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分析的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及时空演变研究

2024-03-14杨晓彦占金刚冯文静

中国商论 2024年5期
关键词:时空演变

杨晓彦 占金刚 冯文静

摘 要: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结合GIS可视化技术,具体研究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在时间格局演变上,2011—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上升趋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辐射强度和空间集聚能力不断加强,但城市群整体发展不协调;(2)在空间格局演变上,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东部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城市交通通达度较低,逐步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北部湾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城市流强度模型;GIS可视化

本文索引:占金刚,杨晓彦,冯文静.<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5):-008.

中圖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3(a)--04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会议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北部湾城市群作为21世纪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港群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出海口,《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出台,为北部湾城市群勾勒出了发展框架格局和方向,北部湾城市群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为了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的协同高质量发展,研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尤为重要。

城市经济联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在研究对象上,主要是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于谨凯、马健秋,2018)、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王方方、杨焕焕,201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邹晨等,2018)等进行研究[1-3];在研究内容上,主要研究某一时间截面城市群的经济发展特点(朱坚真等,2021)、影响因素(钟小斌,2021)、经济联系(赵雪雁等,2011)等[4-6];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流量经验分析法(黄凌翔等,2021)、城市流模型(王冰倩、李小林,2018)、修正引力模型(李琳、蔡丽娟,2015)等[7-9]。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者对城市经济联系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但在研究对象上,大多学者将长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群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对北部湾城市群等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关注较少;在研究内容上,通常基于某一时间截面对整个城市群地区经济社会联系进行探析,缺少时间序列的动态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学者只采用某一种模型或工具对港口群城市经济联系进行研究,较少将模型和工具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城市流模型,结合GIS可视化技术,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依据。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北部湾城市群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成长性的国家大型城市群区域和重要沿海地区经济带,在中国和东盟对外开放协作的大布局中拥有重大的战略影响力。2017年发布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北部湾城市群范围将涉及广西、广东、海南共15个城市,此次研究的区域重点为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即以南宁市为核心,并涉及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玉林市、崇左市共六个市。

2.2 城市群城市经济现状

在GDP方面,从整体来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GDP除了2017—2018年各城市处于下降趋势外,2011—2022年其他年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局部来看,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2022年南宁市GDP为5218.34亿元,防城港市GDP为968.08亿元,最高GDP是最低GDP的5.4倍;从数值来看,两者相差过大,南宁市的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具体信息如图1所示。

3 城市流强度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通过参考已有的城市流强度研究,全面考虑广西各城市的实际情况,选取2011—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细分的13个产业部门,建立城市流强度的测度指标体系(表1)。为了保证各项数据具备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数据来源于2012—2021年的《广西统计年鉴》和2011—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 研究方法的选取

城市流强度是指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各要素形成的相互作用的能力。

第一,求出区位熵LGij:

第二,计算外向功能量Ei:

第三,计算功能效益Ni:

第四,计算城市流强度Fi:

第五,分析城市流强度结构:

5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实证分析

5.1 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5.1.1 城市流强度时间序列特征分析

本文通过式(1)得到区位熵LGij,并代入式(2)~式(5),分别得到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的总外向功能量、功能效益、城市流强度(图2~图4)。

由图2可知,从整体来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中,各城市发展不均衡,总外向功能量水平不高且变化不大。从局部来看,南宁市外向功能量相对其他城市外向功能量较大。2011—2020年,南宁市是唯一呈现增长态势的城市,保持在城市群中的领头位置,其他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的稳定状态,数值集中在0~6,对城市群总外向功能量的贡献不大。

由图3可知,从整体来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功能效益变化呈上升趋势,说明各个城市从业人员的人均经济效益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提高。从局部来看,2011—2012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功能效益相差不大;2013—2015年,各城市的功能效益稍有上升后又下降;2015—2017年,各城市的功能效益增长速度较快,2017年后逐渐趋向平稳。

由图4可知,从整体来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总体城市流强度呈上升趋势,南宁市演变趋势属于波动中上升型,其他城市属于波动中缓慢上升型,说明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城市的空间集聚能力和经济辐射强度不断加强,但城市群整体发展不协调。从局部来看,2015—2017年,各城市流强度上升增幅最大,同一时期城市功能效益增幅最大,外向功能量增幅平缓,说明城市功能效益的提高促进了城市流强度的增强;2011—2020年,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和崇左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在0~200,城市流强度最高值相当于2011年南宁市最低值,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南宁市城市流强度最高,钦州市城市流强度最低,最高值为最低值的3倍,说明南宁市作为核心城市,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

5.1.2 城市流强度结构分析

城市流强度结构反映的是城市的总经济强度与外向功能量的相对数量比例关系,如果城市GDP小于城市流倾向度,表示城市总经济水平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小于城市产业外向功能;反之,表示城市产业外向功能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大于城市总经济水平。本文通过式(6)和式(7)得到2011年、2015年和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流强度结构图(见图5~7)。

从整体来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中,5/6的城市属于外向服务功能大于总经济实力的城市流强度结构,发展不合理的状况较突出。从局部来看,6个城市只有南宁市的总经济水平大于外向服务功能,表明南宁市在空间相互作用中主要依靠经济实力带动,且南宁市的外向功能量并不突出,甚至低于其余5个城市,体现了该城市产业结构不均衡。其余5个城市均是外向服务功能显著大于总经济水平,主要原因是总的从业人口相对较少其代表的产业部门具有的城市流倾向度相对较高,但由于受其总体经济实力的影响,城市之间的城市流强度普遍较差。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玉林市和崇左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发展不均衡问题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钦州市和玉林市的产业外向服务能力下降,经济实力和城市流倾向度基本持平,导致这两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下降。

5.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空间演变特征,本文利用ArcGIS可视化工具做出2011年、2015年和2020年广西城市群6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可视化地图(见图8)。

由图8可知,从整体来看,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区域分布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2011—2020年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均处于增长状态,在2020年全部城市的城市流强度都超过150,其中南宁市城市流强度增幅较大,北海市等城市增幅较小,说明城市对外服务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局部来看,南宁市作为核心城市,城市影响范围逐步向西扩散,但临近的钦州市并未在南宁市的影响下展现出优势。该空间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南宁市作为广西首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城市流聚集在此,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等产业部门具有绝对优势,城市流強度达到500,对外经济联系能力处于领头地位。东部城市邻近广东,受南宁和广州共同影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交通通达度较低,且原有产业部门外向功能基础薄弱,受到核心城市影响较小,逐步演化为“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6 结语

6.1 结论

在时间格局演变上,从城市流强度来看,2011—2020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6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呈上升趋势,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城市的空间集聚能力和经济辐射强度不断加强,南宁市演变趋势属于上升型,其他城市属于缓慢上升型,但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区域发展不协调,城市群整体对外经济联系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城市流强度结构来看,南宁市的总经济水平大于外向服务功能,北海市等5个城市的外向服务功能大于总经济实力。

在空间格局演变上,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区域分布不平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时间的演变,南宁市作为核心城市,城市影响范围逐步向西扩散。从产业部门外向功能结构和影响因素来看,城市总外向功能量整体水平不高,南宁市外向功能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其他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的稳定状态;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内各产业部门的外向服务能力差异较大,城市群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对外经济联系能力明显优于第三产业,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三产业中的教育文娱和公共管理及社会组织等产业部门的外向服务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

6.2 建议

6.2.1 强化南宁市的核心地位,增强南宁市的增长极效应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呈明显的东西差异,南宁市作为核心城市和东盟自贸区中心,应着重促进其发挥增长极效应,利用其特有的区位、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合理分配社会资源,避免核心城市吸引过多人流、物流、信息技术、资金等城市流,合理引导核心城市的发展资源流向周围区域,缩小城市间经济联系差异,促进城市群协调健康发展。

6.2.2 着力调整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产业结构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需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维持第二产业外线功能量,协调发展第二、三产业,以促进城市群均衡发展。南宁市的城市流强度处于领头地位,但主要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拉动,城市流倾向度较低,未来需要提升综合外向能力的服务水平。其他城市因经济实力基础薄弱,导致城市流强度较弱,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经济发展与外向服务之间的比例,通过外向产业部门的发展,带动经济总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城市整体实力。

6.2.3 加强建设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间的交通运输体系

为提高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应加强各城市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线的道路运输,合理规划升级完备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以便人力、资金、信息和技术在城市之间流通,有助于核心城市发挥辐射作用,同时有利于相邻两个城市在空间格局上发展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于谨凯,马健秋.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18,38(11):1875-1882.

王方方,杨焕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经济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网络分析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10-120+191.

邹晨,欧向军,孙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演化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47-53.

朱坚真,杨蕊,崔曦文.沿海经济带城市群中心度及经济联系测度分析[J].城市学刊,2021,42(5):25-32.

钟小斌.高新技术产业对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的影响: 以湖北省地级市为例[J].开发研究,2021(1):60-67.

赵雪雁,江进德,张丽,等.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2):218-223.

黄凌翔,韩杰,陈竹,等.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1,37(18):120-124.

王冰倩,李小林.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分析[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1243-1252.

李琳,蔡丽娟.中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特征[J].城市问题,2015(7):62-70.

猜你喜欢

时空演变
中国酒店业效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
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效率与开发程度的时空耦合
中国十大城市群城市效率与开发程度的时空耦合
探究我国金融产业的时空演变及集聚效应
合肥市热岛效应时空演变分析
我国邮政函件业务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制造业区域格局时空演化研究
主要客源国对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贡献分析
武汉市湖泊时空动态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WebGIS的城市空气质量时空演变动态可视化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