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
2024-03-16于彬
于彬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天真童趣里流露出孩童们到了腊月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天真童趣里流露出孩童们到了腊月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在民间习俗中,腊八是拉开春节序幕的信号,人们在这一天之后就开始忙着迎新年,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置年货,迎接新的开始。腊八还有着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制作腊八豆腐的习俗,粥香四溢间,年味儿也越来越浓郁了。
腊八是个节
腊八节,又称“腊八”,日期在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通行的说法是:该节原本为佛教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也称“法宝节”“佛成道节”,是佛教徒的盛大节日之一,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节日。
不过对于腊八节的起源,学界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古代的腊祭仪式为其雏形。腊祭习俗产生很早,是古人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了在腊月祭祀祖先和诸位家神(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
关于腊和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夏代称腊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史记·秦本纪》中有这样的说法:“十二年,初腊。”意思是秦惠文君十二年,位于西部的秦国仿效中原地区风俗,第一次举行了腊祭。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因“腊”与“猎”通假,“猎祭”亦为“腊祭”。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秦汉之前,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即古人所说的“腊有常月而无常日”。汉代时,才明确了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即《说文解字·肉部》所谓:“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不过,那时在这一天并无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节最终得以形成和确定“初八”這个日期,是佛教进入中国以后的事情。南北朝时期,佛教因受官方提倡而日益兴盛,在传说中佛祖成道之日的十二月初八,佛家会举行纪念活动。于是,佛教固定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喝粥的节日便与古代腊月举行、日子并不固定的腊祭习俗结合在一起,腊八节也借此扩大了它在官方和民间社会的影响,成为一个民俗节日。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当时佛教寺院过腊八节、煮腊八粥的情况便有记载。明代《永乐大典》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清代《光绪顺天府志》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原本为佛教节日的“腊八”,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是碗粥
对广大民众来说,腊八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喝腊八粥”;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腊八就是一碗粥。确实,很久以来,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普通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版本,但其中有一则是讲述勤俭持家的,最让人感动:相传晋代时有一个青年,本来父母留下了殷实家产,但他好吃懒做,最终家徒四壁。到了腊八这一天,饥肠辘辘的青年在仓底囤边好不容易打扫到一些五谷杂粮,熬了一碗粥喝下。这个青年痛定思痛,从此洗心革面,艰苦创业。后来,人们为教育子女勤俭持家,每年腊八都要用五谷杂粮熬粥作为警示。
目前所见关于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宋代。《梦粱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曾载有:“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寺院将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民众,民众认为喝了寺院的腊八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也把它叫做“佛粥”。
元代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元代孙国敕作《燕都游览志》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腊八节那天,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并阖家团聚在一起食用,或者馈赠亲朋好友。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更是积德行善之举。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雍正皇帝将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此后每逢腊八节,都要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然后分发给各个王公大臣。清代夏仁虎在《腊八》一诗中这样写道:“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在我国北方地区逐渐形成了“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风俗。
如今,北京人喝腊八粥之俗依旧,雍和宫、广化寺以及一些老字号商铺等仍会沿袭古时舍佛粥之俗。每年的腊八,雍和宫还会在宫内举办佛事活动,全体僧人诵读佛经,再将煮好的第一罐粥供于佛像前,然后开始惠民“舍佛粥”。只不过如今的“舍粥”已没有了救济穷人之意,而是提示人们不要忘本。
最早的腊八粥主要用红小豆煮成,后经演变,逐渐丰富多彩起来。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中国各地的腊八粥可谓花样百出,品种繁多,其中以老北京最为讲究。北京腊八粥的原材料,除白米之外,还要加入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干、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等,不下20种。腊月初七晚上,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挑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先用大火煮,再用微火煨,一直煨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讲究的人家,还要将水果雕刻成各种花样,加入锅中一起煮。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然后在中午之前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一起食用。
如果几天后还有吃剩的腊八粥,那是好兆头,意味着“年年有余”。如果把粥送给穷苦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中寄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粥在做时需用文火慢慢熬到粘稠,这是因为要取其“粘连”谐音,寓意“连年丰收”。至于那些配料,桂圆好比“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核桃代表“和和美美”,红枣花生则是“早生贵子”。关于“好日子”的愿景,就这样通过食材的美妙寓意而与舌尖上的味道联结了起来,它炸开在味蕾之上,也被安放到了心底里。
其实,腊八节的節令食品不止一碗粥。除去喝腊八粥,各地还流行着各种腊八节食俗。
在腊八这天,老北京的百姓家要泡腊八酒及腊八蒜。泡腊八酒是将紫皮蒜瓣泡在黄酒或高粱酒里,封好口待春节时打开饮用,腊八酒香味扑鼻,还可通血脉、暖肠胃。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做法极其简单,就是将紫皮蒜瓣泡在陶瓷罐内,倒满醋密封好,等到除夕春节吃饺子及拌凉菜吃。这种醋酸中带辣,泡好的蒜色泽呈青绿色,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分外好看,吃在嘴里分外香脆。
除此之外,腊八节还有吃腊八豆腐、腊八冰的习俗。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其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于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逐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3个月。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在北方部分地区,民间也有吃“腊八冰”的民俗。吃腊八冰是在腊八的前一两天用盆或者碗装水,放在院中结成冰,待腊八这天早上磕出冰块全家分食。旧时的说法是“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吃了腊八冰,来年一年不肚疼”,虽然无法判断其科学依据,但其蕴含了人们期盼身体健康的愿望。
在北方许多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腊八节有全家一起吃腊八面的习俗。前一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一起煮吃腊八面。在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腊八节流行“煮五豆”和“吃五豆”的习俗。所谓五豆,是指绿豆、黄豆、豇豆、蚕豆和豌豆。有的在腊月初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开煮了,有的人家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与五豆一起煮。据说,腊八这天吃了“雀儿头”,麻雀就会头痛,来年就不会糟蹋庄稼。“煮五豆吃五豆”的目的,据说是告诫人们莫忘过去的苦,多做善事。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腊八的丰富文化习俗可以追溯到上古的腊祭,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至今仍在我国各地区流传和传承。这个节日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也象征着家庭团聚、冬季进补的重要时刻。小小一碗粥,承载了厚重的美好祝福。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不变的是恒久的乐善好施、感恩互助、勤劳自强、富裕宽仁的美好情感。
腊八节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民族感情的寄托以及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在庆祝腊八节的过程中,我们应珍惜这个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要关注到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