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4-03-14胡中英朱小平刘毅
胡中英,朱小平,刘毅
(1.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西南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为顺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于2020年增设了交叉学科门类和一级交叉学科,并正式列入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这为交叉学科的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交叉学科作为解决复杂性、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知识生产源地,能够形成有别于传统学科的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方向、研究平台和研究成果,建立复合型学科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对于促进“双一流”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探讨医学院校的交叉学科建设,以期为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价值参考。
1 交叉学科对“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意蕴
交叉学科作为两门及其以上的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所形成的新型学科形态,自诞生之日就具有强大的发展价值。如图1所示,交叉学科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大动能,具有动力价值、本体价值和特色价值。
图1 交叉学科对“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意蕴
1.1 动力价值:服务国家战略之需,为“双一流”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活力
建设交叉学科是落实国家政策,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诉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1]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交叉学科建设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交叉学科以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汇聚高水平跨学科人才队伍,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形成问题解决的交叉研究成果,助力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重大复杂性问题,成为了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有效路径。这契合“双一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技成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要求,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的需要,为“双一流”建设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2 本体价值:服务经济社会所需,为“双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路径
建设交叉学科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路径。新医科建设明确要求,要大力培育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2],这种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正是医学院校“双一流”建设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交叉学科能够融合多学科研究范式,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拓宽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是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肥沃土壤。世界一流大学及我国成功开展“双一流”建设的高校经验已经证明,经由学科交叉融合和孵化培育所形成的交叉学科已成为培养“双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
1.3 特色价值:遵循学科发展之势,为“双一流”特色优势发展积蓄动能
建设交叉学科是遵循学科分化融合发展趋势,积蓄学科特色的重要渠道。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深刻影响着科技发展和学科形态,全球科技创新日趋密集活跃,学科之间不断交叉融合[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单一线性的学科知识已满足不了解决复杂性问题的需求,尖端前沿科学研究需要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呼唤复杂性、综合性学科知识的生产。医学发展历史证明,交叉学科研究最容易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是孕育原创性成果的有效途径[4]。交叉学科不仅能展现高校办学特色,更加符合“双一流”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特色一流,深化内涵发展,彰显特色优势的目标指向。交叉学科建设成为了“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支撑,为“双一流”特色优势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2 “双一流”背景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2.1 “双一流”背景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主要成绩
2015年,我国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任务。医学院校主动适应“双一流”建设要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要,积极探索“双一流”背景下的交叉学科建设路径,在交叉学科设置、学科方向与平台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学科范式建构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
2.1.1 自主设置了一定数量交叉学科
医学院校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与战略重点布局交叉学科建设,设置了医药类交叉学科122个。根据教育部2023年6月30日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统计分析,全国共有231所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860个,其中35所综合型院校的医学院(部)设置医药类交叉学科66个,23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院校(以下简称独立医科大学)设置医药类交叉学科56个。就独立医科大学来看,设置交叉学科的平均数量是2.43个。数量最多学校是中国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均设置交叉学科6个,最少的是1个,其余在2~5个之间。独立医科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5所,分别设置交叉学科数为5个、6个、4个、2个与2个。从设置交叉学科的支撑学科数量来看,支撑交叉学科最多的学科数为5个,大部分是3~4个学科。
2.1.2 形成了交叉融合的特色研究领域
医学院校瞄准世界一流,着力学科内涵发展,积极探索以本校特色优势学科为基础的融合创新,采用“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的方式,形成了一些特色研究领域。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据学校官网数据显示,温州医科大学的智能医药工程是基于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等支撑学科所形成的交叉学科。在智能医药工程所涉及的三个一级支撑学科中,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生物医学工程建有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智慧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临床功能材料与诊疗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眼科学)建有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药学建有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教育部省部共建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支撑着智能医药工程这一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1.3 搭建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平台
医学院校的学科交叉研究在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各领域之间蓬勃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医学院校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推动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早在2006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在医学领域就搭建了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脑科学和类脑科学研究中心等多个交叉研究平台。近年来,医学院校的学科交叉研究活动日益活跃,每年全国医学“双一流”建设论坛开展学科交叉研讨。全国性的交叉学科杂志,如《大学与学科》《医学与法学》《医学与哲学》等成为探讨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而在设置交叉学科的23所独立医科大学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院(所),中国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院校搭建了多学科交叉学术论坛或研讨会,南方医科大学通过创办IMed期刊致力于报道以多学科交叉为研究手段的医学创新科技成果,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等院校与其他高校或研究院签订了多学科交叉战略合作协议。
2.1.4 培养了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
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医学院校主要通过跨学科平台以多学科联合培养跨学科优秀青年教师,联合培养博士(后)、“本—硕—博”长学制人才培养等方式,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复合型、创新性学科交叉优秀人才。以北京大学的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为例,该院除了开展8年制本硕博复合型人才培养外,还通过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等方式培养跨学科优秀人才。其中,82.8%博士后出站后继续在高校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部分博士后已在国际知名高校取得教职并崭露头角[5]。此外,医学院校还在整合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公共健康管理、再生医学、人文医学等诸多交叉学科领域培养了大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1.5 构建了基于问题驱动的研究范式
传统的医学研究范式主要是基于知识驱动型研究范式,侧重于学科体系内的探索与创新,在这种研究范式下,医学被分割为多个独立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学科壁垒。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体生理机能和病变日趋复杂化,知识驱动型研究范式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医学问题。交叉学科以研究解决当前医学领域的重大、复杂性问题为现实驱动,通过学科之间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学术团队的跨界合作、学科制度和文化的互融共生等,形成了医学与医学、工学、理学、文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医学+X”或“X+医学”学科交叉模式,积极观照“大健康”“大医学”“大生命”问题,构建了问题驱动型医学研究范式。
2.2 “双一流”背景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
虽然,医学院校在交叉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在“双一流”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科治理能力、管理评价机制,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和平台、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等背景下,囿于学科门类限制和学科专业数量不多等因素,医学院校的交叉学科在学科交叉融合度、团队平台建设、资源配置及其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2.2.1 学科交叉融合度有待提升
医学学科以培养医学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使医学学科在其单一性的学科圈层内获得了纵深发展的机会,实现了深层次的创新与发展。但是,专业界限成为跨学科包容性发展的壁垒[6],学科纵深发展割裂了多学科的合作创新,容易使学科陷入单向度发展局面,以至于学科的拓展延伸多限于医学或近医学范畴,与其他门类的学科交叉融合度较低,融合范围有限。从23所独立医科大学设置的56个交叉学科的支撑学科来看,多为医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临床医学学科要求具有本领域深厚且系统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以临床医学为支撑学科所形成的“临床医学+X”医文、医理、医工等交叉融合学科较少。这说明医学院校交叉学科的多学科参与度整体还不高,不同门类的学科之间的融合度不足。同时,医学院校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中,由一流学科组成的仅有19个学科(详见表1)。可见,医学院校交叉学科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联度还不大,交叉学科对一流学科建设的贡献和支撑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表1 医学院校涵盖一流学科的交叉学科统计表
2.2.2 交叉学科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是“双一流”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关键性要素。医学院校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高等院校,学术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多局限于医学学科类纵向发展,横向融合发展的力度不够,导致“专家多、大家少”和尖端复合型人才稀缺的困境[7]。医学院校中拥有医学背景的多学科人才偏少,教师进行学科交叉的意愿也不够强烈。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形成了以院系、学科专业为主进行考核评价的惯习,教师进行交叉学科研究需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学习转型与能力提升,许多教师无力参与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建设工作。即使教师涉足交叉学科领域,也有可能是出于申报课题等政策要求,少有深入地去思考如何开展“医学+X”“X+医学”等新兴学科建设问题,教师缺少学科交叉研究的外源动力,这极大地限制了交叉团队的形成和交叉学科的孵化培育。
2.2.3 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比较缺乏
高水平研究平台是建设交叉学科的重要载体。优质平台具有“虹吸效应”,可以整合科技力量,吸引聚集人才稳定地产出成果,推动学科发展[8]。当前交叉学科建设呈现“理工化”倾向[9],工科类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已取得较多成果。例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虽是一所地方性院校,但学科交叉平台建设成果突出,其微电子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机械研究院、“一带一路”信息技术研究院、磁性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学科交叉平台已经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信息技术高地。与此同时,多个创新团队脱颖而出,该校70%的科技创新成果出自学科交叉平台和团队。与之相较,虽然《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在全国层面试点建设一批学科交叉中心,但就目前设置交叉学科的23所独立医科大学来看,仅7所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院所,其平台及其团队建设都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与深化。
2.2.4 交叉学科资源配置尚有不足
高校建设交叉学科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撑。在我国目前的办学体制下,高校能得到的资源多寡与高校级别有直接关系。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能得到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在获取地方政府支持与社会合作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有充足的资源支撑。而在设置交叉学科的独立医科大学中,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外,其余医学院校均不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且多数为省属高校。他们受规模体量小、高端平台少的影响,学科建设资源获取能力比较有限。在资源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医学院校的交叉学科由于处于探索阶段,往往缺乏实力,难以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与此同时,医学院校内部各个学院、学科之间的学术资源和权力争夺也会导致资源分散[10]。因此,交叉学科面临校外资源缺乏、校内资源投入不足的双重窘境。
2.2.5 交叉学科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医学院校的学科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学校—学院(系)—教研室(科室)”的科层式管理结构,学科建设亦是按照这个层级关系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加剧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身份固化和条块分割,难以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虽然近年来医学院校从“双一流”建设要求和自身研究特色优势出发,积极与工科、理科、文科等学科进行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但从具体实施和运行的情况看,交叉学科建设的成效并不理想。在23所设置交叉学科的独立医科大学中,仅7所高校具备交叉学科建设的实体机构与组织制度,且多数处于建设发展初期。而且尽管有的高校建立了交叉学科研究平台,但是缺乏有效的管理,使交叉学科师资大部分处于离散状态,实际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同时,大学交叉学科制度建设的不足,使交叉学科组织机构的运转常常流于形式。
3 “双一流”背景下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路径探析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研〔2022〕1号 )》依据新发展阶段“双一流”建设的新定位和新任务,进一步指出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建设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交叉学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要以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目标导向,进一步更新交叉学科建设理念,注重彰显学科的特色优势,强化团队平台建设,促进管理机制创新,促进多主体参与、多维度保障、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提供关键支撑。医学院校交叉建设的行动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行动路径
3.1 凝聚共识:更新交叉学科建设理念
理念的创新是引领时代发展的先导[11]。无论是一流学科抑或交叉学科建设,均需凝聚共识,理念先行。一是树立一流学科和交叉学科并重的理念,找准一流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结合点,促进多学科深度融合。建设一流学科、交叉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医学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交叉学科在“双一流”建设、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切实制定和实施好符合本校特色和实际,利于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的政策举措,营造学科交叉、争创一流的氛围。二是树立新医科建设的理念,秉持“大健康”“大医学”“大生命”观念,整体规划好“医学+X”或“X+医学”交叉学科布局,明确学科交叉的主攻方向,强化医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精准医学、智能医学、转化医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打造学科交叉创新高地。三是引导教师转变学科建设观念,认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统一思想认识,提升教师群体对交叉学科建设的认同度与接受度,主动走出原有的独立学科舒适圈,增强合作意识与创新理念,变单打独斗、各自为政为合作共建、团结共赢。
3.2 发展特色:彰显交叉学科特色优势
特色发展是彰显高校办学实力的核心关键,学科交叉是创建学科特色的新兴增长点。医学院校要准确把握与科学应对当前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与知识融合创新的现实需求,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以学科交叉为突破点,建设具有一定交叉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交叉学科,做大做强医学院校学科特色。学科的特色优势体现在学科方向及其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学科文化等方方面面。医学院校要遵循社会需求逻辑,以解决复杂性医学问题与前沿问题为靶向开展科学研究,依托医学院校内部或者医学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学科交流合作平台进行知识融合创新和范式转换,在某些方向上面开展特色研究、汇聚高水平团队和平台,不断形成优势特色方向,进而形成学科的特色优势。另外,遵循“医学+”逻辑,增强学科交叉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能够助力交叉学科发展。交叉学科的内在规律性与本质性要求有其既和而不同又兼容并包的文化风尚。这就需打破单一医学学科的文化圈层,弘扬医学科学家精神,在尊重、包容、互鉴基础上构建和美交融、合作共生的“和合”文化生态。各医学院校要结合自身文化内涵特色,把“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等医学精神有机融入,在传承优秀医学文化的基础上创新交叉学科特色文化生态。
3.3 跨界协同:强化交叉学科团队建设
建设“双一流”,人才是第一资源[8]。学术团队是核心力量,是交叉学科建设中最活跃的主体性因素[12]。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和学科团队是“双一流”和交叉学科建设的共同任务。在“双一流”建设和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医学院校更要注重夯实学科交叉基础,强化学术团队建设。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注重顶层引导,驱动共享愿景和共同目标。围绕服务“四个面向”,聚焦关键核心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有计划地组建学科交叉团队,遴选好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形成合理的梯队。二是健全人才聘用的政策机制,着力推进人才队伍的交叉。打破传统体制下“学校-院系-人才”聘用模式,灵活调整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和收入分配等人事制度,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开展跨学科研究,攻读跨学科学位,打造一支水平高、能力优、向心力强、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队伍,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积蓄力量。例如,南京医科大学在2020年时就已凝练了生物医学材料与技术、医疗器械与装备、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四个重点发展方向,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和科研团队,涵盖工学、生物学、数学、信息学、计算机和物理学等专业背景,同时还有附属医院、大型企业的互聘教授和产业教授数十名。
3.4 共建共享:搭建交叉学科组织平台
交叉学科建设需要高水平的开放平台作为舞台。一是建立矩阵式交叉学科组织结构。医学院校可根据学科交叉团队的研究类型和发展阶段,分类搭建组织平台。坚持虚实结合、纵横交错,打破原来的以学院(系)、学科为主的建制组织,创建立体化、矩阵式虚实结合的跨学科组织联盟[10],如设立“交叉研究院”或“协同创新中心”,搭建跨专业、多学科教研平台,形成以医学特色优势学科框架为矩、以学科交叉机构为阵的矩阵式组织架构,推进不同院系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二是以交叉学科为依托向外延伸,拓展外生发展动力。医学院校拥有先进的医学资源和医学技术,尤其是各附属医院,对所在省市、地方的医疗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医学院校要抓住这一发展优势,通过省部共建,校校、校地和校企共建等形式整合资源建设跨学科研究平台,打造特色研究室或实验室。例如,南京医科大学依托“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江苏省转化医学研究院”两大平台,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强强联合实现了工科资源与医科资源的互补。
3.5 重塑机制:促进交叉学科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和资源配置是增强交叉学科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13]。在我国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受制于资源和利益分配机制的约束,学科壁垒依然存在,甚至“坚不可摧”[14]。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刻不容缓。一是成立交叉学科组织管理机构。包括成立交叉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交叉学科部或交叉学科管理委员会等管理部门,对交叉学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提升对交叉学科建设的领导力和组织力。二是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完善教师发展、成果归属、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设置交叉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积极探索“柔性聘任”“团队考核”新模式,实现“人才双聘、成果共享”的双赢效果。三是优化管理运行机制。包括优化放管结合的设置机制,赋予交叉学科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空间;完善试点与退出机制,妥善处理交叉学科退出后教师的归属、学生的培养渠道和学位授予等问题。四是强化资源配置机制。通过设立交叉学科建设基金,专项用于人员配置、平台建设、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充足的资金解决交叉学科建设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校地、校企合作与省部共建等方式,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的注入,保障交叉建设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交叉学科是破解“双一流”建设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彰显高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关键支撑。未来,医学院校的交叉学科建设仍需学界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导向,将目光聚焦于学科方向、学术团队、创新平台、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在充分认识交叉学科的重要性之上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体制机制与多方参与、和谐开放、强强联合的优势团队平台,建设医学院校交叉学科发展的第一方阵,助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双一流”战略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