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境遇与发展路径探析*
——以六所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4-03-14刘东梅高旭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一流社会科学哲学

胡 吉,刘东梅,杨 帆,高旭亮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

进入新时代,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双一流”高校建设乘势而上,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正在形成,进一步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磅礴力量。2022年,教育部等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双一流”建设迈入高质量建设发展新阶段。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中医药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因此,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需要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依托中医药学科优势和特色,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1 中医药院校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顶层设计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新使命。201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共6所中医药大学入选首轮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标志着世界一流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正逐步跃升。在“双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学科、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

1.1 创建一流中医药学科,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1]。一方面,中医药学因其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具有哲学社会科学属性。而中医药学科的建设是“文+理”的结合,并且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医药学科的理论根源与逻辑基础[2]。中医药哲学社会科学因其凝聚着古代先贤和儒释道佛文化的智识,为中医药学科的创新发展提供思想涵养。

另一方面,早在民国时期,中医药学科就受到了西方医学体系的冲击,中医药学中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被作为伪科学的突破口,遭受到非议,甚至出现废除的争论[3]。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医药被誉为“伟大的宝库”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正式进入现代高等教育学科行列。中医药学科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又被拆分为中医学与中药学等细分学科,而中医学与中药学作为一级学科,衍生出众多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但是在此前中医药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仅仅部分散落于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或中医文化学之中,在其他学科中鲜有出现[4]。然而,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医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与根基,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动力与支持[5]。因此,创建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学科建设群,哲学社会科学不能缺席。

1.2 传播中医药优秀文化,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

一是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随着中国的整体综合国力的攀升,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中医“热”的浪潮,中医药优秀文化“走出去”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难得机遇。推动中医药优秀文化“走出去”,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医药在世界医学体系的话语权,还有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6]。如今,中医药优秀文化已经传播至世界上196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我国与40余个海外国家、国际组织、区域卫生机构签订了具有共识性的中医药合作协议,30余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在当地落地生根[7]。在此之中,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道路上,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医药文化的辩证思维与整体思维被运用于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涵养[8]。

二是助力中医药文化自信自强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自身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只有不断加强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才能理直气壮向世界传播自身文化。一方面,坚守文化自信。中医药优秀文化具有重视整体、注重平和、富含辩证、突出预防的鲜明特质,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鉴于此,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凝练作用,能够使中医药在广泛吸纳各学科精华,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坚守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走向文化自强。坚定文化自信不能止步于坐而论道,必须体现在文化自强的行动上。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中医药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过程,是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不断融合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出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社会氛围。其中,教育系统夯实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基础,加强大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工业领域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中医药文化创新成果的最终产物。由此可见,哲学社会科学以潜移默化的“浸润式”方法,逐步助推中医药文化自信走向中医药文化自强[9]。

三是助推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新使命。中医药文化是助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加速器”,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普及健康生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广泛群众基础。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担当起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的新使命,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科普宣传工作,讲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疗效故事,做好防病治病科普宣传工作,这能够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首先,哲学社会科学助推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平台多维化。2021年3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启动了《中国中医药科普标准知识库》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发挥学会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资源优势,打造国内权威、专业、实用的中医药科普知识库,广泛携手社会各界力量,提高民众对中医药的获得感,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科普知识多维化发展。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助推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服务多样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医药文化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中医药科学素质快速提升,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普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科普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得到社会广泛认同。而中医药文化科普服务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基础知识为载体,衍生出了中医药文化进社区、中医药文化进农村、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系列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活动,进一步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最后,哲学社会科学助推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教育多元化。发展中医药博物馆事业是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医药博物馆文化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息息相关,中医药博物馆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加持下不断加强数字化建设,聚焦科普教育功能,增加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让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真正“活”起来。

1.3 建构中医药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

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固本培元与中西兼通双重力量的配合。固本培元意味着政府首先要重视、发展中医,这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源头活水。中西兼通则是指从业者和传播者不仅要展现中医药的良好疗效,也要说“别人听得懂的话”,让世界人民认可中医药理论。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辅助下,将中医药自然科学理论细化成条分缕析的知识网,最终建构起中医药特色知识体系[10]。

固本培元,从历史文化视角来看,哲学社会科学是现代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根基。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的搭建是在解构中医药思维特点与厘清中医药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范式,产生中医药历史文化。各院校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建构或多或少都是在历代中医经典古籍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转化的基础上,以中医药学史为依据,从历史文化视角梳理中医药的医理与哲思,对于凝练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意义重大。学贯中西,从文明互鉴视角来看,哲学社会科学是打造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支撑。针对中医药鲜明特色、守正创新、三全育人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推动形成中医药现代转型大繁荣,中医药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责无旁贷。中医药全球公共知识产品的本源就是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建设,这是基于产—学—研为一体的集成性系统工程,不仅是解决中医药在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现实之需”,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未来之要”。

2 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境遇

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中医药院校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在人才队伍、评价机制、学术成果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与之不相匹配的矛盾。

2.1 人才队伍重头衔轻教学

在薪资待遇方面,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中医药院校因其独特的历史渊源,片面地认为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能够最直接运用于人们的生命健康当中。因此,各中医药院校在引进人才的过程当中往往侧重于招聘自然科学领域人才,并且在薪资待遇上给予差异化的区别对待。由于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强,往往可能会造成人才队伍的不稳定。

在引进人才方面,从客观角度思考,中医药院校对于青年才俊的渴求和对顶尖人才的期望无可厚非,表现出中医药院校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宗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才引进呈现“脉冲效应”,而各式各样的人才“帽子”又与现实待遇相挂钩,难免出现仅关注头衔的单向思维,导致引才的效率低下。

通过对《成都中医药大学“1313”引进人才公告》等6个“双一流”中医药院校最新人才引进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在软件中剔除、过滤无效文字,优化合并同等词义,得到不同频度的词汇(图1)。词条面积代表各文本出现的频率,频率越高能够说明该词条在整体篇幅的提及率越高。从词云图来的排篇布局来看,“人才”“学科”“学者”是中医药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关注的重点。“人才”一词的高频凸显,正是说明中医药院校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强省首位战略,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理念高度契合。但是,下设的子维度呈现“科技”“SCI”“青年”等词,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引进中着重关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高层次学者。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破五唯”的大背景下,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还不够,引进人才的综合素养无法深度挖掘。

图1 政策文本词云图

在教学实践方面,中医药院校在推动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学术头衔的重要性,轻视教学才是高校未来发展竞争力的不竭动力。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的专业学科上,在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影响上都没有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可能导致教学成果无法产出[11]。

2.2 评价机制重形式轻实质

教师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主张在宽松的环境中,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进行持续的评价。从学科建设评价看,对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效的形式评价超过实质评价。通过走访得知,部分中医药院校在科研成果的评定上依然套用自然科学的评价体系,未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情况考虑其中,一定程度上造成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同时,中医药院校自然科学的产出更偏实用型,成果更新迭代较快;而哲学社会科学往往需要厚积薄发,成果的产出需要实质性的学术积累,“沉默”成本更强[12]。

2.3 学术成果重增量轻质量

鉴于目前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压力,使得科研成就被简化为拼论文、升引用、抓项目,然而真正应该从人文精神方面出发的满足人民精神需要、满足学科建设需要、满足国家需求的实质性智识贡献、经济贡献、政治贡献却鲜有产出[13]。

学术成果在哲学社会科学层面上,可以理解成科研贡献与学术能力的交叉融合体,而与此产生的学术评价是拥有价值导向和质量判断的双重功能。关于学术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在选树科研榜样和优选成果精品的基础上,进而增益学术人物健康成长,领航科研水平持续深入。但部分中医药院校仅仅关注学术成果的数量,在质量上的把控有所欠缺,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成果良莠不齐,无法得到进一步推广借鉴[14]。

基于中国知网的发文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6所“双一流”中医药院校的近三年的发文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高质量发文量偏低(图2、图3、图4)。通过纵向对比发现,2020年至2022年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文的核心占比,最高为22.47%,最低为10.00%。通过横向对比发现,以2022年为例,6所“双一流”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发文情况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与自然科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发文数量最多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共产出475篇文章;发文数量最少的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共产出180篇。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文章的数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不应局限在盘活数量上,还应该守正创新撰写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文章。

图2 2020年“双一流”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文比较

图3 2021年“双一流”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文比较

图4 2022年“双一流”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文比较

3 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路径

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为建构起中国特色的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持续优化适合自身的评价体系,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加快探索中国特色的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3.1 紧跟时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两个结合”已成为我们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基本遵循与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因此,中医药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15]。

例如,我校始终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领导。其一,坚持高举旗帜、把牢方向。我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能力,提高学术原创能力,不断增强理论自信和学术自觉,确保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校借鉴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创新方式,党委书记直接分管联系二级学院,校长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重点工作,校领导经常到二级学院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的“大社科”机制和格局。其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校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导向,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针对性研究。围绕高水平打造“数智成中医”,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医药院校,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其中,我校着力加强数据库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化手段推进研究方法的创新。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成都分中心,自建党领导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数据库资源,开通移动图书馆平台。其三,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创新。我校深化五大改革,即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推动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领导班子带头,以上率下,以调查研究助推思想认识再深化,注重对调研相关理论的学习指导,常委会专题开展调研学习10余次、中心组学习转化成调研方法20多种,调研过程转为落地举措60余条。以调研助推科研创新能力再提升,不断推进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走深走实。

在构建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有敏锐的大局意识。党的实践表明,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立足党的创新理论,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出发点,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赋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能为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精神涵养,而且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强劲力量。

3.2 融入场域:优化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与自强的评价体系为目标导向

建设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评价理念方面,有必要从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中医药院校需要综合考察哲学社会学科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整体进展和实质贡献,以振兴发展中医药为目标,夯实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基石。在评价方法方面,多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中医的辩证思维探索更符合发展、更贴近实际的方法来判断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成效。

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为更好践行“四个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我校坚持引培结合,共建交叉队伍。一方面,杏林学者科研计划全过程育才。围绕学校的战略布局和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坚持以中医药为主医药健康为补充的方针,修订实施“杏林学者”学科人才提升计划,从“青年基金-优青-杰青”全流程链条阶梯式培育计划,形成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化体系。另一方面,“中医药+N”交叉学科融合共进。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呈现出“中医药+马克思主义”“中医药+外语”“中医药+管理”等交叉学科,未来可能仍然需要跨学科的团队合作,通过专业互补、强强合作的交叉学科,为科研注入活力,保持健康蓬勃的发展势头。二是我校坚持强优补短,搭建科研平台。我校以四川省首批哲学科学重点实验室“出土医学文献文物保护研究数字实验室”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文、理、工、医学科优势资源,排布相关学院和部门的特色建设点位,把握好发展机遇、明晰建设目标、落实建设项目、建好高水平研究团队。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成立“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2019年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国际学术会”,增设“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访学基金”,并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等多所科研机构开展紧密的项目合作,共同推进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不断扩充哲学社会科学影响力。实验室的建设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中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未来,我校将补齐短板构建学校互联网+中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校级科研共享平台建设,打造全国中医药院校一流共享平台;支持二级学院联合其他科研院所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中医药创新平台。

3.3 聚焦领域:锚定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水平为改革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的动力和活力在于创新[1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医药传承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理论创新水平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评判标准之一,加强理论创新水平离不开学科交叉与融合。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是“中医药传承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传承创新的政策机制逐步完善,基础理论和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多学科融合创新持续推进[17]”。由此可知,中医药院校为推进理论创新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必须要在“新医科”建设的指引下,逐步形成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

例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坚持面向未来,提升创新水平。第一,增强基础理论工作的“吸引力”。我校推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扩大了经典理论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应用,从早期的丰富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质量,扩大到基础理论研究、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四川中医药文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四川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等社科基地设置人文社科专项基金,以激发教师积极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筑人文社科学术高地。第二,提升人才梯度建设的“凝聚力”。一方面,在人才引进上,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人才梯度建设,以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优秀杰出学者、卓越青年人才等有区分度地设置人才聘用归属。我校则为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引进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即时快招”常态化招聘,柔性引进名师大家,即针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实施“特区”政策。另一方面,在岗位区分上,我校部分二级学院赋予教师自主选择权,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分型分级开展实行复合型评价,依据教学最低要求与科研最低要求设置岗位,从而激发教师队伍潜能,有效缓解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重头衔轻教学的现状问题。第三,强化社科创新突破的“发展力”。首先,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在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在学理性层面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虚”主要强调理论层面的高度,而“实”则是主要强调实践层面的深度。其次,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坐以待毙。通过理论积淀的积累,才能够有长足的突破,学术的创新也是在不断地积累与突破中产生的。最后,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沿就是把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同时在不断的外展中,总结出可供持续发展的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正是在处理好以上关系后,我校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联合英国基尔大学创办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一步为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交叉学科教育与研究提供创新精进的突破点。

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创新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要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交叉融合研究场景,秉承中医根脉,通过学科交叉,加强思维创新,突出研究模式创新,构建新的研究范式。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与建设布局,需高度贯彻落实国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要求,要凝练好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不断推进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发展,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撑。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相关论述,是新时代中医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方向、总遵循。一方面,进入新发展阶段,成都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的“双一流”基础性建设必须支持医教协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更新发展观念,注重创新引领,着力解决社科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激发社科人才创新活力。另一方面,中医药院校的“双一流”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的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智能医学的科技优势,着力以数字赋能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方法创新和管理服务创新。最终,努力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体系和话语体系,努力建设成为国际重要的中医药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群,努力推进中医药学实现更高质量的传承创新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打造卫生健康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双一流社会科学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