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专业伦理*
——班主任工作中的专业伦理议题

2024-03-12蔡辰梅

中国德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伦理学伦理道德

蔡辰梅

为什么要和大家分享“专业伦理”这个主题呢?这是因为在最近的研究中,深深体会到了专业伦理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班主任的迫切和重要。在日常话语当中,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概念是“师德”,引入“专业伦理”这一概念,是希望大家能够把教师的道德放在更为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框架中进行思考。大家往往容易把师德问题理解为是政策规范的要求,似乎是外在于我们的专业生活的,而我希望通过“专业伦理”这个概念使大家意识到,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生活的内在需求,而非外部强求,是专业生活展开并实现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在近年的班主任技能大赛中,很多情境题目都涉及了教师专业伦理问题,如面对班里的特殊儿童和其他孩子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是公正优先还是关怀优先呢?当高中班主任担心恋爱影响学习成绩,而使用一些“手段”来“拆散”学生时,如何判断目的和手段本身的正当性?当家长和家委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并关涉到不同孩子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时,班主任该如何秉持公正?这些问题都是班主任无法回避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专业伦理知识的学习和专业伦理智慧的获得而找到教育性的回应解决之道。

一、班主任的专业伦理发展何以必要

(一)班主任专业伦理发展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两条路径来培养学生的道德——“道德地教”和“教以道德”。现在比较重视直接的“教道德”,即在班会以及道德与法治课上,专门教学生如何正直诚实、懂礼感恩等。“道德地教”则常常容易被忽视,即间接德育或隐性德育。在去年研究的学生投诉学校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会说,“我们学校特别功利,总是搞‘面子工程’”;“校长‘说话不算话’,答应我们改善食堂,却总是看不到行动”;“老师们特别‘势利’,对学生区别对待,看‘重点班’和‘平行班’同学的表情都不一样”……学生用来描述学校和老师们的概念多是价值层面的,他们在对学校和老师们的“德性”进行判断。我们以为他们只是孩子,但他们的价值敏感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教育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平等公正,而事实上,我们有没有一边教,一边背叛我们自己的教?这样的“悖论”容易让德育被釜底抽薪,学生们无法在真实的教育生活中习得应有的德性,当教育失德,我们何以为教?所以,唯有“道德地教”才能护卫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尊严,也是我们还能够去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经得住孩子们纯真目光的打量,在道德上充满自信和底气,才能够使自身的教育者的身份具有合法性并继续创造教育的意义。

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在孩子上学不到一学期的时候,无意中听到孩子跟她说了一句“关你屁事”。她很惊讶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后来才了解到是从年轻的班主任那里学来的。小学班主任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威信非常高,可是,当孩子们视为权威而信服的班主任,经常爆出这样的口头禅;当“关我屁事”成为这个班孩子的口头禅;当“关我屁事”背后的价值观在小孩子的头脑中生根,这一系列的发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能够体会到那个妈妈的那种无助,因为感觉到孩子“可能被带偏了”。“教育无小事”,“在幼小的心灵中究竟播种了什么”是天大的事。

(二)专业伦理发展对于班主任的重要性

专业伦理时时刻刻伴随着班主任的日常生活,因此,需要班主任有一种自觉,否则就会在“无意识”中出现失误。最近遇到这样一个家校冲突的案例:一位班主任带班的时候,为了方便管理就让班里的学生相互之间“打小报告”,结果影响了同学关系和班级氛围。一些家长了解到情况之后就投诉到学校。原本这个班主任是要跟班升到初三的,因为遭遇投诉,学校没有让他继续带班到初三,班主任因此而感觉到一种挫败。这位班主任的失误就是因为对专业伦理的迟钝和无知造成的。关于为什么不能在班里“安排情报员”的问题,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进行了很具体的描述。他说:“有些老师喜欢在自己班上培植几个自己的情报员,孩子们不喜欢情报员,老师无论怎样千方百计地加以掩饰,是谁向他提供了情报,都瞒不过孩子们。而这个情报员、密探,当他长大成人,他的同班同学将永远也不会宽恕他在童年时代对他们犯下的错误,永远讨厌他,永远不与他保持友谊的联系。当老师有自己的经常跟他窃窃私语的情报员时,他将使自己成为儿童集体的局外人。”班主任安排“情报员”或者让班委“汇报同学”,目的是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而这种对效率的追求是“自我中心”的,并没有考虑作为“情报员”的学生所陷入的“双向忠诚的困境”。他们一方面要忠诚于老师,做好老师的“好帮手”,另一方面还要忠诚于同学,不想被同学视为“马屁精”而遭遇排斥和孤立。换言之,老师为了管理班级的“效率”而忽视了对学生处境的关心,忽视了学生的信任,忽视了用更高阶的教育方式去形成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简单有效”的手段在教育伦理的意义上是存在问题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还在用这样的方式管班带班而并没有意识到问题。

二、班主任专业伦理发展的核心议题

(一)需要具备必要的伦理学知识

赫尔巴特在《教育学讲授纲要》里有一段经典论述:“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正是在这两个方面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一个是伦理,一个是心理。因此,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是最基础的。但我们发现,相对而言老师们比较重视心理学的学习,伦理学的学习却未得到足够重视。最近,在对师范生专业道德培养的研究中发现,我们曾经的师范教育非常重视伦理学知识的学习。在1916年颁布实行的《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伦理学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要连续学三年,每周两课时。第一学年学的是为人伦道德之要旨,持躬处世待人之道:对家族及自己之责务;对社会之责务;对人类及万有之责务;演习礼仪法。第二年学习《西洋伦理学史》,第三年学习《中国伦理学史》。当时对伦理学的重视还体现在师资的配备,在南洋公学师范院,教授伦理学的是蔡元培先生,在湖南高师担任伦理学课程的是杨昌济先生。杨昌济先生教授伦理学时,会与学生实际的生活和职业的价值选择相结合。他讲的下面这段话对我们老师理解自己的职业价值也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人生斯世,无论何种事业,苟为适合于我者,我决不可自视为卑贱,当视为神授之天职;盖人格之高下,无关于其人之职业;果有人物,则卑下之职业,亦可使之高贵;古之柏拉图尝为油漆匠,斯宾诺莎尝为制造玻璃之工人。无论何等高贵之职业,苟无高贵之品性,则亦不足贵矣!”今天的我们,仍然需要以自我品格之高贵使我们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尊严荣光,令人钦慕。

那么,伦理学知识有哪些知识呢?伦理学知识古老而博大精深,我举最简单的例子,大家便可以理解伦理学知识与班主任工作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从“自我中心”和“关系伦理”的角度分析这样一个案例。我访谈的一位师范生讲到,初中的班主任特别严格,有一次她犯了个小错,班主任就当着同学们的面严肃地批评了她。她认为班主任伤了自己的面子,事后,老师跟她解释说是“为了她好”。多年之后她回忆起这件事,却想对这位老师说:“你以为是为我好,这样的好,我宁可不要!”我想,她的班主任听到学生在多年之后这样的表达一定会很伤心。那么,造成这样的结果,究竟是因为班主任太过主观而不近人情,还是学生太过任性而无情无义呢?怎么来理解这个冲突呢?我们可以把这件事放在关怀伦理学的视域下进行分析。这一伦理理论特别强调关怀关系中被关怀者的立场和作用。关心或者爱不是单向性的自我启动,而是双向关系性的互动。单向性的关心是“我关心”,双向性的则是“你需要恰好我关心,你欣然接受并认同”。这样的关心才具有有效性。因此,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需要并给予恰当的回应,这才是好的关心。所以,教育意义上的关心不能仅依靠自发性的本能,而要学习,只有学会关心,才不至于制造悲剧。

我在研究教育投诉问题时,访谈了一位重点中学的级长,她管的高二年级是整个学校投诉最多的。为什么投诉最多?因为她“太负责”,事无巨细。比如,学校要求男生剪短发,她则要求剪成板寸;学校规定学生不可以把MP3带进教室,她则要求学生不允许带来学校。如此,学生开始反抗,找各种理由投诉她,搞得她特别痛苦。她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的一腔热情得到的竟是这样的结果。在对学生的访谈中,学生们就认为她总是替他们做主,不尊重他们的想法。访谈到最后,这位级长说:“我终于明白了,不能只是以我想要的方式当老师,而要考虑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善意保持警惕和反省,不能仅凭一腔热情而陷入“自我中心”的泥沼,一定要了解家长和学生是怎么理解你的“工作”的,他们需要的是什么,要有关系伦理的视角和立场,如此,努力和付出才能得到应有的回响。

(二)形成应有的专业道德敏感

最近在面向师范生开展的研究中发现的一个问题是“我的心是如何变硬的”。实习师范生原本是非常敏感的,但是当他们慢慢地进入到教师职业,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心,慢慢地变硬了”。慢慢地对很多东西都“习以为常”,不再有同情愧疚或者道德反思。这样一个“因为习以为常就认为合理正当”的过程,让他们从“敏感”走向了“冷漠”。而这种教育冷漠常常体现为不能体谅学生和家长的具体处境,以至于漠然以对。这里我以班级微信群为例进行分析。有位年轻的班主任在家长群通报:“班上绝不允许出现校园霸凌,恃强凌弱,出现一例,严惩一例,今天之前可既往不咎,今天之后必严惩不贷。再次提醒某某同学的家长,多次听到反映你的孩子有些不对的苗头。鉴于刚开学不久,具体情况我就不在群里通报,望你引起重视,引以为戒。”中国人是特别看重“脸面”的,而微信群恰恰形成了线上的“集体围观”。即使是犯错的学生也仍然是有“脸面”的,即使是“犯错学生的家长”也是看重面子的。假如我们是被老师在家长群通报的孩子,假如我们是群里被通报孩子的家长,我们会是什么感受呢?那种撕破了脸面被赤裸裸晾晒的感觉,应该是很伤人,很令人恼羞成怒的。可是,为什么当普通人成为“班主任”就不能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体会家长的处境了呢?这正是社会学家鲍曼所说的“堕入角色”,当我们开始扮演“班主任”这个角色,我们就会把学生的“是非对错”看得比对学生“关心体谅”更重要,为了完成这个角色要求的“班级秩序”“考核评价”等要求,我们慢慢失去了“人情味”和“慈悲心”,即失落了道德敏感。

如何不因为“官僚主义的冷漠”而失去教育的人道主义的温暖是当下教育中的一个巨大挑战。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醒老师们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尊严感,一旦那个被称为“尊严感”的东西没了,我们就很难教育他们了。我很多时候都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去看那些家长投诉究竟怎么样伤害了我们的老师。但是当调查了很多具体案例之后,我也在反思,难道家长的投诉都是因为老师们所说的“家长太事儿吗”?我们老师是不是也需要对自己的教育处置有一些敏感的反思呢。或许,我们做出改变,家长就会跟着改变,家校关系也就更加和谐顺畅了。

此外,我们的道德敏感还体现在其他的教育情境当中。比如,现在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在《伦理型教师》里有讲到一位叫吉娜的老师,她是一位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给孩子们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她会想到班里孩子的情况。“尽管教科书中提供了一些故事,我会说不,我不使用它,学生不需要它。如果你知道某些孩子没有父亲或母亲,你就不要读这些故事。我不在意他们是否在教科书中出现,因为这将会给孩子带来痛苦的回忆,这样会伤害他们。我不会将这些带入课堂。”这就是一位老师的“道德敏感”,对一些特别学生的处境的关心和体谅。我曾经在一所小学参加一个主题叫“爸爸去哪儿了”的亲子活动。其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孩子在操场上拉着爸爸的手,一起唱《爸爸去哪儿》。当时,站在我旁边的那个小男孩拉的是姥姥的手。孩子在唱歌的过程中哭了,后来,我了解到,孩子的爸爸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就和妈妈离婚了,孩子一直跟妈妈和姥姥生活,在他的生活世界里没有爸爸。在这个场景下,在类似的主题活动中,那些家庭不完整的孩子该如何被看见,如何被理解,如何被保护?这些挑战的正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道德敏感和教育智慧。

(三)能够实施正直的专业道德行为

当下教育中的很多情境,都会考验班主任的正直和良知。在教师的专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同事忠诚与专业正直之间的冲突。我听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件事。一所学校在“双减”之后实施分层教学,打破原来的班级,把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分到了一个班。给这个“差班”上课的英语老师就经常在课上放动画片,让孩子们“放羊”。曾经教这个班上的一些孩子的老师听说了英语老师“课上放水”的事,有一天经过这个班教室的时候,看到英语老师又在放动画片,他就愤怒地破门而入,质问那位英语老师:“如果这个班里的学生是你的孩子,你会这样对待他们吗?”也许这位老师的做法有点“冲动”,但他的教育良知却令人钦佩,他的正直从教难能可贵。我们的教育当中应该有同事忠诚、彼此搭台、团结合作,但还应有一个更高的伦理准则,那就是“任何人都不能损害学生的利益”。如果说这一准则被践踏了,我们就要为我们的孩子去伸张正义。

现在教育中的很多现象都触及公平和正义,召唤着教师的良知和正直。在一次访谈中,一位高中生问我:“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育资源越是向他们集中,老师们都主动给他们补课;越是我们这些学习成绩差,需要老师们帮助的,越是没有人管呢?”学生的话问得我们后背发凉。这样的现实只能强化教育中的“马太效应”,面对这样的“不公平”,教师如何用正义和正直守护教育良知,推动教育公平?倘若回归教师职业的真实意义,“差班”里的学生恰恰是一群更需要老师的孩子,是一群帮助教师实现为师之功德的天使。

三、如何成为伦理型的教师

《论语》里面讲“吾欲仁,斯仁至”。师德是我们内心自我完成的一种自我要求。如果我们立志想要做个好老师,我们真的可以克服困难,成为一个伦理型的好教师。

(一)学习教育伦理知识

什么是教育伦理知识呢?加拿大学者坎普贝尔在《伦理型教师》这本书里讲道:“伦理知识是一种个人的专业性的能力。它使得教师能够敏捷地意识到教育价值如何在日常实践的细微之处得以表达。它驱动教师考察自身的行为,质疑自己的意图与行动。它要求教师运用专业美德的透镜,包括诸如公正、正直、道德勇气、同情、忠诚和耐心等一般性伦理原则,去审视课程和他们从事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也包括他们与学生或他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伦理型知识的学习能够形成我们的伦理自觉和敏感,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这些事情,当我们再去看的时候,就会意识到,在这个情境下,我应该公正;在这个情境下,我应该体谅;在这个情境下,我应该对我的学生保持我的高期待……这就是我们的专业伦理知识在专业生活当中的运用。

比如,在特定的教育情境当中,究竟应该公正优先还是仁慈优先呢?公正和仁慈是伦理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多数伦理学理论认为公正是第一位的,仁慈是用来补充公证的。但是我最近在想,这个伦理学里面的价值排序用在教育里面成立吗?我们来看下面这位师范生分享的在他实习中发生的一件小事,一起来分析这个案例。

今天发生了一件触动我的事情,但其实是很小的一件事。我改学生的听默写,一直以来都改得很细致,一笔一画的错误都会揪出来,他们对此也颇有怨言,但我觉得只有平时严格要求,他们才会做得更好……今天午休时,班上一个女生举手示意,我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她同桌哭了。那个女生哭的原因是我把她写的一个字判了错,而语文老师说,默写的两首诗一旦有错就要罚抄13遍。她的原话是:“这你都判我错!”她把“喜”字上面的“士”写成了“土”,我把这个字圈了起来,还写了一个正确的在旁边,想让她改过来。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哭我心里也很不舒服,感觉是我把她弄哭了,是我的错。这是我实习以来第一次有学生因为我而哭,但我又觉得我没有错,我只是想让她改正,把字写得规范,那究竟错在谁呢?错在那个说“错了就罚抄13遍”的语文老师吗?不是,他这样做也是想让学生长记性,以后读书要看字,要细心,不给他们留下点惨痛的教训,他们是不会改的。所以究竟是谁的错,我心中没有答案。

如果是你,你觉得这个师范生有错吗?他所坚持的严格,是何种意义上的严格?教育上的是非对错和眼前这个孩子的喜怒哀乐,究竟哪个更值得我们关切呢?这个时候,坚持严格要求是公正,但是看到这个孩子哭,心里面觉得过意不去,是我们的仁慈。到底应该坚守严格,还是保持对孩子仁慈的宽容呢?这里面有很多挑战。因为教育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容错和情感联结。所以,我认为,教育其因领域特殊性可以区别于法律领域,将仁慈排在公正之前,充满仁慈的爱可能是孩子们更深切的需要,也是更强大的教育力量的萌生之处。

(二)涵养教育同情

同情源于一份充满悲悯的关切,而教育者的同情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理解和爱,能够因此而获得信心和力量。教育同情能够实现一种教育的人道主义——把人当成人,使人成为人,看见人的需要,懂得保护人的尊严和希望。

现实中很多优秀的老师都能始终保持自己的教育同情,体谅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我看到过一位优秀的小学老师在布置教师的照片墙时,特别用心地设计形状,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在乎。她说:“别看是一个小小的贴照片的事,每个孩子都渴望在老师心里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当老师的要懂得孩子的心。”这就是教育同情,展现在一个个教育细节之中。

在现实的教育中,对教育同情构成巨大威胁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偏见。保持教育同情,很多时候就是要克服偏见,看到偏见下面的那个人。我们对孩子们的偏见,很多时候都是源于成绩这个标签。一位重点中学的级长因为一名男生成绩下降,就把他从重点班转到挂读班,原因就是担心他影响了学校的重本率。只看见百分比的重本率,而看不见一个人,看不见转班对孩子和家庭的伤害。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当场对抗,家长直接投诉。很多时候,利益的权衡遮蔽了我们的教育同情,让我们只看见成绩而看不见人,这样的教育就会伤人而不是育人。

(三)抱有教育理想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对人的可能性的信仰和实现,因此,好的教育一定需要理想的牵引,好老师一定是怀抱理想的人。然而,现实和理想永远存在差距,如何站立在现实之上,坚定地实现理想是对教育者的巨大挑战。因此,好老师往往是那些浪漫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直面现实而“扛着,坚持着,做成自己理想的教育”。因此,没有完美的教育,只有为理想的教育而不懈奋斗的人!在很多人都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幻想”时,霍懋征老师做到了“从教60年,我没有放弃过一个孩子”。保持对学生的高期待,始终相信他们的潜力和可能,便是一份教育理想的现实折射。唯有怀抱教育理想,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理想的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理想,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三“盐”两语说交通

学校德育要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效果,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根基。本期“样本”所展示的几则案例,都是各区域或学校基于自身实际,依据教育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在德育工作上的积极尝试和创新实践。事实证明,这些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伦理学伦理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开拓·前沿·创新与学科建设——简评《中医生命伦理学》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