金执行较为缓慢,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由于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事业单位也难以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新要求。预算管理一体化要求事业单位将预算管理与其他业务系统有机结合,但由于现有制度的限制,部分事业单位难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优势。
(三)预算管理流程粗放
传统的预算管理流程中,流程环节常常烦琐且重复。例如,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多次数据收集和核对,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信息重复录入,增加了工作负担和出错的可能性。而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缺乏详细的流程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预算编制、执行、监控和评估等环节的流程安排和操作步骤不够清晰明确,导致工作流程不畅,容易出现信息传递和沟通的问题[2]。
(四)财务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是预算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着预算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然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一体化方面的综合能力有待增强,需要提高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提高自身预算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进而促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有效开展。
(五)一体化平台功能不足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需要依托于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流程协同、监督评价等功能。然而,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在建设和使用一体化平台方面存在功能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没有覆盖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和全要素,没有实现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对接和集成;二是平台使用不够规范,没有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标准和规则,没有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三是平台维护不够及时,没有及时更新和升级平台的软硬件,没有及时处理和解决平台的故障和问题;四是平台应用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利用平台的分析和决策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化和改进作用。这些问题影响了一体化平台在预算管理中发挥更大的效果和效益。
三、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助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具体路径
(一)完善系统规划,确保系统稳定与安全
通过完善系统规划与建设,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功能完善、性能稳定、操作便捷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财务管理的转型提供坚实的基础。一是要与各部门协作确定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目标和功能需求。明确系统的主要目标,如提高预算编制效率、优化资金执行流程、提升预算与绩效管理的一体化水平等。同时,了解各部门对系统的具体需求,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各部门的工作要求。二是要根据系统目标和需求,制定详细的系统设计方案。考虑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数据流程和用户界面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系统能够整合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并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操作体验。三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选择适合的系统平台和技术。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等方面的因素。与IT 部门或专业供应商合作,评估不同系统平台和技术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事业单位的方案。四是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构建和实施,包括数据库的建设、系统模块的开发、数据接口的设计和开发等工作。确保系统能够与现有财务管理系统和其他关键业务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数据的自动传递和共享。五是在系统构建和实施完成后,进行系统的测试和优化。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用户体验。在系统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各部门进行紧密合作,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各部门的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以便将来系统升级和扩展。此外,还需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系统中的敏感信息[3]。
(二)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建立标准化管理规范
通过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和建立标准化管理规范,事业单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风险,并实现预算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为财务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对现有的预算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信息流动情况以及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通过分析,找出流程中存在的烦琐、重复或低效的环节。基于梳理和分析的结果,设计优化后的预算管理流程。简化流程环节,消除重复的工作和信息传递,提高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流程清晰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得以明确。其次,要针对优化后的流程,制定相应的操作标准和规范。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流程规范,包括数据的收集、审核、审批和报表生成等。确保每个人员都能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工作,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引入自动化工具和技术支持,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和信息的实时共享。例如,通过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递,减少手工操作和数据录入的错误。最后,要建立流程的监控和评估机制,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提供的功能进行流程的实时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确保流程的顺畅运行和不断改进。此外,在优化预算管理流程和建立标准化管理规范过程中,需要充分沟通和协作,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确保每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得到明确,并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流程的调整和改进,不断优化流程并适应变化的需求。
(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交流合作
通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事业单位能够提升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加强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这将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顺利进行,并提升整体财务管理水平。首先,应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如定期召开会议、成立工作组或建立协作平台等。通过定期沟通和交流,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分享信息、了解需求、解决问题,并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其次,要确保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通过系统的接口和数据集成功能,实现数据的自动传递和共享,减少人工操作和信息传递的错误[4]。鼓励各部门之间共享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通过确立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明确各个部门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每个部门应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与其他部门协作配合,形成高效的工作流程。最后,要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各部门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系统的改进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管理要求。此外,在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加强各部门之间交流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同时,要鼓励积极的沟通和协作氛围,促进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
(四)完善绩效管理与评估机制,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完善绩效管理与评估机制,加强预算管理一体化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激发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预算管理的效能和质量。同时,能够培养一支专业化、高效运作的人才队伍,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转型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一方面,应根据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和预算管理要求,制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目标。绩效指标应涵盖各个关键领域,如预算编制准确性、资金执行效率、绩效评估结果等,确保绩效指标与事业单位的整体目标相一致。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有助于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帮助人才队伍明确工作方向,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和优化[5]。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包括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确保各部门和个人的绩效得到全面评估。考核过程应客观、公正、透明,充分考虑业绩、质量、效率、创新等方面的绩效表现。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提供改进方向。同时,要为预算管理一体化人才队伍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预算管理理论、系统操作和分析技巧等。此外,为人才队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激励其积极进取和专业成长。通过激励机制,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预算管理一体化队伍,形成合力,推动预算管理工作不断优化。
四、结语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引入和实施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路径,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能和质量,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更大的支持,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