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措施
2024-03-18中共廉江市委党校梁琼月
中共廉江市委党校 梁琼月
乡村振兴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从我国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我国走向农业强国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推动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构建和谐、宜居、文明、富裕的美丽新农村。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农业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将得到实质性改善。同时,农业经济发展有助于巩固攻坚脱贫成果、缓解社会矛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物质基础。
(二)农业经济发展是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共同富裕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城市,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分割。乡村振兴的目的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在政策和财政方面予以很大的支持,旨在全面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三)农业经济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首先,发展农业经济和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其次,发展农业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振兴农村,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最后,发展农业经济和乡村振兴解决的问题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为了化解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性矛盾。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农业金融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1.部分商业银行在村镇没有设置支行网点。农村金融服务主要由信用合作社提供。
2.金融产品少,主要是存储业务,导致农村原本就不充裕的资金出现外流。
3.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居民的信誉度无法真实评估,增加了村民信贷难度。
4.由于农村金融政策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网点不足且授信额度小,村民融资渠道单一,这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经济发展与资金不足的矛盾,如贷款条件严格、贷款额度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需求等。由于农村土地、房产等物质估价难,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村民很难获得所需的资金额度,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1.农村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缺少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难以持续发展。
2.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技术种植水平不高。受个体经济水平和经营规模的限制,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及效率不高。农业种植多依靠传统经验,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
3.集体经济薄弱。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小,收益不高,发展资金不足,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村民收入不高,就业环境差,很多人靠外出打工获得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资本性收入几乎为零,整体收入有限,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
4.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5.农村个体经营呈现散、弱、小的特点,由于受经营理念和技术的制约,短期内难以壮大。
(三)农村经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农村经济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传统的管理经验已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制约了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态势,不利于经济规模扩大,阻碍了机械化水平提升和龙头企业、支柱产业的形成。
1.工作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农管部门由于人员较少,很多人身兼数职,导致权责不明晰;在管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个别管理者能力有限,管理工作粗放宽松,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农管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约束作用、保证作用和规范作用相对较弱,新的管理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无法科学规划农业经济。在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人才不足
1.农民综合素质不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支持,但是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局限性,导致其对农业生产新理念、新技术的理解和农机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2.缺乏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导致一些优秀的人才都愿意去大城市发展,农村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很难吸引人才创业投资,这进一步制约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属于人口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重,受城市就业、收入、医疗等资源的影响,大量的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村“空心化”严重,人才不足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业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条件,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率;有助于构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农村资本积累,解决农村资金紧张问题。发展农村金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完善农村金融信息库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建立金融信息库,确保金融信息准确全面,为制定金融政策提供信息支撑;完善农村个人信用评价,为开展农民信贷业务提供依据。
2.加快农村金融准入制度建设。不断推行和发展农村金融网点,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能力,确保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合理,预防金融风险。
3.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代化水平。利用政策扶持,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升级,加大农业经济资金供给,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政府要积极开发新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农业生产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一点在很多地方已取得良好成效。政府应组织金融机构和生产企业,探索农村金融发展新模式,政府予以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推动农村金融全面发展。
5.注重金融人才培养。积极培养农村金融人才,确保农村金融持续发展,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激励,吸引农业金融人才积极投身农村金融建设。
6.加强农村金融机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7.促进农村信贷担保多样化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开展以农村土地承包权、房产、农作物产品、农副产品生产量等多种形式的担保,降低担保门槛,激活农村信贷业务,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积极转变农村发展思路,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关部门要不断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农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环节上,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督和引导力度,逐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村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具体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农业资源的整合和统筹规划。例如,建立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种植园或采摘园,吸引市区人员观光采摘;积极打造特色旅游服务业、农村淘宝、旅游农业等新业态,促进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协同发展。
2.科学布局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坚持绿色农业发展理念,重点关注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双提升,制定统一的生产、包装、服务标准,积极打造农业特色地域品牌,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三)优化农业生产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中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打造支柱产业,充分利用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积极培育新产业。通过落实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加工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业经济发展新空间。
1.打造支柱产业。在充分认识、了解村情的基础上,找出自身的发展优势和亮点,全力打造本村的支柱产业,统筹农村资源,塑造标杆企业,以点带面,完善产业链建设,发挥支柱产业和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充分利用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现代科技融入农业经济发展,加速农业经济转型,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实践中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3.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加速普及农业机械,利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强度。同时,加强农机使用培训,确保农民能够正确使用、保养农机产品,更好地发挥农机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4.积极培育新产业。培育和打造新兴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生态。加强农企协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立农产品生产链,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生产、工业加工、农村服务业协同发展,助力农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5.推动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农业资源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确保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
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效果显著。通过支持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可以整合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议价能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1.完成农民与合作社的利益捆绑。合作社通过建立股份制加强与社员合作深度,实现利益深度捆绑,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2.合作社创新发展思路,全面发展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不断提高产业附加值,确保合作社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带领社员发家致富。
3.完善组织机构,实行民主管理。合作社想要持续发展,就需要一个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在管理上要做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确保合作社规范运营。
4.政府要积极协助合作社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督和扶持,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坚决杜绝以合作社名义套取补贴的行为,积极扶持真实运作的合作社,惩处绩效不达标的合作社。
总之,农业合作社能够有效地将村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经济,其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职能,农管部门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农业合作社的政策和制度,使其为农业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五)打造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机制
打造符合农村发展需要的人才机制至关重要,这包括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激发农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农业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智力支持和活力。
1.要树立重视人才的管理观念。农业经济部门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对农业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2.利用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的背景下,要积极打造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尽快组建一支致力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建立住房保障、职称评定、子女上学、配偶就业等方面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推动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
3.注重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发展模式和农村产业需要的是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通过对农村青年的系统培训,使其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人才多样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吸引青年人才回流,扎根农村建设。
4.注重挖掘本土人才。建立村干部流动机制,提高村干部素质和创业干事激情;制定农民人才认证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对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专业技术的农民,打破传统的学历、资历评审模式,注重实操实践和取得的农业成果,开展农民专业技术认证工作,激发和鼓励农民学习与利用科技发展农村产业。
5.完善人才库建设,对农业经济建设有特长的人才建立详细的信息档案,根据需要制订专门的人才定制计划,完善人才储备制度,确保农业经济建设后继有人。
6.加强人才的监督和考评,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确保人才队伍纯洁,全心全意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六)全面打造信息化经济发展新格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互联网、数字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推动着农村生活和农业经济发展变革。同时,我国也明确提出要深化数字型农村建设。政府部门在推动农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农业经济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借力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例如,建立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打造农产品产地直播销售基地,借助网络宣传农村旅游产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游客消费习惯,推出精准化旅游服务,提升游客体验等。另外,还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业机械信息化、农田病虫害自动监测治理技术的应用等。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经济建设是有效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稳定的重大举措,也是维护脱贫成果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