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专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高质量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4-03-19孔繁翠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学校能力

孔繁翠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财务处)

各大高校在进行实践教育时形成固化的思维,那就是认为会计专业必须经过大量实践,因此高校签订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等,更是不惜在这些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最终获得的产出效果却非常有限。一名具有实操能力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专业数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实践能力。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基本上是重点关注稳扎稳打的理论积累,但事实上仅仅重视理论积累的财务学生在就业和社会发展之中并不受欢迎,这也是多数高校就业率不佳的原因。特别是对于应届毕业生,多数招聘公告上都是要求会计需要有从业经历。那么为了满足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多方面需求,适应经济发展和新形势下的财务技术要求,培养具有高实践性的财务会计人员迫在眉睫。专业教育中一味地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相反,过于重视实践教育则会导致学生的会计思维不完整。因此应该要正确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以达到让学生在步入职场之后能够快速胜任工作的目的。当前本科阶段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提出本次课题研究。

一、实践教学高质量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本科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较强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熟悉会计法律法规,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和职业技能,并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的会计人员[1]。要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的,就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将会计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相融合,注重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实习能力的训练,提高实践能力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实践教学高质量建设也是会计工作职业需求。会计人员的工作,包括接收会计资料,按照有关的程序确认、审核、填入审核的会计单据,按照审核的会计单据进行汇总和披露[2]。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中,财务部门要与其他各方面协调配合,使其从单纯的核算工作中脱离出来,需要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财务预算、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方案;在企业的外在条件下,财务人员还要经常与银行、工商、税务、客户打交道,以解决公司的对外事务[3]。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注重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对实际业务操作和各种基础业务的学习,因此实践教学高质量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2)清理基层。在铺设土工布之前必须将影响土工布与基层结合的杂物、油脂等清理干净,并将基层上凸出的尖锐部分进行破碎处理或清理出场。

二、会计专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与实际脱轨

目前,随着多媒体教学理念与网络教学理念的不断加深,本科阶段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现今的高校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工作,理论知识非常充实,但是实践经历却相对有限,由于自身缺乏实践经验,那么想要把所教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更是难上加难[4]。并且现如今高校的教师在注重学历的同时,并未过多关注实践能力,因此即使青年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是在实践教学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高校学生应试思维根深蒂固

事实证明,教师可以通过训练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且这在实践中证明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进行启发式教学,没有经过会计语言的转化,而是停留在更高层次的教学中,使得整体教学内容不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师无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业务处理方法,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准则。故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学校的培养模式大都局限于理论知识和传统账务处理能力,比如手工填制记账凭证、转账凭证等。事实上,随着“十四五”规划时期的到来,我国经济早已经实现了“经济起飞”,同时也到了从提高经济“加速度”转向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逐渐成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对财务人才的需求已经转变为对财务智能型人才的需求,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应当追寻新的发展[6]。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供应基地,需要始终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才为导向。

(三)会计专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现代学徒制的探索重点在于多元化教育理念,确保学生通过实践来消化课堂知识。这要求学校和企业形成有机组合,一同制定学习内容、管理规则以及考核制度,既要重视专业水平的提升,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入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概念,形成共性又要明确差异,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四)教学方式落后

所以检测结果的对数值范围为:lg x=8.3716±0.1157,也就是:8.2559≤lg x≤8.4873

高校与企业开始更加深入的合作,必须注重人员培训、业务考核、创新创业、技术协同等方面的合作,在现代学徒制中推动教育界和产业行业界形成合力。在学校里面更是可以建设“校内厂”,学校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为财会型公司提供免费办公场地,吸引他们来学校开办子公司,同时学校可以将相关专业的学生送进去学习,零接触完成学生与员工的角色转换,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11]。与此同时,学校拥有校内企业,能够将学校培养的优秀人才第一时间输送到企业以满足其人才要求,能够大幅度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实现企业、学院和学生三赢的局面。

(五)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以期末考试不挂科为学习目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基本上是照本宣科,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也只能抽象记忆加上理解记忆。等到临近期末考试时,学生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教条式记忆,这就直接导致记忆时间不长久,记忆不清晰,难以将所学内容充分应用到毕业后的求职与就业之中。

三、实践教学高质量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课程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虚拟模拟技术的发展已经十分娴熟,这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内就拥有实践机会。学校购买的实习软件内置3D 场景体验和仿真的人物动态环境,能够让学生体验出纳等多种会计职业角色,并通过技术实现与教师的无缝交流[10]。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职业能力竞赛,基本上实践中会遇到的会计问题都有涉及,对参与的学生来说,绝对收获颇多,采用几乎全真的模拟,让学生能够关注到传统教学中无法认识到的重点,比如内控、成本掌控、决策程序、危机意识等问题。这对学生提升以后的就业竞争力很有助力。

(二)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

学徒制是古代中西方比较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基本上成为古代职业性学习的主流方式,在现代教学中也有借鉴意义[8]。当代经济势头逐步上升,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确保学生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同时符合用工单位的需求,采用现代学徒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主要内容是,加强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建立双导师体制;继续优化课堂内容,稳步提升学生业务能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现代学徒制实际上就是企业和学院的“双导师”制度,在“十四五”中,学徒制就是企业和学院的职业教育与高等本科教育相结合。基础课程由大学的专业教师传授,专业学科由企业财务部门的师傅指导,高校教师具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企业师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该制度中,两者各有所长,取长补短,可以为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使其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提升学习的能力[9]。同时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应该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保持密切联系,第一时间对自身的工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以达成培养共识。

本科阶段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实训基地中完成,对会计专业的单项技能、专项技能和全面技能进行实训,从而强化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熟悉企业会计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素质。从这一角度而言,实训基地建设显得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5]。但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使实践教学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因为大部分院校在有限的教育资金配置上,偏向于工科、计算机、学前教育等,而对会计专业教学高质量建设的投入较少。由于建设经费不足,会计专业的实践实训基地当前仅能满足基本的实习需要。

(三)加强虚拟会计建设

《基础会计学》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型教材,在对会计基础知识的解读和对会计思维的培养方面都是非常通透的,而且每一门课的第一章总论(或者是称为绪论)都是对知识的总结与概括,认真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这本书讲了些什么,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制订学期学习计划[7],了解和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但是有部分人员只是走过场,为此学校可以适当延长实践时间,设定实践目标,同时提高实践期间的福利待遇,促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提升实践能力。另外让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走到讲台上,开设实践课或者开讲座,让财务人员讲述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同时给青年讲师提供校内培训机会,让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取长补短,一同提高。

(四)拓宽校企合作路径

“80后”的牛超,2010年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毕业后,便随同学一起到广东发展。手里有了积蓄后,他萌发把自己所学的植保知识奉献给家乡的念头。他辞掉优厚的待遇回到台天村,创办了农资经销店,后来又转包200亩土地,成立牛超家庭农场,接着又成立了正阳县金凤农技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接着,他采取“众筹”联营的办法,与其他6名返乡的“80后”大学毕业生成立了以农村农机植保服务为主体的“正阳牛”打药团队。

时光一天天过去,我和别呦呦的风言风语也在村里传了开来。陆茂本问我:“秀容川,你跟我说实话,你睡过别呦呦没有?”

(五)致力于“新科技”下的人才培养

从“全方位”“多角度”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培养,注重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课堂的结合,重点从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基本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引进如FineBI、FineReport、Wps、Python 等相关课程,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进行教学。另外,对于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不能头重脚轻,在紧密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同时,绝对不可以丢弃传统会计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借助传统会计教育体系的优势,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大数据的全面性、多样性以及及时性来达到会计教学的目的。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propose molecular mechanisms to link defect found in CFTR to cancer,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subgroup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CFTR function.

同时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高校学生除了要提高上文提到的各项能力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与新时代的人才需求相契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作为新时代应用技术的代表,学生自身的能力必定要实现与其融合。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会计学教学体系迫在眉睫,至此学校应该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方面的会计学师资队伍并且建设相关的实验室,达到从引进复合型人才和构建复合型实验室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四、结语

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发展之中,尤其是当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培养具有一定实操能力的学生是会计教学的重中之重。会计专业教学应该立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大数据模式下的专业涵养;以现代学徒制为跳板,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就业型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学校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学校推介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