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烦恼好好相处
2024-03-14吴迪
吴迪
最近,朋友C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烦恼:为了筹备婚礼,他和未婚妻产生了很多分歧;公司业绩下滑,他被通知要降薪了;婚房正在装修,他不得不搬回父母家住,可父母之间的矛盾总需要他来协调……
夜深人静时,C常常思考:为什么自己有这么多烦恼?这些烦恼何时才能消失?怎样才能没有烦恼呢?
C很羡慕身边的人,同事、朋友、邻居,他们脸上总洋溢着笑容,好像没有任何烦恼,而自己却深陷烦恼之中,脸上挤不出一个笑容来。
著名作家冯唐曾经调侃道,如果你认为一个人每天都特别开心,好像没有任何烦心事儿,那肯定因为你们不太熟。
诚然,生活的不如意时有发生,人人都有烦恼。但区别是,有人会像C一样深陷在烦恼之中,有人反而积极快乐。
烦恼是无法消失的
想必许多人都问过和C一样的问题:烦恼如何才能消失?怎么能彻底没有烦恼?
那,烦恼会消失吗?
很多人会说,当然会,只要有钱就不会有烦恼了。
但有钱人也有烦恼,只不过他们的烦恼不是没钱,而是其他。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烦恼,比如单身的烦恼、糟糕婚姻的烦恼、事业的烦恼等。当达到了一定条件时,某种烦恼会消失,但如果你想彻底消除“烦恼”这种情绪,是不可能的。
面对烦恼,不同个体的主观感受也不一样。有的人对烦恼更接纳,或者说,更懂得如何与烦恼相处。
与烦恼相处的三个步骤
1接纳不能改变的现实
这并不是逃避,而是某些事物确实无法改变,不接纳又能如何?
比如,一个人认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烦恼都是家庭带来的—— 为此烦恼有意义吗?没有,因为你无法选择家庭。
再比如,大量企业出现35岁裁员现象,一些人担心现在的工作不知能到什么时候,焦虑被裁掉之后找不到工作。对未来有担忧很正常,但整天为此烦恼不已,或是活在抱怨当中,觉得社会不公,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要接纳有些事你改变不了,更不要沉湎于过去或过度担忧未来。
2通过行动来解决可以改变的现实
问题发生时,有的人倾向于过度思考,陷入“为什么”的思维循环: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不发生在别人身上?
这种心理状态会让个体过度关注出现的问题,而忽略了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而缺乏实际行动,又会导致烦恼的持续存在,形成恶性循环。
职业发展的迷茫、对未来生活保障的担忧、未解决的工作问题、人际关系的冲突……这些烦恼,是可以通过提升行动力来摆脱的。
举个例子,对职业发展很迷茫,可以着手分析行业现状,分析所在单位的发展前景和自己岗位的发展空间,制订一个职业发展计划;担忧未来生活缺乏保障,那就制订一些理财计划,让自己不断有储蓄,以应对生活中的意外状况。
对于这一类问题,不要无视或麻木自己,告诉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不做出改变,烦恼又如何消失呢?在行动的过程中,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以后再遇到这些问题时,你能更轻松应对。
3降低控制欲
控制欲強的人,会对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要求过于苛刻,会试图控制一切,包括未来的事件和他人的行为。然而,生活充满变数,谁也无法完全掌控一切,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支配他人。当他们感受到自己无法掌控某些事情时,烦恼就产生了。
想降低控制欲,可尝试以下方法:
●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所做的事上
瓦伦达是美国一名专业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演出中不幸失足身亡。
表演前,瓦伦达不停念叨,这次表演太重要了,一定要演好。否则不但名利受损,往后更无法立足。正是他精神的高度紧张,导致心态崩溃,造成了事故。事后他妻子说:“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着走好钢丝这事本身,根本不会想其他事。瓦伦达太想成功了。如果他不去想这么多走钢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经验和技能是不会出事的。”
你看,想得越多,越想控制一切,反而越容易失控。专注于你自己所做的事,不要去想与之无关或相关的事情,做事情会顺利很多,烦恼也会少很多。
● 审视欲望的合理性
诚然,想要却得不到,想做却做不成,令人烦恼。但当我们很想要一个东西,很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应先评估欲望是否合理。
比如,“我很想吃一顿大餐”,原因是“我很饿”,这样的欲望是合理的,但如果你的欲望源于你想“随心所欲”,想什么就必须得到什么,那这个欲望很可能不合理,需要理性评估,看是否需要调整。
● 常怀感恩之心
很多时候我们过分追求外在的成功与物质的享受,忽略了身边已经拥有的,所以总有诸多不甘和怨言。
当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去面对生活时,就会发现细节处的温暖与幸福,认识到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满足。当生活向我们发起挑战时,感恩之心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烦恼的产生。
接纳现实、积极行动、调整欲望,是与烦恼好好相处的三个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强大的心理韧性,以适应生活的各种挑战,让烦恼远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