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帝王千年漂泊记

2024-03-14徐婉玲

环球人物 2024年5期
关键词:阎立本波士顿画卷

徐婉玲

《历代帝王图》中的陈废帝陈伯宗(左)与父亲陈文帝陈蒨(右)在长相、服制上十分相似,但陈文帝被表现得相对高大。

2023年4月的一天,故宫午门城楼下大排长龙。西燕翅楼展厅内人头攒动,却鸦雀无声。人们凝神聚气,直勾勾地盯着展柜内的画作——阎立本的《步辇图》。在故宫工作10余年,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件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也刻在我们记忆里的传世名画的真迹。《步辇图》不仅是一件杰出的人物绘画,也是一段生动的历史实录,它描绘了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的事件,通过健劲的线描和深沉的设色,成功塑造出唐太宗深沉谦和的外表和雄才大略的气度。

此情此景,不禁让我想起阎立本另一幅帝王图——远在大洋彼岸的《历代帝王图》。这幅作品说起来并不陌生,但见过它真容的人并不多,因为它被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已达90余年了。

左:《历代帝王图》中的晋武帝司马炎。 右:《历代帝王图》中的陈宣帝陈顼。

《历代帝王图》从右至左描绘了13名帝王:西汉昭帝刘弗陵、东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各帝王像侧均楷书榜题文字,他们均有随侍,人数不等,形成全画卷相对独立的13组人物,共计46人。画家既注意刻画作为统治者的共同特性和气质仪容,又根据每个帝王的政治作为,成功地塑造了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历代帝王图》中固定下来的帝王像表现图式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宫廷宗庙中的皇帝肖像,到边远寺观壁画中的仙帝图像,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尤其是莫高窟220号窟东壁的《维摩诘经变》中,在北侧文殊菩萨座前问疾于维摩诘的帝王,与阎立本笔下的晋武帝司马炎高度相似,帝王被大臣搀扶的姿态以及身着日月衮服等细节也与阎立本画作如出一辙。

《历代帝王图》中的13名帝王,有暴君、有庸帝、有昏王、有明主,是典型的教化作品。唐太宗生前曾用狂草书写过一个《屏风帖》,指点了前代君王的得失,并制成屏风,告诫自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帝王图》或许也曾是唐太宗的案头之卷。只是当大唐陨落,画作具体的流亡过程难考,已知的线索来自于米芾《画史》的记载。北宋英宗时期,庐陵的王鸷,一位视书画如生命的士人是它的首位收藏者。随着岁月的流转,画卷又落入了南宋高官周必正之手。周必正在朝中权倾一时,他的收藏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宋朝灭亡后,这件宝物又被元朝收入国库,成为皇家的珍藏。元朝衰落,明朝崛起,《历代帝王图》被收入文渊阁保存。明朝灭亡后,这件珍贵的画作流落民间,及至清末1866年,被陕西布政使林寿图收购。

林寿图(1809年—1885年),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颖叔,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他在儿子生日之际,偶然从一个名为蔡小石的收藏家手中收购了《历代帝王图》。林寿图爱好收藏,对这幅画作十分珍视,他在画卷后写下购藏题记:“同治丙寅九月朔,棣儿生之日,购得此卷,他日长成,其知宝藏否。林寿图识于西安藩署。”后面跟着白文印“颖叔”、朱文印“欧斋”两方。

民国时期,《历代帝王图》再次易主。1917 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以画册形式完整出版了《唐阎立本帝王图真迹》,画册封面赫然印着“闽中林氏收藏”的字样。然而根据《历代帝王图》卷后拖尾处题跋:“爰居阁无上珍秘,共和乙丑秋日,梁鸿志题识。”题跋后钤有“众异珍藏”朱文印、“梁鸿志”白文印两方。由此可知,最晚于1925年时,《历代帝王圖》已归梁鸿志所有。梁鸿志(1882年—1946年),字仲毅,后改字众异,祖父是清代名士梁章钜,父亲梁佟年正是林寿图长婿。梁鸿志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自幼诵读经史,但为人狂傲,以东坡自许,有《爰居阁诗》发表。1927至1931年间,他的名字与《历代帝王图》一起出现在《湖社月刊》上,多件图注处写有“梁众异氏藏”“梁众异藏”等字样。这个时间刚好与1928年《历代帝王图》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唐宋元明名画展览会”契合。在此次展览会上,《历代帝王图》引起巨大轰动,被认为是该展览最重要的展品。

1929年,日本东京大塚巧艺社发行《阎立本笔历代帝王图绘叶书》,每组帝王图为一张明信片,共计13张。据说,当时梁鸿志通过一名日本商人的牵线,意欲将这幅画卖给东京一家公司,但因价格问题未能达成交易。

1931年,此画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董事丹曼·罗斯购得。

《步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这次转手是如何完成的,目前尚无详细史料。但根据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当时的东方部主任富田幸次郎记述,《历代帝王图》可能是在参加日本展览后,罗斯直接在中国向梁鸿志购买的,而且是在富田幸次郎的建议之下购得的:

我们拥有的最伟大的中国绘画作品之一就是这幅《历代帝王图》长卷,它出自中国7世纪伟大的艺术家阎立本之手。这幅画卷因其名气和重要性而备受关注。当我把一个全轴的小型复制品拿给罗斯博士看时,他说他必须得到它!但他说:“我怎么才能弄到手?”我告诉他这幅画在中国。他说:“想办法弄到。”当谈到价格高达数千美元时,他说:“我没有那么多钱,但现在我必须拿到它。我会打电话给我的律师。”他打了电话,律师说:“罗斯博士,你是个单身汉,你有足够的钱,但你不能一次花光所有的钱。”于是,他付了一笔钱,博物馆又垫付了一笔钱。

与梁章钜、林寿图的名士形象大相径庭的是,梁鸿志的名字更多地与汉奸、叛国者的标签紧紧相连。《历代帝王图》经他之手转售罗斯,致使国宝流落海外,便是他各种罪行中的一桩。彼时,美国人正通过日本人大量收藏中国文物。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以中国古画收藏为主,这里藏有200多幅宋、元古画藏品,位列全美第一。除了富田幸次郎,日本美术家冈仓天心也曾任该馆东方部主任。

1935年,罗斯在伦敦去世,他的骨灰被装在一只唐代陶罐中运回波士顿,可见他对中国艺术的痴迷。

如果说《步辇图》描绘记录了唐朝的辉煌与开放,《历代帝王图》则多了些反思与警世的意味。在阎立本的画笔下,那些帝王形象跃然纸上,他们的故事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对中国的历史和艺术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漫长的流转,不仅让《历代帝王图》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反衬出历史洪流里外来侵略者的贪婪与自私,这无疑为这幅厚重的国宝又增添了一份发人深省的力量。

猜你喜欢

阎立本波士顿画卷
点睛
中国画卷
罗米的画卷
绘就最美生命画卷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你不能带绿气球进波士顿美术馆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波士顿狂飙
丹青神化
论唐代绘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