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03-13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泻药清洁度等待时间

程 蓉 吴 成

安徽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安徽合肥 230000

儿童肠道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主要病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因素,也可能与饮食不当、消化系统异常、免疫力异常等有关[1]。结肠镜是一种可弯曲的管状仪器,可直接观测肠道内环境[2]。作为筛查和预防结肠病变的重要检查方式,近年来,结肠镜检查技术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包括内镜超声检查术、窄带光成像等内镜诊断技术。相关研究表明,受试者肠道准备的质量与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呈高度正相关[3]。以结肠中所有粪便物质被正常排空且结肠黏膜无明显的组织学改变作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标准[4]。临床上儿童结肠镜检查相较于成人时间短,虽然儿童检查前肠道准备多参考成人,但儿童较成人其肠道的解剖生理结构随年龄变化差异较大,且肠道发育不完善,导致其无法正常排空体内粪便,容易降低肠道准备质量[5]。此外,儿童身体和心理发育都不完善,缺乏对疾病检查的认知,对结肠镜前肠道准备工作的耐受程度低且不配合,常导致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低,无法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6]。因此,本文对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未来如何提高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提供研究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样本量计算

通常在logistic 回归分析中,推荐样本量为变量个数的10~15 倍[7]。本研究共有31 个观察变量,因此样本预估量为310~465 例。

1.2 一般资料

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21 年5 月至2023 年4月收治的行结肠镜检查术的患儿4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并符合结肠镜检查标准[8];②首次行结肠镜检查。排除标准:①存在结肠镜检查的禁忌证;②存在结肠手术史;③存在活动性出血;④对缓泻剂(乳果糖、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与麻醉药物过敏。本研究已通过安徽省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EYLL-2023-006),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同意。

1.3 研究方法

1.3.1 搜集相关资料 ①一般资料: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腹痛情况、腹部手术史;②排便情况:大便性状和便秘史[9];③肠道准备情况:泻药种类、饮食控制时间、饮水量、肠道准备后等待时间、服用泻药后排便次数、服用泻药后大便性状、胃肠道不良反应、围肠道准备期运动(平地步行>30 min)情况。

1.3.2 肠道准备 首先对患儿进行饮食干预,保证低渣饮食。结肠镜检查前1 d 中午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根据医嘱和缓泻剂的种类,指导患儿配置合适的液量,并嘱患儿在规定时间内喝完,配合慢步走、顺时针按摩腹部等,不可长时间躺卧或久坐,以促进肠道排空。

1.3.3 肠道准备质量评定标准 由固定的内镜医师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量表(Boston bowel preparation scale,BBPS)[10]对全部结肠的右侧、横侧和左侧结肠进行肠道准备质量评估。评分标准:肠道准备清洁程度评分为0~3 分,将3 段结肠评分相加为总分,共9 分。结肠中残留大量固体状物质,无法观察到黏膜,记0分;结肠中虽存在固体或液体状物质残留,但可观察到部分黏膜形性状,记1 分;结肠中虽残留有可移动半固体及棕色液体状黏液,但可见全部黏膜,记2 分;可观察到全部黏膜,并且黏膜清洁,记3 分。3 段结肠评分之和≤5 分或其中一段得分<2 分为肠道准备不充分,即清洁度差;6~7 分为清洁度良;8~9 分为清洁度优;清洁度优、良为肠道准备合格纳入合格组,否则为不合格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400 例行结肠镜检查患儿右侧结肠评分为(2.49±0.60)分,横结肠评分为(2.50±0.59)分,左侧结肠评分为(2.41±0.62)分;其中清洁度差92 例,清洁度良110 例,清洁度优198 例。肠道准备不合格组92 例,不合格率为23%。

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腹痛、腹部手术史、日常大便性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组便秘史占比高于合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肠道准备后等待时间、服用泻药后排便次数、服用泻药后末次大便性状、围肠道准备期运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2.3 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多因素分析

以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为因变量(合格=0,不合格=1),以肠道准备后等待时间、服用泻药后排便次数、服用泻药后末次大便性状黏糊状、围肠道准备期运动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分析,自变量赋值信息见表3。结果显示,便秘史(OR=0.214)、肠道准备后等待时间(OR=1.549)、围肠道准备期运动(OR=3.407)是儿童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影响患儿肠道准备质量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在临床上,结肠镜是一种应用频率较高的内镜,作为一种重要的儿童消化道疾病诊治工具,其具有许多优势[11]。一方面,结肠镜检查能够直接、清晰地观察肠道内部情况,通过高清晰度的图像和视频记录,帮助医师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另一方面,结肠镜检查非常安全,可以避免手术等创伤性操作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12-13]。然而,要保证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就必须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肠道准备不充分或不合格会影响结肠镜检查的效果,甚至会让儿童感到痛苦和不适[14]。因此,了解肠道准备不合格的影响因素,对于降低不合格发生率和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400 例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不合格的患儿92 例;便秘史是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影响因素,原因可能是便秘会使得结肠内存在大量固体粪便,这些固体粪便很难被肠道准备剂清除,影响肠道准备剂的作用效果,导致肠道准备质量相对较差,肠道内残留物较多[15-16]。此外,便秘还可能导致肠道扩张不良,使得肠道内缓泻剂难以在结肠中扩散[17];这一结果与李杰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临床在进行结肠镜检查前,需要注意儿童的便秘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便秘,如尽早地增加液体和纤维素的摄入量,规范使用缓泻药物等,以减少肠内的固体粪便。

本研究结果显示,肠道准备后等待时间是儿童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肠道准备后最佳等待时间为2~5 h,这段时间可以帮助消化道达到最佳清洁状态,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过长或过短的等待时间都可能影响肠道准备的合格率。在肠道准备完成后,肠道会产生大量的消化液和胃肠道排空,这可能会影响下段肠道的清洁状态[19]。如果等待时间过长,肠道内的消化液会增多,导致已经清洗干净的肠道再次污染[20]。因此,在进行儿童结肠镜检查之前,建议在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准确的肠道准备,并将检查控制在服用缓泻剂后2~5 h内,以确保最佳的检查效果[21-22]。

本研究结果显示,围肠道准备期运动是儿童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影响因素,原因是服用泻药期间如果患儿没有进行适当的活动和运动,会降低肠道准备的清洁度;适当的活动和运动有助于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肠道内的废物排出,使得肠道准备更加彻底[23-24]。此外,在儿童结肠镜检查前,医生通常会给出准确的肠道准备方案,包括使用泻药、饮食调整和活动等。患儿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服药、饮食和活动等,以保证肠道准备的质量。如果患儿在服用泻药期间过度休息或没有足够的活动,会影响肠道准备的清洁度[24]。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肠道准备健康教育,告知患儿家长在肠道准备期间适当运动,建议步行运动的时间≥30 min,以提高肠道准备的质量。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及早关注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高危患儿,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便秘史、肠道准备后等待时间、围肠道准备期运动是影响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不佳的影响因素,临床可以根据上述因素对患儿进行重点干预。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数据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数据收集和处理可能存在偏差,还需后期进行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泻药清洁度等待时间
给学生适宜的等待时间
——国外课堂互动等待时间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检测技术
减肥药和泻药会增加女性饮食失调风险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控制标准分析
老年便秘选泻药 润滑性药物最合适
某型号旁通阀内部清洁度的清洗次数验证
意大利:反腐败没有等待时间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显微超声技术与化学药物冲洗对根管清洁度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