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印发 等8则

2024-03-18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4年2期
关键词:冰盖星座南极

关注

《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印发

日前,《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明确自然资源部将围绕核心职责履行,突出数字化的撬动、赋能和引领作用,以信息系统整合提升为突破口,强化基础设施和网络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丰富自然资源数据体系,夯实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数据治理、智能计算、场景构建、协同共享能力,以自然资源智慧化场景驱动治理模式变革、 方式重塑、 能力提升为目标,大幅提高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信息化水平和效能,并融入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助力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

《方案》重点部署了建设集约高效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全域全周期数据要素体系、提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筑牢全方位安全体系、健全完善标准规范体系等任务。

中国专家当选ISO地理信息服务工作组召集人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正式任命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乐鹏教授为第4 工作组(WG4,地理信息服务工作组)召集人。

ISO 和OGC 是国际地理信息领域标准化的两大主要组织。ISO/TC 211 和OGC(国际开放地理信息协会)均于1994 年成立,ISO/TC 211 国内对口单位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OGC 中国联盟主席单位是武汉大学。其中WG4 和OGC 保持着紧密合作,OGC 发布的标准随后会提交进入ISO 标准化流程,ISO 制作的标准也会批准成为OGC 标准。

ISO/TC 211 WG4 主题为地理信息服务,主要负责ISO 全球地理信息服务标准工作,涵盖网络地图服务、地理要素服务、遥感影像服务、位置服务、地图瓦片服务、地理标记语言、数据可视化与目录服务等,本次当选也是我国专家首次负责协调ISO 国际地理信息服务标准化工作,有助于促进ISO 和OGC 的标准融合,也将有力促进我国全球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建设。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发布

2 月26 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 年)》(以下简称“蓝皮书”),介绍2024 年宇航任务整体情况。蓝皮书显示,2024 年预计实施100 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

据介绍,2024 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完成多次商业发射任务,并将公开对外发布运载余量信息,向商业用户提供发射和搭载机会,为各类客户提供快速、稳定、可靠的“一站式”发射服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发挥集团公司天地一体化优势和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综合应用优势,不断将卫星应用融入新兴领域,支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

蓝皮书显示,2023 年共实施67 次发射任务,位列世界第二,研制发射221 个航天器,发射次数及航天器数量刷新中国最高纪录。

科技

中国完成南极冰盖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

日前,中国第40 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南极冰盖国际合作“环”计划航空调查任务。

在考察中,考察队员依托我国极地考察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获取我国中山站至比利时伊丽莎白公主站冰盖边缘的详细冰厚、冰下地形等科学调查数据,为精确评估这一区域的冰量流失状况和冰盖不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环南极冰盖边缘的航空冰下调查国际合作“环”计划由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发起,旨在通过航空观测,重点获取南极冰盖接地区域的冰厚和冰下地形数据,为评估南极冰盖冰量流失、冰盖不稳定性及其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提供依据。中国是这一国际前沿科学计划的重要发起国和参与国。

我国“雪鹰601”固定翼飞机是先进的南极航空调查平台,具有强大的南极冰盖冰下探测能力。 近年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聚焦南极雷达冰川学观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我国首颗星载一体化X波段SAR雷达卫星升空

2 月3 日11 时06 分,名为“济高科创号”卫星(智星二号A 星)的我国首颗星载一体化设计研发的X 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 济高科创号”卫星由济南智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其主载荷为X 波段平板式相控阵雷达系统,对地成像分辨率达1 米,最大幅宽可达90 千米。卫星星体结构和相控阵天线面板都是采用适合批量制造的3D 打印蒙皮点阵结构,是目前国内在轨应用的最大3D打印卫星结构。该卫星将为资源监测与调查、灾害应急管理、国土资源普查等领域提供高频遥感数据服务。

星载一体化是将平台与载荷融为一体的技术,目的是在保证卫星高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卫星体积、重量、功耗,从而降低卫星研制和发射成本。SAR 雷达卫星即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随着世界各国对多元空间信息的重视,星载SAR 成为对地观测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相比其他更长波长的波段,X 波段精度要求更高、技术实现更难,但获取的卫星图像更精细、分辨率更高。

“东方慧眼”星座首颗高分辨率卫星成功发射

2 月3 日中午,武汉大学和烟台市人民政府联手打造的“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业务首发星“东方慧眼高分01 星”(即“烟台二号”)通过捷龙三号遥三运载火箭在广东省阳江海域成功发射入轨。

“ 东方慧眼高分01 星”运行在520km 的太阳同步轨道,配置一台高分辨率TDI 推扫相机。卫星分辨率为0.5m,幅宽12km,最大数传码速率1.8Gbps,卫星综合指标处于商业航天头部地位。卫星搭载了全自主化在轨智能处理终端,集成了北斗短报文和星间实时传输终端,独特设计了ROI 标准影像在轨实时生成与分析功能,能够把用户关心区域影像进行在轨实时生成、实时传输,有效提升用户获取遥感信息的速度和效率,极大扩展在轨智能处理的应用领域。

该星投入运行后,引入AI 遥感大模型,可提供实时时空观测智能化分析决策服务,形成典型、深度融合的行业应用范例。

数字

1200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超过1200 亿元,稳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25 年,这个数字将突破2000 亿元,届时低空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值将达到3 万亿至5 万亿元。

“低空”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 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4000 米的空域。“低空经济”则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是辐射带动效应强、产业链较长的综合经济形态。

近年来,低空经济催生一系列消费场景,物流无人机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空中的士”打造城市交通新方式,我国的农业无人机更是远销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加,低空经济带来的想象空间将越来越大。

11星

2 月3 日7 时37 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个轨道面,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11 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是时空道宇建设的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前序第一个轨道面顺利完成卫星量产、轨道面级部署、星座级测控、应用测试等一系列工作。在全球范围内,时空道宇是继Iridium(铱星)、Globalstar(全球星)、Orbcomm、OneWeb(一网)、Starlink(星链)之后,有独立建设并运营商业卫星星座能力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实现星座整轨部署的商业航天企业。2023 年,时空道宇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卫星通信车规级量产应用的商业公司。

时空道宇将于两年内完成星座一期72 颗卫星部署,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服务;二期将扩展至168颗卫星,实现全球厘米级高精定位服务,为人类未来出行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的应用服务。

猜你喜欢

冰盖星座南极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南极大逃亡
难忘的南极之旅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冰期冰盖数值模拟研究
星座
12星座之我爱洗澡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