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4-03-14胡俊辉刘丹凤

山西建筑 2024年6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思政目标

胡俊辉,刘丹凤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洛阳 471300)

0 引言

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相互渗透交织,作为国家民族复兴先锋力量的大学生对此尚不能做出理智的判断;同时,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政治类大课的教育引导局限性突出,以思想凝聚青年的力量逐步削弱,不能同时兼顾育才和育德能力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各类专业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指导文件保证课程思政的落实。目前,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在不同学科专业建设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分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在高校学术界已逐步达成共识。城乡规划学鉴于其特有的学科性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研究尚不多见。因而,在“大思政”格局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模式研究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认知课程思政

1.1 课程思政概念

在多元文化交织的社会背景下,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教师不可推辞的义务,必须以高度责任感重塑学生价值观。为此,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应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形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育人体系,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塑造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在纲要指导下出现了对“课程思政”概念多维阐释,代表性观点有:1)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观,关键在于挖掘思政要素,并将其内化于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2]。2)课程思政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专业知识讲授中实现育德培育,使学生具备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3]。3)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体系,通过隐性教育方式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课堂,并与显性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4]。

整体看,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即通过提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间接、隐性教学方式与直接、显性的思政课程一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育德、育才、育智培育,根本在于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统一于日常教学过程,实现“立德树人”。

1.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主渠道,其重要性无从替代,然而满堂灌输的教育方式效果并不理想。“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教育创新改革的新产物应运而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联系紧密,都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但两者在课程对象、讲授主体、方式、分工、育人阶段与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如表1所示。

表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是同向同行的,核心内涵都在于育人,最终的目的在于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6]。在育人过程中,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忽视专业知识讲授,关键是如何把思政要素无形融入专业学习之中,在知识讲授中领悟价值引领[7],在价值引领中筑牢专业基础。

2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引领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重任。然而,当前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听课热情、课堂低头玩手机、抬头互动率低、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思政课教学并未真正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因此,深化思政课程教育改革,以强化思想教育凝聚当代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课程在高校课程中具有比重大、类型多内容丰富、授课时间长、受众广泛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最大程度实现润物细无声般的思政培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载体[8],但目前专业教学中存在重视专业知识传授轻学生德育养成的情况,与思政教育长期分离[9]导致“两层皮”现象突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培养、价值观培育、能力养成的高度融合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原理是一门强实践性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在与思想政治融合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课程启智铸魂的专业思政建设效果并不理想,缺乏完善的思政教育整体设计,学科的思政与专业价值并未统一,亟需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3 基于BOPPPS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设计

3.1 BOPPPS模型认知

BOPPPS属于一种教学改革模型,最初在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中被提出,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设计。模型由导言、学习目标或结果、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六个教学环节组成[10],BOPPPS代表各个环节的英语单词大写首字母(见表2)。

表2 BOPPPS教学模型内涵解析表

BOPPPS在教学理念上更加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是否掌握;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结合学生认知事物规律,设计直观可检验的目标,利于学生开展自身学习评估;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参与式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在教学反思上更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动态调整后续教学内容,保障教学目标的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过程无形地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11],而这正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BOPPPS教学模式为此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3.2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框架

城市规划原理作为城乡规划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讲授城市规划基本原理、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等,除建立学生对城市规划知识的基本认知外,也利于培养具有大国工匠、家国情怀、赤诚炽热、爱国主义、时代责任等意识的规划师。BOPPPS教学模式从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和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两个主体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更能发挥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关键在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方面与BOPPPS模型找准契合点,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建立生成性的内在关联[12],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框架(见图1)。

1)导入:正式上课之前的引言环节。任课教师在深入挖掘城市规划思政元素基础上,选取与授课内容相关素材,通过案例学习、故事讲授、政策解析、数据图形、动画建模等方式将其融入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开篇印子,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轻松氛围下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师要着重阐释此次课程教学重要性及与上次课所讲内容的前后衔接关系。

2)目标:课程教学所达到的效果,包含知识和思政目标,通过动词进行度量表达[13]。知识目标即要求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教学重点内容;思政目标包含能力和素质目标两类,能力目标即学生具备分析并探究城乡发展和规划相关问题的技能,素质目标即实现对学生“培根铸魂”的价值塑造。学习目标是学生优先考虑的重点,也是教师授课的关注点,目标的提出应简洁明确,便于学生把握方向。

3)前测:即基于学习目标设计的针对课前预习理论知识和思政素材等教学内容的摸底,通过提问、汇报、作业等形式进行,便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价值塑造及能力培养情况[14],根据结果可实现对教学内容及授课思路的精准调整、协助调整教学内容进度与深度、改进教学方式,有助于师生教学过程的密切配合,实现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目标。

4)参与式学习: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层次递进的规划知识模块,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提问、情景模拟等小任务的方式开展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灵活应用各类教学设备工具进行展示,并具备随机应变、课堂掌控能力,创造轻松愉悦的授课氛围,提升学生听课积极性。

5)后测:课堂授课最后时段,即在完成授课内容之际,针对不同授课内容通过问答、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是否完成既定目标。

6)总结:通过知识树、流程图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逻辑体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分析课堂授课内容与思政目标的达成度情况。同时,布置课下学习任务及预习内容,总结做到简洁、清晰、重点突出。

课程思政建设框架将城市规划知识讲授和素质教育科学、自然的结合,形成学科教育合力,实现润物无声的“培根铸魂”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实践性强的教学框架[15]。

3.3 框架指导下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设计

以城市规划原理授课内容和人才培养规律为基础,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框架,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专业思政教育主线,挖掘课程蕴含的规律意识、大国工匠、文化自信、人本意识、法治与职业道德、生态观等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到BOPPPS模型当中,确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如表3所示。

表3 BOPPPS模型指导下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核心内容思政教学设计分析表

在具体思政教学设计中,一方面应重视规划案例、国家政策[16]等思政元素的收集,从小处[17]、细处入手;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应从教学目标[18]、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强化思政教学主动意识,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BOPPPS模型下的教学设计,从思政融入点、融入方式、素材、教法、评价等方面将思政元素较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在自然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9],提升规划职业修养。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但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是个新事物,尤其是随着时代发展背景变化的复杂多样,教育对象、方法与内容变化较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内涵特点、建设路径、教学设计等领域仍需拓展与深化。对于实践性强的城市规划课程,思政教学蓝本少之又少,需本着开放、发展、综合和长远的眼光,集思广益,重点打造符合城市规划教学特点的思政教学设计方案,在潜移默化中突出课程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20]的育人功能,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以推进城市规划课程思政建设。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思政目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思政课“需求侧”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