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抬杠”为哪般
2024-03-14张佳琳
张佳琳
下班后,和朋友L约在一家餐厅吃饭。等待十分钟后,L风尘仆仆来赴约,刚一落座就气喘吁吁地对我说:“真是不可理喻,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不可理喻的人!”
我问:“什么事给你气成这样?”
L说:“新来的同事是个杠精,简直无法交流。”
细问来龙去脉,原来是L的部门来了位新同事,领导让L带新同事熟悉一下业务。于是,L就发现这位新同事特别喜欢抬杠。明明他才是新来的,是对公司和部门不熟悉的那个,却总是反驳L说的话,“不对”“不是”“我认为”是他的口头禅。
“无论我说什么,他都会第一时间提出反对意见,对我说的话进行全盘的否定。最离谱的是,有时候他连我的观点和逻辑都没有听清楚,就迫不及待开始反驳我了,真是不可理喻!”L对他这种抬杠的行为非常不满,两人闹了些不愉快。
饭间,L疑惑地问我:“我发现他都是为了反对我而反对我。我真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愿意和别人好好沟通,非要抬杠呢?”
抬杠背后的心理秘密
1渴望认同
很多人喜欢通过反驳他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以此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关注。
人们内心有获得他人认可的需要。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理解,这种需要可认为是对群体归属的追求和被抛弃的恐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尊重的需求就很好地说明了人们对于群体认可的需要。
渴望认同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有部分人对被认同的渴望要更强烈。这样的人往往存在感较低,缺乏自信甚至自卑,但内心深处又渴望受到关注、认可和赞美,所以就只能试图通过反驳他人、抬杠的表现方式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才能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进一步说,反驳、抬杠的行为其实是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自卑,是一种对自卑的强烈冲动的反应。这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为是一种心理防御体系。
这种心理防御就体现在,越缺什么就越爱表现什么。即越缺乏自信,越想通过反驳压制他人获得所谓的“被认可”,进而显示出自己的自信。
2对抗型人格
《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里说:“拥有对抗型人格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对抗他人,直至占据绝对上风。”
一方面,他们对待任何人都会持有一种攻击态度,喜欢言语胜人,对谁都不赞同,并以此树立自己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你越是反击、争论,这种对抗型人格的人就越会不断地反驳和否定你。
3发泄情绪
人们发泄情绪的方向和方式各有不同。
荣格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其中,外倾型性格的人会将自己的情绪向外释放和表达,向外发泄情绪又以抬杠、反驳他人为最容易和成本最低的方式。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反驳和抬杠来转移工作和生活中的苦闷、委屈、愤懑、压抑等。
因此,爱抬杠之人的目标可能压根就不是就事论事,而是通过与别人抬杠这个渠道来排解内心积压的负性情绪。
生活中遇到“杠精”,该怎么应对?
尽量避免争论
和“杠精”处处较劲,那么你必然会在与他们喋喋不休的争执中疲惫不堪。
争赢了,他们可能会记恨你,然后在别的问题、别的事情上继续反驳你;争输了,他们可能会瞧不起你,甚至变本加厉地贬低你,否定你。
要知道,跟这些人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与他们锱铢必较,选择敬而远之,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这不是认输认怂,而是为了放过自己。远离“杠精”,尽量避免和他们进行无谓的争论,你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经营自己的生活。
必须争论时,守住自己的底线
正如上文所说,应对“杠精”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避免与他们争论,避免被拉入无意义的争执漩涡中,消耗自己的能量。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必须要与他们接触时,我们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即可:
● 底线被挑衅,要有力反驳
如果是一般问题或者观点,为了防止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中,我们可以适当让步,先一步结束交流;但如果自己的底线被挑衅,那么就要有力地反驳他们。而且要尽量做到一次反驳到位,不给他们继续争论的机会,让他们对这件事印象深刻,达到下次再碰见这件事不愿意甚至不敢挑衅的效果。
● 保持冷静,不要随着“杠精”的思路走
与“杠精”争论时,尽量让自己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冷静。他们想要在言语上压制你,就会不断输出自己的论点论据,试图打乱你的思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冷静处之,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要跟着他们的思路走。
你也要避免与他们置气,你越是生气,就越是让他们开心。相反,你越是冷静、镇定,在意识到自己的无聊和无趣之后,他们大多就会知难而退。你越是积极回应,对方就越是反应激烈,因为他们渴望引起别人的注意。
尝试接纳对方的不一样
当我们理解了“杠精”背后的心理秘密,知道原来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害怕不被注意、害怕不被理解、害怕不被重视,对于他们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行为,是不是感到有点释然呢?
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成为“杠精”,我们要避免对这些人过度概括化,不要因为他们的这一个缺点就将整个人概括否定。
当有人和你抬杠的时候,你不妨给他点认可鼓励。即便你觉得他的抬杠没有道理,也顺着他的话给予肯定,兴许他自己就发现了自己的不合邏辑、好笑之处。只要他们并没有伤害我们,在力所能及时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接受他们,给予他们想要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