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不好相处?这是致命的误解
2024-03-12刘晓蕾
一
很多人说黛玉小性儿,不好相处,这是致命的误解。其实在大观园里的少女群体里,她最幽默、最跳脱,是一个明媚真诚的姑娘。
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宝玉怕黛玉吃饭后午睡,不利于消化,便来找她聊天。黛玉正在床上闭眼养神,宝玉也想躺下,嫌外面的枕头脏,还要跟黛玉枕一个枕头。黛玉笑道:“放屁!”拿过一个枕头给他:“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
为了不让黛玉睡着,宝玉想方设法聊天、讲段子,还说了一个“林子洞”的小耗子去偷香芋的故事,这小耗子摇身变成一个美貌的小姐,还说:“你们没见过世面,只认得这果子是香芋,却不知道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原来他是打趣黛玉,黛玉听了,自然不依,笑着便要去撕宝玉的嘴。
会说“放屁”,跟宝玉磨牙的黛玉,是不是很出乎你的意料?
湘云说话有点卷舌,黛玉笑她“二”和“爱”不分,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去看望宝玉,撞见宝玉、袭人和晴雯正闹别扭,黛玉来了一句:“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第三十七回,大观园里起诗社,探春的别号是“蕉下客”。黛玉笑道:“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她说:“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
嘴快反应灵敏,能应景说笑话,还能别出心裁有文化含量的,就是她了。
贾母让惜春画出大观园,可惜春是业余画手,压根不知该准备什么绘画工具。宝钗洋洋洒洒列了一个单子,单子上除了画笔,还有生姜和酱……
黛玉连忙加上:“铁锅一口,锅铲一个。”宝钗不解,她就说有生姜和酱这些作料,要一口锅炒颜色吃。宝钗的单子上有水缸、箱子什么的,她又跟探春咬耳朵:“画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
简直是集体中的开心果。
二
《红楼梦》里最幽默、最好玩的,是王熙凤和黛玉。但她俩风格不同,照宝钗的说法:王熙凤没文化,都是世俗取笑。不像颦儿,一句句慢慢说出来,又风雅又有趣。
什么是“有趣”?有趣是出其不意,是意外,是惊喜。除了有趣,黛玉待人也是一片赤诚,不像传说中那么小心眼。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众人看戏,王熙凤说其中一个小戏子像一个人,大家笑而不言,湘云大嘴巴,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在那个时代,戏子地位卑微,这么说未免唐突黛玉。所以,宝玉使劲给湘云使眼色,不想让她说出来。结果呢?
湘云气得要收拾行李走人,又抢白宝玉一顿。宝玉怎么解释,她都不领情:你就别花言巧语了,她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不能得罪她?少信嘴胡说!这些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
黛玉也生气,却自始至终没生湘云的气,只气宝玉把自己当外人:你不笑?不笑比笑还让人生气。难道她是公侯的小姐,我是贫民的丫头,不能跟我玩?你是好心,偏她不领你的情!你又拿我做人情,说我小性儿爱恼人。
两个人的气话,几乎一模一样。可大家都说湘云只是口无遮拦,倒说黛玉任性小气。
再说宝玉受了湘云和黛玉的夹板气,不免灰头土脸,正赶上读《庄子》,便心有所感,写了一首偈子。黛玉看了偈子觉得好笑,拿着去跟湘云和宝钗看。次日,三人结伴来打趣宝玉。你看,黛玉自始至终都没生湘云的气,哪里小心眼?
黛玉的丫头紫鹃对她掏心掏肺,因为“偏生林姑娘和我极好”。为了试探宝玉对黛玉是否真心,还“情辞试忙玉”。有时黛玉使气不搭理宝玉,紫鹃还批评黛玉“太浮躁了些”“小性儿,常要歪派他”。这两个人的关系不像主仆,倒像闺密。
黛玉对香菱也一片冰心。香菱来到大观园暂住,想要学诗,黛玉主动说:那我来教你。给香菱找参考书、画重点、留作业。最后香菱终于写出一首好诗,众人都为她高兴,这多亏了黛玉。
宝琴来了,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丫头琥珀开玩笑:老太太这么疼琴姑娘,恐怕有人要吃醋喽!都以为吃醋的会是黛玉吧?可黛玉很喜欢宝琴,赶着喊她“妹妹”,宝琴也喜欢黛玉,紧着喊“姐姐”。
黛玉只是外表高冷,一旦走进她的内心,就能体会到她的明媚、温暖和率真。中国人的人际圈子普遍复杂,黛玉的生活却很简单,她写诗,有一个恋人、几个知己。宝钗正好相反,她的世界很大很热闹,挤满了人。黛玉外冷内热;宝钗是外热内冷,外表很有亲和力,人们却很难走进她的内心。
三
说到宝钗,这可是黛玉的“糗事”。宝钗戴着一个金锁,坊间又有“金玉姻缘”的说法,在黛玉心目中,很难不把宝钗当成潜在的“情敌”,她又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于是,时常有语气“含酸”、讽刺挖苦宝钗的举动。
不过,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有意思的一幕来了。在酒席上行酒令,黛玉无意说出“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两句话分别出自《牡丹亭》和《西厢记》,在那个时代是禁书。
等无人之际,宝钗请来黛玉要“审问”她:好个未出闺门的千金小姐,你在酒席上说了什么?黛玉自知酒席失言红了脸:好姐姐,你不要告诉别人,我再也不敢了。宝钗安慰她,说自己小时候也读过这类闲书,什么“西厢”“琵琶”“元人百种”,后来才知道这些闲书不好。“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说得黛玉很是服气。
等到了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宝钗说起黛玉的病,建议吃燕窝,黛玉大受感动,承认自己错看了宝钗:“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她剖肝沥胆说了一番心里话,完全把宝钗当亲姐姐,一片赤诚。认识到错误,就真诚自省。跟宝钗解开心结后,那个带刺的林妹妹神隐了,而善解人意的黛玉上线了。从此以后,黛玉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心平气和,这就是自我成长。
很多人都说黛玉不通世故,处理不了社会事务。其实她并非只懂风花雪月。赵姨娘来了,她会周全接待;怡红院的佳蕙给黛玉送东西,正赶上黛玉给丫头们发钱,黛玉便抓了一把给佳蕙;宝钗差一个婆子来送燕窝,黛玉贴心问候,还打赏了五百钱。
探春进行改革,黛玉表示赞同:“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王熙凤跟平儿说起自己确实需要一个帮手,这样评价:“林丫头和宝姑娘他兩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显然,在王熙凤眼里,黛玉也是个有眼光有见地的聪明人。
黛玉懂世故,只是不世故而已。
(摘自《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译林出版社,佟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