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是研究做什么的学问

2024-03-13宋志平

支点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国建材调整战略

宋志平

一家企业能不能有大的发展,往往不是取决于它怎么做,而是取决于它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战略就是一场选择与取舍,一旦选定了,就在选定的范围内做到极致。战略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不做什么”与“要做什么”同样重要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的是瓜就不可能得豆,种的是豆也不可能得瓜。你要选好,到底是种瓜,还是去种豆。很多情况下,“不做什么”与“要做什么”同样重要,有时“不做什么”甚至比“要做什么”更重要,因为只有放弃了旧的事物才能进行新的选择。

多年前,我去拜访法国圣戈班的白法先生,他做圣戈班的董事长,一做就是20年。我当时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来,你觉得自己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他想了想,回答说他收购了700家企业,卖掉了700家企业,就是不停地收购,不停地放弃。同样地,十几年前,不少人只看到中国建材集团的快速扩张,殊不知,在重组上千家企业的同时,我们也相继退出了几百家企业。我们就是一路取舍,才发展到了今天。

退出的过程中,可能当时看起来有些损失,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不退出就会有更大的损失。中国建材集团有一个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理企业退出的资产,这个公司的目标就是力争把损失降至最小。针对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班子的考核,先期不是看他们的盈利指标,而是以降低损失的多少为标准。

不仅困难企业或经营无望的企业要退出,一些暂时看起来经营还不错,但长期并不看好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卖掉。当年法国圣戈班在美国曾有一家玻璃纤维厂,这个厂经营得很好,却被卖给了欧文斯科宁公司,因为他们预见到这个产业未来的竞争会非常激烈。

那么,企业取舍的依据是什么?我的看法是,如果我们在竞争中可以占据根本优势,那就最大限度地发展它,尽一切努力,达到最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和拥有最大的竞争能力;如果不占据根本优势,就不要涉足,即便进入了也要赶紧退出,而且应该尽量回避。

比如,在瓷砖、壁纸、建筑五金、卫生洁具等普通建材领域,中国建材集团与民营企业相比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果断地彻底退出。企业总是在变化中前进,有加有减,保持动态平衡,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做企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取舍的过程。

战略就是占领一个地方

我个人喜欢看地图,很多决策都是在地图前作出的。我认为,战略就是为企业制图,既要系统全面地思考问题,知己知彼,勾画企业发展的全景,同时要为准备达到的目标设定界限,也就是要懂得取舍之道。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做企业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定领地后就集中优势兵力,然后再全力投入,这才是企业制胜的关键。

20多年前,福耀集团是个综合性企业,有百货店、加油站、施工、玻璃等业务,当时曹德旺希望能上市,但咨询公司告诉他,这么多业务在资本市场没有可比公司,无法估值。曹德旺于是痛下决心,卖掉了百货店、加油站和施工业务,专心致志做起了汽车玻璃。现在,福耀的汽车玻璃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30%,中国市场占有率约60%,福耀玻璃成为一家绩优的上市公司。

企业竞争需要在战略上抓制高点,也就是《孙子兵法》里讲的兵家必争之地。建材行业的制高点是建立在研发基础上的装备制造,建材的任何一次革命都要靠成套装备的革新,大部分的技术都凝聚在装备行业中。而在医药行业,制药大厂都是轻工装备,所以醫药企业的制高点并不是装备,而是研发和分销网络,谁占领了研发与分销网,谁就能取胜。

2009年我在国药集团任董事长,当时公司只有30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董事会提出了整合医药分销业务,靠终端拉动上游产业的战略,整合发展医药制造和医药研发业务。随后,国药集团用联合重组的方式整合了覆盖290个地级市的医药分销网,也发展了生物制药和研发业务。由于牢牢占据了制高点,国药集团最终发展成为一家科工贸一体的《财富》世界500 强企业。

巴顿将军有句名言:“战略就是占领一个地方。”我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占领必须占领的地方,二是不见得要占领所有地方。战略关乎全局,做企业不能盲目开疆辟土,而是要做好取舍,勾画出自己的领地;还要占领制高点,占领必须占领的地方,并牢牢守住对领地的话语权,在这块领地里努力做到最好。

不包打天下,而是要学会三分天下

今天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一家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根据行业特性和自身优势,理智地进退,成功的把握才会更大。所以,做企业千万不要想着“包打天下”,而是要学会“三分天下”。

中国建材当初做水泥并不是在所有区域市场都进行布局,而是用了“三分天下”的竞争战略。做企业要从最终效益与价值出发,理智地思考在哪些地方更有利可图,哪些地方更有发展前景,其他地方则可以让别人去做。

为什么要“三分天下”?这是由水泥产品的“短腿”特性决定的。水泥的经济合理运输半径有限,公路运输200公里左右,水运500公里左右,因此再强有力的联合重组也不能使某一家公司包打天下。分散布点或线性布局的方式都不可行,只能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分销,按区域成片布局,在区域内形成一定的市场话语权。按照“三分天下”的原则,中国建材实施“大水泥”区域化战略,推进联合重组,构建了几十个以省城和地级市为市场的核心利润区。

其实做企业也要有地盘概念,像中国建材整合水泥就是选择了浙江、山东、河南,以及西南的几个省份,这些地方当时“群龙无首”,没有行业领袖,都是“一家一户”的中型企业,便于重组;而像海螺为主的安徽、广东,金隅占领的京津冀,我们就尽量不去触及,也就是常讲的不要轻易动别人的奶酪。做企业不能包打天下,而是要学会三分天下。

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企业中,有些事物是需要保持不变的,比如价值观、做事的核心原则等,而有些则是需要改变的,其中有些是需要微调的,有些则需要彻底的改变。

我在企业时,时常提醒自己和部下:“大企业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沉迷于过去成功的经验。”环境变了,情况变了,过去成功的经验可能不管用了,我们必须不断适应新的变化,进行否定之否定。这些是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该考虑的。我过去作决策曾有过在最后一分钟叫停的情况,因为得到了一些新的信息,或者环境改变了,所以必须调整决策。战略定位和调整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战略调整一定要在企业发展的鼎盛时期进行。很多时候我们做的调整,都是在企业下行到谷底的时候,被迫进行的。其实对企业家来讲,应该要下先手棋,在企业日子很好过的时候,就未雨绸缪进行调整,而不要等到问题出现以后,仓促应战。

在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材从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为主调整成大宗建材为主,后来又调整成基础建材、新材料、工程服务三足鼎立,而国药集团则是从发展医药产业调整为做大医药健康产业。战略是变化的,同时又是相对稳定的。战略不能朝令夕改,其调整和变动应是递进式的,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时,我们必须想办法及时地顺应这种变化,修正或改变原来的战略,甚至对其进行本质上的调整。在行业稳定发展时,企业的战略是如何增加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取市场的竞争优势;当行业被颠覆时,企业调整战略进入另外的高成长赛道就至关重要。像诺基亚公司,其手机业务失败后,就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手机行业调整到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行业。

猜你喜欢

中国建材调整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工位大调整
创新为先技术求精踏实肯干做贡献
———访中国建材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首席专家
战略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中国建材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的做法与思考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战略
中国建材成功量产世界最薄光伏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