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

2024-03-13吴亭彧陈晓瑶李凤荣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远志朱砂补益

吴亭彧 陈晓瑶 李凤荣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 100029;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眼科,北京 100010

近视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眼健康问题,目前全球约26.2 亿人患有近视(占全球人口的34.0%),预计到2050 年,全球的近视患病率将达49.8%[1]。我国近视发病呈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群体的近视患病率为53.9%~65.1%[2-4]。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光学矫正、药物治疗和环境干预等,但目前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案[5]。在中医药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近视的描述,也有许多古代医家提出近视的中医治法与方药[6-8]。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丰富的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近年来许多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探索中医古籍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相关疾病的现代治疗提供理论指导[9-10]。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探讨中医古籍中治疗近视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近视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在《中华医典》(第5 版)[11]和《中医方剂大辞典》[12]数据库中检索提及“近视”“不能远视”“能近怯远”“近觑”“远视无力”的方剂,提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方剂。

1.2 纳入标准

①方剂主治为“近视”“不能远视”“能近怯远”“近觑”或“远视无力”其中之一;②不同书籍记载,方名相同或者不同,但组成完全相同的方剂只纳入1 次;③时间早于近代。

1.3 排除标准

①症状中含有类似近视的描述,但同时提及翳晕、黑花、内障等;②描述不清楚无法明确为近视的条文;③有方名,但无具体药物组成。

1.4 数据库建立与标准化

由2 名研究人员审核古籍文献,将信息录入Excel 2019 建立方药数据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版)》[13]、《中药学》[14]、《中华本草》[15],对中药名称及性味、归经进行标准化,如将“甘枸杞”“枸杞”统一为“枸杞子”,“葳蕤”统一为“玉竹”等,但同一药物经炮制后功效不同者则分别录入,如生地黄与熟地黄。依据古籍原文、《方剂学》[16]、药物组成等综合标准2 名研究人员独立分析方剂功效,并由第3 名眼科专家进行最终审核。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 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使用Python 3.8.10 调用Pandas 包对Excel 进行数据清洗。①使用Origin 2022 对方剂中所含药物进行频次、功效和性味归经的分析;②使用Apriori 算法对方剂中所含药物和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支持度≥0.2,置信度≥0.8,提升度>1;③使用Arulesviz、Networkx 包绘制网络图;④使用k-modes等包对高频药物进行k-modes 聚类分析,并采用轮廓系数和Calinski-Harabasz 指数评估聚类效果,其中轮廓系数和Calinski-Harabasz 指数越大聚类效果越好[17]。

2 结果

2.1 方剂功效

共纳入45 首方剂,按功效分为补益肝肾、养心益智、温阳益气、补血和血、清肝明目和祛风明目,其中以补益肝肾和养心益智为主。见表1。

表1 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方剂功效

2.2 药物功效

共包含85 味中药,总用药频次为329 次,依据药物功效分为14 类,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补虚药。见表2。

表2 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药物功效

2.3 药物性味归经

依据出现频次,85 味中药的药性以温、微寒、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肺、心经为主。见图1。

图1 中医古籍治疗近视中药的性味归经

2.4 高频药物

85 味药物中,有18 味药物频次>5,其中补虚药占50.00%,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各占11.11%,清热药、解表药、开窍药各占5.56%。见表3。

表3 中医古籍治疗近视的单味药物(频次>5)

2.5 药物关联规则

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到8 组药物组合,支持度最高的二阶关联药物是朱砂→远志,支持度最高的三阶关联药物是人参,朱砂→远志,见表4。网络图显示朱砂、远志、石菖蒲、人参、茯苓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见图2。

2.6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采用轮廓系数和Calinski-Harabasz 指数评价k-modes 算法对18 味高频药物聚类的效果,见图3。由图3 可知聚3 类时效果最佳,分别为Ⅰ类:茯苓、人参、远志、朱砂;Ⅱ类:菊花、石菖蒲、熟地黄、甘草、枸杞子、山药、茯神;Ⅲ类:生地黄、当归、黄芪、山茱萸、五味子、白芍、菟丝子,见表5。

表5 k-modes 聚类结果(k=3)

3 讨论

近视属于中医学“不能远视”“能近怯远”“近觑”范畴[18]。本研究从纳入的45 首方剂中提炼出补益肝肾、养心益智、温阳益气、补血和血、清肝明目和祛风明目6 种治法,其中以补益肝肾和养心益智为主要治法。《审视瑶函》[8]曰:“怯远症,肝经不足肾经病,光华咫尺视模糊,莫待精衰盲已定。”陈士铎在《辨证奇闻》[19]中云:“有能近视而不能远视者……人以为肝血之不足,谁知是肾火之本微乎?”王好古则提出:“不能远视,责其无火,法当补心”[7]。由此可见,古代医家认为近视发病与肝肾不足及心气不足有关,故治疗十分重视补肝益肾和养心益智。

本研究结果显示,85 味中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补虚药,以补气药和补血药为主。《经》云:“目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20-21]强调了精、气、血对于眼睛的重要性。此外,中医古籍治疗近视多用温、微寒、寒、平性药物,药味以甘、苦、辛为主,用药甘温平和,较少使用大热、大寒等药性峻烈之品。18 味高频药物中频次最高的为茯苓,并以人参、熟地黄、甘草、枸杞子等补虚药为主,结果与药物功效分析相同。古籍中记载茯苓“甘以助阳,淡而利窍”,与补虚药同用,使补而不滞[22]。

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二阶关联药物是朱砂→远志。朱砂归心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23]远志能开通心气,“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天君既定,五官自明。”[24]支持度最高的三阶关联药物是人参,朱砂→远志,增加一味人参,大补元气,又能补益心气,安神益智。现代研究表明,人参含有人参皂苷Rb1,能改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25]。《灵枢·大惑论》云:“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强调了目与心的关系[21]。《成方切用》[26]提出:“心属离火,火旺则光能及远也。”可见补益心气,安神益智在近视治疗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采用内部指标对聚类效果进行评估,选出k-modes 算法最佳的聚类数,由k-modes 聚类算法将18 味高频药物分为3 类。Ⅰ组为定志丸之意,《医理折衷·目科》[27]谓:“定志丸,火旺,光能及远。远志肉、人参、石菖蒲、茯苓为丸,朱砂为衣。”《成方切用》[26]释义为:“人参补心气……远志能通肾气于心,朱砂色赤,清肝镇心。心属离火,火旺则光能及远也。”Ⅱ组熟地黄、山药、枸杞子、菊花为杞菊地黄丸的四味主药,滋补肝肾精血;石菖蒲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整体用药温而不燥,补而不峻。Ⅲ组黄芪、当归、白芍、生地黄,补气养血;山茱萸补益肝肾,既能益精,又可助阳;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五味子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宁心安神。体现了气血双补、心肝肾同调的思想。

本研究发现中医古籍治疗近视以补益肝肾、养心益智为主要治法,用药甘温平和,补而不滞,提示近视治疗不能偏执一端,需兼顾气血盛衰,心肝肾同调,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该研究结果尚需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远志朱砂补益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毛远志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朱砂记
毛远志
含朱砂、银朱蒙药的安全性研讨
朱砂和朱砂安神丸对小鼠肝组织金属硫蛋白表达的影响
远志水解产物的分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