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山民族刺绣发展制约因素与推广路径探究

2024-03-15刁莎

西部皮革 2024年2期
关键词:保山刺绣民族

刁莎

(保山学院 艺术设计与珠宝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0 引言

在我国,少数民族刺绣被誉为“指尖的艺术”和“心灵的花朵”,是少数民族群众表达认知世界的经验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而保山刺绣历史悠久,加之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地方,受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个民族形成各具特色的刺绣文化和独特风情,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繁荣做出贡献。

1 保山民族刺绣工艺发展的必要性

1.1 推进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保山民族刺绣的绣品花样种类繁多,图案更是各有千秋,其中,以傈僳族、苗族、彝族服饰应用最广,多是记述人们日常中较为常见的事物,但有些结构严谨、纹样简练;有些活泼稚拙、造型夸张,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因此,推进保山民族刺绣工艺发展不仅能够凝聚人们的文化认同,避免技艺断流、多样性丧失,助推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更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1.2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好少数民族刺绣这一宝贵遗产,保山各宣传部门、相关手工艺协会等多个行业共同推动刺绣产业的发展,组织人员进行民族刺绣的学习和交流,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刺绣人员培训以及设计比赛和一些宣传活动,鼓励更多的民众来从事刺绣生产,并利用电商提升刺绣产业的经济价值。这些措施都对弘扬保山民族刺绣文化及带动当地妇女就业、增加家庭收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保山民族刺绣的优势特色

2.1 保山民族刺绣具有独特性

云南省保山市境内有彝族、苗族、白族、佤族、回族、傈僳族、满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布朗族等12种世居少数民族[2]。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0.9%,这里几乎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刺绣文化和刺绣技艺,其绣法变化繁多、想象丰富、色彩搭配强烈,这些不同的刺绣技艺、文化形成了保山特色的民间民族刺绣艺术,极具代表性的如:昌宁苗绣、龙陵傈僳族刺绣、瓦房彝族刺绣等。

昌宁的苗绣,堪称“藏在大山深处的高定”。苗绣技法的独特,结合联想、夸张和比喻等手法,将自然动植物、几何图形和文字等元素具象通过审美加工,展现了苗族人崇尚自然,追求“灵性”,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3]。

瓦房彝族刺绣将剪纸与其结合起来,通过刺绣来记录日常生活,用简练但故事丰富的纹样、对称严谨的构图、鲜亮明快的调和色彩,来表达看到的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节日庆典等,通过刺绣给易碎的剪纸艺术作品延续了生命,表现出一种灵巧而纯朴的美感。

保山龙陵、腾冲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将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自己的衣服上,普照大地万物的太阳、月亮、星星、花、草、果实等图案绣在衣物上,将贝壳饰品装饰在衣领、裙边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技艺精湛、图案丰富、独具特色的傈僳族刺绣,一针一线都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2 发展基础良好

保山有悠久的刺绣历史,精湛的刺绣技艺和丰富的刺绣文化,这使得保山刺绣产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保山民族刺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近些年,保山政府非常重视刺绣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刺绣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刺绣特色优势,成立合作社、与高校研究院合作、进行技能培训等。

以龙陵县为例,2018年9月21日,龙陵县平达乡与上海市闵行区携手创建了龙陵县黄连河村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村党总支+公司+合作社+非遗+农户”的模式运营,2018-2022年期间,龙陵县黄连河村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共带动73户200余名傈僳族妇女入社,完成各类刺绣和编制产品订单3 000余件,实现户均增收7 200余元①。

与此同时,保山市各县区也都在积极努力探索发展道路,其中昌宁县五彩盛装刺绣专业合作社苗族服饰非遗工坊在2023年还成功入选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这些成果和进步得到了当地企业和民间手工艺人的肯定,并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因此保山民族刺绣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产业生态。

2.3 知名度不断提升

保山民族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现在很多家庭给婴儿准备日用品时,会选择带有美好祝愿又很实用的墩绣装饰的裹被、抱圈等。同时,保山近年来也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民族展示活动,例如自2017年以来,5次参加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将保山苗族、布朗族、傈僳族等传统民族服饰展示到大众视野中,展现了保山少数民族的审美情趣,更呈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丰富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同时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这也进一步提高了保山民族刺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保山民族刺绣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产品形式单一,品牌塑造缺位

目前保山民族刺绣类非遗产品形式单一,大多停留在制作传统服装、刺绣装饰画或者刺绣手工包的层面,现代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更多的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而保山民族刺绣产品审美上缺乏时代性与生活性,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凸显出各民族的特色,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不仅使得产品的受众群体太过于局限,也导致极大削弱了其传承与发展的内在活力。

同时,保山民族刺绣目前还没有做出具有影响力的刺绣品牌,而品牌塑造缺位主要是因为地方产业起步较晚,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同时相关从业人员的品牌意识薄弱,大多数绣娘只注重短期能不能把做好的产品卖出去,而缺乏长远发展计划,这也导致消费者缺少了品牌效应带来的购买驱动力。

3.2 工艺耗时费力难继承

保山民族刺绣多是运用在服装中,很多少数民族的母亲在女儿出生就开始为其刺绣结婚的盛装,一整套苗族“五彩盛装”制作完成时可能需要耗时近十年,其耗时费力可想而知[4]。同时,也因为刺绣的耗时与困难导致人才后继乏力。首先,少数民族刺绣主要是通过家庭传承或传统的师徒制传承,学习需要时间磨练,但子女或者徒弟学习一段时间放弃了,那这种闭塞的传承方式,非常容易造成文化传承上的断层;其次,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刺绣的很多,但是愿意认真学习的很少,多是走马观花的感受一下就放弃了,或是认为在外打工赚到的钱更多更快。这使得刺绣产业在人才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尤其是专业的设计师和技工。

3.3 现代科技给传统手工艺带来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低成本的机械仿刺绣工艺涌入市场,用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花样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纹样之间互相抄袭模仿,导致民族辨识度越来越低,有些还特意标注手工传统刺绣来混淆视听,衍生出市场的无序竞争,再加上消费者对传统的刺绣工艺、民族纹样了解较少,阻碍了传统刺绣的传播与发展,严重降低了民族刺绣类手工艺非遗产品的艺术价值。

3.4 保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

保山地处七彩云南之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保山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要冲,但同时,这里低纬度高海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海拔最低535米,最高达3 780.9米,这意味着保山拥有丰富山脉峰峦和自然资源的同时,少数民族聚集地所处位置非常偏远,交通闭塞道路崎岖复杂,这样的自然条件让地方的民族文化资源独特丰富且保存较好,但地处高寒山区水冷草枯的生活现状,制约了村镇的发展,难以发展规模产业,也让传统刺绣走出大山多了很多阻碍。

4 保山民族刺绣工艺发展的路径探究

4.1 文化传承

民族刺绣要发展,首要的重心还是传承,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保山民族刺绣需要保持本土文化特色。本土特色主要体现在题材内容的本土化,将地方自然景观、民族文化、民间传说等作为取材内容,通过绣制图案和纹样来表现当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特色;其次是色彩的本土化,保山各民族刺绣的色彩各不相同,视觉效果鲜明,例如龙陵傈僳族就是以大红、水红、黑、白、黄、绿、蓝七色为主进行刺绣创作;再者是工艺的本土化,保山民族刺绣的工艺独特,如前面阐述的昌宁苗绣、龙陵傈僳族刺绣、瓦房彝族刺绣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最后是表现形式的本土化,保山民族刺绣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服饰、裹背、围裙、床褥被套等,这些刺绣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形式。

第二,完善刺绣类非遗人才的培养机制。其中包括给目前的刺绣类非遗传承人构建沟通的平台,平台能对非遗传承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和规范管理,同时方便了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学习,形成良好的内驱氛围;其次是多方位培养传承人,可以将刺绣类非遗纳入地方学校教育课程中,如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经常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到摆榔民族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交流和学习,学生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中来,新鲜的血液也能给保山民族刺绣改进与创新带来积极作用。

4.2 做好产品研发,树立品牌意识

古老的东西很美,但不一定适合当下的审美与需求,但是通过一定的创新,一样可以把传统文化发扬广大。刺绣工艺在服装、家居生活用品等的设计制作中均有体现,这说明民族刺绣创新设计能从多个维度切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使设计作品具有民族精神内涵、民族文化,这也决定了刺绣类非遗的活态过程一定会伴随着时代、科技、经济发展而不断丰富和优化。因此,保山民族刺绣需要创新的不仅仅是技艺,更要懂得融合当代的艺术与需求,深挖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要在刺绣工艺与时尚结合上开拓空间,这是一种新的生命力。

刺绣作为云贵川地区的地域特色之一,走品牌化是必经之路[5]。保山民族刺绣品牌需要转变观念,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一方面,在刺绣产品制作过程中,注重细节和品质,追求卓越和完美,这需要刺绣师具备高超的技艺和耐心,同时除了工艺上的精湛,也需要提升产品的设计、色彩、包装等方面的品质;另一方面,地方需要通过品牌形象、品牌传播等方面来传递民族刺绣的价值和特点,在刺绣品牌的构建中,品牌意识能够帮助品牌在市场上树立独特的形象和地位,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4.3 跨界合作进行创意性文化消费

一方面,文旅融合,持续推动非遗传承。刺绣类非遗项目可以与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将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共享资源、吸引人流、协同发展,不仅可以对非遗刺绣进行活态传播和传承,还可以提升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跨界合作,共享经济。各地可以将民族刺绣与优秀的影视、游戏、文创等多个领域进行跨界合作,通过IP授权、联名等方式,将刺绣元素融入到其他产品中,以拓展刺绣的应用场景和受众群体,这样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同时也可以增加刺绣品牌的知名度和收益,提升品牌的品质和形象。

4.4 利用自媒体推广宣传

保山民族刺绣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宣传,虽然走出大山在路程上有阻碍,但是网络是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地方,地方民族刺绣品牌可以贴合“互联网+”时代背景,将企业和产品的宣传主阵地放在新媒体平台上。

一方面,可以用企业名称或者地方特色作为IP,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宣传,加深大众对品牌和内容的印象,同时将产品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展示和引流,提高品牌与生活之间的亲密度,从而提高品牌的传播宣传力度。

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增加活动,增加曝光度。例如可以与地方产业合作,在地方产品销售直播中穿戴保山民族刺绣产品,通过作品的呈现唤醒了人们对历史民族美学的热爱,让更多人了解到民族刺绣、民族文化。

5 结语

文章仅从设计的角度对传承与发展提出针对性意见,希望对保护保山民族刺绣及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保山民族刺绣是具有民族文化沉淀的,有自己特色和灵魂的,如果能够合理的将本土文化、刺绣手艺与时尚结合,创新出新的东西,体现原创的价值,是一种难得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注释:

①数据来源:龙陵县人民政府网https://www.longling.gov.cn/,2022年09月。

猜你喜欢

保山刺绣民族
我们的民族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走过万水千山 最爱一座保山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清新唯美的刺绣
多元民族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PTN技术在保山广电网络的具体应用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