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助力整本书阅读
2024-03-12熊梅
熊梅
摘 要:整本书阅读,可以导读单、研思单、延学单为支架。在导读单中,明确任务、梳理关系、预测事件,助力学生“读进去”;在研思单中,厘清情节、分析人物、品读环境,助力学生“读深刻”;在延学单中,对比阅读、拓展资源、开展思辨,助力学生“读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导读单;研思单;延学单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低年级的“快乐读书吧”有明确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实践,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整本书阅读经验。但就目前对我校中、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调查来看,45%的学生没有阅读整本书的习惯,只读到前面几页就读不下去;52%的学生在阅读中把老师布置的“摘录好词好句”作为第一要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48%的学生只关注情节和主要人物,提取信息、阅读概括及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基于此,我与年級组教师尝试使用“三单”(导读单、研思单、延学单),在整本书阅读的读前、读中、读后等阶段,为学生提供阅读支架,助力学生“读进去”“读深刻”“读出来”。
一、导读单:助力学生“读进去”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指定的整本书阅读书目,大多是中长篇小说,完全由教师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带着读、领着读并不现实。整本书阅读当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但从学情调研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并不具备独立阅读整本书的能力。于是,年级组教师共同研究,在导读单中明确任务、梳理关系、预测事件,助力学生“读进去”。
(一)明确任务
整本书阅读之前,要有阅读指导,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读。首先,要保证阅读的时间。我校学生每天回家有半小时自主阅读时间,在校还有晨读、午间阅读和课后服务的延时阅读,在阅读时间上是有基本保证的。其次,要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
年级组教师一直以来都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学生基本达到课标要求的每分钟300字的水平。有了以上时间和速度的保障,师生共同制定“阅读计划表(一般包含时间、内容、完成情况等内容)”,将其嵌入导学单。“阅读计划表”既是阅读指南,能够帮助学生把厚厚的一本书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章节,让他们有信心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也是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自我监管工具。学生可以根据阅读任务的难易、阅读内容的多少,结合自身的阅读兴趣,自主安排阅读进程,进行有目的、有速度地阅读。
(二)梳理关系
整本书大多人物众多,理清人物关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故事情节。
例如,在《童年》这本书的导读单中,教师设计了填写人物关系图的内容(见图1),引导学生初步梳理人物关系。
(三)预测事件
我校中、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难点在于保持不了良好的阅读态势,一般都是读了前面几个章节再了解一下故事的结局就算阅读结束。和单篇文章的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需要的时间更多,持续周期也比较长。因此,中、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更要适时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产生阅读期待。
如《安徒生童话》导读单中,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分享一个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搜集一个《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大致情节,提出问题,从而形成阅读期待 [2] 。接着,尝试预测:通过对封面的观察,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猜一猜封面出现的人物出自哪个故事?根据封面的图画,你能预测故事的开头和结局吗?
学生先猜一猜,再到书中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大大激发。
导读单成为助力学生“读进去”的有力工具,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钻”进整本书,引发探究整本书和了解作者的欲望。
二、研思单:助力学生“读深刻”
经过初步通读,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但尚属于浅层次阅读。从调查情况来看,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但不少学生只关注故事的情节发展,少有深度思考。所以,年级组教师进一步研究:如何设置研思单,引导学生“读深刻”,即学会前后串联,进行分析与整合,由原来零散、浅层的阅读走向关联、深度的阅读?带着这个思考,我们明确了研思单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厘清情节、分析人物、品读环境。
(一)厘清情节
如在小说《童年》中,阿列克赛居住的地方不断变换,她因此认识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影响她成长的事情。教师据此设置研思单,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厘清小说情节。图2是一份填写完整的思维导图。
(二)分析人物
如《西游记》,围绕孙悟空这一人物设置研思单,将孙悟空的成长历程绘制成一张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这一人物形象。教师要提醒学生抓住三个关键节点,也就是孙悟空与唐僧的三次矛盾以及孙悟空的三次离队,来探究这一人物的心路历程。第一次:“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孙悟空刚被唐僧救出五行山时,打死了六个毛贼,遭到唐僧埋怨,他一怒之下离开。这时的悟空还是小孩子心性,急躁任性。第二次:“尸魔三戏唐三藏”。这时肉眼凡胎的唐僧只看到悟空打死了三个人,因此赶走了他。此时的悟空已不再急躁任性。他临走时又是嘱咐沙和尚,又是洒泪而别,成长为一个有情有义、成熟稳重的孙行者。第三次:“真行者落伽山诉苦”。悟空杀了一伙不良不肖、奸盗邪淫之子,本是为民除害,唐僧却要赶走他。悟空苦苦哀求不成后,转而找来观世音菩萨替他求情。这时的悟空不仅重情重义,处理问题也更加理性灵活。
在一次次的讨论与分析中,学生逐步输出孙悟空的主要事迹,并将其展示在思维导图上。学生对照思维导图,用三个关键节点勾勒出孙悟空的成长曲线:从一个幼稚、急躁、任性的猴王成长为理性睿智、有情有义的孙行者。
(三)品读环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小说中的環境服从于小说形象、情节的需要。《爱的教育》这本书里,就有多处环境描写。教师可以设置研思单,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妙用。阅读第三章《头场雪》时,教师在研思单中设置了如图3所示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研究,学生关注到了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
研思单的设计突出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读深刻”:不能只是读书中浅表的内容,而要学会分析、整合,借助书本扩大知识面,提升思维力。
三、延学单:助力学生“读出来”
拓展、延伸、探究,能让整本书阅读不再局限于这一本书的主题、价值等,而是习得方法后自主探究,获得对“这一类”书的共性认识,为群书阅读奠基。因此,在完成整本书阅读后,年级组教师群策群力研制延学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拓展资源并开展思辨,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题价值等,助力学生“读出来”。
(一)对比阅读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是历史演义,以一定的历史事迹为背景,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细节,用章回体写成。而《三国志》由史学家陈寿所作,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我们在延学单中设置与《三国志》进行对比阅读的内容,让学生明晰小说与史书的区别,从而深化对情节、人物的理解。
(二)拓展资源
《西游记》是很多影视作品创作的源泉。这本书的延学单上,我们引导学生去阅读《西游记》的青少版,去听《西游记》的有声书,去欣赏跟《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经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拓展,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整部作品的主题,感受到了其间的魅力。
(三)开展思辨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适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和探究。如阅读《西游记》后,对于猪八戒这个人物,大家看法不一。
我在延学单中设置“猪八戒虽然缺点很多,但是也有闪光点。你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吗?”这一话题,让学生分析、整合书中描写猪八戒的文字。学生纷纷有感而发:“其实猪八戒的闪光点何止一点两点,他心胸宽广,不爱计较,面对各种嘲笑从不往心里去。”“他憨厚老实,敢说真话。比如在取经途中,因为他的食量很大,经常吃不饱,他就会直接说出来,一点也不虚伪。”“猪八戒还非常幽默乐观,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快乐。孙悟空经常拿他打趣,而他呢,总是乐呵呵的。”此外,延学单还引导学生思辨诸如“分辨真假美猴王,不同的人用了不同的方法,你觉得谁的方法最妙?”等话题,让学生在阅读时上下、前后勾连,分析比较,阅读引向纵深。
延学单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从一本书延伸到一类书,让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完美结合,让阅读在思辨过程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 徐相瑞.以“读画赏演”促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入[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10):59.
[2] 黄唤英.借助学习单开展整本书阅读例析[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2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