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哥、小孩姐”,这才是过来人
2024-03-12左拉
青年文摘 2024年5期
左拉
以前上网最怕碰到10 后,但凡碰上了都要喊一声“小学生”。现在,甭管多大辈的,通通都得改口叫他们一声“小孩哥”“小孩姐”。
叫哥叫姐不是对10 后的新型嘲讽,而是一种打心底里的认同。那些成年人都琢磨不透的道理,他们一点就通、活学活用。
⊙有嘴坏的同龄人恶评“小孩姐”:“你的发卡我不喜欢,没我的好看。”“小孩姐”白眼一翻:“我的东西,为什么要你喜欢?”
主打一个“我本位”思维,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被度量、被评判。
⊙班上同学说“小孩哥”穿的衣服丑,他回头就让亲妈给买一件一样的,理由是这样就能每天换着穿。“为什么他们说不好看我就不能穿?我就要天天穿,让他们看习惯。”
这不就是近几年网上流传的“谁痛苦谁改变”法则吗?
⊙“小孩哥”在学校乖乖排队,突然被想要插队的同学冲上来贴脸辱骂。这要换作我,高低得骂回去。但“小孩哥”表示不在乎:“他遇到事情只会骂人,做人水平这么低。我遇到事情会解决问题,我水平比他高多了。”
⊙“小孩姐”邀请妈妈一起吃东西,妈妈故意用东亚特色教育pua 女儿:“妈妈舍不得吃,你吃吧,你吃剩我再吃。”
90 后当年被这话术拿捏得死死的,但10 后不吃这套,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我剩不了。”
家长不死心:“你看你现在多好,我小时候都没吃过。”
“小孩姐”无情回应:“你小时候不喜欢吃啊?”
家長再接再厉:“好好学习,以后天天吃。”
“小孩姐”结束话题:“那不得吃腻了啊?我可不天天吃。”
⊙“小孩哥”被女生打掉了牙,家长只是问了一句谁打的,“小孩哥”就急了:“你干吗呀?人家都道歉了,还关心我,问我疼不疼。”
“那你咋说的?”
“我问她手上有没有受伤。”
在“小孩哥”面前,谁还敢自称纯爱战士?
(大浪淘沙摘自“ONE 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