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创新理念探索与实施

2024-03-15邓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展陈设计博物馆

摘 要:开放空间是博物馆公共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大众对博物馆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开放空间也逐渐成为展厅之外的重要展陈空间。以近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开放空间展陈设计的方法和途径,指出开放空间展陈设计的独特性、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促进未来公共空间展览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开放空间;展陈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中国国家博物馆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研究”(GBKX2019Z04)研究成果。

展览空间是博物馆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和陈列空间是观众在博物馆中开展活动的最主要的两大空间,两者功能不同,设计条件也不同,但并非完全独立。随着博物馆的蓬勃发展,设计中更加强调观展体验的多元化,公共空间与陈列空间的交叉融合使空间更加丰富、生动。区别于展厅内的陈列展览,公共空间的展览环境更为自由和放松,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与展品互动,更能沉浸在展览的氛围中。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空间展览设计理念

(一)充分发挥开放空间独有的空间特性,增添开放空间的艺术性和活力

随着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博物馆设计更加强调观展体验的多元化,于是公共空间与陈列空间的交叉融合使空间更加丰富、生动。以提升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公共空间艺术氛围,建立健全馆内展陈体系,增加馆藏文物的展出数量,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为目标,对馆内公共空间的尺寸进行测绘,并选定位置、尺度合适的空间规划设计为展陈空间使用。

国博东门展区与入馆东门相接(东门暂不对公众开放),面积435 m2,高度3.75 m,空间较为开阔,此区域包含重要的入馆通道。为保证观众通行,安全中心处预留出公共通道,两侧规划设计为展览区域(图1)。从此区域向西为学术报告厅及剧场展区,通道展区宽度较窄,平面呈T字形。沿通道两侧或一侧建筑结构柱间设计通长展柜,展柜宽度不超过结构柱宽度。为呈现轻巧通透的视觉效果,展柜通体采用玻璃进行设计。为使展柜更具有通用性,内部采用模数化的可灵活调节高度的玻璃隔板。通道两侧柜内以“不求所藏、但求所展”为理念,展出馆内收藏量较大的民国民用瓷器,阵列式的展示方式具有震撼的视觉效果,一字形沿墙展柜展出馆藏书画结合小件藏品,形成了公共空间良好的艺术氛围。

东门厅的设计规划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分为三个单元:佛造像单元、瓷器单元和石刻单元(图2)。整个展示空间以传统文化意蕴为主基调,从文化、技艺、传承等角度出发,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个门类。佛造像单元利用了东门厅南北两侧凹陷区域,配合灯光效果,以佛窟造景的形式展示馆藏佛造像;瓷器单元为独立展柜展示,点式布局起到导流及分隔空间的作用;石刻单元为传统展柜展示,展柜延墙向南北两侧展开,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起到分散观众及参观导流的作用。

東门厅作为国博入口之一,改造后通过展陈方式和灯光的配合,借助馆藏经典文物将观众带入一条充盈着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的长河,使观众在进入博物馆时,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同时承担了博物馆观展引子的作用。

(二)打破空间界限,充分发挥空间应用的灵活性特点

较国博展厅1 000 m2为基础的展览单体,开放空间的展览可以利用独特空间的特性,发展适合于开放空间特点的主题鲜明的小型专题展览。以丰富博物馆展览类型,健全展陈体系,形成更为丰富的展览。

201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座大型低速风洞入藏国博,成为该馆重量级的藏品。该风洞体量极大,常规的5.25 m层高的展厅无法满足其展出的空间要求,而开放空间的高空间使其能够与观众见面。对开放空间反复调研,对尺寸和楼板承重进行多次数据核查,将展区定于三层平台东侧(图3)。三层平台东侧展区呈长方形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是南北区贯穿的唯一通道。面积1 100 m2,高度5.25 m,中间区域与四层通高,高度12 m,能满足风洞的大体量要求。经过多次反复的设计及结构论证,该风洞展台由钢结构作为支撑,直接陈列在开放空间内。

较展陈空间而言,公共空间更加灵活自由,可充分利用现有空间为观众营造舒适性与趣味性兼备的空间环境。同时,它又是各个展陈空间的交通枢纽,发挥着空间序列的组织作用。该展览充分利用了公共空间,充分利用智慧化的设计,展出后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三)积极发挥博物馆公共空间的文化传播作用

西大厅南北展区长244 m,宽19.7 m,高27 m,是馆内公共区域面积最大、高度最高的展陈空间。其与北门、西门和南门相接,是观众进馆后进入的第一空间序列。作为馆内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展陈区域,此区域空间充分发挥高度和宽度的优势,展示能弘扬社会主义正气的、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红色精神文化的大尺寸馆藏雕塑及绘画作品,以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凸显中华民族厚重典雅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西大厅南北展区举办过“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等大型主题展览。这些展览是国博传播社会先进文化、担负公共文化传播机构责任的具体举措。这些展品大多体量大、内容多、规模大,开阔的公共空间为其提供了更开放、互动、多变的展示空间。

三层南北平台展区位于三层南北两侧,空间形态方正,是半围合、高挑高的馆内公共空间。此空间位置可俯视整个西大厅南北展区,视野较佳。充分利用空间特点设置综合展区,根据馆内展览类型灵活设置临时性多媒体展、文化艺术展、公共教育展。

西大厅两侧南北平台遥遥相对,中间相隔近200 m,加上两侧公共空间的楼梯区域,高达10 m的落差形成一个立体展区,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举办的“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图4),内容包括“苦难岁月”和“美好生活”两部分,一“苦”一“甜”形成鲜明的主题对比。遥相呼应的南北公共区域巧妙结合展览的两个主题内容,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这次展线沿楼梯而建,在公共空间为观众形成了视觉引导,形成了“殇随水流”的艺术效果,能够让观众在整个流线当中体验雕塑的立体感和全面性的同时,避免了“博物馆疲劳”,让观众体验到了动静互生的良好观展体验。空间布局方面,采取点状、组团与折线双序列的布局方式。北侧展区以线性为主,设计连续性展台以配合展览内容的叙事性;南侧展区以点状雕塑结合组团式布局,延展雕塑内容,形成疏密得当、高低错落的空间秩序,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四)充分发挥自然光线在开放空间展陈设计中的作用

“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在光线处理上,注重对自然光的利用,在雕塑的布置和摆位上结合全天的光影变化形成一个很好的观看视角。第一部分“苦难岁月”在国博北侧楼梯和平台展出,其自然光线相对于南侧展出的“美好生活”暗淡不少,在相同条件的室内空间照明环境下,利用建筑本身的采光,形成明亮空间与暗淡空间的对比。阳光透过天窗、玻璃,洒在南侧平台的雕塑上,雕刻人物的笑容在阳光下更显喜悦,正在观赏的观众也沐浴其中,做到了情景交融。整个展览使自然光线的变化与两部分的展出主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借助任何额外光源,真正体现了“天然去雕饰”“润物细无声”的“无设计”的展陈理念。

(五)开放空间结合展厅空间的展陈设计尝试

随着博物馆的蓬勃发展,设计中更加强调观展体验的多元化,公共空间与陈列空间的交叉融合使空间更加丰富、生动[1]。公共空间分割的灵活性,为展览内容更换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于2022年9月开展,利用三层南平台加上艺术长廊共1 917㎡围合成临时展厅,入口与三层的四个固定展厅相接,下至51 m长梯延墙而展。此时的“百年巨变——雕塑作品展”配合新展开幕,调整展线后仍在三层北平台展出。展览利用三层平台公共空间的高度优势,结合原长廊设计了一个甬道式展厅入口,与其中复原石窟相得益彰。

(六)智能化技术运用增加公共空间延展性

“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尾厅部分以沉浸式体验区结束,整个体验区将传统水墨丹青与现代数字科技深度交融,穿越时间阻隔,突破空间距离,打造出跨越多个朝代、融合多幅精品的沉浸式化境空间。体验区以虚拟现实引擎驱动空间投影技术,同时采用全新的空间音频智能处理技术和视、听、触、嗅多感官实时交互装置,引领观众以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走”进画中,将一幅幅静止的中国古代绘画,转变成一个有机混融的画中世界,既让这些深藏海外、难得一见的经典作品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也让观众在享受全新视听盛宴的同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之美。展览期间很多观众慕名而来,沉浸式展厅更是观者如堵。博物馆公共空间中的智能技术手段运用,不仅增添了空间设计的多样性和延展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服务内容,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效率,还给予观众多维的、立体的触动身心的体验。

二、开放空间展览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边界感较弱,给展品的安全带来隐患

开放空间展览有参观流线、空间边界自由的优点,但因空间边界感较弱,展品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雕塑等需要裸露展出,以及需要互动的展品,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设定好一定的空间场域,保证展品和参观者的安全。

(二)开放空间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值难以恒定,对展品类型及展陈手段要求更高

因博物馆公共区域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值难以控制,所以出于展品保护的需要,公共区域的展览尽量选择对温度、湿度和光照值要求不高的展品,如雕塑。对展出的展品状态要定期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及时调整和更换展品。

三、公共空间展览发展建议

从“以物品为中心”到“以教育为中心”,再到当下“以观众为中心”,博物馆办馆理念,从“博物馆本位”转移到了“观众本位”上来。在办馆理念不断转变的影响下,博物馆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也应更注重观众在博物馆空间内的体验性和愉悦性,注重观众“游走”过程中的体验。此外,随着观众对博物馆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公共空间的功能也越发复杂化和多样化。在办馆理念和观众需求的双重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公共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博物馆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理念也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博物馆公共空间未来展览设计发展也必须紧贴时代潮流和观众的需求,以新的思维方式提出对未来博物馆公共空间发展趋势的思考。

(一)复合型空间的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从以私人收藏为目的发展为向公众开放。现代博物馆已经发展成为极具公共性的文化综合体,很多省市级博物馆的外部建筑形象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标志,博物馆内部空间成为大众公共交往的场所。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也从单一的文化知识获取转向多元的学习交流、休闲娱乐、聚会交往等。

在这种大的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博物馆建设更加注重博物馆自身与社会和公众的关系,力求通过展览建立健全公共空间功能,加强与大众的联系。为应对时代发展的需要,复合型空间成为博物馆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所谓复合型空间是指单一空间内的使用功能多元化,能容纳多种行为方式的存在;亦指相邻的多个空间无明显的空间界定,空间行为是相互流动的空间,如书店内兼有咖啡厅、餐厅、会议室等。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复合型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形式有:博物馆户外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的客厅;室内公共空间将展览空间与服务空间结合、休息空间与服务空间结合、过渡空间与展览空间结合,或多种空间类型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复合空间体验。复合型空间类型能在同一空间内提供多种服务类型,满足多种行为方式。

(二)充分发挥开放空间的特点,利用小空间发展小而精的“点睛”式展览

小而精的展陈内容设计上多以公众知识普及、大众艺术审美提升为目的,可与相关科学文化机构、高校联合办展,如展示当下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英模事迹,高校学生的科技、绘画、书法作品,以及展示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等,使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更加丰富,公众参与性更高。

(三)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时代不断进步,博物馆作为综合的公共服务文化机构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大众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状况、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对提高国民综合文化素质、促进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下,智能化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优秀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重要机构的博物馆,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发挥科技的優势作用,促进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智能化博物馆相关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可充分利用立面空间、播放内容延伸性强、可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的特点。因此,在博物馆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设置电子屏幕,如魔屏可全方位展示文物等信息,增加观众互动体验,而画屏可使观众更清晰、全面地学习和欣赏文物的细节特征;设置沉浸式体验区,利用VR互动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给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设置智能导览系统、语音导览等为观众提供更快捷有效的服务。对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增添博物馆公共空间设计的多样性和延展性,丰富博物馆公共空间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还能给予观众多维的、立体的、触动身心的体验,使其得到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使博物馆紧跟时代科技的步伐,提供更加美好的空间元素,开创博物馆更美好的未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提升博物馆的整体品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参观环境,博物馆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者要秉持全新理念,发挥各馆建筑空间特点,深入分析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多维打造与时代接轨的公共空间,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邹瑚莹.博物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邓璐,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展陈设计及其理论、开放空间设计及其理论。

猜你喜欢

展陈设计博物馆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浅谈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形式与空间的布局
智能照明系统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博物馆观众注意力及展陈设计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展陈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展陈设计与博物馆的品牌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