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产业学院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以百色学院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为例
2024-03-13侯宪斌杨翠凤
滕 峥,侯宪斌,杨翠凤
(百色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面向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保障要素,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资源以及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但是,当前农科人才存在“离农化”严重等问题,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不协调,链不联、融不通,人才培养存在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所需的专业素养不够、理论课与实践课不均衡、“三农”实践与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因此赋予了高等农业教育前所未有的改革使命[1]。新农科瞄准农林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应用型高校为重点,主动对接农村、林区产业融合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新要求,产教融合着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培养一批适应性强、高素质的复合型农林人才。为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广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广西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在紧密围绕广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广西第一批批准建设的现代示范性产业学院,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主要立足百色乃至广西的亚热带农业产业需求,围绕亚热带农业产业链培养懂资源环境、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标准化等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在上述战略规划指导下,如何以新农科建设驱动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开展涉农产业学院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现代产业学院创新了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机制,是对传统的校企嵌入式人才培养、共建课程及实习实训基地等合作形式的升级,也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改革创新之举[2]。我国现代产业学院发展历史较短,关于涉农产业学院的相关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管理与运行模式、产教融合途径、协同育人等方面。目前,我国部分高水平涉农产业学院正处于建设期,还缺乏教学体系化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及范例,教学模式普遍面临着课程重建、课堂教法重构、教师重塑、教学基地重组等现实困境。
(一)涉农产业学院课程体系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与农业行业及岗位标准要求存在脱节
适配的农业产业课程体系是涉农产业学院运行的基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效结合的基本载体[3]。产业学院的核心目标是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但产业学院联合办学的两类主体(高校、企业)在课程开发上普遍存在目标冲突、知识价值分歧、技术矛盾以及课程转化场所障碍等难题,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对接企业生产岗位标准未落实,没有真正做到以“岗”定“标”,没有将“生产—研发—管理”全流程的教育要素供给融入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导致与地方产业行业需要适配度低,没有建立起与农业产业相匹配的课程体系。
(二)涉农产业学院校企教师双跨难度大,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涉农产业学院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作物栽培管理与生产、作物育种与优异种质创新、农产品深加工与销售等,因此在协同育人教学上对校企双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跨行业的能力,还要具备与企业和行业合作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目前涉农产业学院实际情况分析,校企教师双跨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高校以引进学术型硕士、博士为主,大部分高校教师往往在基础研究上学术能力强,但普遍缺乏企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新技术转化后的应用实践,从而导致学用脱节;二是企业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生产与应用经验,但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与深造,走进课堂没能迅速“本土化”,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症”,例如教学基本技能缺乏、语言与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无法很好地驾驭教学,导致联合协同育人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4]。三是高校教师资格证以教育教学理论考核为主,缺乏技术技能的考评;高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往往是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而获得的,大部分高校教师事实上并不具备相应的实践经历与经验。加之高校缺乏引进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工匠型技术能手进入教师队伍的制度,从而导致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严重匮乏[5]。
(三)涉农产业学院现有实践实训等教学基地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缺乏可持续性,亟需重组管理及保障体系
深度产教融合模式下,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企业也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开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一方面,产业学院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产业学院能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和工作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掌握实际工作技能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将学生学业、就业、创业与企业贯通[6]。因此,共建产教深度融合、长效稳定的校内外实验实践实训教学基地是保障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但由于农业生产环节众多,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环节,且农业基地大多在郊区,其日常管理和维护等必要的运行支出较大,经费保障和自营能力弱;加之涉农类产业学院在推进建设过程中出现“高校热、企业冷”的现象,校企合作未能深度融合,教学基地组织管理体系、校企双方职责和任务、管理制度等没有明确落实,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实现。
三、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教学模式的构建
依托百色学院优势特色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生物技术四个专业的建设,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基于广西亚热带特色农业资源、产业集群业态发展及人才需求实际,先后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华润五丰(百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百色一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单位签署校企合作及联合培养协议。在建设过程中,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深化产业学院校企利益、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五建”(即建多主体育人平台、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建双师双能教师平台、建资源一体化教学与实训平台、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为主要载体,以“八共”(共建专业、共担课程、共编教材、共管教学、共训师资、共享基地、共研项目、共育人才)为关键抓手,通过实施“五对接五转化”等措施,基于OBE理念探索构建了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教学模式(见图1)。
图1 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构建图
四、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校企联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解决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问题
校企双方根据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需求,对亚热带特色农业(如芒果、百香果、火龙果等)栽培管理、农资利用、研发生产、加工保鲜、经营销售等各岗位的职责及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按照对接典型工作岗位设置课程的思路,以企业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方定期召开专家研讨会,重新修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设职业素养与技能等拓展教学模块。
聚焦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与需求,优化人才培养、强化内涵建设,构建并完善适应全产业链岗位群需求的“一平台+四方向+四模块”的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课程体系(见图2)。其中,“一平台”为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组成的基础课程平台,“四方向”为设施农业、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四个专业方向中的核心专业课程,“四模块”为满足培养复合型农业应用人才分别开设对接农业生产与管理、农业资源利用、生物技术应用以及农产品加工利用等四个模块的拓展课程。根据企业对应岗位典型任务列出技能标准,并转化为技能训练活页任务单供不同学生群体自由选择[7]。如农业生产与管理模块对应合作的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基地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农业资源利用模块对应合作的广西绿友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肥料研发与生产技术人员的岗位需求。
(二)校企联动编写活页式教材,打造产业学院优质教学资源库
以教材改革为引领,针对学习内容不适用于企业工作过程、教材中新知识新技术等添加滞后、课程教材的配套资源不足等问题,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校企双方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通过调研生产一线,提炼岗位能力清单,着力打造学生的产业和专业的能力素养、知识体系,编写适合于学生的活页式、工作手册等新形式的教材。一是围绕适应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升级新变化,满足多样化生源的个性化、自主式学习需求,将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企业典型案例、产业升级新要素等内容融入活页式教材。二是岗位技术标准与活页式教材融合。在产业学院背景下,企业更容易根据产业发展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实现“课岗”融通[8]。如编写的《无土栽培》教材引入了华润五丰(百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开展圣女果工厂化育苗的案例,把广西长江天成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有机蔬菜设施生产基地技术人员的岗位技术标准融入《设施作物栽培》教材中。目前,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已与合作企业共同编写模块化教材3部。三是丰富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库。将企业典型案例库、优秀作品库、产品库等融入线上教学平台,实现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全覆盖,用于开展线上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相互融合,学以致用,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紧密衔接。已建设完成在线开放课程12门。
(三)改革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思政与技能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一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动课堂革命。教学过程设计基于OBE理念,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课前预习与导学、项目任务引入、学习情景创建、任务实施与成果展示、技术应用以及课后拓展等一系列环节贯穿教学环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及技能知识的巩固与升华。基于此,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已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门,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4门。二是将教师的科研以及与企业合作生产的研发课题引入课堂教学,通过研发项目的导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情景思考生产上的难题,辅助课题项目完成,为今后更好融入企业的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9]。三是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升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一方面深度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吃苦耐劳、知农爱农、艰苦奋斗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勤劳、专注、创新和奉献的农匠精神;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实践课程、专业见习、劳动教育等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在真实行业企业环境下实训与学习,更加深入了解未来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及业务流程,实地感受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增强职业荣誉和职业认同感[10]。
(四)校企共融师资队伍,推动“专业+技能”双师型教师队伍迅速成长
成立由学院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技能”双师型教学团队,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切实加强校企师资的互换力度,推进产业学院师资队伍的双向流动、互融互通。一是聘请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合作企业中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高级农艺师、一线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各专业的部分实践教学任务,负责技能训练活页任务单的检查与验收,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岗位技能。二是选派教师到企业等生产实践场所进修、学习,同时担任企业的研发专家,了解企业需求,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要求教师围绕专业特色课程,考取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设施作物栽培学”课程对应设施蔬菜生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该证书融合生物工程、生产环境、农产品管理三大紧缺职业领域,职业技能应用广泛,考取该证后能有效提高教师在专业实践领域的实际经验、转化知识应用创新的能力。目前,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已经达到90%以上,共建了25个双师培养基地。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以项目引领、专业融合理念为指导,发挥专兼职教师的育人合力,创新“一课双师”教学模式,保障人才培养进入快车道[11]。
(五)校企深化“三位一体”基地管理模式建设,打造产学研用联合共建教学基地
为了切实解决联合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管理模式单一等问题,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成立了联合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作为基地决策机构,研究审议教学实践基地发展的各大事项。在高校、企业、基地联动配合下,形成以高校产业学院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基地负责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 基地管理模式。其中,高校产业学院负责人职责在于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学生选派、指导教师团队建设、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等;企业负责人职责在于安排实践教学内容、设备与技术共享、实训讲解和操作、职业素养与操守培养等;基地负责人职责在于管理实践教学基地、维护基础设施、保养教学仪器设备、提供实践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便利条件,配合完成实践教学内容完成。为解决农业基地运维成本高、自营能力弱等系列现实问题,高校与企业投入基地基本运行经费,通过教师产学研项目、联合申报科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等形式引入持续运行资金;通过实践教学完成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任务、科研任务,产出如经济作物、农资肥料、深加工农产品等成果;基地打造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独立品牌农产品,通过高校企业等共享资源途径营销产生利润,反哺基地长期稳定的建设及运行。目前,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已与华润五丰(百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绿友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联合共建了教学实践基地,其基地产品涵盖有优质的芒果、火龙果、圣女果、芒果特用肥料以及芒果系列深加工的芒果酱、芒果汁、芒果酒、芒果糕点等。
(六)育人模式效果凸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目前,百色学院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培养的学生共获国家级、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230余项;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获得全国一等奖4项;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共获得全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全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参加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 项;参加“创青春”启迪控股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全区三等奖5项;教师产学研项目学生参与率达75%以上,学生第一作者或参与发表论文70篇,获批专利28项。
五、结语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作为解决产教脱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产教融合、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加速转型发展、实现变轨超车的需要。百色学院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实践表明,通过应用型本科高校、企业、行业及地方政府四方有效联动,在产、学、研、转、创、用等领域进行有效协作,有助于实现高校、学生、企业和行业多方共赢,能够培养出服务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