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豇豆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4-03-13韦丽华

种子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豇豆豆荚幼苗

韦丽华

(鹿寨县政务服务中心,广西 柳州 545600)

豇豆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种植,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豇豆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和效益高,能够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通过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能够确保豇豆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我国豇豆产业可持续发展。但是因为采用不科学的管理方式,豇豆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病虫害,加强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很关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控方法,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为确保豇豆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基础。

1 豇豆的生物学特征和营养价值

豇豆为蝶形花豆科1 年生草本植物,有多个品种,根系发达,易木质化,再生能力弱,分布在深度为15~35 cm 的土层中。豇豆花有淡紫色、粉色和白色。豆荚为圆筒型细长荚果,荚果为青色、白色或者红色。种子呈肾形,种皮有褐色、白色或者紫红色。豇豆喜温并且有一定耐热性,不耐低温和霜冻,在20~25 ℃的环境下生长良好,低于20 ℃直接影响蔓生长,低于10 ℃停止生长。豇豆营养价值丰富,尤其是维生素B、维生素C 以及矿物质含量丰富。嫩荚可食用,可炒食、凉拌等,质地脆嫩且色泽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1]。

2 豇豆的生长特点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2.1 生长特点

豇豆生长期包括萌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荚期。为确保豇豆的产量和质量,应了解豇豆各个生长时期的特点。在豇豆播种后,需要3 d 才能破土出苗,该时期的温度对种子发芽非常关键,萌芽期温度应控制在25~30 ℃,太低会影响出苗速度。萌芽期对水分的要求不高,水分过多会出现烂种,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在出土后20 d 左右,豇豆直接进入幼苗期,温度应控制在18~30 ℃,温度太高会造成豇豆徒长,温度太低会导致豇豆烂根。在豇豆抽蔓期,应控制好环境温度,一旦出现高温天气应铺设遮阳网,降水后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在开花结荚期,做好授粉工作,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

2.2 对环境的要求

豇豆在生长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对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的要求较高。

1)温度。豇豆适合生长在25~30 ℃的环境中。

2)光照。一旦光照时间过短会导致豇豆发病概率增加,适宜的光照时间为8 h/d,并且种植在通风、向阳处,以保证光照充足。

3)水分。豇豆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在豇豆幼苗没封垄前要保证水分充足,在封垄开花后对水分要求降低,在结荚后要结合土壤含水量科学浇水。

4)土壤。豇豆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豇豆能在pH 值为6.2~7.0 的土壤中生长[2]。

3 豇豆栽培技术

3.1 种子的选择和处理

3.1.1 选择种子

我国豇豆品种较多,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豇豆品种,要了解品种的产量以及抗病虫害能力,以便选择最佳的豇豆品种。不同季节种植的品种不同,早春应选择耐低温和弱光能力强的早熟品种。夏季高温应选择耐热和耐湿能力强的品种,保证种子纯度在99%以上,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

3.1.2 种子处理

1)选种和晒种。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剔除机械损伤和有病害的种子,保证种子籽粒饱满和有光泽,同时做好晾晒工作,禁止暴晒,晾晒1~2 d 即可。

2)种子消毒。播种前要做好种子消毒工作,选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药剂和种子的比例为1:200,能够预防炭疽病和枯萎病。选择20%春雷霉素水剂500 倍液浸泡种子2~3 h,能够防控细菌性病害。

3)固氮处理。在播种前,选择固氮菌7.5 kg/hm2,将其倒在装满种子的盆中加水后均匀搅拌,使固氮菌附着于种子表面[3]。

4)催芽处理。消毒后使用干净湿润的棉布包裹种子,催芽环境温度为25~30 ℃,在此过程中,要保证种子湿润,60%~70%种子露白后可以播种,催芽处理后的种子出苗率显著提高。

3.2 选地和整地工作

1)土地选择。选择适合豇豆种植的地区,远离污染源。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pH 值为6.0~7.2、有机质含量丰富、3 年内没有种植过豆科类作物的沙质土。

2)田块处理。在豇豆栽培中,应坚持轮作倒茬制度,与豇豆倒茬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和高粱。在豇豆栽培前要做好整地工作,通过深翻调整土壤结构,保证土壤肥力和提高土壤透气性。在收获后,可以深耕土壤,深度为25 cm。

3)施基肥。因为豇豆生长周期较短,对肥料的需求量大,但其根瘤不发达,应通过合理施肥,确保豇豆的产量。在整地过程中要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定植前7 d 在翻耙地块的同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 000~37 500 kg/hm2、平衡型复合肥600~750 kg/hm2、过磷酸钙375~450 kg/hm2。施肥后平整土壤,为之后作畦奠定基础。

3.3 播种技术

1)播种时间。豇豆可以选择直接播种或者育苗移栽方式。通常情况下,早春茬选择育苗移栽,夏秋茬选择直接播种。每年4 月中下旬,当地温达到12~14 ℃、连续晴天时可以直接播种。

2)播种方法。播种前要作畦,其畦面宽度120~130 cm,播种2 行/畦,垄面宽度为70 cm,沟宽为40 cm,深度为25 cm,在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株距在30~33 cm,深度在3 cm 左右,播种量3 粒/穴。选择专用的机械设备播种,效率高。同时可选择人工点播方式,播种后覆盖地膜,在出苗前不需要浇水。豇豆是一种深根性作物,根部主要分布在深度15~18 cm 土壤中,耐旱不耐涝,选择畦垄栽培,防止田间积水。干旱后及时灌溉,降水后及时排水,增强土壤透气性,播种量为2~3 株/穴,株距为35~40 cm,行距为65~70 cm。

3.4 田间管理技术

3.4.1 及时破膜

针对覆膜地块,在幼苗出土时要及时破膜。

3.4.2 间苗和补苗

在豇豆播种完成后,要及时了解豇豆出苗情况,初生叶片后可以间苗,保留健康秧苗2~3 株/穴,缺苗位置要及时补苗和移苗。在大棚栽培中,可以提前培育幼苗进行补苗,确保秧苗同时生长,便于后期田间管理。

3.4.3 幼苗期管理

出苗后一旦遇到高温天气要及时通风、降温,否则会导致幼苗萎蔫。10:00 揭开薄膜两端通风,16:00及时覆盖薄膜,避免夜间温度过低。在幼苗期要做好追肥管理工作,当幼苗有4 片以上的真叶时可以选择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45 kg/hm2,兑水15 000 kg/hm2左右,严格遵守肥料施用标准。

3.4.4 水肥管理

在豇豆水肥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在前期做好控水工作,防止茎叶徒长,在后期及时追肥防止植株早衰。在豇豆秧苗期,结合苗情追施苗肥,施入尿素30 kg/hm2左右,并且适当蹲苗,防止秧苗前期徒长,促进开花结荚。在豇豆伸蔓期,施用高氮高钾型水溶性肥75 kg/hm2,兑水15 000 kg/hm2,每隔8~10 d 施用1 次。当第1 花序开始结荚时,应适当增加追肥量,保证水分充足。在豇豆采收期,在第1 次采收后要追肥和灌溉,选择三元复合肥10~225 kg/hm2,追肥2~3 次即可。进入8 月后易出现高温天气,该时期要尽早追肥,防止脱肥早衰。一旦遇到伏旱要科学灌溉,禁止大水漫灌。降水后要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避免出现烂根、落叶、落花的现象[4]。

3.4.5 插架引蔓

当植株长到25~30 cm 时,要做好搭架引蔓处理工作,选择竹竿作为高架,搭成人字形,高度为2.2~2.3 m,每穴插1 根竹竿即可,适当向内倾斜,两根交叉并使用塑料绳扎紧,避免被大风吹倒。如果大棚种植豇豆,使用塑料绳吊在棚架铁丝上,在晴天引蔓上架即可。

3.4.6 整枝、摘心、打杈

为确保豇豆健康生长,将主蔓50 cm 以下的所有侧枝摘除,促进主蔓粗壮,保证豇豆结荚率,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另外,要做好抹芽处理工作,将主蔓第1 花序以下各节位的芽全部抹除,避免与主蔓争夺养分和水分。做好主蔓打顶工作,当主蔓长到顶时,要及时打顶、摘心处理。

3.5 及时采收

开花后12 d 左右是嫩荚最佳采收时期,荚果饱满、粗壮均匀,有很高的商品价值。过早采摘导致商品质量下降,应合理控制采摘时间,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采收。此外,要保护好豇豆花,防止落花,不能连同花柄一同摘下。豇豆盛荚期可1 d 采收1 次,后期可每隔1 d 采收1 次。只有分批采收才能保证豇豆的商品价值[5]。

4 豇豆病虫害防控

豇豆主要病害包括根腐病、锈病、煤霉病和红斑病等,主要虫害包括豆荚螟和蚜虫,要分析各种病虫害的为害特征,坚持统防统治的原则,减少病虫害对豇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1 主要病害以及防控方法

4.1.1 根腐病

豇豆植株染病后,根茎部和主根部会变成红褐色,解剖茎部后会发现维管束变成褐色,侧根会脱落、腐烂、死亡。该病的发生与土壤湿润、田间积水和偏施氮肥有着一定的关系。播种前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可选择木霉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消毒土壤。豇豆苗期选择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和喷雾处理,但是不能与其他化学农药混合施用。在播种前可选择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0.02 kg,拌种100 kg。

4.1.2 锈病

锈病会为害叶片、叶柄和豆荚,尤其对叶片的为害较大,老叶先开始发病,患病部位出现黄绿色或者白色病斑,扩散之后出现多个黄色斑点,导致叶片提前脱落,致使植株死亡。锈病在豇豆生长中后期易出现,尤其易发生在排水不良和种植密度大的种植地。为此,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采取轮作倒茬制度,选择与豆科类作物轮作2~3 年;合理控制栽植密度,及时排出田间积水,修剪患病叶片并统一烧毁处理;用药喷洒防控,在降水后可选择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选择50%硫磺悬浮剂200 倍液,控制好施用量,每隔10~15 d 用药1 次,坚持用药2~3 次,喷洒重点部位,轮换交替用药效果显著[6]。

4.1.3 煤霉病

煤霉病又被称为叶霉病,对叶片的为害较大,从下部向上部蔓延。发病初期会出现不明显的黄绿色病斑,扩散后逐渐变为紫红色斑块,一旦田间湿度过大,患病部位的表层会出现灰黑色或者暗灰色的烟煤状霉层,严重时会造成叶片萎缩和干枯脱落。在高温、高湿、降水较多的田块易发病。为此,要做好田间施肥管理工作,控制好有机肥的施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

4.1.4 红斑病

红斑病主要出现在植株下部老叶上,之后向上部蔓延。发病前期会造成叶片枯萎、脱落,发病后期叶片背面和正面会出现斑点,茎蔓染病后会出现不规则或者多角形的病斑,对豇豆的质量影响较大。通常在秋季多雨的连作地块上易发病。

4.2 主要虫害以及防控方法

4.2.1 豆荚螟

豆荚螟会蛀食嫩芽、花和豆荚,导致叶片脱落严重。进入豆荚内部会排泄粪便,造成荚果变形,影响豇豆的产量和质量。

为此,可选择物理防控技术,结合豇豆种植面积安装杀虫灯,或者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豆荚螟成虫,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设施栽培中可覆盖防虫网,减少虫源数量;药剂喷洒防控效果较好,选择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1 500 倍液,每隔5~7 d用药1 次;利用生物防控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虫口密度低时可选择苏云金杆菌等进行防控,以提高豇豆产量。

4.2.2 蚜虫

蚜虫主要吸食嫩叶和嫩茎的汁液,造成叶片变黄或者卷曲,使得植株矮小,影响豆荚质量,同时蚜虫会传播其他病害。在日常管理中,利用蚜虫趋色性选择覆盖银灰色地膜或者悬挂黄色诱虫板,其中悬挂黄色诱虫板450 张/hm2;施用1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预防,每隔7 d 用药1 次,连续用药2~3 次;发生虫害后,可以释放瓢虫或者寄生蜂,可减少蚜虫基数。

5 结束语

豇豆栽培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种子选择和处理、土壤选择和消毒、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种植户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尤其要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保证豇豆的产量和质量,推动豇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豇豆豆荚幼苗
豆荚儿,嘭!
夏季当家菜——豇豆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豇豆新品种连豇3号的选育
默默真爱暖幼苗
高架牵引豇豆高产栽培技术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红色热土育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