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徕卡影像大赛《2023中国影像辞典》获奖作品
2024-03-12
2023年,第二届“小米徕卡影像大赛”沿用首届赛事的辞条主题分类方式,辞条扩充至12个——“爱,瞬间,好久不见,忘情,家,值得,玩,面孔,走,消失,交流,希望”。这一年,生活充满了久违的新鲜感,不管是熟悉的老地方,还是要去的远方,仿佛都有了一种新的感受。
小米和徕卡联合发起“小米徕卡影像大赛”,邀请所有人一同找回那些不期而遇的瞬间,一起编写2023中国影像辞典,以影像为语言,去讲述心里的故事。
本次赛事由新华网作为指导单位,历时近7个月,共计收到超过84万件参赛作品。最终,18件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单图及组图单元金银铜奖。14位摄影师获得评审青睐,分获“评委选择奖”及“小米徕卡新经典奖”。
单幅作品
《“漂浮”的床垫》
作者:黄鱼
作品简介:这张照片来自山城里稀松平常的场景——由于城市地形缘故,很多时候短距离搬运的工作只能由人工完成。由此,这张被人背负着的床垫,远远看着就像在这座城市里独自漂浮着一样。画面中有街头的浪漫,负重者的辛苦,也有日常生活的趣味。
评委点评
严明:不同于所有的街头偶遇,“漂浮的床垫”是突然来袭的奇遇!作者几乎要用直觉本能拿下这神来之作。环境、构图以及实实在在的光影,一次次提醒所有觀者:这就是现实中的超现实,我已经被带入一个奇妙次元,我们都被砸中了。
MattStuart:这张超现实视角下的照片,是在评审时让我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观看数秒之后,我才明白画面里发生了什么。是一张非常巧妙的街头佳作。
王轶庶:远观小图就觉得新颖,特别的视觉会引发人的好奇,点开大图看明白原因又被深深触动。和作品内容相呼应的是作者把对劳动者的悲悯也隐藏在视觉悬念中。这是一张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照片。佳作是不需要去刻意强调一切的,作品是作者出的一个题,在观看的过程中与人们互动。
《赶海》
作者:杨洋
作品简介:夏日午后,步履匆匆的赶海人,穿梭在浅海滩涂。生活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有暗淡的底色,亦有明亮色调。
评委点评
任悦:红色的靴子在逆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透明感,成为整张照片中最为鲜明和突出的色彩。其他部分的暗调则营造出一种神秘和沉思的氛围,增加了照片的张力和深度。摄影师通过光线运用以及构图上的选择,将现实场景转化为一幅具有艺术意义和情感共鸣的作品。
王轶庶:对光线的敏锐处理,画面冷暖调的组合,主体对画面的切割,把平平常常的一个海边事态凝固成一个让人愉悦的视觉片段,这就是好摄影师的本领。
《回家》
作者:张骁
作品简介:2023年初去云南旅行在路上拍到的这张图:一只乌鸦衔着食物在天上飞,看上去像是要回家去喂孩子。
评委点评
汪轩然:黑白、斑驳、乌鸦、隐喻,这是一张带有浓烈的深濑昌久创作风格的作品,不过相比起《鸦》所带给人那种孤寂被迅速放大,不由自主地被黑暗吞噬的情绪,这幅作品中注入了更多的生机和希望,让乌鸦变成了每一个穿着伪装、在城市角落里饥饿觅食的我们。
AlanSchaller:一个美妙的动态瞬间,构图巧妙。画面的颗粒效果为作品留下了永恒的感觉。
《姥姥快起来》
作者:安冉
作品简介:小朋友和他的姥姥踢毽的过程中,姥姥不小心摔倒了,小朋友用尽全身力气拉姥姥起来,过程中充满欢声笑语。
评委点评
法满:有些无法言说的情感,拍下来反而是清晰的。时有痛苦,有时欢笑。
邢广利:动人的照片充满了爱和温暖。摄影师巧妙地使用前景,营造氛围,画面中的祖孙二人张力十足。
《夺标》
作者:Bony
作品简介:龙舟赛场,激情夺标的瞬间纪实。
《放飞》
作者:拾破烂的老头
作品简介:2023年4月初春,公园小山坡上有许多人在这放风筝。此时太阳快要落山,夕阳斜照,温暖的阳光映照着此景。按下快门,一幅剪影画就此诞生。
《高原记忆》》
作者:李建增
作品简介:2023年2月22日,陕北榆林。返村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在山顶上相聚,合影留念。
《霧隐魔都》》
作者:某年度好学长
作品简介:2023年上海大雾,黄浦江雾气久久不散,“魔都”在此刻名副其实。从外滩观景廊望向陆家嘴,东方明珠在空中若隐若现,宛如奇观。
《摇晃》
作者:被猪欺负的人
作品简介:秋千上,他们一左一右,摇摇晃晃,整个场景像是他们在自驾出游,正度过一个想象中的假期。
组图故事
《时间在这里格外慈悲》》
作者:菊长
作品简介:时间好像偏爱山西这片土地,于是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它走过的痕迹,右玉那片延绵不断的葵花田,恒山脚下那片厚重的土地,都是时间给予人们的馈赠。
评委点评
王轶庶:这组作品我反复看了很多遍,几乎每次都能获得新感受和更多的审美愉悦。作者不打算取悦所有观众,相反却设置了观看门槛。他放弃了广角对环境的宽泛描述,用中长焦截取了一些打动他的片段,每一帧都看似平淡又饱含着情感,同时又有神奇的瞬间:两只鸟在天空中幻化成双眼,尘土变成火焰。低沉画面中明暗区块意外又和谐的分布,整体沉郁的色彩,作者不拘泥于单一视觉形式趣味,每一张都娓娓道来,低声絮语,情感的信息量宛如一部小型文艺电影,这依赖于作者老练又真挚的表达。
严明:这是一组气质独特的作品。摄影师对拍摄地的地理风物的观察了解,对环境人物情绪把握的呈现,甚至整体图片的色调氛围的选择,都体现了出色的个人化、艺术化气质。平静冷峻,无惧无喜,没有附会之词。只有进入一片土地一群人一段时光深处的人,才能呈现出让人眼耳鼻舌感受全开的厚重气息,以及与标题一样的深刻共鸣。
AlanSchaller:这是一组成功的、具有清晰风格特征的系列作品。尽管整组作品中有许多不同的拍摄主体,但它们之间都被同样强烈的主题氛围与观感所连结。能够完成如此杰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快乐冬泳》
作者:YuFan
作品简介:初雪过后“冬泳”才真正开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公园,管理处特为冬泳人腾出一块地共同搭建冬泳基地,给他们保驾护航快乐冬泳。这里以中老年人居多,其中90多岁的老人坚持冬游三十余载了。他们觉得能在冰冷的水中畅游一番,能使人身心愉悦神清气爽!
评委点评
汪轩然:矫健挺拔的后背、鱼跃而起的身姿、从容自信的脸庞,作者用一组生动、写实的镜头,展示了沈阳北陵冬泳基地一群冬泳老人积极、乐观、坚韧的一面。经历过国企改革的人都知道,冬泳之于东北有着特别的象征意义,正是这群曾经在1990年代的落水者,在极寒之中用自己的越冬精神,承接住了来自命运的无声飘落。
邢广利:这是一组用“功夫”的作品。首先是照片里冬泳的功夫很生动,寒冬中游泳这种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激情很动人。第二种功夫,就是摄影师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下了功夫,花了时间,生动记录了很多细节。
《人脸识别》
作者:尚心原
作品简介:生活中,隐藏着大大小小的“面孔”。只要留心,总能不期而遇。
评委点评
任悦:艺术史学家约翰·伯格曾指出:“观看先于言语,儿童先观看、再辨认、后说话”,这组照片带领我们逃离词语,以视觉的方式阅读世界,激发我们重新思考日常,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手机摄影,拿着手机重新扫描世界,去观察、去解谜,去随时随地地发现。
MichaelAgel:这组照片以一种特别的幽默来打动观者,摄影师有一双发现细节的眼睛。
《街头的瞬间》
作者:风之舞者
作品简介:喜欢在空闲时候,在我生活的城市游走,并记录街头上发生的有趣的瞬间,享受着那一刹那间的偶遇。
评委点评
MattStuart:一组出色地运用色彩、光线和阴影的街头摄影作品。我知道去创作一组这样的图像有多困难,这位参赛者的耐心值得称赞。
汪轩然:这组作品当中的每一张,单独拿出来都是一张优秀的街头摄影作品,所以我更愿意把这组作品,看作是15张优秀的单图作品。作者的基本功扎实,运用了光影、色彩、重叠、呼应、对比、多主体等多种街头摄影表现手法,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鲜活、生动、充满乐趣的上海街头。
《寻乡》
作者:斩风
作品简介:我常常在乡村游走,愿意将视线对准这些“平凡的生命”,当我深情于这些风景人事时,那些残留的浪漫和乡愁,熟悉又陌生的凡尘,仿佛在世界的边缘,寂寞无人见。
《我听见碎片发出的声响》
作者:脚下一朵云
作品简介:我凝视这些影像的碎片,仿佛在屏息凝神地听取细小的声音一样。这些碎片在凝视中舞动,在错综复杂中找到共鸣,看似毫不相关的照片两两融为一体,显示出隐藏在的世界复杂纷繁背后的微妙联系。
《24小时》
作者:邹程浩
作品简介:凌晨两点,敏爷说画个眉毛,要做个精致的产妇十个月的满怀期待,24小时的焦急等待,终于迎来新的征程。
《瞎7搭8》
作者:邱岳
作品简介:瞎七搭八,上海话意为瞎说,胡扯。在这个项目中又多了一层把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到一起的意思。這个项目其实没有太多的意义,只是去记录一些日常生活中能把我自己逗乐的瞬间,主打一个“玩”。
《查干湖冬捕》
作者:雷蕾
作品简介: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查干湖冬捕,早在辽金时期就享有盛名,随着一代代人的传承,这项古老的技艺才被保留至今。每年在12月份的时候,鱼把头会根据气候来决定冬捕季开始的具体日期,再经过勘查后,鱼把头才会决定下网的位置,而且每次下网收网都是一个大型团体协作的过程,凿冰、下网、拉网,等等。为了能收获满满,从人到马都铆足了劲,保证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评委选择奖
严明
中国著名摄影家,徕卡M11相机合作推广大使
获奖人:Daniel
推荐理由:摄影师Daniel定然是位痴爱拍照的人。他的单张照片类型丰富,观察细微,眼到手到。生活在他的镜头里像一场文艺电影,褪除了功利与焦躁,成为一种随心而动的流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组图里所作的艺术当代性的尝试,虽显简单,但行动力和思考性始终在线,也是自己对手机摄影的执着信心与坚定拓展。
王轶庶
著名摄影艺术家
获奖人:千豆
推荐理由:我习惯先看作品后看作者自述,视觉从来都是第一位的。这个作者的组图先是让人眼前一亮,看了作者自述又有些惊讶,这些画面后面还藏着一个深沉的故事和奇特人生。作者的画面看似简单却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稳定持续的氛围,像自述一样诚恳又飘渺,像人生一样梦幻。作者并不想清晰地讲述一个人物或者故事,而是以第一人称的体验与读者分享或倾诉。主题是母亲但母亲出镜不多,生活的片段,局部的环境,对某一个光线感叹,作者熟练的画面掌控能力把一张张看起来无关联的照片像诗句一样排列,不容易读懂又能完全感受得到。罗伯特·弗兰克的名言是:“我希望人们读我的照片像读一首诗,忍不住会读第二遍。”我理解的一类好摄影就像诗歌,这个媒介是无法面面俱到也没必要,把某一种特质充分表达就很好,但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MattStuart
徕卡相机品牌大使,著名街头摄影师
获奖人:疯狂螺丝
推荐理由:我认为这位摄影师在单图和组图类别中都能始终如一地输出精彩的作品。这些照片体现了摄影师对光影和色彩的出色运用,以及在作品中投入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作品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尤其令人叹为观止,能为观者带来美感与活力。我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也会不由自主露出微笑。
AlanSchaller
徕卡相机品牌大使,SPI联合创始人
获奖人:迷麦
推荐理由:我特别喜欢这位摄影师的《英歌脸谱》系列。其中色彩、情绪和氛围的运用,以及拍摄距离的把控,真的很令人愉悦。我想了解更多发生在这里的事情!
任悦
摄影教育学者、评论人、策展人,目前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获奖人:荒山纪
推荐理由:摄影师的作品集体现了其创作的丰富性及未来的可能性。摄影师对街头生活有着敏锐的触觉,作品集中的单幅照片以抓拍为主,大胆、生动,不拘一格;作者的组照有较强的编辑思路,有一定的探索性,在叙事结构上尝试了横向和纵向的叙事方式。尽管这些作品仍处于创作的开端,但其中体现的观察能力,手机的操控能力以及视觉表现能力,让我对其今后的创作充满期待。
法满
Lens创始人、主编,重逢岛总导演
获奖人:金蕴予
推荐理由:其中几幅有意思,那个树上挂着灯笼的场景,看上去有点扭曲感,其实我们都住在隔壁。
人不在现场,无法捕捉到这些时刻,也取决于所见。
有些事物在你身边出现了,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
影像随时间推移,可能会出现的微小和巨大的阅读变化。每种媒介都会影响下一种媒介,不变的是与人和环境的关联。
在这个世界上,所谓风格总会有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后一个,这就是才华与固执吧。
MichaelAgel
徕卡相机全球市场及传讯部摄影师资源管理高级经理
获奖人:摄影师吴亚轩
推荐理由:摄影师的作品多为纪实摄影,内容题材丰富。其中许多照片构图精巧,令人印象深刻。
汪轩然
小米相机部总经理
获奖人:吴畅畅
推荐理由:在某种意义上,观念本身,往往比通过观念创造出来的影像更有意思。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敏感、细腻的女性,她通过把身体与柏油马路、山间树林、海边岩石、失去土壤的花朵……融为一体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对当代女性“一边独立,一边依附”“一边崩溃,一边自愈”生存状态的担忧。作品的优秀之处,在于她并没有直白地给出一个答案,而是通过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为作品赋予了更深层级解读的可能。
邢廣利
新华社摄影部社会新闻采访室副主任
获奖人:马可
推荐理由:手机摄影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就像我们的器官一样,几乎与我们日夜相伴。马可的这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他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和打动他的那些瞬间。这些照片在一起,就像是摄影师生命的切片,让我们看到了时光流淌带来的温馨。