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3-18郑建辉
郑建辉
(福建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战略部署,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将返乡创业纳入择业范围内,这一新的选择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推拉理论
推拉理论源于19世纪80年代欧内斯特·拉文斯坦所提出的“迁移法则”基本框架。20世纪50年代,唐纳德·博格系统性地提出推拉理论,他认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是两种力量在不同方向上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力是指出发地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拉力是指流入区内较好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环境。
推拉理论是研究解释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较好的理论之一。一方面是城市的推动效应。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的压力,以及他们与城镇居民在就业、收入、社保福利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距,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意愿,同时也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回流。另一方面是乡村的拉力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出台很多鼓励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产业兴旺吸引了更多返乡劳动力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创业。乡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农民有了更好的居住环境,文化素养也有了很大提高。种种因素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意愿下降,返乡创业意愿不断增强。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从人类需求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层次需求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农民工创业动机相结合,有助于理解农民工返乡创业动机。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实际上是一个满足自身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他们在外地打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不仅仅关注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的需求,而且追求更高层次的归属感和体现自我价值。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目的是追求事业成就,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者是为了回报社会,或者是为了改变家乡相对落后的面貌。对于很多长期在外漂泊的农民工来说,城市很难给予他们足够的存在感和归属感。相反,在家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不仅能为创业带来充足的资源基础,还能带来情感支持。
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动对国家、社会以及农民工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层面: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工就业创业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增收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1 220万,预计2025年将超过1 500万人。返乡创业农民工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的潜在价值,或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在家政、餐饮、物流、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领域创业,或依托农村电子商务生态链和生态圈开展“互联网+”创业,或依托产业集聚区、电商孵化基地和农业园区创业。他们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为乡村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二)社会层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解农村社会治理问题
现阶段,大多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从事餐饮、物流、批发零售等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相关研究表明,80%以上的返乡农民工从事新产业、新业态的创业活动,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新动力。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承担起带领广大农民增收创收、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有效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幸福指数。
(三)个人层面: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自我价值的实现
外出农民工日益提高的收入水平为其返乡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数据显示,2021年,外出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达5 013元,比2015年的3 359元增长了1 654元,增长49.24%,2015—2021年年均增长7.07%。
生活资料的满足、技术和经验的日积月累、一定的资金、家乡的创业政策优惠与良好的人脉关系,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返乡创业农民工更容易利用自身资源和外部条件实现自身价值。
三、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问题
(一)创业主体自身能力不足
第一,创业技能和管理经验欠缺。虽然他们有外出务工的经历,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知识,但是在自主创业时,部分人员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具体实施创业的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对于产品的营销渠道和销售模式等缺乏创新思维,不仅增加了创业的风险,也容易挫伤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积极性和信心。
第二,规避风险意识薄弱。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创业新手,虽然他们的观念、行为和社会交往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其抗击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依然薄弱。由于缺乏实际调查研究,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仅凭个人经验或者学习模仿他人进行创业,对于市场需求和变化了解不足,其创业项目的可实施性不强,可持久性不够,市场竞争性差,最终会导致创业失败。
(二)相关层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第一,创业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已有一定的存款积蓄,但要求他们支付创业的全部启动资金,大多数还是很难做到,农村金融服务欠缺、抵押担保难度大,再加上银行贷款条件与程序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创业的规模和选择。
第二,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不够。一是部分基层政府执行力较差,存在不作为的现象。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一些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对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不了解。二是扶持不到位。有的基层部门着眼当前利益,没有将政府的宏观政策与本地区资源优势相结合,不能有效指导返乡农民工因地制宜地创业。
第三,缺乏科学规划。创业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创业者的创业能力、资金状况、政策支持力度、地方资源与环境状况等。由于缺少政府对其项目的规划和指导,新生代农民工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系列复杂问题,影响创业项目的实施。
(三)返乡创业环境不成熟
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现阶段农村创业环境还有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突出表现在教育、医疗、公共服务体系等硬件设施方面。
第二,家庭的支持力度不够。新生代农民工普遍拥有较强的家庭观念,在其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家庭成员的态度,尤其是其配偶的态度至关重要。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家庭支持度普遍较低。
第三,缺乏创业成功典型示范,可学习和借鉴的机会相对较少,也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不敢轻易尝试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四、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
(一)发挥农民工个人在返乡创业中的主体作用
第一,提高农民工创业能力。理论和实践证明,创业培训是释放创业潜能、提升返乡人员创业能力的有效手段。现阶段,一方面,必须不断提升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把握市场运行态势,准确预测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优化创业模式。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模式愈加多样化。应鼓励他们借助“互联网+”模式打造互联网销售平台,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依托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产业链集群,带动整体发展。
第三,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有效规避风险。建立风险研判机制,深入市场调研,帮助农民工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发挥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推动作用
第一,拓宽融资渠道,简化审批手续。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资力度,增设乡村金融机构和服务项目;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破解农村融资困境。二是政府要简化创业审批手续,适当降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门槛,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扶持新的创业经济体。
第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农民工是创业的主体,政府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大力宣传相关创业政策,积极引导,让农民工了解优惠政策,熟悉政策流程,避免盲目创业。
第三,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影响较大,特别是与农民工创业项目选择有关的水电设施和现代物流体系。应突出抓好灌区等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以及现代设施农业和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项目建设。
第四,优化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包含的许多因素都有可能影响返乡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例如: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人际网络等。
(三)发挥社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作用
第一,助推民营企业发展,促进返乡就业创业。一是立足农村发展实际情况,结合民营企业特色优势,推动民营企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二是充分汲取民营企业家创业经验,发挥民营经济成功人士的带头引领作用。三是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
第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返乡创业的引导作用。新闻媒体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传递正确的创业信息、普及创业知识、提高农民思想意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媒体应利用互联网、报刊等平台向广大返乡创业或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传递相关政策和信息。同时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成功优秀的案例。
第三,发挥家庭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影响。在广大农村,树立良好的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设和谐有爱、奋斗进取的家庭文化,有利于激发个人创新创造潜能,强化创业意识,为新生代返乡创业提供坚强后盾。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应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素质,营造更加成熟的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管齐下,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