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暖心民政托起百姓幸福生活

2024-03-14宋文景

中国民政 2024年2期
关键词:小冉新昌县福利院

☉ 本刊记者 宋文景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各地民政部门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充分发挥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办成了一件件民生实事。

这一年,各地民政部门持续优化服务,增进民生福祉,聚焦群众所盼、发展所需,用心用情关爱困难群体,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此,就让记者撷取几个暖心片段,带您重温2023年民政工作的美好印记吧!

家门口的幸福养老

“终于可以在家门口理发啦!”2023年7月,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镜岭镇溪西村的657名老人收到了一份期待已久的礼物—“乡理乡亲”服务集市的运营。

一张凳子、一套工具,简易的理发店就地开张。村里的老年人在村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排队等候理发。围上罩衣、修剪发型、清理碎发……理发师一边与老人聊着家常,一边熟练地为他们理发。不一会儿,老人原本显得蓬乱的头发便变得整齐利落。不仅如此,针对村里腿脚不便的老人,理发师还会上门提供服务。

“理发师专门跑到家里来替我理发,而且还免费,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提起送到家的理发服务,87岁的朱银娟老人赞不绝口。

新昌县地处浙东丘陵地带,受自然条件限制,农村基础配套相对滞后,理发这件小事曾经是山区老人们的头疼事。为了补齐村里缺失的公共服务,新昌县探索推出一站式“乡理乡亲”服务集市,让山区的老年人不出村就能享受理发服务。

如今,“乡理乡亲”服务集市不断迭代升级,越办越红火。新昌县合理利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场所设置服务场地,规范建设各村集市,探索以一月一次“赶集”的方式,为乡村的老年人和困难群众送去服务。在提供理发服务的基础上,各村的“乡理乡亲”服务集市逐步发展完善,增加了家电维修、矛盾纠纷调处、血压测量等服务。

为了保障“乡理乡亲”服务集市长期平稳运行,新昌县明确集市的基础建设经费由县财政予以保障,每个服务集市补助标准为8000元。同时,采取“财政出一点、集体补一点、慈善捐一点”的模式广泛筹集资金,如新昌县慈善总会设立“乡理乡亲”慈善基金和公益基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活动。

新昌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县持续推动“乡理乡亲”服务集市提质扩面,促进养老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目前,已建设运营“乡理乡亲”服务集市252个,以“固定+流动”模式为全县70岁及以上老年人、低保残疾人免费提供理发服务,并不断扩展服务范围,累计开展助老服务10万人次。

在新昌,老年人的幸福感不仅仅来源于“乡理乡亲”服务集市。走进新昌县县级长者中心,大堂正前方“人生六十才开始”7个大字十分醒目。这不仅是县级长者中心积极建构的理念,更是来到这里的老人们最深的感触。县级长者中心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共分为5层,开设老年大学、长者食堂、日间照料及托育早教等功能区,旨在打造“养老+托育”一站式服务综合体。

自2023年10月县级长者中心运营以来,这里就成了新昌县老年人最热衷的打卡地,日均人流量超800人次。家住附近的赵奶奶就是其中之一。赵奶奶说:“现在我每天都带着孙子来,把他放在二楼托育区,有专业老师看护,我在楼上和朋友学唱歌,中午还能在这里吃一顿饭,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开心。”

“老年人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供给就跟到哪里。”新昌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江介绍,新昌深入推进四级为老服务体系建设,分级分类建成县、街道、社区和邻里四级长者活动中心,全域建设“十分钟”养老服务圈,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向基层延伸,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幸福养老,着力打造“养在新昌”品牌,积极为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贡献新昌力量。

在新昌县县级长者中心,老人们正在学唱歌。

陈大哥的日子有了新奔头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三里街街道的陈松(化名)今年50岁,是一名一级视力残疾人。因患有严重的视力障碍,陈大哥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也没有收入来源。

在一次走访中,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陈松的情况,随即展开评估,陈大哥被认定达到社会救助标准。社区帮他顺利申请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的生活难题。陈大哥独自生活,行动不便,社区的工作人员和社工经常来看望他,还会帮忙跑腿买菜、买药和打扫卫生。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救助,陈大哥渐渐走出生活的困境。

虽然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但陈大哥还是想自食其力。想到自己多年前曾学过按摩,便在家中开起了一间小规模的按摩店。开店容易守店难,生意一直不好,这让陈大哥感觉很受挫败。无奈之下他只能向多年来一直热心帮助他的三里街街道社会事务部副主任牛红磊寻求帮助。

得知陈松的具体情况后,牛红磊把他列为困难群众纾难解困工作服务对象,并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和社工,形成综合救助力量。社区志愿者帮陈大哥在美团等网络平台上完成了门店认证,让更多用户能够通过网络搜索找到陈大哥的按摩店。社工来到陈大哥店里,帮助他注册了短视频平台账号,并帮陈大哥录制了宣传按摩知识、展现按摩技术的短视频,扩大店铺知名度。

在社工的帮助下,陈大哥学会了在短视频平台上交朋友,展示自己的按摩手艺,还会在线上与别人交流养生知识。最近,陈大哥还主动向街道的工作人员提出申请,为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免费提供上门按摩服务。

谈起2023年的变化,陈大哥说:“很感谢这么多热心人对我的帮助,让我的日子有了新的奔头。我现在就想守好这间小店,同时也想贡献一点力量,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陈大哥生活的变化,得益于合肥市建立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探索。合肥坚持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基础上,突出“服务+”,将服务对象分类锁定,将服务需求分层响应,不断强化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住房保障、司法救助、临时救助等综合保障措施,精准实施分类帮扶。

针对低保、特困等低收入人口,市民政局通过项目化的形式提供救助服务,开展“温馨家访”、“温情相伴”、“暖意行动”、“携手同行”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四大行动,增强困难群众幸福感。此外,通过设立社会救助专项基金,成立社会救助工作专委会,建立“救急难”互助社,打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合作模式,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的局面。市民政局还分别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签署社会救助与司法救助相衔接合作协议,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多元化综合救助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融合的新模式。

据统计,2023年,合肥共实施服务项目153个,投入资金1258.02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17.6万元,服务困难群众14.5万人次。

脑瘫患儿化身“宝藏女孩”

12岁的小冉(化名)是一名生活在江苏省无锡市儿童福利院的脑瘫患儿。小冉行动不便,语言表达上也有困难,这一度让她很自卑、孤僻,也不爱与人交流。在康复训练师的印象中,第一次来到训练室的小冉像一只小刺猬,紧紧地蜷缩在轮椅里,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人。最开始的康复训练课程,小冉因为状态不佳没能坚持下来。

2022年,无锡市儿童福利院正式挂牌成立无锡市阳光特殊教育学校,小冉成了第一批入学的孩子。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为孩子们朗诵了古诗《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诗深深地触动了小冉,也成了她最喜欢的诗句。老师发现小冉对诗词感兴趣后,便每天带着她朗诵诗词,耐心为她讲解,让小冉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

小冉坚持学习诗词,原本单调的生活多了一份诗意。她也渐渐变得乐观开朗起来,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宝藏女孩”。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小冉已经能熟练背诵几十首古诗词。在2023年“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小冉还主动表演了诗朗诵节目。在平时,小冉当起了老师的小助手,每次吃饭都会热心地帮助年龄小的孩子戴上围兜,吃过饭会主动帮老师收拾碗筷。小冉也将这份阳光和自信带到了康复训练课上。之前,小冉对觉得吃力的动作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但现在,小冉会给自己加油鼓劲,主动坚持练习。

“孩子借助助行器做康复训练会很不舒服,但小冉现在越来越有毅力了,经过一年的努力,孩子的腿一点点变直。洗澡、洗头这些事她都能自己做,不需要我们操心。”提起小冉的转变,无锡市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部副主任蔡苓很欣慰。

无锡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上课。

在无锡市儿童福利院这个大家庭里,生活着近150名孩子。院长陈国梅告诉记者,福利院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5栋主体建筑,分别为“红色太阳树”(阳光特殊教育学校)、“绿色希望树”(儿童医疗康复中心)、“蓝色快乐树”和“橙色成长树”(儿童集中养护中心)、“紫色吉祥树”(儿童类家庭区)。福利院以硬件、软件“双一流”的标准,让孤残儿童享受到更加专业、更有质量、更有温度的保障服务。

走进这座为孩子们打造的温馨家园,随处都能感受到“儿童友好”这一理念:走廊约3.5米宽,比一般的走廊足足多出1米,为难以保持径直前行的脑瘫患儿留足了安全空间;墙壁上安装着高度不超过1.2米的无障碍扶手,这是为坐轮椅的孩子量身定制的;在“红色太阳树”的2层,设有700余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让儿童体育训练以及康复锻炼不再受天气的影响……

无锡市儿童福利院积极打造普惠型、共享型、发展型的儿童友好家园,这是无锡市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无锡市民政局在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同时,做好兜底保障,持续提升困境儿童福利水平,落实困境儿童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年提升保障标准,按月及时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工作机构和志愿服务队伍,发挥专业优势,精准化、精细化开展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小冉新昌县福利院
新昌县征订《铁军》连续五年超千份
找回秩序的男生
找回秩序的男生
BABY,COME BACK
新昌县档案馆藏调腔《牡丹亭》考论
感谢信——致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孩子将亲手种植的蔬菜送至福利院
读书就像种庄稼
王舒涵?《风光好》
微妙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