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分析与2024年趋势展望

2024-03-15佟成元李思函

北方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内蒙古

佟成元 李 媛 李思函

摘  要:2023年全区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需要关注,如消费恢复缓慢、企业盈利能力弱、民营经济不活跃、产业结构不优以及各类风险在加大。2024年,内蒙古应从扩大消费和投资、改善营商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居民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     形势分析     经济运行

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内蒙古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着力在“扬优势、补短板、提信心、抓重点”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年经济运行整体上延续恢复向好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3%,在已公布全年经济运行情况的29个省份中排名第三,为2016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从三次产业看,三次产业分别增长5.5%、8.1%和7%,服务业总量迈入万亿元门槛。从需求侧看,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8%,增势强劲;进出口总值达1965.3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4%,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0.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第3位,表现抢眼。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一、2023年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原材料及初级产品产业比重较高,截至11月,全区能源、冶金、化工增加值占工业重为88.9%,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倚能倚重的产业特征较为明显。二是消费恢复相对缓慢。受就业、收入等预期偏弱影响,民众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仍在持续,预防性储蓄倾向依然较高。近年来,住户储蓄存款增速趋势不断走高,从2020年的11%持续上升到2022年的17.8%,2023年住户存款增速为13.4%。三是价格指数持续低迷。受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以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比上年下降7.9%。受市场需求减弱、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持续回落,并带动内蒙古工业利润不断下降。四是民营经济活跃度不高。2023年,全區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5.6,截至11月份数据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投资的下降表明内蒙古民营经济活跃度不高、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足。五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缓慢。2023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30元(低于全国1088元),与全国的差距在不断加大,比上年增长6.1%,未能追上经济增速。从收入构成看,收入主要来自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仅占总收入的5%左右,增速低于工资性收入4个百分点。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牧区可支配收入的2.7倍,两者增速分别为5.2%和7.6%,差距收窄的速度缓慢。

二、2024年形势展望

从不利因素来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纷争和军事冲突多点爆发,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各大经济体普遍出现疫情后经济的“疤痕效应”。据国际机构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和贸易整体上不如疫情之前,世界经济增长约2.9%,展望中长期,全球经济增长将依然乏力,我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从国内看,经济发展中还面临很多风险和挑战。一是市场主体信心不足。失业率走高、房地产萎缩等多种因素导致家庭财富缩水,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对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家没有足够的信心扩厂招员、加大研发投入,劳动力市场存在“求职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问题。二是各类风险在增加。中小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抵补能力较弱。截至2023年,中国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占比约九成,但资产占比不足三成,中小银行风险依然存在。房地产市场有外溢风险,尽管当前多项政策调整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资金链断裂压力仍然较大。2024年是城投债到期高峰年,在债券到期规模增加、再融资难度加大、地方财政支持减弱等背景下,可能会出现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

从有利因素来看,我国经济总体上持续恢复向好,全年经济运行呈现“一高一低两平”的特点,即增速较高、就业平稳、物价较低、国际收支基本平衡,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总的看,未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不断集聚增多,这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向扩张,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为内蒙古2024年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使内蒙古可以更好地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此外,从内蒙古自身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围绕推动产业发展、扩大有效投资、强化金融支持、降低企业成本、提振消费信心等,不断加强政策供给和运行调度,接连打出了系列政策组合拳、工作组合拳、改革组合拳。特别是随着国务院《意见》的加快推动落实,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的叠加发力,为内蒙古带来了重大政策利好和宝贵发展机遇。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扩大需求,激发消费潜能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2024消费促进年”相关要求,出台自治区消费促进年相关政策和活动计划,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突出重点品类、节庆时令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二是稳定和壮大传统消费。提高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数码产品、节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品的普及率,加快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步伐。三是谋划更多增量政策。推出惠民惠企措施刺激消费,包括节假日期间发放消费券、景区门票减免、智能产品体验、家电换新补贴、汽车购置或换新补贴等。四是在社交媒体上加强对内蒙古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内蒙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开展文娱旅游活动或体育赛事,打造“活动+旅游+美食+文化”一体化模式,构建商旅文体融合新场景。五是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城市便利产品“下乡”和优质农副产品“进城”,深度挖掘城乡消费潜力。六是资助企业的研发活动,开发区域特色文创产品加工生产线,推动创新产品尽快走入消费市场,并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

(二)持续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全力抓好项目投资,加快项目落地。2024年国家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内蒙古要精准对接国家政策投向,聚焦重大产业项目狠抓招商引资,抓好项目筹划储备和筛选工作。二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打通制约民间投资的堵点、难点、痛点。三是提高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和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持续提高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力度。完善财政科技资金支持方式,综合运用政府采购、风险补偿等多种直接和间接投入方式,带动投资向创新链各个环节集聚。搭建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加大对高技术成果产业化扶持力度,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三)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市场活力

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认真落实降本减负政策,在国家税费支持政策上做到不拖延。加强直接面向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发布和解读引导,并有针对性地向民营企业推送税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同时,围绕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探索实施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等政策。二是优化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市场准入方面,逐渐降低投资门槛,提高民营企业对包容审慎监管、多部门联合检查的满意度。促进形成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形成对民营企业家的“软鼓励”,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和用工需求保障。畅通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健全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社会保障等接续的政策机制。发布民营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提高对紧缺人才的引培力度。探索建立普通高校、職业院校和民营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创新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四是要搭建沟通平台。为民营企业家搭建更多的交流沟通的平台,为他们提供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通过交流让企业家们反映情况,讲出现状,助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问题。

(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力度,着力提高亩产、提高效益。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强做大企业上重点发力,尤其是乳肉薯绒产业和玉米产业。加强“蒙”字标品牌打造,将内蒙古产品做成好品牌、做出美誉度、占领大市场。二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内蒙古要一手抓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手抓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传统能源产业既要稳保供更要转型升级,高载能产业要加强绿电供给与数字化转型一体推进,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高端化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结构中的比重,逐步实现内蒙古向清洁能源大区的转变。三是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大力推动5G技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慧矿山等方面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加快过剩低效产能退出,加强工业项目节能节水改造,强化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创建低碳零碳示范园区,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五)多渠道促进增收,改善居民收入

一是提高重点群体就业水平。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提供场地、政策咨询、金融信贷、技能提升、创业指导等支持,鼓励创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创业扶持补贴。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的企业,发放一次性带动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探索在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设置公益性岗位,安置城镇困难群众就业,建立岗位补贴用人单位分担机制。挑选市场需求度高、用工量大、适合低收入群体就业的康养、家政、建筑等职业工种,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培训+就业”联动机制,以就业为导向开展精准培训,增强致富本领。二是提高专业人才收入水平。对专业人才群体,实施差别化激励政策,健全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人才收入分配制度。三是以产业带动收入提升。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以产业和就业带动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六)防范化解风险,创造良好风险防控环境

一是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吸收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根本,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才能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加强财政、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政策统筹,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保持经济增速快于债务增速,改善社会预期,开源节流并举,稀释地方债务风险的存量和增量。二是加强地方债务监督。优化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强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债务的管控兜底责任。通过审计、财政部门对风险点和高危区域跟踪监管,进一步完善债务问责机制,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妥善处置和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三是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因势利导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建立监管责任归属认领机制和兜底监管机制,确保一切金融活动特别是非法金融活动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担责。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下,明确地方在维护区域经济及金融稳定方面的事权责任。提高不诚信企业的违规成本,完善退市机制,对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或财务造假等严重问题的企业,及时从市场中剔除。四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保交楼,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弥补房地产市场缺口。

参考文献:

[1]康丽娜.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加速挺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N].内蒙古日报(汉),2022-04-06.

[2]吴淑娟.2024消费促进年,激发有潜能的消费[N].经济导报,2023-12-29.

[3]杜勇锋,李媛,佟成元,白宇欣.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J].北方经济,2023,(6).

[4]黄世钊.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N].广西法治日报,2023-11-24.

[5]刘旭颖.回望2023,消费提振乐享全年[N].国际商报本报,2024-01-05.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内蒙古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2019全球经济运行的三个特点
美丽的内蒙古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可爱的内蒙古
对新医改下的医院经济运行管理探讨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