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实践研究
2024-03-15韩喜春范蓉融
韩喜春,范蓉融,袁 晶
(1.西安开放大学 文法教学部, 陕西 西安 710018; 2.国家开放大学 外语教学部, 北京 100039)
一、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与同时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明确要把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专业课和公共课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和公共课教育有机结合、协同发展的氛围。[1]开放大学同样承载着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课程思政在开放大学英语教学实施中确实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把问题的解决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有些国家很早就发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隐性渠道。新加坡注重将德育寓于各科教学,以品格教育、爱国教育和宗教文化教育为中心展开高校道德教育,使学生在隐性渗透的过程中树立自身的价值观和国家认同感、归属感。法国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教育并不是靠单一的专门教学就能完成的,法国教师被要求在语言课堂上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在生物课堂上教会学生尊重热爱生命、关心爱护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道德意识。日本提倡德育融入学科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国内研究现状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国内学者也更加关注对课程思政的研究,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主要包括:一、课程思政基本问题研究,有内涵、特点、意义等;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研究,包括课程思政理念中的基本关系、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运行机制等;三、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研究,包括开发研究、改进研究;四、英语课程思政现状调查研究等。
三、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必然趋势。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人类的社会需求得到全面发展[3],也要使人类的社会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更是要实现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生产劳动的关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劳动精神的培育,让教育既可以丰富人的思想、增长人的知识、锻炼人的技能,还可以挖掘人的潜能、塑造人的个性、丰富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人的健全与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理论基础和强大理论支撑。[4]
2.隐性教育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教室生活》(Life in Class)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隐性德育研究也随之逐渐发展起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柯尔伯格受到杜威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思想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公正团体法”及“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等,强调潜移默化、自我自动接受教育的渗透式的“隐性课程”,促进了西方传统德育在当时新世界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之后,涌现出了从多学科综合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文化发展趋势。
四、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
1.课程思政概念
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以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人生观。并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本,以协同育人为理念,以立体多元为结构,以显隐结合为方法,以科学创新为思维的教育教学理念。[5]胡杰辉指出全面理解外语课程思政内涵应从以下三个视角出发:教育政策视角、课程理论视角以及外语学科视角。从教育政策上看,外语课程思政贯彻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践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标准;从课程理论视角出发,课程思政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学方法,既是一种新的课程观又是一个教学体系;从外语学科视角展开分析,外语课程思政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外国语言文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将语言学理论用于挖掘思政元素,在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的同时增强课程思政的学科特色。[6]
2.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图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大背景下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三方责任主体共同努力。教育部门统筹部署,学校加强培训,英语教师共同加强建设。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图如图1 所示。
图1 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图
3.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宏、中、微三观解读
(1)在宏观层面:教育部门统筹课程思政。教育部门处于责任主体高位,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统筹安排工作。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教育部门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第一,做好课程思政政策研究、制定和颁布工作。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和颁布国家教育部门层面的与课程思政建设和践行相关文件和要求,提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文件,把握宏观层面的引领。同时,加强政策运行力度,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和颁布实施性文件,以指导课程思政的全方位展开。第二,加强课程思政理念宣传和培训力度。教育部门加强课程思政理念培训工作。聘请有威望、有成果的知名教师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和传播手段普及课程思政的理念,让教师对课程思政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知,将思政教育融入语言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促进真善美育人全面推进。[7]
(2)在中观层面:学校具体落实课程思政安排。一方面要做好解读、培训与落地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监督课程思政理念的落实与践行效果,实现全课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的全覆盖。第一,课程思政培训落地。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视角对课程思政进行多角度研究,例如,立项相关课题进行课程思政研究,剖析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以及实施策略等,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指导。让思政课程发挥自身的优势,为英语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例如,采用线下讲座或者面对面的答疑形式,让思政教师为英语老师答疑解惑,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政理论知识面,有能力开展课程思政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第二,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建设。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可以辅助教师找准课程思政的特色,明确其中内涵,确保评价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动态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质量与水平。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与评价标准,一方面可以加强课程思政的落实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政育人的教学氛围。第三,课程思政智慧辅助。基于对公共英语教材在思政内容育人覆盖面的梳理,发现薄弱点,细化、丰富、匹配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辅助资源。通过实时平台数据更新和算法,提升供需匹配,实现个性化内容推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数字资源文本、音频、视频、图像、动画等形式。
(3)在微观层面: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牢固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不断改善和解决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牢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追求“立德为先”的价值观是英语教师跟上新时代教育步伐的必然要求。在课程思政教学中,英语教师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教学方式,教师思政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课程思政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加强自身的“立德为先”价值观非常重要,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钻研课程的教学目的,在厘清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认真挖掘出英语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启用智慧教育辅助是课程思政个性化服务的保证。找准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爱好,以及思想状况,采用恰当的思政教学方式方法;在单元安排上,对整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和分析,再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思政点的展现做出清晰的规划和准备,达至春风化雨般地浸润学生的心灵的最佳育人效果。第三,课程思政资源案例库建设。根据英语职场系列课程的各自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基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正能量,突出主题,制定每个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要求教学目标清晰、教学分析到位。还可以录制微课说明,对典型案例进行讲解,体现案例融入的教学过程,达到在课程教育过程中自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元素的目标。将优秀案例结集成库。整个案例库建设为持续滚动的四个学期,每学期完成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25%。每学期末对所建课程评价验收,分为A、B、C三档。提交验收的材料包括,案例教学视频、案例教学课程设计、课程说课视频、教学PPT 等相关材料。每学期末验收一次,同时启动下一轮建设。对于验收达到A 档和B 档的教师,给予有差别的奖励。
五、课程思政元素分类和教学设计案例
1.课程思政元素分类
公共英语学科作为语言学科,天然带有情感育人基因。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依托是教材,与教材相关主题的文本、视频资源,以及相应的任务活动。结合《纲要》给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容,以马克思主义全人教育理论,解构公共英语课程教材思政内容,拆解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国家3个人格发展维度,6 个子类和38 个具体培养项,具体分类如表1 所示。
表1 思政元素分类表
2.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本研究中教学设计案例以职场系列之“管理英语2”课程第一单元“建立关系”的对话1“体检事宜洽谈”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对话语篇教学设计的思路。
(1)教学内容。从单元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以下4 个语篇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确定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把思政育人目标细化到单元学习的每一个部分,也确定这一单元指向思政元素的“爱岗敬业”“合作精神”主题。使教学目标以及思政育人目标更清晰且更具可操作性。如表2 所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进一步拓展认知边界,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新的能力。
表2 “管理英语2”第一单元“建立关系”教学内容
(2)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学习情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优化教学情境。下面以“管理英语2”第一单元“建立关系”的对话1“体检事宜洽谈”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设计,如表3 所示。
表3 “体检事宜洽谈”教学设计案例
(3)教学评价。课后评价是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重要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也是对教学目标的检测。这张学生评价表提供学生就所学内容一一进行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自身的学习情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和教师可在教学任务结束后根据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从A 到C,A 代表良好,C 表示欠缺。评价表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的参照,以便随时调整后续教学节奏。表4 是以“体检事宜洽谈”为例设计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可供教师参考借鉴。
表4 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表
六、结语
本研究是基于调查研究提出的建设路径和设计案例,用实践结果尝试推动开放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为课程思政理念切实融入开放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提供案例探索。“课程思政”作为现阶段研究热点,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普通高校的专业课层面,后期可以延展到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层面,为开放大学教师和职业院校教师提供更多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