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及其创新发展

2024-03-16覃鑫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摘要:复杂性是贯穿事物运行始终的客观存在,其具备的非线性、动态性、关系性等特征是推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源自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研究生的知识建构、道德认知与社会角色较本科生更为复杂,非线性的知识建构、动态性的道德发展以及多层次的社会互动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愈发复杂。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导致知识探求的未知性加剧研究生的不确定性、价值导向的功利性加剧研究生的内卷化、社会角色的复杂性加剧研究生的分散性等现实问题。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承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在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在内卷中激活内生动力,在分散性中强化集体关怀,以此来回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

作者简介:覃鑫渊,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讲师,上海 201602。

基金项目:2022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重大课题:“走在前列”愿景下研究生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编号:20220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并持续深化,据统计,2022年全国在学研究生365.36万人,比上年增加32.12万人[1]。有学者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在2018—2019年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研究生人数均已超过本科生”[2]。研究生群体的体量日益庞大,如何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愈发重要。然而,近年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类问题日渐突出,在实际工作领域,诸如学术不端、师德问题、导学冲突等现象层出不穷,相关的力量配备、资源保障与工作机制尚待完善;在学术研究领域,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讨论尚不充分,一些研究成果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雷同现象。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我们尚未充分认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复杂性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冯·贝塔朗菲为代表的系统论、以普利高津为代表的耗散结构理论、以约翰·霍兰为代表的复杂适应理论等将复杂性理论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在我国,钱学森在研究系统科学的过程中率先涉足复杂性研究,提出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复杂性理论的兴起使我们认识到现实世界有序与无序交织、确定与不确定交互的复杂本质,启示我们突破简单性思维,“在承认社会复杂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探寻复杂性的多个方面、多个层面、多个领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更加注重整体性的研究、系统式的发现和动态化的建构”[3]。一般认为,复杂性是贯穿事物运行始终的客观存在,其具备的非线性、动态性、关系性等特征是推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均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性过程,而是涉及研究生、导师、高校、社会等多层面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复杂性理论厘清研究生的群体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找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痛点”,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研究生群体的复杂特性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源自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相较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知识建构、道德认知与社会角色更为复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研究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人格发展过程与社会角色形成过程,彰顯出不同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特性。

1.研究生知识建构的复杂性

自从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的论断开始,知识之于道德的重要性便被广泛熟知。作为一种理性存在,知识支配和驱动个体的实践行为,自觉的、正确的行为建立在恰当的理性原则基础之上。柯尔伯格指出:“道德教育必须以关于发展阶段的知识为基础”[4],德性的涵养需要以知识为基础,用知识引导个体向善。若知识的指引缺位,德性的培养将会失去支撑,影响个体理性判断。基于此,探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首先需要回到关于知识的本质规定上。

“知识是由内容、能力和状态三个要素构成的,知识的这三个方面不仅互融,还互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5] 研究生的知识建构亦是如此,具体来看:其一,以高深为特性的知识内容。与其他层次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的显著特征是知识的高深性。高深知识是“由众多的专门领域或者说学科组成的,每个学科都具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理论体系,乃至研究方法和专门的术语系统”[6]。在不同的学科划分下,研究生的知识更多体现为特定专业的高深性。其二,以研究为特性的知识能力。研究生所学的高深知识不仅包括已知的、系统的知识,还包括未知的、尚待探寻的知识,这一复杂内涵要求研究生具备掌握已有知识、探索未知知识、发现并创造新兴知识的研究能力,也即在学习高深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默会能力。其三,以求真为特性的知识状态。研究生的知识状态主要指对学习和研究活动强烈且坚定的求真信念,愿意全身心投入其中进行知识探求。知识状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融于知识内容的掌握与能力的生成之中,促使研究生更好地理解高深知识、培养研究能力。

本科阶段的知识是已知的、经过系统性的加工和转化形成的,呈现出体系性、结构化的形态特征。研究生阶段面对的更多是集原创性、不确定性、前沿性为一体的高深知识,探求高深知识的过程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可能受到研究生思维变化、内容的时代拓展、社会的加速发展等各种随时性、动态性因素影响产生涌现和突变,展现非线性特征。“与基础教育和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教育始终处于知识发展和转型的最前沿,它对知识变革的敏感性要远远超过其他层次的教育。”[7] 研究生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带有探索性、研究性的人才培养方式,这就要求研究生具备复杂而抽象的认知能力与思维方式,对高深专门知识进行研究、转化、创造与建构,在此过程中激发自身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水平。

2.研究生道德认知的复杂性

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模型,三水平包括前习俗水平(个体取向的道德观)、习俗水平(集体和社会取向的道德观)以及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和普遍原则的道德观)。每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道德发展阶段,分别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人际关系和谐协调的定向阶段、“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与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模型本质上反映的是他律不断减少自律不断增加的过程,每一阶段的道德认知存在质的差异,高阶的道德认知包含低阶的结构和功能,道德认知的发展无法跃迁。这就要求教育者尊重不同阶段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

在复杂性理论看来,世界并非只是单个物体的集合,而是处于不断演化与创造的动态发展之中,研究生的道德认知并非静态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偶然、分叉或动荡,充满着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从年龄和学识结构来看,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基本发育完善,其道德水平应随着心智的成熟与社会阅历的增长不断提升,发展为真正的自律道德。相较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生理年龄与生活阅历相对丰富,并且经过本科阶段的教育,研究生的思想观念更为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较为稳定,在接受了系统规范的学术训练后,其知识结构更为完备,认知水平更为突出,思维方式也更具批判性,这些特征就决定了研究生时期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接受他律的阶段,更是主动探索道德自律的阶段,研究生阶段的道德教育也应呈现更多的自主性特征。然而现实往往更为复杂,处于人生发展的新阶段,研究生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广阔,对其道德塑造的挑战也更多。复杂性视域下,外部环境必然对研究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引起研究生道德认知的碰撞。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仍处于他律的道德水平,或者正处于他律与自律的交叉点,这些研究生由于道德认知尚未完全成型,他们虽然认可主流的社会规范与普遍的道德原则,但在面对各类社会思潮、意识形态冲突时极易受到冲击,造成道德水平的倒退。甚至极少数研究生会陷入价值扭曲的泥沼,出现类似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恶性事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研究生为中心、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其效果直接取决于研究生的思想认知、情感共鸣与心理需要。只有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对教育内容的接纳、认同与内化。

3.研究生社会角色的复杂性

复杂性理论注重关系性,强调事物不是孤立封闭的实体性存在,要以开放互动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研究生虽然身处高校,但他首先是社会人,具有多重社会角色,这些多样化的角色正是研究生思想观念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前提。首先,研究生属于学生群体,扮演学生角色,在学校进行课程学习活动,这是研究生最基本的属性。其次,研究生属于学者群体,扮演学者角色,通过自主学习和导师指导开展科学研究、做出创造性成果,这是研究生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属性。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不仅是知识学习者,更是“准知识生产者”[8],他们介于“学生”和“知识生产者”的角色之间,既接受学历教育,又从事知识生产活动。一方面,作为正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研究生的学生身份是客观的、制度性的存在。研究生阶段不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亦是大学知识生产体系的关键节点,研究生通过承担科研任务、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知识生产。另一方面,研究生的知识生产主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生更多作为大学科研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而存在。因此,研究生只能被看作尚未成熟的知識生产者,参与知识生产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再次,研究生属于社会群体,扮演社会角色,包括家庭中的子女、父母、夫妻等。角色的多样性是研究生因个体差异而具有的社会属性,由此形成了研究生的复杂关系网络和互动场域。

每一位研究生都不是抽象、孤立的个体,研究生的不同社会角色产生了各方对于研究生的多重期待,尤其体现为研究生父母、导师、社会以及研究生自身对于研究生的角色期待存在差异。例如,父母可能更多期望子女通过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提升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导师可能更多期望研究生专注于科研而非实习;国家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是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生本人对于自己的期待则因为个体的性格、兴趣等因素更加多元。不同群体对于研究生的认知和定位均会影响到研究生,导致其在面对多重期待时产生矛盾和混乱的心理状态,造成不同研究生在实践分配、择业就业等方面选择的复杂化,也带来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复杂性。

二、基于研究生群体特性的现实问题审视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日益扩大,研究生群体类型更为多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愈发呈现复杂特性,并因为人们对其复杂性认识不足而引发了一系列现实问题,制约着研究生教育的长效发展。

1.知识探求的未知性加剧研究生的不确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不断成长变化的学生群体,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特征来设计教育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异质性、教育时间的不可逆性以及教育系统的自组织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更为显现,“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社会的迅速变化增加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样态”[9]。正如埃德加·莫兰所说:“今天,甚至最先进的科学(像微观物理学和宇宙物理学)都在迎接不确定性的挑战。我们的生活本身也是很不确定的,人类的未来也完全是如此。因此,教育应该包含着迎接不确定性的挑战。”[10] 不确定性昭示复杂性,推动事物发展呈现非线性特征。“整个世界,从宇观、宏观到微观本质上都是非线性的”[11]。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非线性意味着教育过程受到诸多方面因素影响,任一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的改变,尤其是知识探求的未知性加剧了研究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其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之中,无法很好地兼顾自身道德的涵养,这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研究生提出了挑战。

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研究生群体本身的复杂特性,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不确定性样态。在本科阶段,学生对于自己要达成的目标较为明确,即通过修读课程学分、获得相应绩点、完成毕业论文等要求从而顺利毕业。而在研究生阶段,经过本科的系统学习,大部分研究生对于如何应对课程考核更加得心应手,会将更多精力投入科学研究之中,与研究生毕业密切相关的也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需要知识创新,注重对未知领域的探求,但能否获得期待的结果则很难知晓。因此,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能否想得出来、实验结果能否达到预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使得研究生阶段充满了很大的未知性。以学术研究为例,本科阶段主要学习前人已经发现并经过反复验证的确定性知识,打牢学术根基;硕士阶段开始接触一定的不确定性知识,需要将更多重心放在学习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术方面,掌握专业的研究方法;博士阶段,研究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知识,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能够探索未知领域,更需要有浓厚的学术热情,支撑其进行长期且艰苦的研究过程。此外,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还面临着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研究生大多在毕业后就要就业,但很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压力下不确定自己能否按时毕业,影响其后续的就业规划。可以说,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对于科研的不确定以及对于毕业的不确定性不断累积,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研究生的心理焦虑,也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如何帮助研究生在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

2.价值导向的功利性加剧研究生的内卷化

复杂性理论旨在以多元视角、发展眼光、辩证思维来综合看待事物发展。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动态演变。现代社会是“加速社会”,人们的生活被技术按下了快进键,为了完成工作目标或达到绩点要求,每个人被迫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人们已经体验到加速的力量不再是一种解放的力量,而是成为一种奴役人们的压力”[12]。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价值导向更多体现的是人的工具理性。研究生身处高校场域,高校的教育制度,尤其是教育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行为。目前大多数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便是在本专业领域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很多高校将论文发表数量、科研项目参与数量作为研究生能否毕业、能否获得奖学金的主要标准,人才评价偏重工具性。在研究生评优评奖中,虽然也需要考核政治标准,但要求偏“虚”,而发表论文、学业成绩、学生干部任职、社会实践经历等具体加分项却很“实”。如此一來,不仅会激发研究生对标管理,导致“内卷”问题,加重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更会使“研究生们专注于学历而淡漠于学问,许多研究生的刻苦努力仅只是为了不断积累其今后在社会上的竞争砝码”[13],加剧研究生教育制度过度注重量化评价而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偏颇,导致研究生培养深陷绩效主义困境。

不只研究生,很多导师本身也是青年教师,身上承担着巨大的科研压力,这一压力负荷下,年轻导师担心无法按期完成考核要求,忙碌于各类科研任务之中难以抽身,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分身乏术;研究生担心无法按期毕业,不得不以发表论文、完成项目为首要目标,很难充分享受知识创新的过程,在对外在性、工具性价值过度关注的同时,相对忽视自身道德、心灵与精神的完善,极易产生“佛系”“躺平”等颓废心态,自我价值感逐渐降低。倘若研究生在教育过程中无法得到道德境界的提升,其学术科研极有可能受到利益驱使,造成行为失范与信仰危机,不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发展。

3.社会角色的复杂性加剧研究生的分散性

人总是内嵌于一个关系网络之中,“复杂性思维就是采纳一种关系观、系统观。这也就是说,不是从个体自身而是从关系的角度看待任何事件或实体。”[14] 个体只有在与他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存在和认识。研究生与本科生虽然同在高校场域,但因研究生的社会角色多样,又身处不同的关系网络之中,呈现更为分散的组织样态。一般而言,本科生大多刚刚成年,生理、心理各方面尚不成熟,需要以更多制度化的形式进行管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因此,本科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主要在院系、班级等正式组织中进行,绝大部分本科生能够做到有组织、集体化地学习。相比之下,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学者的这一角色身份,使其所处的组织结构更显复杂。一方面,研究生身处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会等各类正式组织的统一管理之下,需要遵守这些组织制定的制度准则,这是其作为学生身份的基本遵循。另一方面,研究生不仅是学生,更是未来的学者,在学习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开展科学研究,而这一活动的前提是导师指导。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普遍推行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在以导师为核心的师门或课题组中进行。研究生阶段集中的课堂学习、集体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有的研究生跟随导师去企业开展研究或实践,有的研究生可能形成小团队开展科研,有的研究生则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研究生很难实现组织的集体化,这就使得研究生对于年级、班级等组织的归属意识比较薄弱,其日常交往主要围绕师门展开,在导师的主导下,师门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与非学术活动,包括组会、例会、seminar等学术交流,以及不定期的集体出游、聚餐,或者师兄弟间在学术、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沟通。

同时,研究生虽然身处高校,但他们还是社会人,正如马克思所说:“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15]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类型和学习方式更为多样,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不同培养类型和学习方式下研究生的社会角色更为复杂,有的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在职老师,有的研究生在学习之余还要照顾孩子,经常奔波于工作、学业和家庭之间,较少参与集体性活动,研究生群体内部的分散性特征日趋明显。

三、复杂性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优化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承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在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在内卷中激活内生动力,在分散性中强化集体关怀,以此来回应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发展。

1.加强使命引领,帮助研究生在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

不确定性造就复杂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诸多因素融入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包含着自组织、内随机、涌现性、不确定性的非线性过程,这也意味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研究生在不确定性中找寻确定性,增强研究生在环境或组织变动、危机产生、面临挑战的不确定情境下可持续成长的韧性素养。正如埃德加·莫兰所说,教育的使命之一在于“培养迎战不断增长的不确定性的头脑”[16]。这就需要承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和环境的复杂性,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各因素的非线性作用,通过使命感引领帮助研究生找到明确的发展目标。马克思在17岁时就确立起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使命目标,尽管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充满不确定性,但马克思始终坚定使命目标,并用一生为之奋斗。对于研究生而言,虽然当下的科研、毕业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为强国事业奋斗的目标是确定的。在矢志报国的使命感召下,研究生更能深刻领悟强国之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艰巨性,明晰自身肩负的责任,激发持久的奋斗动力。

因此,高校在研究生阶段应该承担起“育新人”的时代使命,使研究生了解到我国发展所处的国内国际环境,以及研究生群体所肩负的时代重任,帮助研究生找准人生的价值坐标,激发研究生自觉奋斗的使命感。一是要育“心中有梦”的人,坚定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探索未来的深层动力消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生的“佛系”“躺平”,反映出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坚定理想信念、养成学术志趣、培养志业精神点燃研究生的人生梦想和远大理想,夯实其成长的动力基础。二是要育“眼中有光”的人,涵养研究生的胸怀格局。当前,少部分研究生存在短视的功利行为,表现为自信不足、害怕失败,或过分在乎得失,甚至因为几次实验的失败就抑郁、轻生。这本质上是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的功利主义。要引导研究生树立大格局,在探索知识、实现价值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集体的关系,坚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培养担当践行的理性自觉。三是要育“肩上有责”的人,增强研究生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责,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17] 研究生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而应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高校要大力开展实践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18]

2.优化评价体系,在“内卷”浪潮中激活研究生的發展动力

复杂性理论认为,任一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具体的内外部关系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产生新的涌现。因而,我们需要树立动态发展的思维方式,根据研究生成长需要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一方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人本性。研究生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使人回归为一个真正的人,进而实现人自身价值的提升与本质力量的增强。”[19] 当前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内卷”现象严重,研究生在科研学习或道德培养方面更多是结果导向,不能充分享受知识创新或道德生成的过程,无意义的竞争与消耗反映出教育导向与评价机制存在问题。高校应按照中央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尊重教育铸魂育人的本质属性,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力破“五唯”,不以发表论文作为研究生考核的唯一标准,更多鼓励研究生勇于挑战前沿性、跨学科的研究课题,涵养敢于尝试的学术品格,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正向功能。

另一方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与其观念意识、认知情感、行为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内隐性,难以被精确量化。因此,对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极其复杂的,必须摒弃原有的以量化为主的评价方法,更多运用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质性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定量测评方法,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考察。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的运用不在于管理而在于发展,在于促进研究生德性发展的“增值”,即“关心学生道德发展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增值,并通过对‘增值的肯定来激励和引导学生的下一步道德发展”[20]。

同时,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认为,整个系统中的元素是“活”的、主动的,通过“学习”积累经验、适应环境的适应性主体,系统的演化是在主体适应成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研究生为中心、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其效果直接取决于研究生的思想认知、情感共鸣与心理需要。只有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研究生的自我育德,才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纳、认同与内化,从而达成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课程教学、导师的指导固然重要, 但研究生教育不应该是导师手把手地传授知识、经验的过程,研究生教育的过程更需要激发研究生自身的独立性,使其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研究。”[21]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研究生具备较强的自主意识,能够完成德性的自我建构、知识的自主学习、规范的自觉践行和价值的自我引领。他们通过对教师传授的政治意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信仰等的检视、理解、选择、内化,进而对其进行重组、再体验和再加工,最终实现自我道德认识的提升、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情感的丰富。

3.建构育人共同体,在分散性中加强对研究生的集体关怀

复杂性蕴含开放态,“任何具有复杂性特征的事物都必然会产生一种开放包容的场域,通过吸纳、融入和汇聚各种要素,一方面维持复杂性的持续和发展,一方面赋予复杂性发展的内容性动力”[22]。在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不是单一主体,而是多元主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调动多元主体力量,建构集体关怀的育人共同体。多元主体应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共识和责任分担结成融合育人力量,协同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不同场域、不同主体间相互对话、相互交往的育人共同体,使每一主体都能充分发挥自身对研究生道德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以众多要素的合理整合、有机互动形成育人的强大合力。新时代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实现导学间的双向互动,更要调动多元主体力量,壮大育人队伍,拓展育人场域,通过课堂、生活、网络、角色、团队、实践等多路径多场域交互协同,厚植集体关怀的育人生态,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

一方面,我们要发挥好导学团队的育人功能。除了导师自身育人以外,还要重视团队育人的作用。浙江大学首创“五好”导学团队评选,以“尊师爱生好”“教学相长好”“同学互助好”“文化传创好”“团队发展好”为“五好”建设要求,在重视科研成果的同时,将考量点更多着眼于导学关系建设[23]。这既要求导师角色在场,在团队育人中为研究生学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保驾护航,也强调师生双向发力,实现导学间的良性互动。借助团队力量,加强导学团队成员之间经验、思想、情感的分享交流,师生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启发,形成导学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对研究生学术与人生的全面领航。另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类外部生态,不仅要实现导学间的双向互动,更要调动多元主体力量,把个人与他者结合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生态包括学术发展生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管理服务生态,着力解决研究生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的问题;安全稳定生态,重视对研究生育人环节突出问题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让研究生在充满阳光、自信、友爱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等等,其共同使命是在润物细无声的集体关怀中推动研究生的德性塑造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7-05) [2023-08-20]. http://www.moe.gov.cn/jyb_sjzl/ sjzl_fztjgb/202307/t20230705_1067278.html.

[2] 耿有权. 研究生教育学导论[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125-127.

[3] 李东坡. 复杂社会条件下社会心态培育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5: 95.

[4] 柯尔伯格. 道德教育的哲学[M]. 魏朝贤, 柯森, 等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45.

[5] 魏同玉, 徐文彬. 论知识构成及其对知识教学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3): 96-102.

[6] 陈洪捷. 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4): 2-8,188.

[7] 刘贵华, 孟照海. 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逻辑[J]. 教育研究, 2015(1): 66-74.

[8] 陈乐. 准知识生产者: 知识生产与自我生产的双重属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0(10): 48-53.

[9] 程斯辉, 刘宇佳. 试论教育的尖端性[J]. 教育科学研究, 2022(9): 5-10.

[10] 莫兰. 整体性思维: 人类及其世界[M]. 陈一壮, 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31.

[11] 武杰, 李宏芳. 非线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吗?[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0(2): 1-5.

[12] 罗萨. 新异化的诞生: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M]. 郑作彧,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110.

[13] 董云川, 唐艳婷. 试论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6): 8-14.

[14] 多尔. 后现代与复杂性教育学[M]. 张光陆, 等译.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367.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88.

[16] 莫兰.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 陈一壮,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88.

[17] 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會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9-05-01(2).

[18]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 人民日报, 2022-04-26(1).

[19] 鲁洁. 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4): 1-6,65.

[20] 叶飞. 回归本体价值的德育评价改革[J]. 南京社会科学, 2022(1): 147-154.

[21] 李安萍, 陈若愚, 胡秀英.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认识的形成与思考[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1): 26-32.

[22] 李东坡. 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及其创新发展[J]. 教学与研究, 2018(2): 34-42.

[23] 覃鑫渊, 任少波. 德育共同体: 建构导学关系的新视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9): 67-72.

(责任编辑 刘俊起)

猜你喜欢

复杂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