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应用技术与研究
2024-03-18西南林业大学李娜
西南林业大学 李娜
林木种苗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提高林业发展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石林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植被修复中,出现了苗木供给与山地造林绿化目标之间的失衡和矛盾,如何充分发挥国营石林林场独特的区位优势、林地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确保森林资源稳步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盘活国有林地资源,提高林地产出能力,最终实现以短养长、以林养林的发展目标,是国营石林林场必须探索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为全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培育适宜全县立地类型的乡土苗木,以满足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苗木需求。
合格的林木苗木是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林地生产力的重要保障。为深入开展石漠化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破坏、违规占有森林资源等突出问题,全力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培育适宜全县立地类型的乡土苗木以满足全县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三年行动方案苗木需求,势在必行。无患子、清香木等优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以满足石林县和昆明市林业生态建设及植被修复对优秀乡土树种苗木的需要为目的,充分考虑石林县气候条件和项目实施地土壤及其基础设施现状,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布局,规范管理,集约化经营,为石林县及昆明市培育、提供合格的优秀乡土树种壮苗。本文阐述了如何培育乡土树种苗木林,同时,针对乡土树种的苗木培育应用进行探讨。
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典型选地原则
统筹考虑全县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科学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育苗地,提高种苗适应性,为苗木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二)乡土壮苗原则及依据
加快主要乡土造林树种苗木培育,严格种源、苗源的引入,选择已经过科学筛选的乡土树种生产基地采购种子和壮苗,进行规范种植和科学管理,确保乡土树种壮苗的产出率。
(三)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原则
在严格苗源、科学种植、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定期监测乡土树种苗木生长状况,分析总结所培育乡土树种苗木的生长规律和培育措施的科学性,为乡土苗木培育探索适宜当地推广的实用技术。
二、苗圃的营建
(一)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位于石林县城北部,距县城15 km,中山山地地貌,海拔1790~1820 m,平均坡度10°;土壤为石灰岩山地红壤,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中壤土,有机质含量相对偏低。
苗圃地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全县年平均气温15.6 ℃,最冷月1 月均温8.2 ℃,最热月7 月均温20.8 ℃,极端最低气温5.3 ℃,极端最高气温32.4 ℃。全年日照时数2339 h,年太阳辐射总量135.9 kc·cm-2,大于或等于10 ℃天数有330 d,大于或等于10 ℃活动积温4818 ℃。年均降雨总量946 mm,降雨集中于5—10月,约占年降雨总量的84%,形成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年均相对湿度75%左右。年均霜期80 d,初霜期11月20日左右,终霜期2月20日左右。降雪周期约为5年,每次降雪都伴有霜冻。常年风向多为南风或西南风,平均风速3~13 m·s-1。项目区按气候带划分相当于北亚热带气候。
苗圃地东西走向,坡度为缓坡,土壤为弱酸性红壤,土壤母质为砂岩,质地中壤到轻壤。
苗圃地苗木培育灌溉引水于昆石高速公路石林收费站旁巴江河抽水站,实施单位已建设200 m3蓄水池1个、50 m3储水池2个,抽水供应量为80 m3·h-1,能满足各个时期苗木的供水需求。
苗圃地交通相对便利,进村硬化水泥路从项目区一侧通过,且项目区内机耕路配套完善,能通行普通中型货车。
苗圃地从区位、地形地势、土壤、水源、交通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都比较适宜于项目的实施。
(二)整地与做床
育苗前进行全面深耕,均匀碎土,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好床地。在育苗前15 d 进行做床,苗床做成高20 cm、宽120 cm,长因地形和管理方便而定。培育容器苗,及时用16 cm×22 cm 的塑料育苗袋装好营养土以备用。营养土的配制:山地土(苗圃地本土)配以3%过磷酸钙+10%腐熟有机肥。
(三)设置温棚与遮阳棚
选择用竹条(或竹片)、易弯曲的小木条等搭建成塑料小拱棚。遮阳棚的搭建,用遮光率为70%~80%的遮光网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搭建遮阳棚,高度以好栽种及好管理为宜。
(四)苗圃地布局与规模
苗圃地规划建设规模10 hm2,其中,生产用地建设面积8.67 hm2,辅助生产用地面积1.33 hm2。目前,已投入使用面积6.67 hm2,正在培育墨西哥柏和华山松良种苗木150万株。
苗圃地实施面积2 hm2,其中,播种区0.67 hm2,移植区1 hm2,辅助生产区0.33 hm2。计划培育无患子苗木10万株、清香木苗木30万株,共计培育2个乡土树种苗木40万株。
三、苗木培育的技术方案
(一)树种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
1.无患子。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乔木,高可达15 m,胸径可达50 cm。小枝灰色,幼时有毛。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7对,纸质,矩圆或长椭圆形,叶面毛上被疏毛,叶背被疏微毛,小叶柄长4~8 mm,被毛,侧脉10~17 对。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顶生,直立,花两侧对称,萼片5。果实近球形,直径1.5~1.8 cm,成熟后黄褐色。种子圆形,漆黑色,光亮。花期夏初,果期秋末。
无患子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和湖北西部海拔1200~2600 m的山地密林或沟谷疏林中。在云南中部和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较常见,也是中国西南各地较常见的栽培植物。阳性树种,喜光性强,不耐遮阴。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钙质土,土层深浅均能生长,但以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生长较好。耐旱不耐水湿,能在石缝中扎根,适应性较强。
2.清香木。漆树科黄连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8 m,稀达10~15 m;树皮灰色,小枝具棕色皮孔,幼枝被灰黄色微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6~15 cm,叶轴具狭翅;小叶6~16 对,对生或几对生,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长1.5~4 cm,宽0.8~2 cm,先端微缺,具芒刺状硬尖头,基部略不对称,阔楔形,全缘,略背卷,小叶柄极短。花序腋生,为密穗状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雌雄异株;花小,紫红色,无梗,苞片1;雄花被片5~8,雌花被片7~10,子房圆球形,花柱极短,柱头3裂,外弯。核果球形,长约5 mm,径约6 mm,成熟时红色,先端细尖。
清香木产云南、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南部,缅甸掸邦。云南常生长于南亚热带至温带900~2700 mm山坡、狭谷疏林、灌丛中,尤其石灰岩及干热河谷较普遍。
(二)苗木培育进度安排
1 月整地;2 月做床,配套排灌系统建设;3 月播种育苗;4—5 月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6—7 月小苗移植上袋;8—9月排水、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10月病虫害防治;11—12月越冬防寒。
(三)播种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排灌方便、无牲畜危害,通风向阳的壤土地。选择好苗木培育基地后,在冬季进行深翻,春季进行耙地,细碎土块、平整土地,清除石块、杂草后沿等高线方向做高床。苗床宽1.5 m,长15~20 m,高20 cm,步道宽30 cm。
2.种子选择。种子选择是种苗培育和林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关键性工作。因此,在采集和加工存储种子时,应从技术上给予一定的重视。首先,不仅要采集品质较高的种子,还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特点和气候情况的种子。其次,要根据种子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加工方式。最后,根据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树种不同,在外调时,需从距离较近或是环境条件类似的地区进行调拨。在调运的过程中,合理把握温度和湿度,在正确检疫的基础上科学包装,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种子的质量,提高总产量。
3.种子处理。播前用清水选种,清除杂质和飘浮的空瘪粒、坏死粒,选种后用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浸泡消毒24 h,捞出已消毒种子放入30~40 ℃温水中间歇浸种3~4 d,每24 h换1次水,待种子吸足水分后,堆放催芽5~7 d,每天上下翻动2次,表面覆盖麻片保湿。
4.播种。床面用0.2%高锰酸钾喷洒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平的苗床上,用铲轻微镇压,过筛细土覆盖种子,盖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5 倍,上覆一层0.5~1.0 cm干松毛,浇足苗床水。然后用竹片做拱形支架,覆盖薄膜,做遮阴棚,用土压实棚膜和遮阳网。
(四)出苗期管理
1.水分管理。每天观察床土干湿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床土湿度。种芽开始破土时,早晚适当增加浇水量消除板结层,床面温度超过30 ℃时开棚降温。幼苗出土后,及时分三批撤除有碍苗木生长的覆盖物,苗床表土干燥时,适量喷水,少量多次,以床面不存水为宜。
2.除草。视苗草竞争情况及时清除苗地内的杂草。
3.炼苗。一般播后10 d左右开始发芽出土,当50%种子发芽时揭去部分稻草,90%种子出芽时揭去全部稻草。20~25 d后揭膜炼苗,全光照下每天浇水1次,保持袋土潮湿又不积水。
(五)小苗移植
1.营养袋的装填。选用13 cm×16 cm 的蜂窝式塑料薄膜营养袋,75%基地自然土+20%玉米秸秆轻型基质+5%过磷酸钙配制成营养袋土,人工装置到袋下1 cm。
2.移植前营养袋除草。营养袋装填后,浇透袋水,覆盖塑料薄膜,待袋中杂草全部出齐后,人工或用化学除草剂一次性清除袋内杂草。
3.移植。在移植前1~2 d 将营养袋土和实生苗床用水浇透。从苗床取苗后用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25~50 mg·L-1浸蘸苗根,用竹片在营养袋中间插入向右摇摆,将苗木放入插孔后再用竹片在插孔右边2~3 cm 处插入向左摇摆,使土壤与苗根密接。苗木插入时的苗根要直,不出现弯根尤其是苗根向上现象,深度以比原床苗根深0.2~0.5 cm 为宜。移植完成后浇透袋水,用塑料膜和遮阳网搭建小拱密闭10 d 左右,直到苗木成活生根后,逐渐揭开塑料膜和遮阳网炼苗。苗期用尿素和磷酸钾配比追肥2~3次。
(六)日常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每月施农家肥1次,及时做好灌溉和排水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发生森林火灾。对于种植规格为1.2 m×1.8 m 和1 m×2 m 的地块,种植当年和第2年在不影响树体生长的情况下,可适当套种矮秆植物,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
(七)苗木病虫害防治
1.病害预防。无患子和清香木苗木最主要的病害是苗木猝倒及根腐病,播种出苗期和移植苗木成活后1个月左右,浇施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1~2 个月后再浇施1 次。随时注意苗木的生长状况,发现病株及时拔出销毁。
2.虫害预防。苗期虫害主要是金龟子、桑褐刺蛾、蟋蟀、红蜘蛛、蜡蝉,为害初期喷施菊酯类农药2000~3000倍液防治。
四、提高林业种苗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增强林木优良种苗的生产力
为了增强林木种苗的生产力,完善林木种苗,从生产供应体系、加强优质林木种苗基地建设和管理、健全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加强林木种苗项目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以国家重点林木种苗基地为核心、省级林木种苗基地为主体的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在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方面,可以运用订单育苗的模式,将条件好、技术强的种苗基地作为保障性种苗基地,重点生产优质林木种苗和珍稀树种。另外,应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实时调整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情况,借助国家资金的支持,逐渐增强林木种苗的管理能力,加快林木种苗基地建设,促进林木种质资源得到系统、全面的管理。
(二)加强林木种苗市场监督和管理
在林木种苗市场监督、管理方面,应当坚持依法治种,保证林木种苗市场正常运作。应大力宣传林木种苗制度,严格贯彻落实林木种苗生产许可制度,促进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得到规范。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劣质林木种苗,破坏林木种质资源、乱砍滥伐、滥采乱收等行为,对相对典型的违法案件进行查处,维护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环境,保护从事林木种苗工作的各方利益,确保林木种苗的生长质量。
(三)优化林木种苗综合服务
1.加强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建设,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林木种苗管理队伍,保证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的公益性,对其工作投入一定的经费,为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2.加大对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的培训力度,为广大基层林木育苗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帮助广大育苗户解决林木种苗栽培问题,保护育苗户的个人利益。
3.强化林木种苗信息化建设、构建林木种苗的信息网络,建立林木种苗栽培技术、交易信息查询平台,为广大基层林木育苗户提供种苗品种、价格、规格、数量等信息服务。同时,在不同区域还应建立不同级别的林木种苗交易市场、集散地,为林木种苗交易提供场所,为信息交流提供平台。积极鼓励机关团体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城镇居民、私营企业家及一些有能力的农户,以合伙或者单独经营开发的形式,共同为当地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从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向提供优质生态环境和绿色保健食药品转变,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生态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充分发挥国营石林林场独特的区位优势、林地优势和人才优势,在确保森林资源稳步提高的前提下,进一步盘活国有林地资源,提高林地产出能力,最终实现以短养长、以林养林的发展目标,是国营石林林场必须探索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四)用好苗木的保障措施
1.由项目实施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实施工作组,具体指导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工作的开展,保障项目实施进度,提高乡土树种苗木培育质量。
2.项目资金专设账户,专人管理,严格按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拨付,做到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果。
3.制定科学可行的项目实施流程,强化项目实施的科学指导、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保障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4.加强项目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证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