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苏轼古诗文的教学路径

2024-03-13王彦岩

中学语文 2024年6期
关键词:古诗文苏轼初中语文

王彦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作出了明确阐释和解读,这一任务群旨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利用整体感知、联想想象等手段,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并能尝试从审美的角度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从第四学段的具体要求中看,在实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时,要引领学生“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想象构建的艺术世界”,让学生沉浸在艺术和文学的情境之中。在领会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和具体要求后,教师即可着手设计和实施学习任务群,推动语文课程教学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中的豪放派代表,其一生的文学创作数不胜数,在中国古代文坛占据着重要地位。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苏轼的多篇古诗文,如《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为了深入了解苏轼的文学创作风格、思想底蕴,教师可利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整合苏轼的古诗文作品,引领学生展开深度研读和探究。以下将结合苏轼的古诗文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研读教材,确立主题,搭建教学框架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采用了“双线组元”的编排原则,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主要线索,编排了课文、写作等多个板块。在设计和实施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务必要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选文情况,确定学习任务群的主题,从而搭建起学习任务群的基础框架。

如何才能精准地提炼和确定主题呢?整合是精髓,教师要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自上而下、由里到外的整合,既要分析教材中的课文,也要关联课程标准。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古诗文的教学为例,该版教材自八年级上册起,每一册都选编了一篇苏轼的古诗文作品,这四篇古诗文作品便是整合的对象。而如何整合及怎样确定整合要点,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从教材中所选的苏轼古诗文作品来看,它们都与苏轼的生活经历和人格品质紧密相关,如此便可提炼出学习任务群的核心概念,即“苏轼的形象分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搭建图1 所示的教学框架,引领学生分析和解构教材中苏轼的古诗文作品。

从图1 中的内容可知,经过对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下册这四册教材的分析,教师可以认识到四篇古诗文之间的关联,即它们都与苏轼的个人形象和美好品质相关。所以,在“苏轼的形象分析”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结合每一篇古诗文的实际内容、创作背景等,分析苏轼的形象,总结出“旅居的闲人”“孤高的傲人”“旷达的哲人”和“激愤的狂人”四个不同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多面的人物,这样便可确立学习任务群的主题,即“苏轼的多面形象”。依据这一主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古诗文作品便可构成一个整体,学生要从整体出发,在古诗文阅读和鉴赏中体会苏轼的多面形象,深挖其在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

二、立足整体,纵向梳理,强化教学深度

经过系统化的整合、分析后,教师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古诗文作品建构为一个整体,围绕“苏轼的多面形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基于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具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立足于学习系统的整体,引领学生展开纵向梳理和建构,让他们以主题为核心,开启纵深化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如此,语文教学的深度便能得以强化。

“苏轼的多面形象”这一主题,从表面上看指的是“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实则包含了苏轼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心境变化等多个要素。因而,教师可以结合四篇古诗文,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带领学生溯源苏轼的经历,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四篇古诗文,从而建构一个饱满的文人形象。具体而言,教师可设计如下学习任务群。

①学习任务一:阅读以上资料,描述苏轼的人生经历,说明苏轼在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风格。

②学习任务二:从《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四篇古诗文作品中任选一篇,说明时代背景、个人性格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并撰写一篇500 字左右的文学评论。

③学习任务三:寻找与四篇古诗文作品处于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为苏轼绘制人物肖像,分析苏轼形象。

④学习任务四:寻找与苏轼处于同一时期的其他诗人或词人,从诗词创作风格、性格特点、文学成就等方面进行比对,绘制一幅思维导图。

以上述链接资料及教材中的古诗文作品为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逐一完成以上四个学习任务,全面了解苏轼的多面形象,并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探讨人生经历对文学创作风格的影响。这样,“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便有效整合了初中阶段苏轼的古诗文作品的教学资源,为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创意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

总之,以研读教材、纵向梳理等为主要手段,探索学习任务群视域下苏轼古诗文的教学策略,是推动语文教学资源、学生学情及教材内容等要素多向整合的一种方式。借助此种方式,学生可以对苏轼的古诗文作品进行阅读和赏析,了解它们之间的共性元素,领会苏轼的文学造诣和创作风格,从而加强对苏轼的了解和其文学作品的理解。

猜你喜欢

古诗文苏轼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从善如流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