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南疆纺织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
2024-03-15杨洪红张毅赵业旺蒲吴霞
杨洪红,张毅,赵业旺,蒲吴霞
(1.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2.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0 引言
纺织服装产业是新疆地区的重要民生产业,在繁荣市场、吸纳就业、提高人民收入、加快城镇化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十三五”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纺织服装等主要产业已实现了16.9%的高速发展。在兵团“十四五”规划中,把纺织服装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1-2],出台一系列政策,依托新疆地区棉花资源优势,重点支持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等重点师市壮大产业规模,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效益,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2023年3月15日,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园区”并授牌。截至目前,具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5家。已建成纺锭规模近180万锭,织布机4 000余台,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条正逐步形成规模,已成为全疆纺织原料最丰富、印染规模最大的地区。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企业为宗旨,走生产制造与学习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办学道路,使学生能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去学习实践、工学结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根本路线[3]。当前关于校企协同,共同育人的主要研究有:高峰[4]研究了“双创”升级背景下校企协同长效育人机制的构建,提出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引领作用,挖掘既有优势、整合内部资源,推动校内机构和产学研平台在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高校与企业互联互通、互鉴互享,着力构建校企协同长效育人机制的有效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高质量社会发展。袁雷鸣[5]研究了深度探究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策略与实践,针对教学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提出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完善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措施,以适合我国实现“大国重器、工匠精神”的需求。周勇军[6]研究了政校企协同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路径,提出通过梳理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在产教资源、组织治理、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及保障体系方面的建设原则,发现各参与主体在工作实施中的现实困境,进而探索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同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施策略,从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上述研究为本文研究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是阿拉尔市唯一一所设置纺织大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本着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宗旨,探究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加大纺织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及时缓解阿拉尔市纺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技术难题,以及纺织技能人才缺口加剧,全方位培养技能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任务越发迫切等问题,同时对于现代纺织专业的发展及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就业岗位需求调研及现状分析
1.1 阿拉尔市就业岗位需求
通过对阿拉尔经济开发区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新疆锦域纺织有限公司、阿拉尔市运盛纺织有限公司、阿拉尔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新疆东彩纺织有限公司等10余家纺织企业进行调研,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阿拉尔市多数纺织企业公司对纺织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职位类别主要是基层技术或基层管理人员,尤其是纺纱工艺员、织造工艺员、纺织品检测员等。其次,疆内纺织企业不仅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如如何进行细纱接头、织布织造疵点及时解决等有一定要求,而且对创新设计能力如如何进行花型设计或面料设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均有要求;最后,近年来阿拉尔工业园区纺织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入职后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把具有技术技能的优秀人才留在企业,留在新疆是当前企业对高职类毕业生最大的期待。因此,对纺织技能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防止出现“留不住”的情况[7]。
1.2 当前校企协同育人的现状分析
1.2.1 学生方面
当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缺乏职业规划和吃苦耐劳的毅力。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学习环境到工作环境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不能较好的适应,主要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顶岗实习,不能较好的融入企业中去,对企业文化认同停留在较浅的层次,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毕业后选择其他行业。
1.2.2 学校人才培养方面
目前大部分教师均来自普通高等教育,从毕业学校来,到工作学校中去,理论与实践能力不均衡,脱离生产一线,对于企业人才需求定位不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他们之前接受的教育来培养学生,造成学生的能力与实际不相符的现象。实际岗位与专业设置的契合度不够,专业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足。同时,高职教学使用的教材存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内容,或者教材内容与实训室设备相脱节。教材内容建设上,没有将专业所需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缺乏专业性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思维,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最新的信息和企业先进技术。
1.2.3 企业方面
产教融合实现的关键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主体是“企业”和“学校”,由于两个主体分处于不同的社会系统,两者在运行中因合作深度不够,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只是希望从学校招聘实习生来缓解企业用工紧张的困境。同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大部分由学校单方面制定,企业方面的参与较少,企业导师忙于工作,兼职授课时间太少,没有充足的时间与学校一起培养学生。
2 具体研究实施方案
2.1 成立纺织职业教育联盟
一方面,南疆地区纺织高校、纺织行业协会、阿拉尔纺织领军企业三方协同,成立纺织职业教育联盟。充分运用企业实地调研、市场调研、问卷调研得出南疆区域内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或现代纺织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找准产业链的产业需求;由产业需求,拟定出需要的岗位(群)需求,进行了岗位设置,学校针对产业需求的岗位(群),决定需要供给的人才培养,绘制现代纺织专业群的组群逻辑,保证人才培养的定位正确;同时通过课程体系构建(核心课程体系)来保证相应岗位人才培养的质量,使企业从业人员、高职院校毕业生达到企业生产技术链的要求;最后充分参照行业协会制定的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设置了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包含先导课程、专项课程、提升课程、工作课程。先导课程包括纺织导论、纺织英语等;专项课程包括纺织材料、染整基础、服装概论等;提升课程包括织物组织结构与设计、国际贸易地理等;工作课程包括纺织品标准与检测、纹织设计与CAD应用等。
2.2 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
“胡杨精神”是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这16个字为内涵,体现了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是一种扎根边疆、默默奉献的价值取向。成立于2020年4月的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近60%生源来自内地省份,将“胡杨精神”紧密贴合塔职院办学育人实际,导入人才培养、专业教学全过程,着力打造学习好、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为新时代边疆建设添砖加瓦。以“胡杨精神”这一核心课程思政理念为统领,同时塑造学生对企业诚信、忠诚,同时具有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制定核心思政目标,再深入挖掘各课程工作任务下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在采用多元化方式将思政元素展现出来,构成以工作流程环节和课程思政目标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达到加深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快速达到共鸣的目的。共同推动实施厚植爱国爱党情怀、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纺织择业观和踏实的工作态度,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奋斗方向[8]。
2.3 增强“双师型”培养的力量
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开发任务驱动式活页式教材,同时邀请纺织职业教育联盟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高级工程师不定期为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学生做纺织新技术讲座和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顶岗实习过程中,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企业技术骨干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帮助他们提前熟悉企业环境、学习企业文化,并掌握纺织厂各车间的生产工艺制定与实施、生产管理、质量分析与控制、设备维护与保养、原料与产品质量检验等相关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管理制度,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提升对工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同时可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双方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及课题研究开发,提高校内教师实践操作技能,增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同时掌握企业现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使教师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进行精准对接,达到“双师”水平。
2.4 加大开设职业技能与考证培训幅度
当前开展技能培训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发展技能人员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胜任现在的日常工作及未来的工作任务。然而传统上的培训重点一般放在基本技能与高级技能两个层次上,但是未来的工作需要员工更广博的知识,因此还需要在能力培训方面下功夫,如培训技能人员学会知识共享,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来调整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此外,通过技能考证,不仅使技能人员工作能力得以提高,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提供了可能,也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和较高收入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学校依托现有实验室设备、校中厂、校企师资及校内外教学资源等,针对校内专业学生、应届毕业生、区域内纺织企业员工等积极开展纺织纤维检验工、纺织针织染色工、纺织品打样工、1+X(纺织面料开发)等多个工种的技能项目培训,对其进行理论+实操考核提升,同时可开展新型学徒制和现代纺织技术“双元制”教育模式,普惠更多的纺织基层员工,对其开展在线教育或网络教育,提供部分现场教学等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南疆地区劳动者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撑,并让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各个环节,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此外,还可以探索学校与企业共同举办技能大赛方式,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获奖同学颁发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从而使学生更快更强的适应工作环境。
3 结语
随着我国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新疆南疆地区的纺织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纺织产业有着明显的集群优势,同时也面对激烈的竞争。同样,企业对纺织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新疆地区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应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发展,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依据带动校企双元育人,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形成合作育人的长远有效的体制机制,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更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