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基于风险与保护因素的大数据研究

2024-03-16邓丽芳虞洋洋王姝怡裴蓓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文本

邓丽芳 虞洋洋 王姝怡 裴蓓

摘要:结合质性分析和机器学习对大数据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新时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和环境风险与保护因素,构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呈现出“心理症状”“日常适应”和“积极心理特质”三维取向,“抑郁”“焦虑”和“畏难”是研究生提及最多的负性情绪;“家庭冲突”“恋人矛盾”和“就业形势严峻”是研究生心理健康风险的重要来源,“良好的科研氛围”“和谐的导生关系”和“亲密关系稳定”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保护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教育工作者要重视通过情绪信号识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风险,强化校园环境的保护作用,规避家庭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多方合力为研究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支持。

关鍵词: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环境风险因素;环境保护因素

作者简介:邓丽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北京 100191;虞洋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191;王姝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191;裴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191。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大数据背景下新时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分析与支持体系构建研究”(编号:CEAA21038)

一、问题提出

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发展,还与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2023年4月,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特别指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当今研究生群体面临着来自学业、科研、就业、家庭、经济和职业发展不确定性等多重现实压力,心理健康特征和所处环境都产生了相应变化,心理问题及成因也更加复杂。近年来国内外调研结果都反映出研究生的抑郁、焦虑和适应性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1-2]。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研究生的科研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导致研究生科研绩效下降[3],休学、延毕、退学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自伤、自杀和攻击行为等,带来社会风险。

以往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忽视了境遇性危机的不利影响,境遇性危机强调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恰恰是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难以把握的重要根源。另外,以往的研究多采用理论思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局限。因此有必要系统、深入地分析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剖析其中的利害关系,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心理发展的环境生态。

本研究旨在基于大数据方法,对新时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进行分析,重新审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风险和保护因素,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进行分析,期望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研究生心理健康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和现状方面,以往的研究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群体差异和发展趋势等做了较多分析。从近些年的调查结果看,国内外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都不容乐观,例如国外研究发现,与普通人群相比,研究生遇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要高出六倍以上[2]。国内的调查发现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躯体化五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4];硕士生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达33.3%[5];从硕士到博士阶段,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等[6]。

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影响因素方面,以往研究分析了来自学校、家庭和人际环境中的因素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关系[7-8],其中导生关系受到较多的关注,半数经历心理健康危机的研究生表示导师没有提供真正的指导等[2]。也有研究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扩展到社会文化、城乡差距等方面[9],发现研究生的社会阶层背景(例如父母收入差距、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和家庭社会地位等)与其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关联[10]。

总的来看,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数依赖单一的测量方法;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分析缺乏对群体特异性、时代特征的考量,且多关注心理症状;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相对薄弱,尤其是关于环境因素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限制了问题探讨的系统性和深入程度;此外,以往研究多聚焦对环境风险因素的分析,对环境保护因素的关注不足。

(二)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变式强调了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为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基础。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同伴、社区等因素共同参与个体发展的过程[11],这些因素被归纳到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间系统中,其中的消极方面被归纳为个体发展的风险因素[12]。生态系统理论的现象学变式又指出,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也具有保护作用,风险因素带来的威胁效应可能受到某些支持资源的抵消或平衡[13],生态保护因素的存在使得个体免受或者缓冲了风险因素的影响[14]。

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变式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环境风险和保护因素。在文本分析过程中,对理论和概念框架保持开放态度,以期能扎根于文本资料,为后续结果分析和对策建议提供支撑。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先通过爬虫采集网络文本数据,基于扎根理论范式进行文本编码分析,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环境风险和保护因素的编码体系;然后通过对同时含有心理健康特征、环境风险和保护因素关键词的交叉句子进行关联分析,探索与心理健康特征关联的环境因素的特点,再通过机器学习训练环境风险和保护因素的文本分类模型,并检验分类的准确性。

(二)数据获取

先进行了网络平台的选取,然后通过爬虫技术来进行文本数据的采集。

1.平台选取

先进行研究生网络平台使用情况的摸底调研,保证网络平台选取的代表性。共收回问卷130份,有效数据123份。其中男性55人,女性68人,涉及17个高校的11个专业。调研发现,哔哩哔哩网站(以下简称“B站”)、知乎和微博三个网络互动平台在研究生中的使用率最高,分别占比90.2%、82.1%和78%。因此本研究选取B站、知乎和微博作为网络大数据获取平台。

2.文本采集

以“研究生”为关键词采集B站和知乎平台文本,共计爬取1100911条文本。进一步通过人工筛选的方法形成词库,删除与研究生无关的非典型词汇,并用能识别身份的研究生微博用户的文本进行编码结果检验。共爬取462名在读研究生微博用户发布的文本,用于后续心理健康特征的群体差异分析,其中男性163人(35.3%),女性293人(63.4%),性别信息缺失6人(1.3%);硕士生265人(57.4%),博士生178人(38.5%),年级信息缺失19人(4.2%)。

(三)数据分析

1.质性编码

编码遵循扎根理论范式的步骤,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的程序探索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环境风险和保护因素框架。在对爬虫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后,首先对词频数≥1000的词进行归纳,形成编码手册;随后由5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对B站和知乎平台词频大于10的词汇进行编码(共计23571个)形成词库;再用微博文本进行饱和度检验,发现无新增的核心概念、副范畴以及范畴,说明编码趋向饱和。对5名研究人员中每两位的编码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均在0.9以上(p<0.001),编码一致性较好。

2.文本关联分析

进一步对环境风险因素、保护因素与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文本分别进行关联分析,考察心理健康特征和环境因素文本间的关联程度。具体如下:对原始文本进行分析,统计心理健康特征和环境风险/保护因素两个编码体系中的关键词在同一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如果一个文本既包含特征编码中概念A对应的关键词,同时也包含环境风险/保护因素编码中概念B对应的关键词,则认为概念A与B存在关联。在包含概念A的文本中,分别计算同时包含其他某个概念的文本的占比,来表示其他概念与A的关联度。

3.机器学习

使用BERT模型实现风险和保护因素的文本分类,采用谷歌官方提供的BERT-base-chinese预训练模型做初始化,机器学习最终得到环境风险/保护因素两个文本分类模型,其准确率分别为77.39%和86.21%。具体步骤为:先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句子,由研究人员按照环境风险和保护因素框架下的核心概念,对句子进行标注;其次,将带有标注的句子,以3:1: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开发集和测试集,进行分类模型训练和评估;再使用模型完成对所有句子的标注,并统计不同影响因素下的文本数量。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

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分析中,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心理健康特征维度、研究生群体提及最多的特征词汇和群体差异。

1.心理健康特征的三维度取向

本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主要体现在“心理症状”“积极心理特质”和“日常适应”三个维度。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分析和比较,归纳出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33个核心概念,包括抑郁、畏难、乐观、自我悦纳、科研适应等;通过主轴编码对核心概念进行联结,归纳出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10个副范畴,包括负性情绪、躯体症状、外化行为、情绪健康、适度自尊、积极人格、科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再由选择编码得出3个主范畴,即心理症状、积极心理特质、日常适应,对3个主范畴进行逻辑串联,得出心理健康的研究生表现为“没有明显心理症状,有能够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积极心理特质,并且在日常各个方面适应良好”。

根据本研究发现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三维度取向,同时结合心理健康双因素理论的分析框架[15],将研究生心理健康状态分为8类,具体如图1所示。

(1)“显性高危机”状态,即“高心理症状-低积极心理特质-低日常适应”:有明显的负性症状,缺乏稳定积极的心理特征,且难以适应日常学业和生活,该类型为研究生最严重的心理危机状态,必须予以干预;(2)“显性中危机”状态,即“高心理症状-高积极心理特质-低日常适应”:虽有稳定的积极心理特质,但表现出了容易被观察到的负性症状和日常适应困难,若不干预容易发展成“显性高危机”;(3)“显性低危机”,即“低心理症状-低积极心理特质-低日常适应”:虽没有明显的负性症状,但已在日常表现出不适应,又因其缺乏稳定的积极心理品质,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容易向“显性中危机”甚至“显性高危机”转变;(4)“隐性高危机”,即“高心理症状-低积极心理特质-高日常适应”:尽管内心冲突或消极,但仍会尽力适应日常环境,不让人发现自身的负性心理倾向,通过压抑、逃避等方式掩饰内心的消极;(5)“隐性低危机”,即“高心理症状-高积极心理特质-高日常适应”:尽管内心冲突或消极,但会利用积极特质来进行自我调节,努力适应环境,日常对外会表现如常,但自觉较为痛苦;(6)“隐性部分健康”,即“低心理症状-低积极心理特质-高日常适应”:无明显负性症状,日常也表现出适应良好,但因为个体缺乏积极心理特质,在遇到挫折或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时,难以自我调适,容易发展成危机状态;(7)“显性部分健康”,即“低心理症状-高积极心理特质-低日常适应”:在遇到环境变化时,个体一时难以平衡出现了学业、生活等适应性问题,此時若能科学调适,会较快恢复到健康状态;(8)“显性健康”状态,即“低心理症状-高积极心理特质-高日常适应”: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最佳状态,也是研究生心理建设的最终目标。

2.“抑郁”“焦虑”和“畏难”:研究生提及最多的负性情绪

心理健康特征的10个副范畴中,研究生们提及负性情绪的词汇最多,词频排在前三的核心概念分别是“抑郁”“焦虑”和“畏难”。遭遇压力时,研究生们表达了“低落”“难过”“绝望”等感受,有时“哭”成为唯一的办法,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想死”的念头,这些词汇的高频出现提示研究生的抑郁情绪需要得到关注,这也与近些年国内外研究的结论一致[2,16]。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当今研究生在面对学业、就业等压力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引发退缩、逃避等行为。已有研究发现,研究生的畏难心理会影响到他们的读博意愿、科研积极性和科研进展等[17-18]。如何帮助当今研究生克服“畏难”,避免产生“畏难-拖延-焦虑抑郁”的恶性循环,是新时期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之一。

3.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群体差异分析

对心理健康特征的性别和硕博差异分析发现,女研究生对“负性情绪”和“躯体症状”表达更多(t情绪=2.868,p<0.01;t躯体=2.103,p<0.05)。女生更愿意在微博平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细微情绪,也会记录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状态。此外,与硕士生相比,博士生对“科研学习适应”的表达更多,对“社会适应”的表达更少(t科研=–2.985,p<0.01;t社会=2.543,p<0.05)。博士生的网络表达更多涉及论文的“投稿”“发表”,项目“结题”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硕士生更加关注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考虑是否需要“提前准备”,提升自己哪方面的“竞争力”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风险因素

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后,研究发现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来自“家庭环境”层面,文本比重为37.33%,而后分别是人际环境(24.75%)、社会环境(19.74%)与校园环境(18.18%)。从副范畴看,排在前三位的是“家庭冲突”“恋人矛盾”和“就业形势严峻”,这些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有害”环境因素,需要合理规避,编码结果如表1所示。

1.“家庭冲突”是对研究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风险因素

环境风险中,“家庭冲突”的影响最为关键,文本量达到37660,所占比重最大。研究生对家庭冲突提及较多的表现有“吵架”“嘶吼”“打骂”甚至是“暴力”等行为,并伴随着“震怒”等情绪。“家庭冲突”一方面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是父母之间的“暴力”“矛盾”“冲突”等。子女在婚恋和其他人际关系(如导生关系、朋辈关系等)的适应上都会受原生家庭影响,容易产生人际逃避、疏离等不适应状态。

此外,通过对心理健康特征和风险因素的文本关联结果来看,“家庭冲突”往往会伴随着研究生“外化行为”的出现,与“家庭冲突”相关的文本中,高达90.40%的文本提及了“外化行为”的关键词,研究生面临家庭冲突时,往往会伴随出现“沉溺游戏”“沉迷泡吧”“疯狂追星”等成瘾行为,或是“打架”“暴力泄愤”等攻击行为,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残”“自杀”等自伤行为。因此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不能只考虑校园因素,还要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

2.“恋人矛盾”引发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风险需要关注

研究生群体“恋人矛盾”相关文本的表达占比仅次于“家庭冲突”。研究发现,研究生提及较多的有恋人之间常见的“冷战”“吃醋”“异地”等问题,有的甚至的还会被“彩礼谈不拢”“出轨”和“未婚先孕”等事件困扰。以往研究也发现,恋爱中的研究生比尚未恋爱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差,许多研究生因婚恋问题焦虑[19]。因此有必要为研究生提供适当的婚恋引导和帮助。

3.“就业形势严峻”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研究生提及“就业形势严峻”的文本占比排在第三位,是研究生心理健康不可忽略的重要风险因素。研究发现,研究生常提及“求职无果”等词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担心较多的有“回老家”工作、被“关系户”“抢饭碗”、“边缘学科”“转行”等问题,种种压力之下会产生一系列焦虑、抑郁等症状,“毕业等于失业”是研究生自嘲的常见表达。

本研究还发现,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常自嘲为“社畜”“厂妹”“砖工”,认为职业前景难以给自己带来与学历相匹配的社会地位,也会因此“失望透顶”“失落”“死要面子”“煎熬”等,该现象也反映了研究生在择业阶段缺乏清晰的目标,有研究显示研究生在求职阶段存在盲目“追高”“选大”“从热”等趋向,加剧了“就业内耗”[20]。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保护因素

本研究发现,对研究生心理健康起到最大保护作用的因素来自“校园环境”,文本比重为38.75%,其中“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科学的规章制度”影响最大。其次是人际环境(25.21%),其中除了“亲密关系稳定”占比较重外,“导学关系和谐”是值得关注的“有利”环境。而后是社会环境(18.17%)与家庭环境(17.87%),编码结果如表1所示。

1.“良好的科研氛围”对研究生心理健康起到最大保护作用

保护因素的10个副范畴中,研究生提及“良好的科研氛围”的比重最大(27.91%)。良好科研氛围的形成一方面源自于学术交流氛围,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制度对研究生科研的支持与激励。研究生提及在遇到科研难题或挫折时,周边的氛围和支持很重要,“大神”的“拼劲”“发奋”“热情”,是他们“走出阴霾”“攀登高峰”的精神动力。同时,学校的支持,例如有参与“顶会”等科研活动的机会也是研究生们期望的氛围。人际氛围和资源支持都為研究生心理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这也与以往研究发现的良好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的心理安全感有正向影响等一致[21],可见良好科研氛围的塑造对研究生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2.“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保护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

本研究发现,“科学的规章制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也有重要保护作用,首先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对“奖助制度”“补贴”是否“公平”的关注,公开透明的奖助制度能够让研究生体验到更多的公平感。其次,科学的“考评制度”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考试”“论文”成绩等是研究生学业评价关键环节,相关的制度设计若不合理会给研究生带来心理压力。如一些研究生提到“每次结课后,就会面临一大堆论文要写,各门课都挤在一起,感觉透不过气”,“期末各科都是大作业考核,让人很崩溃,有时候宁愿考试,要是能换个形式或者错开时间节点,可能压力没那么大,也不用这么焦虑了”。可见,合理的“考评制度”是维护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3.“导生关系和谐”对维护研究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导生关系和谐”对研究生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良师益友”是被提及较多的“导生关系和谐”状态。在情感支持方面,研究生希望导师能够给予适度的“慰问”“赞许”,有“亲和力”的导师更受青睐。以往也有研究指出,导师对学生尊重、鼓励的情感支持有利于激活其学习动机,帮助其树立积极观念,塑造良好心态[22]。研究生与导师的“适配”与否会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在“和谐的导生关系”中导师应该有整体的育人观,而非仅专注科研或教学。

(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理论模型

本文以上述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风险和保护影响因素为基础,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内部关系,以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特征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

对该理论模型的阐述如下:

1.各环境因素均能对研究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首先,家庭環境、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研究生日常接触的环境,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其次,家庭-校园的交互作用也会对研究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当研究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家人的配合对学校处理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非常关键。

2.各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研究生所处的各类环境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相互嵌套。本研究中,家庭、校园和人际环境因素可以视作微系统,家庭-校园的交互作用可视作中系统,社会因素可视作宏系统,各层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家庭-校园的交互(冲突或者协作)会受到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影响,而其作用结果也会影响家庭关系、学校和个人。个体在家庭内部学习到的行为模式会应用到校园当中,影响他们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23]。而社会作为环境影响因素的最外层,会通过影响家庭环境、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家庭-校园交互作用于研究生心理健康。

环境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并非割裂存在,会同时存在并叠加作用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环境风险低且保护作用强,是对心理健康最为有利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趋利避害”;而环境风险高但保护因素弱,是对心理健康最不利的生态环境,二者叠加会加剧研究生的心理危机状态或导致其从心理健康状态向非健康状态转变;当环境风险高而保护作用也高时,风险和保护因素相互“竞争”,容易对心理健康形成“拉扯”,不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稳定;此外,低风险和弱保护环境对研究生而言也非理想环境,低风险环境虽然不会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但缺乏保护因素也不利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维系。

本研究还发现,当个体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过大时,风险因素带来的负面作用会抑制保护因素的积极作用;当个体受到的保护因素影响足够大时,保护因素带来的正面影响会减弱风险因素的危害。这种风险与保护因素之间的作用与生态系统变式理论的观点一致,即个体得到的支持能够抵消或平衡负面因素所带来的威胁。

五、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以研究生成长的环境生态系统为线索,探究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及其环境风险与保护因素,主要结论有:第一,研究生心理的健康状态应该是没有明显“负性症状”,有“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能够进行良好的“日常适应”。本研究在证实心理健康双因素理论的基础上,发现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三维度取向,深化了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特征的认知。第二,来自家庭、校园、人际和社会环境中的风险和保护因素相互关联叠加,形成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生态环境。本文基于这一发现建立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模型,填补了相关研究在系统性和深入程度上的不足。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教育工作者要重视通过情绪信号识别研究生心理健康风险。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学生情绪信号识别和负性情绪处理方法的学习,导师应与学生保持一定的沟通频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其次,研究生的教育培养需要重视其情绪智力,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支持研究生全面健康发展;最后,高校可为研究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问题,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可作为问题识别的重要观测指标。

第二,强化校园环境和导生关系的保护作用。首先,高校应加强科研氛围营造体系的设计,搭建开放共享的科研交流平台,开展多方参与的“学术月”“学术论坛”等形式的活动,增强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其次,高校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学业、科研相关的制度需要做到公平合理。制定合理的课程和科研要求,评优评先中将规则和过程公开透明化,建立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另一方面,高校心理服务机制的完善还应包含为研究生解决现实问题的相关制度,如就业指导制度、日常问题的专题教育机制等。再次,多方位促进“导生关系”,保护研究生心理健康。导师应注重全面育人,与研究生建立学术上指导、人格上引导和健康上支持的多维密切联系,为其提供有效支持。最后,重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师生重视心理健康,倡导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推进心理疾病去污名化,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提供基础。

第三,规避家庭环境的潜在风险。高校与研究生家庭的联系与合作的重心应该从危机通知转变为共同预防。高校要及时了解研究生家庭情况,如是否存在重大变故、家庭关系紧张等,也应及时告知家长研究生的一些消极变化,共同商议解决对策,有效预防、识别家庭危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校合作中还应划定权责边界,建立家校冲突的预防和应对机制[24]。此外,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需要提上日程,文化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社会风气对家风建设的引导和鼓励,引导家长正确处理矛盾冲突,以和谐的社会风气从根本上带动家风的改观。

第四,多方合力为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个性化支持。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阶段的研究生对于心理健康环境支持的要求也不同,这意味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精准性,提供个性化的环境支持很有必要,这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院系的共同努力。例如女研究生表达了更多的情绪和躯体症状,更容易受到环境风险因素的冲击,但是当前缺乏专门的保护和应对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可从女研究生就业指导、女性互助小组中借鉴工作思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支持需要,高校在其环境支持体系建设过程中,可在学术、就业支持上予以不同的侧重。

参考文献

[1] 傅小兰, 等. 心理健康蓝皮书: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R].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2] EVANS T M, BIRA L, GASTELUM J B, et al. Evidence for a mental health crisis in graduate education[J].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3): 282-284.

[3] GIN L E, WIESENTHAL N J, FERREIRA I, et al. PhD epression: examining how graduate research and teaching affect depression in life sciences PhD students[J]. 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 2021(3): ar41.

[4] 郭慧梅. 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建议[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8): 111-115.

[5] 劉海鹰, 徐晴, 王钰颖, 等. 山东省在读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9(11): 1051-1055.

[6] 臧伟伟, 张颖. 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培养工作建议——基于SCL-90的3年调研分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16(10): 117-121.

[7] 王姣锋, 姜鑫, 保志军, 等. 上海某高校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9(6): 542-545.

[8] 邓丽芳, 王姝怡. 新时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需求: 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5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4): 83-88.

[9] 龚惠香. 社会变迁与研究生心理健康调适——以浙江大学为例[J]. 浙江学刊, 2011(4): 215-220.

[10] 杨秀兰, 陈发俊, 杨善发, 等. 研究生社会阶层背景与抑郁、焦虑问题的相关性分析——基于12所高等院校的实证调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8): 47-53.

[11] BRONFENBRENNER U, MORRIS P. The ecology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M]. Hoboken: Wiley, 1998: 30-31.

[12] POLETTO M, KOLLER S H. Ecological contexts: furthering resilience, risk and protection factors[J]. Estudos de psicologia(campinas), 2008(25): 405-416.

[13] SPENCER M B, FEGLEY S G, HARPALANI V.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identity as coping: linking coping resources to the self processes of African American youth[J].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2003(3): 181-188.

[14] RUTTER M.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J].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987(3): 316-331.

[15] KEYES C L M.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mental health as flourishing: a complementary strategy for improving national mental health[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7(2): 95.

[16] 程猛, 李嘉怡. 象牙塔尖的忧郁——博士生抑郁体验的叙事研究[J]. 教育研究, 2022(7): 88-103.

[17] 徐伟琴, 岑逾豪. “读博”还是“工作”——基于扎根理论的硕士生读博意愿影响机制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7): 67-77.

[18] 王少媛, 张歆桐.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活动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 教育科学, 2022(2): 53-60.

[19] 冯蓉. 当“精英理想”遭遇现实落差——在校博士生群体焦虑心理研究[J].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1(6): 63-70.

[20] 邵頔. 研究生就业育人的现实挑战与因应策略[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3(6): 121-124.

[21] 李云梅, 李大为, 胡阳. 团队氛围、团队心理安全感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 112-117.

[22] WILLIS B, CARMICHAEL K D.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late-stage doctoral student attrition in counselor education[J]. Qualitative report, 2011(1): 192-207.

[23] 周社刚, 郭浩然, 杨萍萍, 等.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宿舍人际关系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 2021(12): 75-81.

[24] 饶舒琪. 家校合作中的冲突: 功能、起因及应对[J]. 教育科学, 2022(6): 21-27.

(责任编辑 刘俊起)

猜你喜欢

研究生心理健康文本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