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唐代绘画发展

2017-09-15张晨

报刊荟萃(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吴道子仕女画

摘 要:唐代以来,人物画家们将历代人物画程式化技法和造型与写实完美的结合,开始了反映现实生活的绘画之路。本文选择此题目是因为唐朝社会的激烈变化导致唐代人物画多元风格的审美趋向变迁。通过思考感悟和再认识,试图对唐代人物画演变作一些梳理。

关键词:唐代人物画;仕女画;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昉

一、唐代的时代特征与唐代人物画的发展

唐高祖神尧皇帝、太宗皇帝、中宗皇帝、玄宗皇帝,都是神明英武的圣贤哲人,对各门艺术都相当精通,书法与绘画都很擅长,可见唐代社会对艺术的重视。唐代人物画的产生、发展和衰微有其自身的历史原因,但不可否认它是中国古代人物画历史中一个空前的繁盛时期,开拓了人物画的现实主义道路,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在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二、唐代人物画形式的多样性

在唐代,题材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题材是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除了题材更为丰富以外,在唐武宗的“会昌灭佛”事件之后,佛教题材的创作也日益少见。至此之后,画家们更专注于人物的日常生活。如果说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是从贵族的宫殿里解放出来,让它接近人们,那么唐朝的绘画就是从神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让它直接反映生活。

三、唐代人物画的技法特点

唐代时期不再单单用线來造型,也十分重视色彩对造型的影响。设色柔和,艳而不俗。线条上讲究匀整流畅,线条匀细,用笔工而不滞,细而不腻,转折富有弹性。人物造型上,准确反映了盛唐时期以胖为美的审美特征与着装特色,专注于体积和动态。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可以看出,顾恺之的线条是细劲柔秀而悠长的,衣纹线条的组织在疏密短长,回还往复中表现了一定的韵律感。顾恺之之后的陆探微,以气脉贯穿的一笔书入画,变笔法的舒缓为劲利,形成了“精利润媚”的风格。这只能从画史上看到记载,可惜已无作品及摹本传世。初唐阎立本在艺术上继承南北朝的这些优秀传统,认真切磋加以吸收和发展。从他的作品所显示的刚劲的“铁线描”,较之前朝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物的精神状态有着细致的刻画,都超过了南北朝和隋的水平,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到了盛唐的吴道子用笔及线型又不同于这种六朝及初唐的“细铁线”。他把线条加粗、加厚。形成波折起伏的线型,也就是所说的“兰叶描”。张萱与周昉所代表的绮罗人物画,要表现贵族妇女的绮丽慵懒的特点,人物面部和肌肤质感和体积感,纱和罗的薄而透明的质感。

在用色上面,阎立本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变化。吴道子的时代也并不绚烂只是简淡晕成。张萱、周昉比前人更热衷并善于支配颜色,因为所画妇女,都是艳媚浓装的形象,所以着色一般浓重,他们注重色彩的装饰性,在色彩上形成了华丽、富贵、鲜艳的效果。

构图上讲究疏密有致,张弛有度,显示其起伏灵动的韵律感。顾恺之之时己注意了人物立足点的先后远近,以前遮后掩作为一种表现空间的自觉手段,或以一些生活场景来衬托人物的生存环境,打破了一些呆板的平列人物画面,创造了聚散构成,有的还以连环画形式来说明画面的主题。

四、唐代人物画代表画家作品及艺术特点

唐代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著名画家和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有: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昉,他们在艺术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卓越表现。

吴道子,绘画上师法张僧繇,有别于顾恺之与陆探微,真迹已经失传了。从流传的有关于他的文献中,可以得知,吴道子笔下的人物,线条持续不断,塑造人物的衣纹轮廓简洁,衣带舞动飘举、笔势圆转流畅。画中人物神情各异,刻画出每个人物角色气质,也十分重视整体人物形象的刻画,具有生动传神的艺术感染力。

阎立本,也运用到吴道子的遒劲铁线描于人物画造型,但设色有别于吴道子与顾恺之。他专一以自心为师,意念则超出了技巧的范围,所以与张僧繇,郑法士不同。他的《历代帝王图卷》与《步辇图》流传至今。从其画的人物造型来分析,他的画更注重脸部五官的描写,其线条运用铁线描和厚重华丽的设色,而设色又很大胆,在当时有“丹青神话”、“国朝第一”之称。

张萱,擅长宫廷仕女画,他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摹本《捣练图》,这幅作品中人物造型的动与静,人物身姿的平衡与不平衡还有绚丽的色彩都是其最大的特点,作品设色富丽,人物典雅华贵,富有强烈的形式美感,代表了盛唐时期仕女人物画典型的造型特色。

周昉,色彩绚丽,线条与衣纹遒劲而挺拔,近乎方形的转折用笔,精致的塑造了宫廷贵妇们百无聊赖的生活。周昉对眼睛的描绘和身姿的动态处在一种肃静的气氛中,运用“衣裳劲简”、“色彩柔和”的造型手段,描写她们华丽外表后的寂寞生活。

五、唐代人物画的影响

唐代人物画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很大,后人极难超越。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人物画因为有了自己的丰厚的土壤而迅速形成并发展起来,形成了唐式风,为后来的重彩人物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五代两宋描绘地主阶级生活的人物故事画、风俗画作了技法上的准备,唐代的很多绘画技法至今仍然在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绘制过程中沿用。唐代人物画对其周边的日本、朝鲜等国家的艺术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在画史上的突出地位和历史价值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全译(承载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2]顾迎庆.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思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

[3][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张映辉.绘画境界生成论——传统画境与现当代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张晨(1992.10.30—),女,汉族,河北邯郸市人,现就读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美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国画(工笔人物)。

猜你喜欢

吴道子仕女画
“画圣”吴道子
改琦仕女画风格浅析
“礼教下的光斑”
被“遗忘”的宋代仕女画
唐代人物画述评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万世之功郑国渠
画圣吴道子
“真人墓”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