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饭圈文化入侵体育圈

2024-03-14方正宇

新体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速滑队饭圈偶像

方正宇

“我们不需要这样的粉丝!”短道速滑名将林孝埈去年底在社交账号上发布的这句话,既是代表他个人乃至整个短道速滑队谴责来自个别粉丝的不理性言行,更是对整个体育圈发出了提醒——必须警惕饭圈文化的肆意蔓延。

本场风波的起因并不复杂,当时在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男子500米决赛中,林孝埈由于犯规被取消成绩,还将因伤缺席下一站赛事。这本是竞技世界中再寻常不过的小意外,但由于林孝埈是拥有大量粉丝的超人气选手,当偶像遭遇挫折时,一些粉丝在网络上将矛头直指速滑队教练,还有人谩骂速滑队的其他队员,最终导致林孝埈不得不亲自出面批评此类网暴言论。

中国体坛类似的情况绝非第一次出现。东京奥运会跳水比赛全红婵以横空出世的方式夺冠之后,迅速赢得了无数粉丝的喜爱。但在这些喜爱中,逐渐掺杂了一些异样的内容。每当全红婵与另一位名将陈芋汐同场竞技时,某些极端粉丝总会对后者报以异常敌视的态度。一旦比赛结果是陈芋汐力压全红婵夺冠,粉丝更将其归咎于打分不公,进而在网上攻击评委群体乃至整项赛事。

中国乒乓球队历来盛产明星选手,近年来接连遭遇“私生饭”的侵扰。所谓“私生饭”,原本是一个仅存在于娱乐圈的概念,指專门侵犯明星私生活的极端粉丝。然而,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樊振东遇到了被疯狂粉丝侵入自己房间的情况,不得不为此报警并发布声明。樊振东的队友王楚钦也对在机场遭遇频繁跟拍的现象表达了不满。由此可见,饭圈文化已经入侵体育圈,并有愈演愈烈的恶化趋势。

事实上,运动员因其出色表现而受到万众敬仰,本身是件无可厚非而且积极正面的事情。从当年的聂卫平、郎平,再到后来的姚明、刘翔,都是在一代甚至几代人中具备巨大影响力的超级偶像。观众喜爱他们,不但为这些优秀选手集聚了人气,还推动了整个运动项目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可谓多方共赢的理想局面。

然而,这种相对单纯的欣赏与喜爱却可能被异化成饭圈文化。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饭圈文化表面上似乎也是基于粉丝对偶像的喜爱,但这种“喜爱”往往会脱离偶像本身,与其说粉丝追捧的是偶像,不如说他们只是把偶像当作承担自身梦想和特定人设的载体。说得直白一点,看似愿意为偶像付出一切的极端粉丝,其实只是把偶像当成了工具和借口而已。

比如所谓的“私生饭”,本身就存在那种试图侵入他人私生活空间的邪念,对于偶像的痴迷只是他们粉饰自身恶行的一种借口。又比如,有些粉丝为了所谓捍卫偶像而频繁实施网络暴力,这只说明他们本来就是网络暴力的推崇者,捍卫偶像其实是为抱团施暴找借口。还有一些饭圈文化,本质是少数人打着追捧偶像的幌子,从其他粉丝那里疯狂敛财,甚至反过来,以粉丝组织头目之名去要挟偶像及其经纪团队,谋求各种不正当的经济利益。看明白了这些内涵,就不难理解,有时恰恰是偶像自身成了饭圈文化的最大受害者,包括形成了“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荒唐现象。

对于饭圈文化的危害性,中国体育圈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最开始,无论选手个人还是整个运动项目,可能也颇为享受众星捧月的舆论环境,一度比较认可高度组织化的粉丝行为,以为即便偶有出格也纯属意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异化的饭圈文化逐渐露出獠牙之后,体育圈终于感到必须警惕与自省,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已经接连发文抵制饭圈文化。

归根结底,体育运动的魅力在于不断寻求竞技成绩与精神层面的突破,而不是局限于靓丽颜值或者完美人设。观众喜爱体育明星,应当控制在相对理性的范围之内,而非对个人情绪的肆意放纵。一旦这种喜爱掺入了饭圈文化的毒素,恐怕只会让所有的参与者都深受其害。

猜你喜欢

速滑队饭圈偶像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安贤洙谈中国队和“争议判罚”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整治“饭圈”乱象
偶像报
张晶 敢爱敢恨
在“饭圈”一路“打怪升级”
再爆丑闻,韩短道速滑队遭驱逐
韩短道速滑队再现“施暴”丑闻
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