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得美国暴露出国内尖锐矛盾

2024-03-18叶青松

党史博览 2024年3期
关键词:麦克阿瑟杜鲁门志愿军

叶青松

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的“甲等功臣团”荣誉军旗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横城大捷,彻底打出了美国国内尖锐矛盾——美国总统杜鲁门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尖锐矛盾到了极点,不可调和,最终麦克阿瑟被免职。横城穿插反击战,“甲等功臣团”功勋至伟,一夜之间穿插38公里至鹤谷里,断敌退路,击退3倍于己之敌,为所在师志愿军第117师创造了一个师歼敌最多的经典战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战旗方阵中的荣誉军旗“甲等功臣團”,到底演绎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在美国国内矛盾初露端倪中拉开第四次战役序幕

1951年1月25日打响的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不是志愿军主动发起的,而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主动发起的。第四次战役在美军那里称“屠夫行动”。

在美国国内,针对朝鲜战场上的态度有两大阵营。一大阵营主张扩大战争规模,主要代表人物是麦克阿瑟;另一大阵营主张把战争控制在有限规模内进行,主要代表是总统杜鲁门及其幕僚艾奇逊、马歇尔、约翰逊等。

这两大阵营的矛盾,是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来的。前几次战役,打出了英美两国间的尖锐矛盾。这次战役,便把美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打出来了。战场胜败直接影响美国国内外政治形势。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歼俘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南朝鲜军1.2万余人,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在乱军逃跑中翻车毙命。

这样的败绩,令美国及其盟友极为不安。杜鲁门只好威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提出“先停火,后谈判”,妄想吓阻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步于“三八线”。

尽管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识破了美国政府打着“先停火,后谈判”的幌子,企图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作出打过“三八线”再休整的决定。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咬紧牙关,组织发起第三次战役,歼灭“联合国军”1.9万余人,解放了汉城,把战线推到“三七线”附近,粉碎了美国在联合国玩弄“停战”的阴谋。

第三次战役把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矛盾,打出了端倪。

对于麦克阿瑟来讲,仁川登陆是他军事生涯中精彩的一笔,但他知道获得一次“胜利”有时需要另一次胜利来保障。如果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彻底失败,那么仁川登陆会成为标志性的“失败”起点。面对前三次战役的失败,麦克阿瑟只有扩大战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才能保证他的仁川登陆“风光无限”。

麦克阿瑟像赌徒一样,提出了扩大战争的四点计划方案:“第一,封锁中国海岸;第二,动用海军炮火或空军轰炸,摧毁中国进行战争的工业生产能力;第三,从台湾国民党守备部队取得增援,以加强我军在朝鲜的阵势,假如我们决心要为这个半岛继续战斗的话;第四,撤销加于台湾守备部队的现有限制,尽可能引导它去反攻中国大陆上兵力空虚的地区作为牵制性行动。”

1951年1月13日,杜鲁门致函麦克阿瑟,对他的四点计划方案直接予以否定。在杜鲁门看来,如果实施麦克阿瑟的计划,无疑会有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巨大风险。然而,杜鲁门和麦克阿瑟还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想在亚洲进行一场地面战争,他们的战略任务是在欧洲。有了这个共同点,两人此时仍没有到直接“翻脸”的地步。第四次战役,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联合国军”主动发起了。

此时,麦克阿瑟已计谋全无。接任沃克的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则提出一个全新的“屠夫行动”。这个行动的要害在于李奇微摸清了志愿军的“七天攻势”弱点,实施以歼灭有生力量为主的战术动作。

彭德怀应对“屠夫行动”的方案是“西顶东放”(亦有称“西顶东反”的)。

时任志愿军第39军军长的吴信泉回忆:“我刚从祖国赶回朝鲜前线军部驻地普光寺,正在军指挥所和政委徐斌洲、副军长谭友林、副政委李雪三、参谋长吴国璋研究第四次战役中我军的作战部署,忽听门外有一个熟悉的声音‘报告,接着,就见到也是从国内赶回前线的117师师长张竭诚走了进来。”

张竭诚是来受领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中117师任务的。117师的任务非常特殊,不但要出奇兵,而且还要移交指挥权。

117师配属42军作战

1951年2月6日,农历春节。张竭诚师长跨进驻普光寺的39军军部,一项全新的任务就降临到117师身上了。吴信泉见张竭诚到来,大步迎上去,握住张竭诚的手。

吴军长一边握着张师长的手,一边拉张师长坐下来,冲着大家说:“美国人真会凑热闹,大年初一逼得我们上上下下调兵遣将。”

说完,吴信泉从参谋人员手中拿来一份电报,边看边说:“志司(志愿军司令部)的作战命令是昨天到的。第四次战役已经开始。敌人从1月25日开始发动进攻,战斗正逐步全线展开。前线的防御部队,正在机动防御牵制敌人的进攻,为我主力集结歼敌创造条件。”

吴信泉又用指挥杆指着墙上的巨幅地图,说:“志司决心选择敌人力量比较弱,又冒进突出的中线右翼,也就是横城地区的敌军,狠狠地敲他一下,争取消灭一个师。命令你们117师担负穿插迂回任务,配合正面反击集团围歼敌人,要求你们在12日拂晓前穿插到位。”

张竭诚认真地听着。吴信泉看了看手表,说:“现在是6日上午。志司决定,你们师暂时配属42军作战,具体任务向42军请示。老张,这段时间作战中一定要听从42军的指挥!”

张竭诚坚定地说:“军长,我知道了,坚决服从42军指挥!”

39军政委徐斌洲指着地图说:“这次穿插任务十分艰巨。远距离地插到敌人腹地,将要四面临敌,独立作战。因此,你们必须对部队做好思想动员和充分的准备工作。”

此时此刻,李奇微的“屠夫行动”已被彭德怀的“西顶东放”化为无形,“西顶”顶得非常扎实,“东放”也基本到位。在东线战场上,美军第2师、南朝鲜军第8师和第5师,已被“放”至横城、阳德院里、清平川地区。现在需要出奇兵,断敌退路,志愿军司令部把这项艰巨任务交给了117师。

“张师长,这次战役,你们师还要像上次战役中及时穿插到东豆川那样,发扬快速勇猛的歼敌战斗作风啊!”39军副军长谭友林补充说。

时间紧迫,在张竭诚受领任务的时候,117师师部已预先接到命令,师政委李少元和第一副师长彭金高、第二副师长韩曙正带着部队向42军靠拢。39军参谋长吴国璋走过来,握着张竭诚的手说:“命令昨晚已正式下达,预计今晚部队越过汉江东进,你还得快马加鞭赶一程!”

“请军首长放心,我们师一定完成任务,坚决打个歼灭战!”张竭诚铿锵有力地说。

6日晚上,张竭诚乘坐吉普车追赶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没有制空权,为防空袭,部队都是夜间徒步行军。349团在全师序列内从金谷里出发,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昼宿夜行,率先渡过北汉江,翻过雪深没膝、海拔500多米的里靓山,向集结地开进。

第二天一早,在汉江北岸,张竭诚赶上了部队。

117师召开领导碰头会并决定,由副师长韩曙去42军军部汇报部队情况,受领具体任务。

韩曙克服困难,按时赶到了42军指挥所。

军长吴瑞林指着墙上的作战地图对韩曙说:“经研究决定,由我42军124师担任突破,你们师(117师)紧随其后,直插横城,与40军118师会合,同时配合118师,在横城北面,彻底打乱伪8师师部。战役于2月10日开始。124师于2月11日突破。你们师在战役发起后,由右翼直接插入横城以北的鹤谷里地区,切断伪8师和美2师的退路,阻击横城敌人向北增援,配合正面兵团,坚决歼灭这股敌人。”

韩曙向吴瑞林坚定地说:“我代表张竭诚师长、李少元政委向42军党委和军首长保证,我们117师坚决完成这次战斗任务!”

7日晚上,117师全部指战员安全渡过北汉江,冒着严寒连续几个昼夜行军,于2月10日黎明前抵近汉城以东50公里的龙头里。

龙头里是一个公路枢纽,地理位置很重要,已被志愿军占领。这里距离前沿丰水院约10公里。美军为了破坏志愿军兵力调动和后勤供给,在这里的公路上空设置了一道空中封锁线,不分昼夜监视,随时准备轰炸扫射。

在龙头里,张竭诚果断命令:“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全师必须抓紧在天亮以前,通过这道封锁线!”

当部队来到公路交叉点附近时,前面突然传来了飞机轰鸣声。张竭诚和李少元抬头望去,敌机已在前卫团的上空投下了一串串照明弹,并轰炸扫射。部队立即就地卧倒。

师政治部主任吴书不幸中弹,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

2月10日上午,部队突破封锁线后,117師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副师长韩曙传达了上级关于敌我态势的分析和从42军受领回来的战斗任务。

志愿军117 师师长张竭诚(左一)、政委李少元(左二) 等人在一起合影

韩曙在讲任务时说:“42军命令我117师于2月11日夜,从上物安里敌人接合部的间隙进入战斗,沿药寺田、都仓村、琴岱里向横城西之夏日、鹤谷里实施穿插迂回,务于12日7时占领夏日、鹤谷里公路两侧有利地形,切断敌人退路,阻击由横城出援之敌,配合我正面反击集团歼灭伪8师及美2师一部。”

会议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最后由师长张竭诚集中大家的意见,作出决定:利用敌人间隙,乘夜出敌不意,实施大胆勇猛穿插,以师主力2个团攻占夏日、鹤谷里公路两侧有利地形。控制要点,断敌退路,务期必克,以一个团保障师侧翼安全和牵制横城、原州之敌。

具体部署是:(1)351团为前卫,负责击退沿途阻击之敌,攻占夏日公路两侧要点,协同66军形成战役对内合围。(2)349团负责攻占鹤谷里公路两侧有利地形,协同351团切断敌人退路,并以一部兵力控制大谷、陵谷、303.2高地等要点,阻击由横城出援之敌。(3)350团担任打援并为师预备队,监视和牵制横城、原州之敌,保障师右翼安全,并准备支援师主力作战,留一个营在琴岱里占领阵地防敌南逃,同时保障师后勤的安全。

前卫351团走错了方向,349团顶了上去

2月11日下午4时,117师全师指战员左臂系一条白毛巾出发了。大约40分钟后,部队全部到达作为穿插出发地的龙头里以东约3公里的儿柴里。

昨天刚下了一场大雪,很难叫人辨认得出,哪儿是道路,哪儿是原野。群工科的同志来这里之前找好了向导,是两位40多岁的朝鲜农民。向导不仅介绍了穿插路线的道路情况,还提供了横城、原州的敌情。这两个向导,一位领着前卫团,另一位被安排在师指挥所。

志愿军349 团团长薛复礼

穿插最先头的是351团,继后穿插序列是师指挥所、349团、350团、师机关、后勤分队。

远处的照明弹在闪亮,张竭诚借着光亮看了一下手表,离17时还差10分钟。42军要求117师:穿插出发与反击总攻均于2月11日17时同时进行。现在,一切准备完毕,只等一声令下。

17时整,“轰隆隆”的炮声由远及近隐隐约约传来,一排排炮弹闪电般地飞向敌人阵地。张竭诚发出了庄严的命令:“前卫团出发!”

随着师长的命令,351团按计划出发了。部队摸黑行进在山谷中,两侧高山峭立,中间夹着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北风呼啸,山道上的冰雪冻成了坚硬光滑的冰板,冰板上又铺着一层积雪,就像玻璃板上涂蜡,更加滑溜,不断有人跌倒,几乎人人全身都沾满了冰雪。

张竭诚的一贯作风是靠前指挥作战。117师指挥所就在前卫团351团后面行动。半个小时后,全师全部进入穿插“走廊”。349团走在师指挥所后面。

22时许,117师通过都仓村时,张竭诚在一个牛棚里看了一下地图,发现从儿柴里算起,到都仓村已前进了25公里,已走完预定行程的三分之二。张竭诚在心里盘算着,剩下的路程虽然短,但艰难程度更大。从地图上看,琴岱里以东地形复杂,还有一座海拔700米高的大山。带路的向导对这一带的道路也不熟悉,又是夜行军,地貌、路标均看不清楚,部队的行军速度明显慢下来了。

张竭诚在心里盘算的时候,突然生出一个担心来:部队千万别走错路啊!然而,他担心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

深夜零时许,师指挥所抵达琴岱里。张竭诚和李少元、韩曙正在交谈着,作战科科长廖振铎跑来报告:“师长、政委,351团可能走错路了。”

“怎么搞的?”张竭诚有点发火了。

廖振铎解释说:“在村子东头有两条路,一条向左,一条向右……”

“不用说了。走,去看看!”张竭诚手一挥,立即带指挥所的参谋们迅速赶到了村头岔路口。

从351团留下来的足迹和设置的路标看得出来,351团是向左边那条路走了。大家聚拢蹲成一圈,用大衣遮住手电筒的光亮,俯视在雪地上铺展开来的地图。大家一看,左边那条路是通往正北石子洞去的,再北进就要误入南朝鲜军第8师16团防地上草院了;再看右边这条路才是向东,通往鹤谷里去的。

张竭诚立即让留在指挥所的向导到现场仔细辨认路径,最后确认,351团走错路了。

这时,志愿军东线反击集团已从正面突入敌人战斗队形,已歼敌一部,迫使敌人从丰水院、鹰峰里等地向横城方向逃退。张竭诚和李少元面临一个全新的问题:现在要如何断敌退路?

张竭诚和李少元经过短暂分析研究,立即命令349团经昆矣洞插向鹤谷里。留在师部的向导拨给349团。

349团团长薛复礼、政委康应中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部在琴岱里展开,沿山间小路,呈一路纵队快速东进。

从昆矣洞到鹤谷里有一座海拔约700米的大山挡住去路。团长薛复礼问向导:“有没有山路能插过去?”

向导说:“插是能插过去,就是山路很难走!”

薛复礼摊开军用地图和康应中商量:“昆矣洞在西麓,鹤谷里在东麓,沿盘山道绕行,路好走,花时间多,还可能遇敌阻击更多。老康,你看呢?”

康应中说:“兵贵神速!时间在这里比什么都重要,要不然师首长不会让我们临时从昆矣洞穿到鹤谷里。我们宁肯多吃点苦,受点累,取捷径,抄近道,翻过这座山。”

山陡,路窄,山崖小道上凍得溜滑,刚一迈脚,就“哧溜”一下子滑倒了。爬起来好不容易登上一节,一失脚又从上面滚下来,摔得浑身骨节生疼。轻机枪手们也很吃力,他们一个人在前面拉着枪管,一个人在后面推着枪把,艰难地前进着。步枪手们索性把枪背在背上,腾出双手来一个拉一个地向上攀登。上面的人一摔跟头,往往把跟在后面的人也带滑下去很远。战士们不管谁跌倒了,都马上爬起来继续攀着树藤或石块往上爬,没有一个停下来休息的。

正当部队奋力攀登高山,前卫2营就要通过昆矣洞东山的关节点时,突然,主峰北侧山头上出现了敌情:敌人一个警戒连阻击前卫2营前进。

为保障2营迅速插到鹤谷里,薛复礼命令侦察股股长:“肖林同志,你带着3营8连向敌人隐蔽接近,驱逐或歼灭。”

“是!保证完成任务。”肖林立即指挥素以勇猛善战著称的8连指战员们,向敌人猛扑过去。一阵激战之后,毙俘敌人116名,其中美军10人。不幸的是,肖林在指挥战斗中英勇牺牲。

当349团指战员们爬上山顶时,天已经大亮。一夜行军后的疲劳,都已被兴奋的心情代替了。

“往后传!原地休息。”部队停下来后才知道这是团首长的命令。

空中有敌机在盘旋,谁也没有理睬,每个人从身上解下干粮袋,倒出炒面拌着雪吃起来。他们一面吃着,一面擦拭着枪上的冰雪。这时,他们站在山顶向下望,发现山脚下是一条大公路,鹤谷里紧靠在公路边,前卫2营部队已经胜利到达山底。

战斗已经迫在眉睫。部队开始下山,指战员们顺着积雪的大斜坡,用大衣把自己裹住往下滑。

“甲等功臣团”实至名归

2月12日6时30分,349团指挥所向117师师部报告:全团提前半小时到达鹤谷里,已占领公路两侧的大谷、陵谷等高地。在占领大谷高地时,击毁敌汽车7辆、俘敌43人,其中美军16人。

师长张竭诚收到报告,拿起电话,直通349团指挥所,问:“你们团长、政委在什么位置?”

“薛团长到第一线连队去了,康政委坐镇指挥所。”

张竭诚放下电话,又用无线电话接通了薛复礼。薛复礼气喘吁吁地说:“2营,2营的指挥所就设在鹤谷里公路桥底下,敌人的坦克从他们头顶过去了!”

张竭诚对薛复礼说:“你们要继续组织反坦克小组,在隘路口炸掉它,卡住他们的路。最主要的是截住敌人步兵,歼灭他们的有生力量。”

薛复礼对着无线电话放开嗓门喊道:“请师首长放心,我在阵地在!”

张竭诚放下无线电话,心里想,总算有一支部队提前半小时到达阻击地了。其实,351团走错路不久,也发现自己走错了,接着就收到师部讯问位置的电报,确认走错了方向。351团立即调整方向,翻越两座大山,于早晨7时许到达指定位置夏日。

7时以后,从正面战场向横城败逃下来的美军和南朝鲜军越来越多。自此,鹤谷里的公路,被美军称为“杀戮谷”。在这里,志愿军117师成了李奇微一生回忆的噩梦。在美军撤离到鹤谷里公路的时候,志愿军349团已经在这里等待半个小时了。

9时许,敌人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在飞机、火炮和坦克的直接支援下,向349团2营阵地发起猛攻。2营各连队集中火力,将敌人放至阵地前二三十米处,各种火器一齐开火,给予敌人大量杀伤,将敌人击退。

10时30分,横城北援的敌人出动12架飞机,以2个营的兵力,分多路向2营5连扼守的303.2高地阵地攻击。5连阵地上一片火海,工事大部分被炸毁。数百名敌人在坦克的掩护下,向5连发起集团冲锋。5连连长高文年指挥战士们一面冒着敌人火力抢修工事,一面顽强抗击敌人冲击。

303.2高地上的战斗异常激烈,指战员们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沉着应战,顽强抗击。几番交战,5连伤亡过半,连炊事员也全部投入战斗。指战员们同仇敌忾,誓与阵地共存亡,先后毙俘敌人150多人,使敌人不能前进一步。2营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多次反复冲杀,终于击退了横城北援敌人的数次强攻,毙伤敌人210余人,顽强地坚守住了阵地。

14时许,美军2师19团300余人冲出351团围堵,冲向349团扼守的鹤谷里阵地。349团1营调整部署,集中火力封锁316.3高地东北山路和阵地前沿公路。

扼守在鹤谷里西北地区316.3高地西北侧无名高地的3连1排,在敌人先头部队进至高地北侧公路时,各种火器一齐开火。敌人先头汽车被机枪手肖子云击中起火,堵住了公路。敌人跳下车,向1排阵地发起疯狂进攻。一个连的敌人在重机枪掩护下,向3连1排阵地发起冲锋。1排在营火力支援下,将敌人放到四五十米处用手榴弹、爆破筒对其进行杀伤。

一群群敌机贴着山谷盘旋,公路两侧的炮火都朝着山头猛击,公路上的敌人一伙一伙拥向山脚下。

情况开始严重起来。3连机枪手肖子云紧紧地瞄准山下的敌群。没有想到的是,迎面拥来的敌人改变了队形,一排排地移到左侧山脚下,企图避开山上志愿军的火力,依着陡坡硬往上攻。他看势不妙,急忙挪动了射击位置,扫了一梭子。山半坡冒起一溜尘土,子弹被挡住了,而敌人仍然不断地往山下陆续集结兵力。

机枪手肖子云

“糟啦!咱们机枪够不着敌人了!”弹药手焦急地喊了起来。

“别咋呼!”肖子云领着弹药手向左爬了一段,机枪射界还是被陡坡挡得严严实实。他向1排排长请示,才发现排长倒在炮弹坑里。排长手指着山下,说:“不要管我,快去打山下的敌人!”

肖子云明白了,在山上面是打不着敌人的,眼看敌人在山脚下面越聚越多,如果丢掉这个山头,3连的主阵地会受到威胁,控制公路就更困难,被堵在口袋里的敌人就会溜掉。他急得把机枪挪来挪去,一面思索一面再次察看四周地形,右侧山坡上,美军的许多尸体堵着路;左侧山坡陡峭,一层积雪尚未融化。

肖子云下定决心:只有冒着危险,从陡坡的偏角处冲下山去才可以消灭敌人。他对弹药手说:“小刘,我冲下去了!”

“那太危险了!”弹药手话音刚落,肖子云已经把机枪抱在怀里,拉了一下帽檐,顺着雪坡呼呼地滑了下去。当他滑到山下时,眼前直冒金星。他趴在雪地里喘了一口气,偷偷地爬过去一看,敌人正在向陡坡攀登,枪支大都背在肩上,双手抓着枯枝野藤,一步步移动。

“兔崽子们,看你们往哪跑!”肖子云端起机枪一阵猛烈扫射。那些正在往上爬的敌人骨碌骨碌地滚了下去,嚎叫声响成一片。他把机枪架在乱石堆上继续射击,直到敌人全部倒下。

这时,敌人攻山的队伍乱套了。2班和3班的机枪压住了右前方的一股敌人。突然,在子弹尖叫中出现了一个熟悉而有力的声音:“同志们!追啊!不要放跑一个敌人。”

肖子云扭头一看,是指导员站在山嘴上高声呼喊。他再一看,全连的战友们像潮水一般涌向公路。他提起机枪,跟着冲下来的同志们奔向追击敌人的行列。

349团全团指战员英勇战斗,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多次疯狂攻击,阻敌于桥头之外。

天色渐渐地黑下来了,周围大山的影子也模糊起来。师长张竭诚发现敌人队形混乱,攻击无序,认为最后歼敌的机会已经成熟,便和政委李少元商量,果断下达全师全线出击命令:349团歼灭鹤谷里最先头的敌人,由东向西打;351团从夏日追着敌人屁股后面打,由西向东打,最后与349团会合。

此时,66军一个步兵营也赶到了夏日,要求参加战斗,听从张竭诚调配。张师长命令他们由北向南打,歼灭中段敌人。

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击总攻开始了。各部队依令如潮水般呼啸着扑向敌人。在几公里的公路上,急骤而暴烈的枪炮声,短促而尖厉的冲锋号声和粗犷震耳的喊杀声,响彻整个山谷。

进入午夜,枪炮声稀疏下来。经一天一夜的激战,117师歼灭敌人3350人,俘虏敌人2500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汽车200余辆,各种大炮100多门。李奇微在回忆录中也不得不承认美军损失惨重:“中共军队发起第四次战役的攻势,企图像他们电台每天广播的那样把我們撵入大海。我们被迫又放弃一些地区。在中共军队的进攻面前,美第2师又一次首当其冲,遭到重大损失,尤其是火炮损失更为严重。”

2月13日,中朝联合司令部、政治部给117师发来嘉奖令:此次战役(横城之战),你师能圆满插断横城以北之敌退路,并俘虏敌人2500余人,坚决阻击了横城北援之敌,对整个战役起了重大作用。此种战斗作风,堪值嘉勉。望激励你部为歼灭更多的美军而努力!

在横城大捷中,349团战绩占117师的近一半,共歼灭敌人1500余人,其中美军1300余人,南朝鲜军200余人。

部队押着一批一批俘虏从战场走下来。战士们一个个昂首挺胸,俘虏们一个个垂头丧气。

最垂头丧气的莫过于指挥这场战斗的麦克阿瑟。他和李奇微发起的“屠夫行动”,尽管最后与志愿军打了一个平手,但彻底把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尖锐矛盾暴露了出来。

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讲到自己和麦克阿瑟的关系时,用了一个比喻:“林肯常常直接向麦克莱伦(时任联邦军司令)下达命令,可是,将军却不予理睬。”杜鲁门用这个比喻,指向性十分明确,把林肯比作自己,把麦克莱伦比作麦克阿瑟。这样的比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杜鲁门的心境,总统权威受到现役军官挑战的尴尬。

本文作者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这种尴尬是由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之间的尖锐矛盾引起的,即在朝鲜战场上是打全面战争还是打有限战争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屠夫行动”来看,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因为麦克阿瑟一心想着“用另外一场胜利来保证仁川登陆的胜利”。

为了扩大战争,麦克阿瑟在3月24日发布一则声明,“一旦美国的军事行动扩大至中国沿海及内陆地区,中国军队将不堪一击”。

此时,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尚未结束,但短短一则声明,顿时在美国炸开了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愤怒地声称麦克阿瑟的行动是对政府政策的“蓄意破坏”,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认为麦克阿瑟的声明对美国造成“不可饶恕与不可挽回”的损害。

美国总统杜鲁门没有公开表态,不表态不代表不愤怒。杜鲁门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的愤怒。4月11日,杜鲁门宣布解除麦克阿瑟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陆军总司令的职务。而且这个决定,是直接通过新闻媒体宣布的,事先并没有通知到麦克阿瑟。

这样的矛盾,是由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志愿军毙伤俘敌7.8万余人而彻底暴露出来的。这样的矛盾,只能由杜鲁门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才能得以解决。被解除一切职务后的麦克阿瑟不得不承认:“赤色中国是东方的军事巨人。”

从麦克阿瑟的承认中不难看出,抗美援朝战争对于新中国來讲,确实是一场立国之战。为表彰志愿军第39军117师349团在横城大捷中的功绩,志愿军司令部授予该团“甲等功臣团”荣誉称号。

打出来的是铁,炼出来的是钢。349团,“甲等功臣团”,实至名归。

(作者声明:本文由《党史博览》独家编发,未经允许,不许转载、摘编、上网等)

猜你喜欢

麦克阿瑟杜鲁门志愿军
美海军舰艇科尔(中)为杜鲁门号航空母舰提供补给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志愿军
奴才和人才
麦克阿瑟:这张相是为我小儿子照的
最后的机会
最后的机会
美化语言
志愿军战俘在美军集中营的斗争
彭德怀与麦克阿瑟的三次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