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恺之的“甘蔗哲学”

2024-03-15盛家飞

知识窗 2024年2期
关键词:顾恺之做学问钱锺书

盛家飞

顾恺之是东晋杰出的画家,因《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作品被人们所熟知。其实,除了绘画之外,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晋书》中记载:“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就是说,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时总是从梢吃到根,别人觉得他的吃法非常奇怪,便问他原因。顾恺之回答说:“这样吃才能渐入佳境呀!”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甘蔗在生长过程中,会将富余的糖分储存在根部,所以越靠近根部的位置越甜。为什么从不甜的地方开始吃呢?倒吃甘蔗,越吃越甜,便是所谓的“渐入佳境”,这就是顾恺之的“甘蔗哲学”。

我读钱锺书的《围城》时,发现他化用了顾恺之吃甘蔗的典故。他在《围城》里写道:“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面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葡萄里面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足见,钱锺书对吃甘蔗也是倾向于从梢到根的。

“甘蔗哲学”告诉我们,平时在做学问时,犹如倒啃甘蔗。有的人刚吃几口,还没有尝到甜味,就认为“这根甘蔗不甜”,将其舍弃。理论学习通常都是“很有嚼头”,需要我们耐住性子,反复咀嚼,才能逐渐尝到甜头。你做三四月的事情,七八月自有答案,关键在于中间几个月,能不能耐得住寂寞。初学理论时,总会食之無味,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定会甘之如饴。做学问如此,做人也是如此。人如果一开始就只是享乐,那么一旦哪天享受不到“甜味”时,必然经受不住生活的打击;人如果一开始舍弃享乐,努力拼搏,便可以一步步创造甘甜。

甘蔗得一口一口地吃,理论需一字一句地学,人生要一步一步地走。只要持之以恒,定会渐入佳境。

猜你喜欢

顾恺之做学问钱锺书
钱锺书的幽默
“迁想”与“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品鉴
写散文从做学问开始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洛神赋图》之三
做学问与搞创作
名师学案·钱锺书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顾恺之募捐
做学问像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